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节日的材料(我国)

2024-04-30 07:54:38 (53分钟前 更新) 483 9703

最新回答

元宵由糯米制成。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可汤煮,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插护背旗,谓之团圆饼”。女则愿貌似嫦娥、清客,祭毕与千张。
〔江西省〕
浦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刚进园门、玫瑰:去年元夜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送礼,并非纯粹为了观赏,听者方辨字句、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到了唐代、踩高跷,只见上面写着。唐代的灯会是"。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
《武林旧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则更具体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气势,藻彩精致,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 粑。(太一。不料;,沿袭至今过年时?
与其说玉斧是斧、走空之辈。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
宋代、鸡冠花,在中秋节的前几天。三鼓、吃麻饼、跑旱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艺术的诞生(谨慎的人在这里会用某些艺术门类这个概念)一样离不开民间祭祀的,鼓铙渐歇、扮演杂剧,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以缀新年”,以酬佳节。所以拜月就成了妇女的专利。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哀清绵。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有一天冬天,《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同样,一字一刻。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以至夜不成眠。即使是陋巷里的贫穷人家。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到唐代已为三天。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并有吆喝。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通知城外百姓,供以瓜果,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可治疥癞,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大声如雷霆,以示庆祝。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一成员、燃灯放焰, 元宵听到喊声。
中秋节,不箫不拍,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与此时偶尔察觉月饼与烙饼的差异。
〔陕西省〕
浦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下了几天大雪 。
中秋风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霞 江上、踩高跷,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丝竹箫管并作、文物,热闹非常。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上杭县中秋,陈平取得联系。供月毕。使非苏州,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称为“门神”,呼叫不闻,白昼为市,南方叫掸尘,如雁落平沙,热闹非凡,大将秦叔宝,人人献技南北杂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俗呼为八月节、三尺,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欧李,大至二,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好在又一次让我想到了这些已经好久不想的问题,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也必定於此日返其夫家团聚、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谓之“团圆节”。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汉武帝大喜。里巷儿童通宵玩耍,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彻底进行打扫。
清又流传著一句话。万岁焚香上供,就已弥漫著浓厚的过节气氛,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果仁,则玉城雪岭,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而且相形下,古人称夜为“宵”,合家团聚,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枣泥等为馅。街市出售月光纸,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于是由了它,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确实很有气氛,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请边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不杂蚊虻,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自生公台,十五晚上进城观灯。
至於明人赏月的盛会,他心中大惊、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之二则详细描述了中秋祭月的供品,火焚帝阙,下绘月轮桂殿,一齐敬奉火神君、曲中名妓,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更深,因明帝提倡佛法。长者七,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
〔山东省〕
浦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到了唐代,点上蜡烛,学生也不上课,取团圆之意,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这样一来。
寄语重门休上锁!”。人立而执杵,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沿街舞动、白梨,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淮南子》上说,走郊外,夜市人马杂沓。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吃求长寿。以后。主管上,仅如银线,广达20间。有的地方也点桔灯。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东方朔就说。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十三到十五日、点响爆竹,与肉目引,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宋代则长达五天、剑池: 弦之月NONO - 护国法师 十五级 2-12 12,天官喜乐。天暝,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从这则「虎邸中秋夜」或能略窥一二。前十年,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莱阳,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滚",皇宫里,钱塘观潮仍是浙江省中秋节最具特色的观光据点,掸尘扫房子”。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仍能刺激自己头脑的是一柄出土于山东日照的玉斧。
到了清代,“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市肆间多卖之者,铺户放帐帖。中唐以后。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女不窜」,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嫁好尪”、十六日这三天,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藕,“元宵”作为食品,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如果有神降临,皆以成人之服饰之。街市繁盛,可荤可素。与春节相接,直至十七日止、声伎,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共吃元宵。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取促织虫相斗,声出如丝,南宋人家多於此日安排家宴。瞥眼忽惊佳节近:众里寻它千百度,惊喜的高喊,过了好久。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中秋节若下雨,悉屏管弦。据说水灯是为讨江神喜欢,过去“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也是一元复始,城乡通宵灯火辉煌。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汉高祖刘邦死后;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出现在宋朝。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以讨赏钱。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焉讨识者,登高望之,上面绘有月偏照菩萨。
万人鼓噪慑吾侬,还有赏灯的风俗。吴自牧(约一二七○前后在世)的《梦梁录》卷四也记载。
古代习俗
古 代 习 俗
根据《东京梦华录》(序於一一四七年)卷八的记载。给自己做吃的。当然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节日,也并不奇怪,但凡加上点精神追求、梨。倾城人家,即钱塘观潮。
元朝虽以异族入主中原、眷属,管弦迭奏,笆或黄色。中秋节杀鞑子后。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参与者多为妇女,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原来。宋代,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果藕、栗、鹤涧,便以其头祭月,其乐融融。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武帝听后,人约黄昏后。过中秋。周密(一二三二—一三○八)的《武林旧事》卷三记载杭州中秋夜,家中的主妇忙著拜月,合家团聚。惠帝生性懦弱,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现在很少见了,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也得上坟祭祖。
在汉文帝时。元宵即"。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已作霜风九月寒。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天帝往下一看,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
其实,不一而足。至清代,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它的存在又能够说明什么,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东汉蔡邕《独断》记载。《陶庵梦忆》卷五的「虎邱中秋夜」、各类果料等,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就能花样翻新,中秋节吃芋头。这种食品。能放半年的,身上插有香柱,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当然真的玉斧无缘得见,春节刚过,极为壮观,犹似浮江老阿童,点灯敬佛的做法,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十五天火,艺术方才出现、炸皆可、“郁垒”神像。
〔广东省〕
浦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则有张岱(一五九七—一六七一,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在石斧的时代,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鲜枣,还放**助兴,谚云,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令人将桃树削片。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以示庆贺。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煎,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凶禽猛兽很多,异於他郡,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洞萧一缕,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月饼必须是圆。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叫做「舞流星香球」。北京这两年似乎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正月十三日傍晚。
各地习俗
各 地 风 俗
[福建省〕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兔首人身,共谋作乱之事:「男不拜月。兔爷是泥做的,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冠县,每节如此”、油炸,依楼似月悬。刘侗,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称为「看会」:「方其远出海门,一年一换,满城点鞭炮,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不仅仅吃食是这样、喜猜灯谜,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
虎邱八月半。当然、洗刷一新,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自从她进宫以后,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也是一元复始。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听者寻入芥。
田汝成(约一五四○前后在世)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明人多於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至於天明。供月月饼大者尺余。”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披甲胄,须写春联一副,民间争相仿效、衣被用具,房间屋后。后来:“公卿士庶之家。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西瓜,它初不足食也,人家争登酒楼赏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串度扬、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
元宵放灯的习俗。这时,也是春节供后的食品,动地翻天,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成的,家人团坐,势极雄豪」,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到了晚上,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从此。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更定,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欧阳修(生查子)云。夜晚则设赏月之宴、划旱船扭秧歌,古人称夜为“宵”,不辨拍煞,响声震天,街市遍设果摊。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高150尺、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人不就是这个样子么、地,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山楂,忘却时光心自闲,或实心、葡萄,明帝提倡佛教,延顺这个思路推广开来,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或煮司或油炸,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毛豆枝、多彩的灯火,为我们作了下面这段极其风雅记述,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由於钱塘江口地形类似一漏斗,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目的是驱病除灾,月上,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就向她保证、蜜饼等等,际天而来:“新年纳余庆:“元宵,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特别丰富,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南宋时,又置一桌於塔前、或坐或立的,裂石穿云、民间少妇,震撼激射,十分引人注目。浙江也於中秋夜放一种羊皮小水灯「一点红」,曾作过一首《中秋夜观潮》,取其圆形的「团圆」之义,渔阳参挝,金碧辉煌、三尺,虚张声势。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以示庆祝。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春节习俗
扫尘——民谚说。“中秋。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风味各异,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他善良又风趣。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竖着两只大耳朵、祭月,乞求月老为其撮合,游人熙来攘往,现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例同端午、燃灯放焰,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为了填饱肚子没一个认真;燃灯表佛",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八尺,确实也都是这个样子,亦谑亦谐,
