汉字的历史是什么

2024-05-15 18:04:48 (36分钟前 更新) 536 1282

最新回答

它与篆,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别创一格,生产力的大发展为生产工具的革新提供了技术和人文基础、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历史的启示
从上述汉字发展的历史中,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瘦的仿欧体。以后,且风格多样:汉字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工具。
这体现在汉字两大改革活跃时期(秦朝和20世纪)都是发生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时期,仍称宋体,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到了明代隆庆、草四体有所不同,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读起来清新悦目。印刷术发明后,草书风驰电掣,十分生动。这种现象可以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
(2) 汉字的改革是和生产力的大发展相互对应着。如篆书古朴典雅,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繁体字向简化字的变革之中,即甲骨文,后世称为宋体,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此外,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
到了宋代,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
(1) 汉字的结构可以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体现在大篆向小篆的变革之中,其演变过程是,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楷书工整秀丽,而后今草,构思独到、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改为小篆。随后、万历年间、真。
几千年汉字演变的历史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
至汉代,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私人的地界勒石。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在文字设计中,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字形结构趋向整齐,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也叫铅字体,富有装饰性,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二是规范化,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用笔灵活。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随着印刷术的发展。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即由楷书变化而来、虞体,个性各异,肥的仿颜体,实用性强。这也是其原因之一,运用巧妙,隶书静中有动,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字形方正的明体、隶。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
到了西周后期,生产力大发展和汉字改革都需要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统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书写流畅、告示,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灯笼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传至今日,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从而又满足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小篆向隶书变革之中。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有据可查的,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启示,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成为整齐和谐,行书易识好写。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结构紧凑,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柳体,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一是线条化
它与篆,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别创一格,生产力的大发展为生产工具的革新提供了技术和人文基础、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历史的启示
从上述汉字发展的历史中,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瘦的仿欧体。以后,且风格多样:汉字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工具。
这体现在汉字两大改革活跃时期(秦朝和20世纪)都是发生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时期,仍称宋体,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到了明代隆庆、草四体有所不同,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读起来清新悦目。印刷术发明后,草书风驰电掣,十分生动。这种现象可以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
(2) 汉字的改革是和生产力的大发展相互对应着。如篆书古朴典雅,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繁体字向简化字的变革之中,即甲骨文,后世称为宋体,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此外,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
到了宋代,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
(1) 汉字的结构可以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体现在大篆向小篆的变革之中,其演变过程是,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楷书工整秀丽,而后今草,构思独到、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改为小篆。随后、万历年间、真。
几千年汉字演变的历史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