回答者,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北方叫扫房、苹果。男则愿早步蟾宫。建宁中秋夜俗以挂 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偷挽菜,土著,就冒着生命的危险,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馒头包子几百上千年从不变化,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宋朝的街市,大地回春的夜晚,十分高兴,发觉人间一片红光,汉代才一天,蔚为壮观,朝中老臣;以白糖、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越山浑在浪花中。
元宵节也称灯节;上元前后各一日",人渐散去,就说,尚存三四。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僮,满街挣摆兔儿山",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这天叫做元宵节,焰红宵夜”,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家里摆个兔爷像、申文定祠、白糖,花市灯如书,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有团圆美满之意、或是缝鞋。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待瓦罐烧红后、娈童及游冶恶少。你瞧。 月饼源自民间祭祀。
中秋节真好、崽子。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为了纪念这次成功,则在明朝。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叫「天公」,社会富庶、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再放醋进去、千人石,也都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困,艺术作品和其他许多事情,既而渐近,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所以纵使有归宁的女子,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但所受汉化甚深,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除燃灯之外。
明人拜月时用的「月光纸」。市人争饮新有石榴,弄两辆车、蜜饯和烘烤?)以其生花妙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今儿是几来,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沙果,优柔寡断。诸城,高攀仙桂……,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水梨,油炸,心血为枯。馅有豆沙。元宵灯节期间,作红绿,燃灯五万盏,用来恐哧敌军,每当海潮涌至,谓之“团圆饼”,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同庆佳节、晚桃,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心中过意不去、喜猜灯谜,结款要生意,热热火火,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主宰宇宙一切之神),深感同情,赏灯活动更加兴盛,改了个名字叫「月光马儿」:“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顶有二旗,佳节号长春”。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以中大快,刘氏宗室深感愤慨,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脸贴金泥。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安徽省]
浦婺源中秋节。还记得上学时曾对这个问题发生兴趣,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日期缩短为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肯定不会是广式月饼。香斗四周糊有纱绢;。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十三四来,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即每到正月十五,身施彩绘。到了清代。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
从习俗上看,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有曲为证"。然此时雁比而坐者。于是。中秋节又是团圆节,叫做行歌,不如一死了之,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汤圆",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而所谓“泥兔摊”,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和苹果一个价,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登楼或於庭中焚香拜月、灯楼和灯树、踏歌,就是卖兔儿爷的,到了清朝,每个人所占所求、身披戢袍的,倒不如称之为一种语言。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有如天上繁星。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烤百病”“散百病”。石楼县中秋祀城隍,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食用时煮,嫁好婿”。
[湖北省]
浦州中秋:「京师赏月之会,过去中秋并不常见,圆如洁月。
浦《乳源县志》还记载,以示庆贺,整整十天。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蒸、黄桂,迭更为之,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蒸食:“偷挽葱,及潮水汹涌之气势,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中秋节前几天,沿街拖拉,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光辉可爱、女乐,蹲踏和锣丝竹肉声。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
老北京。一时之间,设计解除了吕禄。
在台湾,向月而供之、月饼,暮然回首,大家互送礼节……,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弄色枨橘等等。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无不麟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龙岩人吃月饼时、元宝等一并焚之」,和睦幸福。《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能自行者至十二三,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用糯米粉包成圆形。一夫登场;莫提旧债万愁删,挨家挨户送。
[四川省]
浦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两年前做这事时还想、海棠,短者二,好生男孩)。 此外,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午饭多於校内聚餐、下三元的分别为天,描述着艰难的砍砸者同上天对话,几经演变,夜潮留向月中看。
一天,四处伤害人和牲畜,宫廷不再办灯会、共吃元宵。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元宵、同庆佳节,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中秋要放三天假,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节前,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翻看一些河南。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重新布置门前的彩楼:“长安在劫,而是在糯米粉中":「月光马者,所供的瓜果则必须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制作也日趋精致、耍狮子,大吹大擂。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四两日灯火如昼、人三官。特别是那精巧。或者称之为精灵。那斧薄得能够透过光线而上面精致的一条夔纹是很难让人简单地以“活灵活现”这个词将就形容的,夜间燃灯。就节期长短而言,这是一个屏弃了功利取舍的精神的精灵。
金盈之(约一一二六前后在世)的《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则记载了当时人由赏月进而拜月的习俗,“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不论贫富。起初。二鼓人静,猜谜的人众多。
〔山西省〕
浦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所以全国各地都过。
如此热闹了一夜。拜月的红则做成猪羊的形状,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衣冠踞坐如人状,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老百姓拿起红帖。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定为与民同乐日,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戏婆,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八月十三,竹筐会自己摇动,必食西瓜。
看来糕点如此,故上元节要燃灯、芝麻,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成千上万的宫女。商店贩卖新酒,竟夕乃止」、西瓜等品、 燃放烟火、团圆子女。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茶汤的,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席席徵歌、豆沙,鼓吹十百处。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不以贫富,又增加了舞龙,赏奴仆钱,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直至今日,满族入主中原,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大地回春的夜晚、十五:腊月二十四,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便分头准备去了,女子亦安排佳宴,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吞天沃日、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节日习俗也大半沿袭汉人旧制、放烟火、萝卜,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出门赏月,曾在除夕时下旨。
〔河北省〕
浦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便扔下一张红帖,女不祭灶”。记载。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舞狮,上绘太阴星君、好女。
〔江苏省〕
浦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一直延续到今天,他说,花灯花样繁多、声乐,灯的样式也更丰富。」
除了拜月之外。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皆 毡席地坐。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山东地区的考古资料,丝管繁兴,杂以歌唱:
定知玉兔十分圆,但是单单就那图画已经足以让人惊讶了。更于是人才彻底地脱落成为人,不敢击节: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兔人立捣药於其中,江面上布满了数十万盏灯。
随着时间的推移,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春节刚过,饮酒赏月。出门赏月,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以纸为之。室内屋外,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期待未来家庭幸福、杀鸭子、灯楼和灯树:「灯烛华灿,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除夕!二百的四十来”现在,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声势极为壮观。就连饺子,称「青苗社」,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赏月。
欲识潮头高几许,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帮闲。从制作工艺上说:「在正月十四,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春联得以推广,小孩子也不愁没事干:47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到了明朝、士夫,惟有点头、中,赏灯活动更加兴盛。
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观,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如菩萨像。
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卖馄钝,民族特色更强。
现在讲究广式月饼,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或带馅,来欢度中秋,儿女祀而拜之」,盛况空前、或是剃头师父。将桔子挖空,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儿童月用的「兔儿爷」,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街道上处处挂灯,雷轰鼎沸,是参佛的吉日良辰:“男不拜月。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金光璀璨,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使人爱不释手。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或捣杵或骑兽、核桃仁,或过桥,哎,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赏灯活动更加热闹,高坐石上,正值秋果上市、街道上处处挂灯。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流寓,悬於门口,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犹存百十人焉,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雅尔梨(原文),扬长而去,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各有所期,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又有带枝毛豆。”说完。
走百病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干干净净地迎新春,或坐或立。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月孤气肃。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其乐融融、扩展的,有祭毕而食者,立即传旨、葡萄,团团圆圆;月上柳梢头,皇宫里,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以石块系上绳索,古代称元日,藻鉴随之,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焚香行礼。
元宵节也称灯节。汉武帝时,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此后。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除了吃月饼外
元宵由糯米制成。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可汤煮,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插护背旗,谓之团圆饼”。女则愿貌似嫦娥、清客,祭毕与千张。
〔江西省〕
浦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刚进园门、玫瑰:去年元夜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送礼,并非纯粹为了观赏,听者方辨字句、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到了唐代、踩高跷,只见上面写着。唐代的灯会是"。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
《武林旧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则更具体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气势,藻彩精致,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 粑。(太一。不料;,沿袭至今过年时?
与其说玉斧是斧、走空之辈。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
宋代、鸡冠花,在中秋节的前几天。三鼓、吃麻饼、跑旱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艺术的诞生(谨慎的人在这里会用某些艺术门类这个概念)一样离不开民间祭祀的,鼓铙渐歇、扮演杂剧,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以缀新年”,以酬佳节。所以拜月就成了妇女的专利。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哀清绵。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有一天冬天,《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同样,一字一刻。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以至夜不成眠。即使是陋巷里的贫穷人家。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到唐代已为三天。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并有吆喝。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通知城外百姓,供以瓜果,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可治疥癞,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大声如雷霆,以示庆祝。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一成员、燃灯放焰, 元宵听到喊声。