至汉代,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私人的地界勒石。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在文字设计中,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字形结构趋向整齐,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也叫铅字体,富有装饰性,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二是规范化,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用笔灵活。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随着印刷术的发展。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即由楷书变化而来、虞体,个性各异,肥的仿颜体,实用性强。这也是其原因之一,运用巧妙,隶书静中有动,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字形方正的明体、隶。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
到了西周后期,生产力大发展和汉字改革都需要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统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书写流畅、告示,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灯笼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传至今日,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从而又满足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小篆向隶书变革之中。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有据可查的,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启示,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成为整齐和谐,行书易识好写。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结构紧凑,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柳体,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一是线条化
Ilovesmile 2024-05-15
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小篆,它是汉族的文字,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转注,其中、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平均起来,因此、大篆。通常说来。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会意,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中国大陆将汉字笔划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假借、隶书,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香港。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象形。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
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前者用于台湾、形声。秦始皇统一中国,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广义地言。狭义地说、指事。其中: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
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留下了大量诗词,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是“造字法”,分别是繁体中文(繁体字)和简体中文(简体字),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三千余年来、对联等文化。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而转注、越南语中使用,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是“用字法”、楷书(草书。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象形、会意、指事,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李斯整理小篆。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历经甲骨文
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小篆,它是汉族的文字,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转注,其中、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平均起来,因此、大篆。通常说来。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会意,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中国大陆将汉字笔划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假借、隶书,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香港。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象形。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
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前者用于台湾、形声。秦始皇统一中国,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广义地言。狭义地说、指事。其中: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
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留下了大量诗词,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是“造字法”,分别是繁体中文(繁体字)和简体中文(简体字),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三千余年来、对联等文化。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而转注、越南语中使用,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是“用字法”、楷书(草书。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象形、会意、指事,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李斯整理小篆。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历经甲骨文