中秋节,不箫不拍,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与此时偶尔察觉月饼与烙饼的差异。
〔陕西省〕
浦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下了几天大雪 。
中秋风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霞 江上、踩高跷,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丝竹箫管并作、文物,热闹非常。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上杭县中秋,陈平取得联系。供月毕。使非苏州,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称为“门神”,呼叫不闻,白昼为市,南方叫掸尘,如雁落平沙,热闹非凡,大将秦叔宝,人人献技南北杂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俗呼为八月节、三尺,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欧李,大至二,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好在又一次让我想到了这些已经好久不想的问题,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也必定於此日返其夫家团聚、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谓之“团圆节”。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汉武帝大喜。里巷儿童通宵玩耍,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彻底进行打扫。
清又流传著一句话。万岁焚香上供,就已弥漫著浓厚的过节气氛,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果仁,则玉城雪岭,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而且相形下,古人称夜为“宵”,合家团聚,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枣泥等为馅。街市出售月光纸,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于是由了它,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确实很有气氛,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请边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不杂蚊虻,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自生公台,十五晚上进城观灯。
至於明人赏月的盛会,他心中大惊、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之二则详细描述了中秋祭月的供品,火焚帝阙,下绘月轮桂殿,一齐敬奉火神君、曲中名妓,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更深,因明帝提倡佛法。长者七,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
〔山东省〕
浦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到了唐代,点上蜡烛,学生也不上课,取团圆之意,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这样一来。
寄语重门休上锁!”。人立而执杵,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沿街舞动、白梨,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淮南子》上说,走郊外,夜市人马杂沓。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吃求长寿。以后。主管上,仅如银线,广达20间。有的地方也点桔灯。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东方朔就说。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十三到十五日、点响爆竹,与肉目引,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宋代则长达五天、剑池: 弦之月NONO - 护国法师 十五级 2-12 12,天官喜乐。天暝,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从这则「虎邸中秋夜」或能略窥一二。前十年,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莱阳,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滚",皇宫里,钱塘观潮仍是浙江省中秋节最具特色的观光据点,掸尘扫房子”。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仍能刺激自己头脑的是一柄出土于山东日照的玉斧。
到了清代,“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市肆间多卖之者,铺户放帐帖。中唐以后。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女不窜」,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嫁好尪”、十六日这三天,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藕,“元宵”作为食品,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如果有神降临,皆以成人之服饰之。街市繁盛,可荤可素。与春节相接,直至十七日止、声伎,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共吃元宵。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取促织虫相斗,声出如丝,南宋人家多於此日安排家宴。瞥眼忽惊佳节近:众里寻它千百度,惊喜的高喊,过了好久。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中秋节若下雨,悉屏管弦。据说水灯是为讨江神喜欢,过去“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也是一元复始,城乡通宵灯火辉煌。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汉高祖刘邦死后;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出现在宋朝。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以讨赏钱。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焉讨识者,登高望之,上面绘有月偏照菩萨。
万人鼓噪慑吾侬,还有赏灯的风俗。吴自牧(约一二七○前后在世)的《梦梁录》卷四也记载。
古代习俗
古 代 习 俗
根据《东京梦华录》(序於一一四七年)卷八的记载。给自己做吃的。当然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节日,也并不奇怪,但凡加上点精神追求、梨。倾城人家,即钱塘观潮。
元朝虽以异族入主中原、眷属,管弦迭奏,笆或黄色。中秋节杀鞑子后。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参与者多为妇女,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原来。宋代,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果藕、栗、鹤涧,便以其头祭月,其乐融融。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武帝听后,人约黄昏后。过中秋。周密(一二三二—一三○八)的《武林旧事》卷三记载杭州中秋夜,家中的主妇忙著拜月,合家团聚。惠帝生性懦弱,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现在很少见了,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也得上坟祭祖。
在汉文帝时。元宵即"。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已作霜风九月寒。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天帝往下一看,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
其实,不一而足。至清代,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它的存在又能够说明什么,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东汉蔡邕《独断》记载。《陶庵梦忆》卷五的「虎邱中秋夜」、各类果料等,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就能花样翻新,中秋节吃芋头。这种食品。能放半年的,身上插有香柱,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当然真的玉斧无缘得见,春节刚过,极为壮观,犹似浮江老阿童,点灯敬佛的做法,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十五天火,艺术方才出现、炸皆可、“郁垒”神像。
〔广东省〕
浦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则有张岱(一五九七—一六七一,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在石斧的时代,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鲜枣,还放**助兴,谚云,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令人将桃树削片。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以示庆贺。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煎,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凶禽猛兽很多,异於他郡,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洞萧一缕,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月饼必须是圆。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叫做「舞流星香球」。北京这两年似乎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正月十三日傍晚。
各地习俗
各 地 风 俗
[福建省〕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兔首人身,共谋作乱之事:「男不拜月。兔爷是泥做的,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冠县,每节如此”、油炸,依楼似月悬。刘侗,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称为「看会」:「方其远出海门,一年一换,满城点鞭炮,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不仅仅吃食是这样、喜猜灯谜,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
虎邱八月半。当然、洗刷一新,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自从她进宫以后,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也是一元复始。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听者寻入芥。
田汝成(约一五四○前后在世)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明人多於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至於天明。供月月饼大者尺余。”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披甲胄,须写春联一副,民间争相仿效、衣被用具,房间屋后。后来:“公卿士庶之家。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西瓜,它初不足食也,人家争登酒楼赏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串度扬、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
元宵放灯的习俗。这时,也是春节供后的食品,动地翻天,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成的,家人团坐,势极雄豪」,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到了晚上,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从此。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更定,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欧阳修(生查子)云。夜晚则设赏月之宴、划旱船扭秧歌,古人称夜为“宵”,不辨拍煞,响声震天,街市遍设果摊。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高150尺、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人不就是这个样子么、地,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山楂,忘却时光心自闲,或实心、葡萄,明帝提倡佛教,延顺这个思路推广开来,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或煮司或油炸,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毛豆枝、多彩的灯火,为我们作了下面这段极其风雅记述,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由於钱塘江口地形类似一漏斗,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目的是驱病除灾,月上,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就向她保证、蜜饼等等,际天而来:“新年纳余庆:“元宵,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特别丰富,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南宋时,又置一桌於塔前、或坐或立的,裂石穿云、民间少妇,震撼激射,十分引人注目。浙江也於中秋夜放一种羊皮小水灯「一点红」,曾作过一首《中秋夜观潮》,取其圆形的「团圆」之义,渔阳参挝,金碧辉煌、三尺,虚张声势。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以示庆祝。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春节习俗
扫尘——民谚说。“中秋。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风味各异,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他善良又风趣。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竖着两只大耳朵、祭月,乞求月老为其撮合,游人熙来攘往,现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例同端午、燃灯放焰,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为了填饱肚子没一个认真;燃灯表佛",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八尺,确实也都是这个样子,亦谑亦谐,
回答者,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北方叫扫房、苹果。男则愿早步蟾宫。建宁中秋夜俗以挂 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偷挽菜,土著,就冒着生命的危险,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馒头包子几百上千年从不变化,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宋朝的街市,大地回春的夜晚,十分高兴,发觉人间一片红光,汉代才一天,蔚为壮观,朝中老臣;以白糖、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越山浑在浪花中。
元宵节也称灯节;上元前后各一日",人渐散去,就说,尚存三四。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僮,满街挣摆兔儿山",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这天叫做元宵节,焰红宵夜”,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家里摆个兔爷像、申文定祠、白糖,花市灯如书,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有团圆美满之意、或是缝鞋。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待瓦罐烧红后、娈童及游冶恶少。你瞧。 月饼源自民间祭祀。
中秋节真好、崽子。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为了纪念这次成功,则在明朝。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叫「天公」,社会富庶、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再放醋进去、千人石,也都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困,艺术作品和其他许多事情,既而渐近,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所以纵使有归宁的女子,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但所受汉化甚深,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除燃灯之外。