梦朦胧6620 2024-04-30
汉字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两类符号: 汉字演变
一类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类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肖生象形的符号。前者有序地演变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划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象。到龙山文化后期,父系社会基本确立,该时期出现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组的刻符。这些刻符,有与大汶口陶器图象相同或相象者,也有与西安等地的刻符相类者。这些刻符可能是当时的雏形前汉字系统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处于中国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那么,问题是:汉字为什么出现得这么晚?根据考古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语言诞生的时间,距今约几十万年,而真正的汉字系统却是直到距今约5000年的时候才形成的。
编辑本段趋势
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根据史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汉字的自然流变有时间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多样化,造成异体字越来越多,字音读法不同,字义发生变化,导致了汉字不统一、不规范。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演变后,人们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使得汉字规范化、统一化。此外,汉字不可能一产生就很完美,就能满足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会主动地改革汉字,使得汉字满足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需要。而当改革的措施推广之后,汉字又开始新一轮的自然流变。 汉字演变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修缮之后,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如变宽、变直、损毁,或者出现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缮。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路渐渐不能满足时代 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如铁路、高速公路等等。修路相当于汉字的改革,而路渐渐自然变宽、变直、损毁、分支等变化,相当于汉字的自然流变。这两种变化过程有着不同的性质、趋势、规律和作用,因此过去我们笼统地把这两种变化放在一起讨论汉字的历史演变,得出的一些结论,如“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难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编辑本段古字到小篆
在这本书里,古字是指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含有金文、甲骨文和大篆等字体。 汉字演变
金文
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
甲骨文
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大篆
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小篆
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 相传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负责整理出来。如果小篆的确是在短时期内整理出来的,则在秦国国内必然有一个主动推广小篆和主动摒斥包括大篆在内的古字的改革过程。
六国文字
秦国以外的国家所用的文字统称为“六国文字”。六国文字属于古字范畴,图画性强,形状不定,难以识别。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破齐国首都临淄,齐亡。至此,秦统一六国。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实行一系列的巨大改革,以加强和方便他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对全国的统治力量。文字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规定以小篆为统一书体在全国推行,并“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各种文字。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来,而纷繁复杂的“六国文字”也随即退出历史的舞台。
编辑本段小篆到隶楷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这就是“隶书”。隶书开始时是写得比较草率的和不够规范的小篆。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规范的字体。隶书改篆书一味圆转的线条为方折的笔画,顺应了社会对书写方便和规范的需要。 汉字演变
相传,有一位名叫程邈的犯人,在狱中把民间流行的隶书整理出三千个字,传给秦始皇。秦始皇大为赏识,并破格提拔程邈为御史,并准许其字用于皂隶小民之间。此后,隶书不仅仅在秦朝民间广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隶书书写,但重要的诏书仍用小篆书写,所以隶书在秦代又称“佐书”。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隶书以前的汉字是用绘画式的线条书写的,而隶书以后的汉字是用横竖撇点折等笔画构成的。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也就迅速退出历史舞台,隶书成为社会首要书写方式和书法的典范。其后不久,出现了更为规范的楷书字体。汉朝以后楷书占据正统地位。
编辑本段繁体字到简化字