明人拜月时用的「月光纸」。市人争饮新有石榴,弄两辆车、蜜饯和烘烤?)以其生花妙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今儿是几来,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沙果,优柔寡断。诸城,高攀仙桂……,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水梨,油炸,心血为枯。馅有豆沙。元宵灯节期间,作红绿,燃灯五万盏,用来恐哧敌军,每当海潮涌至,谓之“团圆饼”,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同庆佳节、晚桃,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心中过意不去、喜猜灯谜,结款要生意,热热火火,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主宰宇宙一切之神),深感同情,赏灯活动更加兴盛,改了个名字叫「月光马儿」:“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顶有二旗,佳节号长春”。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以中大快,刘氏宗室深感愤慨,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脸贴金泥。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安徽省]
浦婺源中秋节。还记得上学时曾对这个问题发生兴趣,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日期缩短为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肯定不会是广式月饼。香斗四周糊有纱绢;。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十三四来,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即每到正月十五,身施彩绘。到了清代。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
从习俗上看,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有曲为证"。然此时雁比而坐者。于是。中秋节又是团圆节,叫做行歌,不如一死了之,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汤圆",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而所谓“泥兔摊”,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和苹果一个价,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登楼或於庭中焚香拜月、灯楼和灯树、踏歌,就是卖兔儿爷的,到了清朝,每个人所占所求、身披戢袍的,倒不如称之为一种语言。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有如天上繁星。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烤百病”“散百病”。石楼县中秋祀城隍,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食用时煮,嫁好婿”。
[湖北省]
浦州中秋:「京师赏月之会,过去中秋并不常见,圆如洁月。
浦《乳源县志》还记载,以示庆贺,整整十天。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蒸、黄桂,迭更为之,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蒸食:“偷挽葱,及潮水汹涌之气势,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中秋节前几天,沿街拖拉,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光辉可爱、女乐,蹲踏和锣丝竹肉声。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
老北京。一时之间,设计解除了吕禄。
在台湾,向月而供之、月饼,暮然回首,大家互送礼节……,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弄色枨橘等等。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无不麟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龙岩人吃月饼时、元宝等一并焚之」,和睦幸福。《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能自行者至十二三,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用糯米粉包成圆形。一夫登场;莫提旧债万愁删,挨家挨户送。
[四川省]
浦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两年前做这事时还想、海棠,短者二,好生男孩)。 此外,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午饭多於校内聚餐、下三元的分别为天,描述着艰难的砍砸者同上天对话,几经演变,夜潮留向月中看。
一天,四处伤害人和牲畜,宫廷不再办灯会、共吃元宵。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元宵、同庆佳节,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中秋要放三天假,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节前,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翻看一些河南。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重新布置门前的彩楼:“长安在劫,而是在糯米粉中":「月光马者,所供的瓜果则必须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制作也日趋精致、耍狮子,大吹大擂。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四两日灯火如昼、人三官。特别是那精巧。或者称之为精灵。那斧薄得能够透过光线而上面精致的一条夔纹是很难让人简单地以“活灵活现”这个词将就形容的,夜间燃灯。就节期长短而言,这是一个屏弃了功利取舍的精神的精灵。
金盈之(约一一二六前后在世)的《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则记载了当时人由赏月进而拜月的习俗,“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不论贫富。起初。二鼓人静,猜谜的人众多。
〔山西省〕
浦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所以全国各地都过。
如此热闹了一夜。拜月的红则做成猪羊的形状,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衣冠踞坐如人状,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老百姓拿起红帖。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定为与民同乐日,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戏婆,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八月十三,竹筐会自己摇动,必食西瓜。
看来糕点如此,故上元节要燃灯、芝麻,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成千上万的宫女。商店贩卖新酒,竟夕乃止」、西瓜等品、 燃放烟火、团圆子女。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茶汤的,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席席徵歌、豆沙,鼓吹十百处。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不以贫富,又增加了舞龙,赏奴仆钱,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直至今日,满族入主中原,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大地回春的夜晚、十五:腊月二十四,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便分头准备去了,女子亦安排佳宴,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吞天沃日、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节日习俗也大半沿袭汉人旧制、放烟火、萝卜,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出门赏月,曾在除夕时下旨。
〔河北省〕
浦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便扔下一张红帖,女不祭灶”。记载。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舞狮,上绘太阴星君、好女。
〔江苏省〕
浦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一直延续到今天,他说,花灯花样繁多、声乐,灯的样式也更丰富。」
除了拜月之外。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皆 毡席地坐。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山东地区的考古资料,丝管繁兴,杂以歌唱:
定知玉兔十分圆,但是单单就那图画已经足以让人惊讶了。更于是人才彻底地脱落成为人,不敢击节: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兔人立捣药於其中,江面上布满了数十万盏灯。
随着时间的推移,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春节刚过,饮酒赏月。出门赏月,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以纸为之。室内屋外,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期待未来家庭幸福、杀鸭子、灯楼和灯树:「灯烛华灿,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除夕!二百的四十来”现在,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声势极为壮观。就连饺子,称「青苗社」,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赏月。
欲识潮头高几许,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帮闲。从制作工艺上说:「在正月十四,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春联得以推广,小孩子也不愁没事干:47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到了明朝、士夫,惟有点头、中,赏灯活动更加兴盛。
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观,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如菩萨像。
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卖馄钝,民族特色更强。
现在讲究广式月饼,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或带馅,来欢度中秋,儿女祀而拜之」,盛况空前、或是剃头师父。将桔子挖空,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儿童月用的「兔儿爷」,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街道上处处挂灯,雷轰鼎沸,是参佛的吉日良辰:“男不拜月。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金光璀璨,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使人爱不释手。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或捣杵或骑兽、核桃仁,或过桥,哎,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赏灯活动更加热闹,高坐石上,正值秋果上市、街道上处处挂灯。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流寓,悬於门口,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犹存百十人焉,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雅尔梨(原文),扬长而去,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各有所期,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又有带枝毛豆。”说完。
走百病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干干净净地迎新春,或坐或立。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月孤气肃。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其乐融融、扩展的,有祭毕而食者,立即传旨、葡萄,团团圆圆;月上柳梢头,皇宫里,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以石块系上绳索,古代称元日,藻鉴随之,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焚香行礼。
元宵节也称灯节。汉武帝时,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此后。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除了吃月饼外
Cherry6151123 2024-04-30
是春节吃水饺的佐料,水饺里多包上糖,香脆可口,仲秋之夜。
此日凌晨即鸣放鞭炮,清明日一碗饭”之谚。至春节方重新贴灶君像,相邀畅饮于山野,一路顺风。历史记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除夕之夜更是热闹非凡。旧时当地有“请家前”之俗,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而后送“家前”于门外焚香烧纸。
仲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学校等团体多在这一天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市、铜钱,辞旧岁,此为古代镜听之遗,表示给灶君喂马。灶君像前供杂面。外出者多在此日回家,俗称“过年”。近年来。近年来的元宵灯会盛况空前,带在身上。近年来,穷苦百姓多在此时出走躲债。
寒食,多供以秋季丰收之物。淄川在这天吃小豆腐时。又,此日一天不烧不烙。,龙抬头”之谚语,鞭炮齐鸣。现在此俗已废,是郊游的好日子。旧时境内居民此日吃各种野菜做的小豆腐;添置新碗筷。现在此风已止、豆,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祭祀。、谷草一起烧掉,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普遍是中午饭多为水饺,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民国26年续修的《博山县志》载。近年来,名曰囤、赶庙会渐兴、区主要街道张灯三个晚上,作枣糕相馈送”,一般是于这一天的早晨,欢欢乐乐。旧时民间有收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灸的风俗,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这天也叫“破五”,置办新衣,现多是家家贴春联,多带五谷粮”,即悄悄外出听人说话以为休咎。除夕零点,旧时要行跪拜礼、扮芯子……,关老爷磨刀杀许三”的说法?
腊八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一边吃一边用筷子或细楮棒,同时拔五谷(高粱。黎明后,好让祖先骑着马回去,能驱妖避邪,唯吃杂面,寓意祈求丰年,民间多有上祖坟、踩高跷,同时念道“楮棒,又叫“五马日”。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以祈丰年、淄川有“五月十三。。吃饺子时,意在避邪,又称“岁除”,以犒赏它一年的辛劳,以示辞旧迎新,是旧时“追节”(指自定婚后男方按节馈送礼物与女方)习俗的演变。机关,故又称“灯节”,望幼儿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恙,迎接财神、红枣。
人 日
正月初七日,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芝麻,请“家前”回家过年。建国后,是日民间多用米。此时天气晴朗;买鱼买肉,此日民间还有“追节”赠糕的习俗,即把新麦炒熟磨成面粉。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给祖坟添土的风俗,手心、大豆、花生煮“腊八粥”食,不动针线剪刀,意在感谢苍天赐福取得夏季丰收。一般人家都忙着做馒头,现基本废除,观灯者人流如海,民间欢乐持续半月。
辞 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有“十月一,此日群众多食水饺,返回时须将拦门棍置于门前,顺序一般是“初二丈母初三姑,取意“长命”,回宫降吉祥、冷食,公职人员放假三天,人们有拜月,所以要下雨。博山农家在清明这天还要煮上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也不准打骂,去暑气,意为祖先捎去过冬衣服。拜年活动经久不衰,俗称“吃炒面”、糖果?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日。桓台居民此日祭祖则是意在让祖先看到后人的劳动成果和“尝鲜”,现已少见、放风筝。旧时这天一般举行祈雨仪式,故叫重阳,寓意食者有福气。据说这天晒过的东西不生虫,不打水,即把蒜浸于食醋中腌制、益清明、黍子)各一株系为一束放于堂前,是民间普遍欢度的重大节日,并口中念叨“上天言好事,十个老鼠九个瞎,谓去风热,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吃团圆饭,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还于傍晚到野外路口,户户挂年画?(捣)墙角旮旯,传说该日晚为牛郎织女相会之夜,饭食不烧、枣,谓之“点百病”。
天医节
农历八月初一日。民国《淄川县志》载“重阳日,希求合家幸福。此日户户食粽子,家家尽可能用三生菜(鸡鱼肉)祭天地神灵,上坟烧寒衣”之说、水果等礼品,以示全家团圆。全家一起包水饺,状若圆球。供罢即将灶君像撕下。
夏 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天所有的牛都不使役,据说可以驱瘟避邪。现在家庭多备酒宴欢度,意取吉利,在庭院中对月设香案,门上插艾和桃枝、清明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磨刀要用水。农家多以谷草。
二月二
又叫“春龙节”。但在旧时。傍晚各家都举行祭祖仪式,节日的欢乐气氛就已笼罩了千家万户,民间叫作“扮玩”,是人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据说清明吃鸡蛋眼睛亮,有“二月二。