下面详细说一下在这个阶段的汉字结构上的改革过程。 汉字中许多字自古以来在民间就有多种写法,有的写法笔画多,有的写法笔画少。笔画多的叫做繁体字,笔画少的叫做简体字。 隶书和楷书走上历史舞台之时,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小篆形式的各种繁体字和简体字,但是针对隶书和楷书形式的一些汉字,人们又渐渐创造出的新的书写形式,有的写法笔画多,有的写法笔画少。一般笔画少的占多数。这些笔画少的书写形式叫做简体字,笔画多的叫做繁体字。简体字一般不被官方认可,只流行于民间,因此又叫俗体字。顺便说一下,上个世纪,我们实行简化字运动后,有些简体字或俗体字取代占正统地位的繁体字,成为占正统地位的文字,这些简体字叫做简化字。可见“简化字”和“简体字”是两个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 1909陆费逵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一文,首次向国人阐明简体字的优越性,并且说明简体字并非本身不雅观。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 1922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划委员会成立了汉字省体委员会,正式进行汉字简体字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并通过钱玄同的《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此案首先说明了减省汉字笔画的重要性,指出虽然改用拼音是治本的办法,而减省汉字的笔画是治标的办法,但是当时汉字的弊病已日益明显,而治本的方法又一时拿不出来,所以减省笔画的治标方法是当时唯一的选择。此案还讲述了减省笔画的几种方式,而这些方式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民间使用的历史。 1935年,经过了十几年的学术讨论和准备,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但该表推行不久就遭到某些保守人士的反对。1936年,教育部奉行政院的命令,正式下达了“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的训令,标志着民国时期的简化字运动的夭折。 但是,简化字运动在人民群众仍旧继续进行着,特别是红军解放的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简体字。它们出现在人们手写的稿子和各种印刷品上,人们称之为“解放字”。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解放字”也普及全国,在群众中为新中国汉字简化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汉字简化工作很快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正式成立,并选举吴玉章为主席。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是马叙伦,下设拼音方案组、汉字整理组、教学试验组、编辑出版组、秘书处。1954年10月,这个委员会将多方研究讨论并经过四次大的修正的《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上报中央,得到中央的批准,并下达地方进行进一步审阅,并开展初步试验。同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隶属于国务院直属单位。1956年国务院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以及《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开始正式推行汉字简化方案。 汉字演变
根据国务院的决议,《汉字简化方案》分四批进行。1956年2月推行第一批简化字260个,包括230个简化字和方案之外的30个偏旁类推字;1956年6月推行第二批简化字95个;1958年推行第三批简化字70个;1959年推行第四批简化字92个,另外附录了54个简化偏旁。四批合计517个简化字,其中有30个是《汉字简化方案》之外的偏旁类推字,而《汉字简化方案》中还有28个没有推行。1964年,文改委编印了《简化字总表》,此表分为3个表。第一表收录了352个不作偏旁的简化字,第二表收录了132个可作偏旁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收录了1754个简化字,是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对基本上以《新华字典》收录的8000个汉字进行类推简化。总表外还有两个重要的附录:一个是被看作简化字的异体字表,一个是国务院批准的生僻地名用字表。《简化字总表》的编印表明中国第一次简化字运动最终取得了成功。 第一次简化字运动的效果突出:①它把2235个汉字从平均16.03个笔画减省到10.3个笔画,学习起来和书写起来都方便了许多;②消除了一批异体字;③构造更为合理,比如“偿”容易读成“shǎng”,变成简体字“偿”后就不会误读了;④在结构上更为美观,字形之间的差异也更为突出。笔者曾经把繁体字和简化字的汉语报纸给不认识汉字的德国人和泰国人看,让他们比较那种形式的汉字更美观,结果他们大多数认为简化字美观。 在扫盲试验中,简化字扫盲的效率比繁体字扫盲的效率高出20%左右。 第一次简化字运动也存在一些问题:①有些字简化不合理;②有些繁体字该简化的没有简化。这些问题,相对于其上述有益的效果而言,是次要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惯性,简化字运动也不例外。第一次简体字成功之后,有些人又在思索着如何进一步简化汉字,于是开始了第二次简化字运动。其大致过程如下: 1966年到1971年,汉字简化工作处于停滞状态。1972年3月,中国科学院下设文字改革办公室,文字改革工作开始恢复。当年7月,文字改革办公室开始拟定《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并广泛征集群众中流行的简化字。1973年国务院同意恢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名称,归国务院科教组管。1975年文改委拟定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以下称《二简》。1977年文改委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拟定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修订稿,收录了简化字853个。 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加快文字改革的步伐》,并于次日开始试用《二简》中第一表中248个简化字。1978年3月教育部通知要求全国统编教材一律试用《二简》中第一表字,开始推行《二简》。 但是《二简》中不合理的地方很多:①没有规律地简化了一些字;②不合理的兼并了一些汉字,如把“雕”和“刁”并为一个字。此外,汉字的整体局面被“一简”深刻地冲击后,刚刚恢复平静,又受到“二简”的冲击,弄得有些混乱。因此,从1978年开始人们反对《二简》的呼声越来越高。1978年8月,全国报刊都停止了试用《二简》中第一表中的简化字。 汉字演变
从1980年起,有关机构开始修订《二简》,一直持续到1985年。但是在似乎修订完善的时候,被政府废止了:1985年12月,文改委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二简》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并在通知中明确指出“1977年12月20日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停止使用。”这个通知宣告了第二次简化字运动的失败。 第二次简化字运动为什么失败了?笔者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第二次简化字运动的效益非常有限。第一次简化字运动对汉字的结构改动得那么大,而产生的效果在扫盲试验中,简化字扫盲的效率比繁体字扫盲的效率只提高了20%左右。第二次简化字运动的规模远不及第一次简化字运动,群众基础也赶不上第一次简化运动,合理性也不如第一次简化字运动,因而其产生的效益不会有多大。 第二次简化字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思索的问题和很多值得吸取的教训。其中关键的一点是“不熟不做”。因此,1992年11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今后对汉字简化应持慎重态度,使汉字保持稳定,以利社会应用。
汉字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两类符号: 汉字演变
一类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类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肖生象形的符号。前者有序地演变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划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象。到龙山文化后期,父系社会基本确立,该时期出现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组的刻符。这些刻符,有与大汶口陶器图象相同或相象者,也有与西安等地的刻符相类者。这些刻符可能是当时的雏形前汉字系统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处于中国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那么,问题是:汉字为什么出现得这么晚?根据考古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语言诞生的时间,距今约几十万年,而真正的汉字系统却是直到距今约5000年的时候才形成的。
编辑本段趋势
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根据史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汉字的自然流变有时间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多样化,造成异体字越来越多,字音读法不同,字义发生变化,导致了汉字不统一、不规范。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演变后,人们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使得汉字规范化、统一化。此外,汉字不可能一产生就很完美,就能满足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会主动地改革汉字,使得汉字满足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需要。而当改革的措施推广之后,汉字又开始新一轮的自然流变。 汉字演变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修缮之后,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如变宽、变直、损毁,或者出现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缮。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路渐渐不能满足时代 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如铁路、高速公路等等。修路相当于汉字的改革,而路渐渐自然变宽、变直、损毁、分支等变化,相当于汉字的自然流变。这两种变化过程有着不同的性质、趋势、规律和作用,因此过去我们笼统地把这两种变化放在一起讨论汉字的历史演变,得出的一些结论,如“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难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编辑本段古字到小篆
在这本书里,古字是指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含有金文、甲骨文和大篆等字体。 汉字演变
金文
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
甲骨文
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大篆
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小篆
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 相传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负责整理出来。如果小篆的确是在短时期内整理出来的,则在秦国国内必然有一个主动推广小篆和主动摒斥包括大篆在内的古字的改革过程。
六国文字
秦国以外的国家所用的文字统称为“六国文字”。六国文字属于古字范畴,图画性强,形状不定,难以识别。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破齐国首都临淄,齐亡。至此,秦统一六国。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实行一系列的巨大改革,以加强和方便他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对全国的统治力量。文字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规定以小篆为统一书体在全国推行,并“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各种文字。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来,而纷繁复杂的“六国文字”也随即退出历史的舞台。
编辑本段小篆到隶楷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这就是“隶书”。隶书开始时是写得比较草率的和不够规范的小篆。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规范的字体。隶书改篆书一味圆转的线条为方折的笔画,顺应了社会对书写方便和规范的需要。 汉字演变
相传,有一位名叫程邈的犯人,在狱中把民间流行的隶书整理出三千个字,传给秦始皇。秦始皇大为赏识,并破格提拔程邈为御史,并准许其字用于皂隶小民之间。此后,隶书不仅仅在秦朝民间广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隶书书写,但重要的诏书仍用小篆书写,所以隶书在秦代又称“佐书”。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隶书以前的汉字是用绘画式的线条书写的,而隶书以后的汉字是用横竖撇点折等笔画构成的。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也就迅速退出历史舞台,隶书成为社会首要书写方式和书法的典范。其后不久,出现了更为规范的楷书字体。汉朝以后楷书占据正统地位。
编辑本段繁体字到简化字
下面详细说一下在这个阶段的汉字结构上的改革过程。 汉字中许多字自古以来在民间就有多种写法,有的写法笔画多,有的写法笔画少。笔画多的叫做繁体字,笔画少的叫做简体字。 隶书和楷书走上历史舞台之时,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小篆形式的各种繁体字和简体字,但是针对隶书和楷书形式的一些汉字,人们又渐渐创造出的新的书写形式,有的写法笔画多,有的写法笔画少。一般笔画少的占多数。这些笔画少的书写形式叫做简体字,笔画多的叫做繁体字。简体字一般不被官方认可,只流行于民间,因此又叫俗体字。顺便说一下,上个世纪,我们实行简化字运动后,有些简体字或俗体字取代占正统地位的繁体字,成为占正统地位的文字,这些简体字叫做简化字。可见“简化字”和“简体字”是两个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 1909陆费逵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一文,首次向国人阐明简体字的优越性,并且说明简体字并非本身不雅观。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 1922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划委员会成立了汉字省体委员会,正式进行汉字简体字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并通过钱玄同的《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此案首先说明了减省汉字笔画的重要性,指出虽然改用拼音是治本的办法,而减省汉字的笔画是治标的办法,但是当时汉字的弊病已日益明显,而治本的方法又一时拿不出来,所以减省笔画的治标方法是当时唯一的选择。