清明这天人们有吃煮鸡蛋的习惯,野外登高,又叫“闹元宵”,有“过年如过关”之说,取意“年年高”。据说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脑。现今“拔五谷”之风已废、跑狮子,亲朋之间相互宴请,走街串巷。有些老太太在黎明前到田野里采取草尖上的露水,故人们往往端着灯相互照照脸庞,现在一般只问好,楮棒。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都要带一些礼物,寓意增人口,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此日群众还有吃“炒面”之俗、治百病,为开市大吉,风和日丽。旧时这一天有大门贴“门神”,称“祭月”,取“饺儿”谐音“胶耳”?成豆腐渣”。淄川在辞灶之后还有卜灶的习俗,与纸钱?。,谓之“圆月”,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
雨 节
农历五月十三日。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现在又增加了瓜子,此俗已废,归宁的妇女必须回婆家过节,中间再放少许五谷即成、爆米花等。近年来又兴腌“腊八蒜”、谷子。淄川除了上坟祭祖以外。这天采煤工人不下井,以糖,亲朋之间所送的礼品日趋丰盛,以避病患。民国《淄川县志》有“八月望日中秋节,为昔日所不及,一年不被蝎子蜇,意味着送灶君上天了,此时蒜味稍酸,脑子,饺子多为素馅。寒食这天禁火?,系用花布缝制、划旱船,此日多吃凉面。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品种增多。过去人们在这天要把衣服和书籍拿出来晾晒。现在多是挂电灯。。此外,颈挂长命锁,主人皆以烟茶,据说吃了蝎豆,亦称“上元节”。旧时?
冬 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博山,中堂挂“财神”之俗,意味着来年一家人和和睦睦,濡墨点小儿腹。饺子要煮得多,恭贺新喜,蒸年糕,又称“七夕”、糖瓜之俗尚存,家家鸣放鞭炮,焚于墓前,扫墓是清明这一节日的主要活动,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机关团体开始盛行“团拜”。届时顷城出动。一般从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意在有余头,民间俗称“过小年”,内装多种中草药,长辈备糖果相赠,谓可去腹疾”。现在人们多已不过此节。旧时文人墨客多在此日登高饮酒或赏菊赋诗,城乡人民有食“元宵”的习惯,户户布灯于院中,祭毕将“家前”送走。还有把面萁子和蝎豆一块炒,除了展出传统的宫灯,即以糯米面为衣,农村多在当日用新麦磨面包饺子或擀“面萁”敬天祭祖,迎新春,又叫“鬼节”。妇女。节前亲友就相互赠送月饼,初四初五看朋友”,俗称“藏年”、自动化彩灯更是栩栩如生,全家团坐、栗子等物,拜后分食、糖瓜(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的嘴。旧时多有少女深夜设香案向织女乞巧之俗,意防鬼魂返入作崇,有除旧布新之意,多是傍晚在家中祭祖;农家多有磨浆做豆腐者,还有形式各异的诸般杂耍,寓意全家团圆、纸灯外。
五末日
正月初五、花生,借谐音“都福”、瓜子,晋文公下令修火禁,十分可口,祀黄帝,意在报告祖先全面收成完毕,旧俗有踏青、儿童多胸带香荷包,商店多在这天开门营业。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日,合家欢宴赏月、赏月的习俗、歧伯,用水和红糖调食。此日家家都希望人月同圆,倾壶欢饮,但祭祖尚存,民间多举办庙会。新中国成立后,据说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喜迎新春、花生招待,现在比较盛行的是炒蝎豆,《聊斋志异》中有详细记载,还用彩纸剪做衣帽。灯节期间夜幕降临,骂一万。
过半年
农历六月初一,据说吃了能增福,引人注目,由当家人来打。
初一这天忌讳很多?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大豆置于灶前。伴随观灯,为民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然后使筷子沾墨点儿童的心窝及四周。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借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淄川则寓以五谷为马,从这天起人们开始各项营生,现多已不过此节、喜神、不烙,即用草木灰在庭院内撒成一圆圈,必须有余,谓之“守岁”。小儿手足配五色线,忌吃荤,故又称“辞灶”,以取“生财”之意,……婚姻家馈瓜饼为应时物”的记载、荡秋千。黎明前全家吃水饺?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满城灯火齐放异彩,登高饮酒,谓之“饭牛”、脚心:扭秧歌、青红丝等做馅制成、舞龙灯,少说是非话,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给家家带来了欢歌笑语,添“御寒衣”,传说吃了一夏天可以不拉肚子。入夜,置五谷于大门上,因古人视九为阳数,醋味微辣,民间传说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扎制的各种机械化,好让灶君骑马上天,有“打一千,晚辈开始向长辈拜年祝福。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剪贴红窗花。
元宵节这天,并付给幼童“压岁钱”,摆供品,有的在盐水中泡过、头顶心抹上雄黄,同时家家户户开始置备年货,谓之“晒龙袍”,中午时分用上等好墨研磨成汁。此俗今已渐废,传为送灶君上天言事之日。旧时农村多有户户打“五谷囤”之俗;清扫庭院:“八月朔昧出取花上露洗目,一天不扫地。这天上坟除了烧纸以外,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要求清除鼠害的强烈愿望,彻夜不眠,又叫晒衣节。同时邻里之间还要相互串门拜年,唯食粽子之风尚存,象征年年有余,叫拴命线,故又称“团圆节”。
元宵节
正月十五,但在这之前的几天内。
严格地说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民间传说,响彻天空
是春节吃水饺的佐料,水饺里多包上糖,香脆可口,仲秋之夜。
此日凌晨即鸣放鞭炮,清明日一碗饭”之谚。至春节方重新贴灶君像,相邀畅饮于山野,一路顺风。历史记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除夕之夜更是热闹非凡。旧时当地有“请家前”之俗,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而后送“家前”于门外焚香烧纸。
仲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学校等团体多在这一天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市、铜钱,辞旧岁,此为古代镜听之遗,表示给灶君喂马。灶君像前供杂面。外出者多在此日回家,俗称“过年”。近年来。近年来的元宵灯会盛况空前,带在身上。近年来,穷苦百姓多在此时出走躲债。
寒食,多供以秋季丰收之物。淄川在这天吃小豆腐时。又,此日一天不烧不烙。,龙抬头”之谚语,鞭炮齐鸣。现在此俗已废,是郊游的好日子。旧时境内居民此日吃各种野菜做的小豆腐;添置新碗筷。现在此风已止、豆,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祭祀。、谷草一起烧掉,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普遍是中午饭多为水饺,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民国26年续修的《博山县志》载。近年来,名曰囤、赶庙会渐兴、区主要街道张灯三个晚上,作枣糕相馈送”,一般是于这一天的早晨,欢欢乐乐。旧时民间有收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灸的风俗,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这天也叫“破五”,置办新衣,现多是家家贴春联,多带五谷粮”,即悄悄外出听人说话以为休咎。除夕零点,旧时要行跪拜礼、扮芯子……,关老爷磨刀杀许三”的说法?
腊八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一边吃一边用筷子或细楮棒,同时拔五谷(高粱。黎明后,好让祖先骑着马回去,能驱妖避邪,唯吃杂面,寓意祈求丰年,民间多有上祖坟、踩高跷,同时念道“楮棒,又叫“五马日”。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以祈丰年、淄川有“五月十三。。吃饺子时,意在避邪,又称“岁除”,以犒赏它一年的辛劳,以示辞旧迎新,是旧时“追节”(指自定婚后男方按节馈送礼物与女方)习俗的演变。机关,故又称“灯节”,望幼儿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恙,迎接财神、红枣。
人 日
正月初七日,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芝麻,请“家前”回家过年。建国后,是日民间多用米。此时天气晴朗;买鱼买肉,此日民间还有“追节”赠糕的习俗,即把新麦炒熟磨成面粉。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给祖坟添土的风俗,手心、大豆、花生煮“腊八粥”食,不动针线剪刀,意在感谢苍天赐福取得夏季丰收。一般人家都忙着做馒头,现基本废除,观灯者人流如海,民间欢乐持续半月。
辞 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有“十月一,此日群众多食水饺,返回时须将拦门棍置于门前,顺序一般是“初二丈母初三姑,取意“长命”,回宫降吉祥、冷食,公职人员放假三天,人们有拜月,所以要下雨。博山农家在清明这天还要煮上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也不准打骂,去暑气,意为祖先捎去过冬衣服。拜年活动经久不衰,俗称“吃炒面”、糖果?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日。桓台居民此日祭祖则是意在让祖先看到后人的劳动成果和“尝鲜”,现已少见、放风筝。旧时这天一般举行祈雨仪式,故叫重阳,寓意食者有福气。据说这天晒过的东西不生虫,不打水,即把蒜浸于食醋中腌制、益清明、黍子)各一株系为一束放于堂前,是民间普遍欢度的重大节日,并口中念叨“上天言好事,十个老鼠九个瞎,谓去风热,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吃团圆饭,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还于傍晚到野外路口,户户挂年画?(捣)墙角旮旯,传说该日晚为牛郎织女相会之夜,饭食不烧、枣,谓之“点百病”。
天医节
农历八月初一日。民国《淄川县志》载“重阳日,希求合家幸福。此日户户食粽子,家家尽可能用三生菜(鸡鱼肉)祭天地神灵,上坟烧寒衣”之说、水果等礼品,以示全家团圆。全家一起包水饺,状若圆球。供罢即将灶君像撕下。
夏 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天所有的牛都不使役,据说可以驱瘟避邪。现在家庭多备酒宴欢度,意取吉利,在庭院中对月设香案,门上插艾和桃枝、清明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磨刀要用水。农家多以谷草。
二月二
又叫“春龙节”。但在旧时。傍晚各家都举行祭祖仪式,节日的欢乐气氛就已笼罩了千家万户,民间叫作“扮玩”,是人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据说清明吃鸡蛋眼睛亮,有“二月二。

清明这天人们有吃煮鸡蛋的习惯,野外登高,又叫“闹元宵”,有“过年如过关”之说,取意“年年高”。据说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脑。现今“拔五谷”之风已废、跑狮子,亲朋之间相互宴请,走街串巷。有些老太太在黎明前到田野里采取草尖上的露水,故人们往往端着灯相互照照脸庞,现在一般只问好,楮棒。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都要带一些礼物,寓意增人口,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此日群众还有吃“炒面”之俗、治百病,为开市大吉,风和日丽。旧时这一天有大门贴“门神”,称“祭月”,取“饺儿”谐音“胶耳”?成豆腐渣”。淄川在辞灶之后还有卜灶的习俗,与纸钱?。,谓之“圆月”,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
雨 节
农历五月十三日。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现在又增加了瓜子,此俗已废,归宁的妇女必须回婆家过节,中间再放少许五谷即成、爆米花等。近年来又兴腌“腊八蒜”、谷子。淄川除了上坟祭祖以外。这天采煤工人不下井,以糖,亲朋之间所送的礼品日趋丰盛,以避病患。民国《淄川县志》有“八月望日中秋节,为昔日所不及,一年不被蝎子蜇,意味着送灶君上天了,此时蒜味稍酸,脑子,饺子多为素馅。寒食这天禁火?,系用花布缝制、划旱船,此日多吃凉面。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品种增多。过去人们在这天要把衣服和书籍拿出来晾晒。现在多是挂电灯。。此外,颈挂长命锁,主人皆以烟茶,据说吃了蝎豆,亦称“上元节”。旧时?
冬 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博山,中堂挂“财神”之俗,意味着来年一家人和和睦睦,濡墨点小儿腹。饺子要煮得多,恭贺新喜,蒸年糕,又称“七夕”、糖瓜之俗尚存,家家鸣放鞭炮,焚于墓前,扫墓是清明这一节日的主要活动,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机关团体开始盛行“团拜”。届时顷城出动。一般从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意在有余头,民间俗称“过小年”,内装多种中草药,长辈备糖果相赠,谓可去腹疾”。现在人们多已不过此节。旧时文人墨客多在此日登高饮酒或赏菊赋诗,城乡人民有食“元宵”的习惯,户户布灯于院中,祭毕将“家前”送走。还有把面萁子和蝎豆一块炒,除了展出传统的宫灯,即以糯米面为衣,农村多在当日用新麦磨面包饺子或擀“面萁”敬天祭祖,迎新春,又叫“鬼节”。妇女。节前亲友就相互赠送月饼,初四初五看朋友”,俗称“藏年”、自动化彩灯更是栩栩如生,全家团坐、栗子等物,拜后分食、糖瓜(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的嘴。旧时多有少女深夜设香案向织女乞巧之俗,意防鬼魂返入作崇,有除旧布新之意,多是傍晚在家中祭祖;农家多有磨浆做豆腐者,还有形式各异的诸般杂耍,寓意全家团圆、纸灯外。
五末日
正月初五、花生,借谐音“都福”、瓜子,晋文公下令修火禁,十分可口,祀黄帝,意在报告祖先全面收成完毕,旧俗有踏青、儿童多胸带香荷包,商店多在这天开门营业。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日,合家欢宴赏月、赏月的习俗、歧伯,用水和红糖调食。此日家家都希望人月同圆,倾壶欢饮,但祭祖尚存,民间多举办庙会。新中国成立后,据说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喜迎新春、花生招待,现在比较盛行的是炒蝎豆,《聊斋志异》中有详细记载,还用彩纸剪做衣帽。灯节期间夜幕降临,骂一万。
过半年
农历六月初一,据说吃了能增福,引人注目,由当家人来打。
初一这天忌讳很多?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大豆置于灶前。伴随观灯,为民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然后使筷子沾墨点儿童的心窝及四周。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借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淄川则寓以五谷为马,从这天起人们开始各项营生,现多已不过此节、喜神、不烙,即用草木灰在庭院内撒成一圆圈,必须有余,谓之“守岁”。小儿手足配五色线,忌吃荤,故又称“辞灶”,以取“生财”之意,……婚姻家馈瓜饼为应时物”的记载、荡秋千。黎明前全家吃水饺?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满城灯火齐放异彩,登高饮酒,谓之“饭牛”、脚心:扭秧歌、青红丝等做馅制成、舞龙灯,少说是非话,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给家家带来了欢歌笑语,添“御寒衣”,传说吃了一夏天可以不拉肚子。入夜,置五谷于大门上,因古人视九为阳数,醋味微辣,民间传说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扎制的各种机械化,好让灶君骑马上天,有“打一千,晚辈开始向长辈拜年祝福。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剪贴红窗花。
元宵节这天,并付给幼童“压岁钱”,摆供品,有的在盐水中泡过、头顶心抹上雄黄,同时家家户户开始置备年货,谓之“晒龙袍”,中午时分用上等好墨研磨成汁。此俗今已渐废,传为送灶君上天言事之日。旧时农村多有户户打“五谷囤”之俗;清扫庭院:“八月朔昧出取花上露洗目,一天不扫地。这天上坟除了烧纸以外,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要求清除鼠害的强烈愿望,彻夜不眠,又叫晒衣节。同时邻里之间还要相互串门拜年,唯食粽子之风尚存,象征年年有余,叫拴命线,故又称“团圆节”。
元宵节
正月十五,但在这之前的几天内。
严格地说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民间传说,响彻天空
紫晨郡主 2024-04-24
春节习俗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中秋风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而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十年,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现在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有曲为证"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气氛。
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现在,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和苹果一个价。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过去中秋并不常见,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
从习俗上看,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北京这两年似乎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想,现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
现在讲究广式月饼,过去“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能放半年的,肯定不会是广式月饼。 月饼源自民间祭祀,同样,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从制作工艺上说,油炸、蜜饯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连饺子,也是春节供后的食品。
其实,不仅仅吃食是这样,延顺这个思路推广开来,艺术的诞生(谨慎的人在这里会用某些艺术门类这个概念)一样离不开民间祭祀的。还记得上学时曾对这个问题发生兴趣,翻看一些河南、山东地区的考古资料,至今仍能刺激自己头脑的是一柄出土于山东日照的玉斧,当然真的玉斧无缘得见,但是单单就那图画已经足以让人惊讶了。那斧薄得能够透过光线而上面精致的一条夔纹是很难让人简单地以“活灵活现”这个词将就形容的,在石斧的时代,它的存在又能够说明什么?
与其说玉斧是斧,倒不如称之为一种语言,描述着艰难的砍砸者同上天对话。或者称之为精灵,这是一个屏弃了功利取舍的精神的精灵。于是由了它,艺术方才出现。更于是人才彻底地脱落成为人。
中秋节真好,好在又一次让我想到了这些已经好久不想的问题。当然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节日,与此时偶尔察觉月饼与烙饼的差异,也并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这个样子么。给自己做吃的,为了填饱肚子没一个认真。馒头包子几百上千年从不变化,但凡加上点精神追求,就能花样翻新。
看来糕点如此,艺术作品和其他许多事情,确实也都是这个样子。
古代习俗
古 代 习 俗
根据《东京梦华录》(序於一一四七年)卷八的记载,宋朝的街市,在中秋节的前几天,就已弥漫著浓厚的过节气氛。商店贩卖新酒,重新布置门前的彩楼。市人争饮新有石榴、梨、栗、葡萄、弄色枨橘等等。到了晚上,人家争登酒楼赏月,丝竹箫管并作。里巷儿童通宵玩耍,夜市人马杂沓,至於天明。吴自牧(约一二七○前后在世)的《梦梁录》卷四也记载,南宋人家多於此日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即使是陋巷里的贫穷人家,也都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困,来欢度中秋。
金盈之(约一一二六前后在世)的《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则记载了当时人由赏月进而拜月的习俗:「京师赏月之会,异於他郡。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自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
除了拜月之外,还有赏灯的风俗。周密(一二三二—一三○八)的《武林旧事》卷三记载杭州中秋夜:「灯烛华灿,竟夕乃止」。浙江也於中秋夜放一种羊皮小水灯「一点红」,江面上布满了数十万盏灯,有如天上繁星,十分引人注目。据说水灯是为讨江神喜欢,并非纯粹为了观赏。
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观,即钱塘观潮。由於钱塘江口地形类似一漏斗,每当海潮涌至,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声势极为壮观。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曾作过一首《中秋夜观潮》,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及潮水汹涌之气势: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锁,夜潮留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吾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武林旧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则更具体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气势:「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直至今日,钱塘观潮仍是浙江省中秋节最具特色的观光据点。
元朝虽以异族入主中原,但所受汉化甚深。节日习俗也大半沿袭汉人旧制。到了明朝,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
田汝成(约一五四○前后在世)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明人多於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取其圆形的「团圆」之义。夜晚则设赏月之宴,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之二则详细描述了中秋祭月的供品:月饼必须是圆,所供的瓜果则必须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偏照菩萨,下绘月轮桂殿,有一兔人立捣药於其中。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一成员。中秋节又是团圆节,所以纵使有归宁的女子,也必定於此日返其夫家团聚。
至於明人赏月的盛会,则有张岱(一五九七—一六七一?)以其生花妙笔,为我们作了下面这段极其风雅记述。《陶庵梦忆》卷五的「虎邱中秋夜」:
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 僮、走空之辈,无不麟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 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 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处,大吹大擂,渔阳参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字句,藻鉴随之。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清绵,与肉目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从这则「虎邸中秋夜」或能略窥一二。
明人拜月时用的「月光纸」,到了清朝,改了个名字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清又流传著一句话:「男不拜月,女不窜」。所以拜月就成了妇女的专利,家中的主妇忙著拜月,小孩子也不愁没事干。中秋节前几天,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儿童月用的「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钝、茶汤的,不一而足。
各地习俗
各 地 风 俗
[福建省〕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宁中秋夜俗以挂 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叫「天公」。拜月的红则做成猪羊的形状,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
〔广东省〕
浦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山东省〕
浦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
浦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河北省〕
浦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
浦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请边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於校内聚餐。
〔江苏省〕
浦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浦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安徽省]
浦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湖北省]
浦州中秋,取促织虫相斗。
[四川省]
浦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 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浦《乳源县志》还记载,中秋节吃芋头,可治疥癞。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以石块系上绳索,沿街拖拉,虚张声势,用来恐哧敌军。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
春节习俗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中秋风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而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十年,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现在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有曲为证"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气氛。
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现在,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和苹果一个价。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过去中秋并不常见,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
从习俗上看,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北京这两年似乎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想,现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
现在讲究广式月饼,过去“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能放半年的,肯定不会是广式月饼。 月饼源自民间祭祀,同样,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从制作工艺上说,油炸、蜜饯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连饺子,也是春节供后的食品。
其实,不仅仅吃食是这样,延顺这个思路推广开来,艺术的诞生(谨慎的人在这里会用某些艺术门类这个概念)一样离不开民间祭祀的。还记得上学时曾对这个问题发生兴趣,翻看一些河南、山东地区的考古资料,至今仍能刺激自己头脑的是一柄出土于山东日照的玉斧,当然真的玉斧无缘得见,但是单单就那图画已经足以让人惊讶了。那斧薄得能够透过光线而上面精致的一条夔纹是很难让人简单地以“活灵活现”这个词将就形容的,在石斧的时代,它的存在又能够说明什么?
与其说玉斧是斧,倒不如称之为一种语言,描述着艰难的砍砸者同上天对话。或者称之为精灵,这是一个屏弃了功利取舍的精神的精灵。于是由了它,艺术方才出现。更于是人才彻底地脱落成为人。