此案还讲述了减省笔画的几种方式,而这些方式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民间使用的历史。 1935年,经过了十几年的学术讨论和准备,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但该表推行不久就遭到某些保守人士的反对。1936年,教育部奉行政院的命令,正式下达了“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的训令,标志着民国时期的简化字运动的夭折。 但是,简化字运动在人民群众仍旧继续进行着,特别是红军解放的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简体字。它们出现在人们手写的稿子和各种印刷品上,人们称之为“解放字”。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解放字”也普及全国,在群众中为新中国汉字简化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汉字简化工作很快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正式成立,并选举吴玉章为主席。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是马叙伦,下设拼音方案组、汉字整理组、教学试验组、编辑出版组、秘书处。1954年10月,这个委员会将多方研究讨论并经过四次大的修正的《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上报中央,得到中央的批准,并下达地方进行进一步审阅,并开展初步试验。同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隶属于国务院直属单位。1956年国务院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以及《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开始正式推行汉字简化方案。 汉字演变
根据国务院的决议,《汉字简化方案》分四批进行。1956年2月推行第一批简化字260个,包括230个简化字和方案之外的30个偏旁类推字;1956年6月推行第二批简化字95个;1958年推行第三批简化字70个;1959年推行第四批简化字92个,另外附录了54个简化偏旁。四批合计517个简化字,其中有30个是《汉字简化方案》之外的偏旁类推字,而《汉字简化方案》中还有28个没有推行。1964年,文改委编印了《简化字总表》,此表分为3个表。第一表收录了352个不作偏旁的简化字,第二表收录了132个可作偏旁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收录了1754个简化字,是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对基本上以《新华字典》收录的8000个汉字进行类推简化。总表外还有两个重要的附录:一个是被看作简化字的异体字表,一个是国务院批准的生僻地名用字表。《简化字总表》的编印表明中国第一次简化字运动最终取得了成功。 第一次简化字运动的效果突出:①它把2235个汉字从平均16.03个笔画减省到10.3个笔画,学习起来和书写起来都方便了许多;②消除了一批异体字;③构造更为合理,比如“偿”容易读成“shǎng”,变成简体字“偿”后就不会误读了;④在结构上更为美观,字形之间的差异也更为突出。笔者曾经把繁体字和简化字的汉语报纸给不认识汉字的德国人和泰国人看,让他们比较那种形式的汉字更美观,结果他们大多数认为简化字美观。 在扫盲试验中,简化字扫盲的效率比繁体字扫盲的效率高出20%左右。 第一次简化字运动也存在一些问题:①有些字简化不合理;②有些繁体字该简化的没有简化。这些问题,相对于其上述有益的效果而言,是次要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惯性,简化字运动也不例外。第一次简体字成功之后,有些人又在思索着如何进一步简化汉字,于是开始了第二次简化字运动。其大致过程如下: 1966年到1971年,汉字简化工作处于停滞状态。1972年3月,中国科学院下设文字改革办公室,文字改革工作开始恢复。当年7月,文字改革办公室开始拟定《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并广泛征集群众中流行的简化字。1973年国务院同意恢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名称,归国务院科教组管。1975年文改委拟定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以下称《二简》。1977年文改委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拟定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修订稿,收录了简化字853个。 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加快文字改革的步伐》,并于次日开始试用《二简》中第一表中248个简化字。1978年3月教育部通知要求全国统编教材一律试用《二简》中第一表字,开始推行《二简》。 但是《二简》中不合理的地方很多:①没有规律地简化了一些字;②不合理的兼并了一些汉字,如把“雕”和“刁”并为一个字。此外,汉字的整体局面被“一简”深刻地冲击后,刚刚恢复平静,又受到“二简”的冲击,弄得有些混乱。因此,从1978年开始人们反对《二简》的呼声越来越高。1978年8月,全国报刊都停止了试用《二简》中第一表中的简化字。 汉字演变
从1980年起,有关机构开始修订《二简》,一直持续到1985年。但是在似乎修订完善的时候,被政府废止了:1985年12月,文改委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二简》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并在通知中明确指出“1977年12月20日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停止使用。”这个通知宣告了第二次简化字运动的失败。 第二次简化字运动为什么失败了?笔者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第二次简化字运动的效益非常有限。第一次简化字运动对汉字的结构改动得那么大,而产生的效果在扫盲试验中,简化字扫盲的效率比繁体字扫盲的效率只提高了20%左右。第二次简化字运动的规模远不及第一次简化字运动,群众基础也赶不上第一次简化运动,合理性也不如第一次简化字运动,因而其产生的效益不会有多大。 第二次简化字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思索的问题和很多值得吸取的教训。其中关键的一点是“不熟不做”。因此,1992年11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今后对汉字简化应持慎重态度,使汉字保持稳定,以利社会应用。
MyronKiven 2024-04-20
就覅他环顾同居过快覅
就覅他环顾同居过快覅
雪後Sunny 2024-04-07
甲金篆隶楷草行,汉字演变一句明
甲金篆隶楷草行,汉字演变一句明
木木兮123 2024-03-31
了解我idaid品牌屁屁
了解我idaid品牌屁屁
紫晨郡主 2024-03-16

扩展回答

2

汉字的历史

但要具体的。快,做手抄报的不要太多。急啊。谢谢了

3

汉字的历史

来自:(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4页)

4

家具的历史是什么

详细资料

6

春节的历史是什么

我要写关于春节历史的论文 ,请大家多多帮忙啊!谢谢!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2512259483337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