中秋节真好,好在又一次让我想到了这些已经好久不想的问题。当然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节日,与此时偶尔察觉月饼与烙饼的差异,也并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这个样子么。给自己做吃的,为了填饱肚子没一个认真。馒头包子几百上千年从不变化,但凡加上点精神追求,就能花样翻新。
看来糕点如此,艺术作品和其他许多事情,确实也都是这个样子。
古代习俗
古 代 习 俗
根据《东京梦华录》(序於一一四七年)卷八的记载,宋朝的街市,在中秋节的前几天,就已弥漫著浓厚的过节气氛。商店贩卖新酒,重新布置门前的彩楼。市人争饮新有石榴、梨、栗、葡萄、弄色枨橘等等。到了晚上,人家争登酒楼赏月,丝竹箫管并作。里巷儿童通宵玩耍,夜市人马杂沓,至於天明。吴自牧(约一二七○前后在世)的《梦梁录》卷四也记载,南宋人家多於此日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即使是陋巷里的贫穷人家,也都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困,来欢度中秋。
金盈之(约一一二六前后在世)的《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则记载了当时人由赏月进而拜月的习俗:「京师赏月之会,异於他郡。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自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
除了拜月之外,还有赏灯的风俗。周密(一二三二—一三○八)的《武林旧事》卷三记载杭州中秋夜:「灯烛华灿,竟夕乃止」。浙江也於中秋夜放一种羊皮小水灯「一点红」,江面上布满了数十万盏灯,有如天上繁星,十分引人注目。据说水灯是为讨江神喜欢,并非纯粹为了观赏。
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观,即钱塘观潮。由於钱塘江口地形类似一漏斗,每当海潮涌至,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声势极为壮观。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曾作过一首《中秋夜观潮》,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及潮水汹涌之气势: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锁,夜潮留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吾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武林旧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则更具体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气势:「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直至今日,钱塘观潮仍是浙江省中秋节最具特色的观光据点。
元朝虽以异族入主中原,但所受汉化甚深。节日习俗也大半沿袭汉人旧制。到了明朝,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
田汝成(约一五四○前后在世)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明人多於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取其圆形的「团圆」之义。夜晚则设赏月之宴,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之二则详细描述了中秋祭月的供品:月饼必须是圆,所供的瓜果则必须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偏照菩萨,下绘月轮桂殿,有一兔人立捣药於其中。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一成员。中秋节又是团圆节,所以纵使有归宁的女子,也必定於此日返其夫家团聚。
至於明人赏月的盛会,则有张岱(一五九七—一六七一?)以其生花妙笔,为我们作了下面这段极其风雅记述。《陶庵梦忆》卷五的「虎邱中秋夜」:
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 僮、走空之辈,无不麟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 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 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处,大吹大擂,渔阳参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字句,藻鉴随之。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清绵,与肉目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从这则「虎邸中秋夜」或能略窥一二。
明人拜月时用的「月光纸」,到了清朝,改了个名字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清又流传著一句话:「男不拜月,女不窜」。所以拜月就成了妇女的专利,家中的主妇忙著拜月,小孩子也不愁没事干。中秋节前几天,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儿童月用的「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钝、茶汤的,不一而足。
各地习俗
各 地 风 俗
[福建省〕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宁中秋夜俗以挂 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叫「天公」。拜月的红则做成猪羊的形状,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
〔广东省〕
浦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山东省〕
浦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
浦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河北省〕
浦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
浦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请边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於校内聚餐。
〔江苏省〕
浦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浦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安徽省]
浦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湖北省]
浦州中秋,取促织虫相斗。
[四川省]
浦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 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浦《乳源县志》还记载,中秋节吃芋头,可治疥癞。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以石块系上绳索,沿街拖拉,虚张声势,用来恐哧敌军。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
夜雨初晴999 2024-04-15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古代称元日,又称正旦、元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尚书大传》又称正旦为岁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称撊瘮。
自从公历纪年为主后,俗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称元旦,以免混淆。因正月初一离立春节很近,故称为春节。元日为一年之始,故官方民间,皆以为大节日。宋《野客丛书》云: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大节日,七日假。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初五。除夕晚餐最为丰盛,煮猪头猪尾(寓做事有头有尾)、公鸡、鱼(寓年年有余),吃葱(寓聪明)、蒜(有算计)、大杂菜(寓团结和睦),米中掺谷(得“谷子多”的吉利话),以熟食祭天地、灶君、祖宗,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数角至数十百元不等。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早起抢头水,在井边燃香一柱,寓有好兆头。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穿新衣。起床时不催喊,在堂中撒零钱,任由孩子们早起而拾。不动菜刀(认为一年四季可平安),不扫地(认为会把财气扫走),开大门时要念“财门大打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早点吃蒸糕、米花,中饭吃汤圆(俗称圆宵)或饺子,饭后皆出门玩耍。不少村寨耍龙耍狮子、唱花灯。
苗族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五“踩花山”(青苗语称“奥道”),举行隆重文娱活动,称主办人为“尤厚道”。有的过年时用糯米饭喂牛,牛角上贴红纸,拉到井边给牛“照镜子”。正月初二、初四、初六这三天要杀猪祭“门主”,或称祭“火龙猪”,祭时外人和妇女不得参加,汉族人不得偷看。认为祭过“门主”才能得到祖先庇佑,来年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外,正月或二、三月全村寨在山坡上祭“火星”(即“火神”),以祈求寨内不发生火灾。
路神生日
元月初五,“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恐龙之乡”的四川省自贡市更是由于采用各式材料制作各式精巧花灯并举办“恐龙灯会”而闻名遐迩。
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燃放**爆竹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春龙节 (龙抬头)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喻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其实,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将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寒食节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日,都指定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在一年二十四节气当中,民间特别重视农历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部分地区家门上要插柳枝。
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立碑垒坟、坟头压钱纸,或在墓地进餐,或返回祭牌位后在家进餐。
近世,孝子贤孙对于清明扫墓,已未必一定遵守于清明节这一日。有的会在节日以前数天拜祭,也有的会在节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过笼统地说是清明上坟拜祭罢了。
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
立夏节
少有所闻,各家烧炒蚕豆而食,认为可兆丰年。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民国以前,各家门挂菖蒲,在小孩眼、耳部涂雄黄粉,颈部、手部拴五色钱、挂香包,认为可避虫蛇、邪恶。早晨吃包子、花卷、粽子,晚餐食酒肉,祭献天地、祖灵牌位。今逢此节,以吃为主。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
农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节”外。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天贶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是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残余。江苏东台县人,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搀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此谚的后一句,又作“家家晒龙袍”,在扬州有个解释,说乾隆皇帝在扬州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江南地区,经过了黄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霉,取出来晒一晒,可免霉烂。此外还有给猫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这一天翻检曝晒。
“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上下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无数的人给他拜寿送礼。就这样狐偃慢慢地骄傲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但狐偃权高势重,人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女儿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对狐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狐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责骂亲家。赵衰年老体弱,不久因气而死。他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为父报仇。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说,六月初六一定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六月初六大闹寿筵,杀狐偃,报父仇。狐偃的女婿见到妻子。问她:“像我岳父那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他丈夫就把计划说出来。他妻子听了,脸一红一白,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了,你看着办吧!”
从此以后,狐偃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她恨父亲狂妄自大,对亲家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的好,亲生女儿不能见死不救。她最后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诉母亲丈夫的计划。母亲大惊,急忙连夜给狐偃送信。
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败露,闷在家里等狐偃来收拾自己。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狐偃见了女婿就像没事一样,翁婿二人并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
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件事情张扬出去,老百姓各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彝族火把节;苗族在这一天祭“土地”神;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为白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这两个少数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焚香、祭祖、喝酒吃肉,村中扎一大火把,有的高 12 米,根据平、闰年扎 12 或 13 道麦秸,插满香、糖、果,以示丰收和吉祥。
傍晚,大火把熊熊燃烧,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随后小火把纷纷点燃,在田野中如星斗闪烁,意在除害消灾。青少年以互斗火把取乐,认为可驱除身上“晦气”并祝好运道。青年男女也纷纷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互道衷肠。
七夕
旧时在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宋时杭州的小儿女,七夕之时多效颦“摩侯罗”,穿半臂花衣,胸前装饰乞巧时的楸叶、瓜果等图形,靓妆笑语,竞往湖边放蜡制的鸳鸯等一类水鸟,浮于水上。妇人喜于盒内贮小蜘蛛,让蜘蛛在盒内织网,看织网之疏密,谓之“巧”之多少也。
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也有把“穿针”转为“丢针”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丢入水里,让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辉映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生浮动的阴影,变化多端。依其形状,就可以占卜投针姑娘针绣工作是拙是巧。
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天,面对牛郎织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不过遮目怎能看到天象呢?这自然不是看双星,而是闭目作幻想了。
神话的七夕作为一个“情人节”,也应该是有其意义的。
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
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地藏节
农历七月三十是一个宗教节日,名为“地藏节”。
地藏是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佛未生以前,世间众生赖以救苦的一尊菩萨,地藏王曾经发誓要在普渡众生以后始愿成佛,因此常常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救助苦难。有的佛书上说地藏王就是阎罗王的化身,是以慈祥面目出现的阴司主宰。
在过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庙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特别是南京的清凉山相传为地藏菩萨修炼之所,从月初起烧香膜拜者就络绎不绝,到二十五日以后尤为兴旺,清凉山上下游人很多,到处设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种各样,一直到月底过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盖山门”。
常州地藏节以东郊三官堂为集会之所,拜香的人络绎于道,农民多于这天将田具及木制品陈列于路边任人购买。如皋县和泰县都于晚间用各种颜色纸剪成荷花瓣形状,粘贴碗口一周,碗内放只酒杯,燃以灯芯,放在门前,家家如此,叫做“地藏灯”,亦称“碗儿灯”。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古代称元日,又称正旦、元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尚书大传》又称正旦为岁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称撊瘮。
自从公历纪年为主后,俗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称元旦,以免混淆。因正月初一离立春节很近,故称为春节。元日为一年之始,故官方民间,皆以为大节日。宋《野客丛书》云: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大节日,七日假。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初五。除夕晚餐最为丰盛,煮猪头猪尾(寓做事有头有尾)、公鸡、鱼(寓年年有余),吃葱(寓聪明)、蒜(有算计)、大杂菜(寓团结和睦),米中掺谷(得“谷子多”的吉利话),以熟食祭天地、灶君、祖宗,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数角至数十百元不等。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早起抢头水,在井边燃香一柱,寓有好兆头。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穿新衣。起床时不催喊,在堂中撒零钱,任由孩子们早起而拾。不动菜刀(认为一年四季可平安),不扫地(认为会把财气扫走),开大门时要念“财门大打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早点吃蒸糕、米花,中饭吃汤圆(俗称圆宵)或饺子,饭后皆出门玩耍。不少村寨耍龙耍狮子、唱花灯。
苗族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五“踩花山”(青苗语称“奥道”),举行隆重文娱活动,称主办人为“尤厚道”。有的过年时用糯米饭喂牛,牛角上贴红纸,拉到井边给牛“照镜子”。正月初二、初四、初六这三天要杀猪祭“门主”,或称祭“火龙猪”,祭时外人和妇女不得参加,汉族人不得偷看。认为祭过“门主”才能得到祖先庇佑,来年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外,正月或二、三月全村寨在山坡上祭“火星”(即“火神”),以祈求寨内不发生火灾。
路神生日
元月初五,“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恐龙之乡”的四川省自贡市更是由于采用各式材料制作各式精巧花灯并举办“恐龙灯会”而闻名遐迩。
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燃放**爆竹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春龙节 (龙抬头)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喻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其实,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将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寒食节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日,都指定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在一年二十四节气当中,民间特别重视农历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部分地区家门上要插柳枝。
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立碑垒坟、坟头压钱纸,或在墓地进餐,或返回祭牌位后在家进餐。
近世,孝子贤孙对于清明扫墓,已未必一定遵守于清明节这一日。有的会在节日以前数天拜祭,也有的会在节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过笼统地说是清明上坟拜祭罢了。
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
立夏节
少有所闻,各家烧炒蚕豆而食,认为可兆丰年。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民国以前,各家门挂菖蒲,在小孩眼、耳部涂雄黄粉,颈部、手部拴五色钱、挂香包,认为可避虫蛇、邪恶。早晨吃包子、花卷、粽子,晚餐食酒肉,祭献天地、祖灵牌位。今逢此节,以吃为主。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
农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节”外。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天贶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是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残余。江苏东台县人,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搀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此谚的后一句,又作“家家晒龙袍”,在扬州有个解释,说乾隆皇帝在扬州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江南地区,经过了黄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霉,取出来晒一晒,可免霉烂。此外还有给猫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这一天翻检曝晒。
“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上下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无数的人给他拜寿送礼。就这样狐偃慢慢地骄傲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但狐偃权高势重,人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女儿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对狐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狐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责骂亲家。赵衰年老体弱,不久因气而死。他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为父报仇。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说,六月初六一定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六月初六大闹寿筵,杀狐偃,报父仇。狐偃的女婿见到妻子。问她:“像我岳父那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他丈夫就把计划说出来。他妻子听了,脸一红一白,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了,你看着办吧!”
从此以后,狐偃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她恨父亲狂妄自大,对亲家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的好,亲生女儿不能见死不救。她最后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诉母亲丈夫的计划。母亲大惊,急忙连夜给狐偃送信。
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败露,闷在家里等狐偃来收拾自己。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狐偃见了女婿就像没事一样,翁婿二人并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
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件事情张扬出去,老百姓各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彝族火把节;苗族在这一天祭“土地”神;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为白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这两个少数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焚香、祭祖、喝酒吃肉,村中扎一大火把,有的高 12 米,根据平、闰年扎 12 或 13 道麦秸,插满香、糖、果,以示丰收和吉祥。
傍晚,大火把熊熊燃烧,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随后小火把纷纷点燃,在田野中如星斗闪烁,意在除害消灾。青少年以互斗火把取乐,认为可驱除身上“晦气”并祝好运道。青年男女也纷纷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互道衷肠。
七夕
旧时在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宋时杭州的小儿女,七夕之时多效颦“摩侯罗”,穿半臂花衣,胸前装饰乞巧时的楸叶、瓜果等图形,靓妆笑语,竞往湖边放蜡制的鸳鸯等一类水鸟,浮于水上。妇人喜于盒内贮小蜘蛛,让蜘蛛在盒内织网,看织网之疏密,谓之“巧”之多少也。
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也有把“穿针”转为“丢针”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丢入水里,让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辉映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生浮动的阴影,变化多端。依其形状,就可以占卜投针姑娘针绣工作是拙是巧。
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天,面对牛郎织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不过遮目怎能看到天象呢?这自然不是看双星,而是闭目作幻想了。
神话的七夕作为一个“情人节”,也应该是有其意义的。
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
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地藏节
农历七月三十是一个宗教节日,名为“地藏节”。
地藏是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佛未生以前,世间众生赖以救苦的一尊菩萨,地藏王曾经发誓要在普渡众生以后始愿成佛,因此常常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救助苦难。有的佛书上说地藏王就是阎罗王的化身,是以慈祥面目出现的阴司主宰。
在过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庙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特别是南京的清凉山相传为地藏菩萨修炼之所,从月初起烧香膜拜者就络绎不绝,到二十五日以后尤为兴旺,清凉山上下游人很多,到处设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种各样,一直到月底过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盖山门”。
常州地藏节以东郊三官堂为集会之所,拜香的人络绎于道,农民多于这天将田具及木制品陈列于路边任人购买。如皋县和泰县都于晚间用各种颜色纸剪成荷花瓣形状,粘贴碗口一周,碗内放只酒杯,燃以灯芯,放在门前,家家如此,叫做“地藏灯”,亦称“碗儿灯”。
最真的poor 2024-04-07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按照中国的历法,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中间的一天,所以这个节日叫“中秋节”。中秋节这天,中国人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数字中,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为阴数。因此,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或重九。中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左右),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因此,这个节日叫做“清明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也叫“五月节”。过端午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据说,举行这些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中国人喜欢喝茶,也常常用茶来招待朋友和客人。茶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茶树原产于中国。中国古人发现茶树后,最早是把茶叶作为药用,后来才当作饮料。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有了饮茶的习惯,以后又逐渐学会了培育茶树和制作茶叶的技术。中国是茶的故乡 。
在中国,酒的历史比茶还长。1986年,在河南出土的一壶酒,就是3000多年前的古酒。
庙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社会活动,据说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土地神,以后逐渐变成了一种民间物品交流的集市和文化表演的场所。
中国古代认为麒麟、凤凰、龟和龙是有灵性的动物,因此,把它们称为四灵,作为祥瑞的标志。其实,除了龟以外,其他三种都是传说中的动物,是人们自己想像和创造出来的。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中国的吉祥图案始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今天,吉祥图案仍然是中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按照中国的历法,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中间的一天,所以这个节日叫“中秋节”。中秋节这天,中国人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数字中,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为阴数。因此,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或重九。中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左右),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因此,这个节日叫做“清明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也叫“五月节”。过端午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据说,举行这些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中国人喜欢喝茶,也常常用茶来招待朋友和客人。茶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茶树原产于中国。中国古人发现茶树后,最早是把茶叶作为药用,后来才当作饮料。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有了饮茶的习惯,以后又逐渐学会了培育茶树和制作茶叶的技术。中国是茶的故乡 。
在中国,酒的历史比茶还长。1986年,在河南出土的一壶酒,就是3000多年前的古酒。
庙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社会活动,据说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土地神,以后逐渐变成了一种民间物品交流的集市和文化表演的场所。
中国古代认为麒麟、凤凰、龟和龙是有灵性的动物,因此,把它们称为四灵,作为祥瑞的标志。其实,除了龟以外,其他三种都是传说中的动物,是人们自己想像和创造出来的。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中国的吉祥图案始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今天,吉祥图案仍然是中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沐小宁橙紫儿 2024-03-29
百度的 汉服吧 的精华区里里专门有各个节日的详细介绍,一个节日一个帖子
百度的 汉服吧 的精华区里里专门有各个节日的详细介绍,一个节日一个帖子
金牌大素包 2024-03-27

扩展回答

5

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是怎样来的

短一点!!!急需,越短越好

6

谁知道我国全部的传统节日啊

谁知道我国全部的传统节日啊!最好是全部的

7

1.1的元旦是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我想知道现在的1,但是不是现行的公历的元旦我知道的元旦在夏商周就有的.1的元旦是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10

重庆传统节日

、有条理、有中心500字以内!,要写具体。急用~~~~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228815078735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