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开花不能结果的原因谁知道

2024-06-06 07:58:21 (47分钟前 更新) 545 2848

最新回答

李树不是雌雄异株,但是结果会受生长年龄,天气变化的影响.一般3年后结果.  1.管理粗放,不施肥或少施肥,不能满足其生长结果的需要。造成落花落果严重,单位面积产量低。2.修剪不当,留枝量过多或少。3、品种单一,授粉受精不良。
李树不是雌雄异株,但是结果会受生长年龄,天气变化的影响.一般3年后结果.  1.管理粗放,不施肥或少施肥,不能满足其生长结果的需要。造成落花落果严重,单位面积产量低。2.修剪不当,留枝量过多或少。3、品种单一,授粉受精不良。
周小蜜99 2024-06-06
李树不是雌雄异株,但是结果会受生长年龄,天气变化的影响.一般3年后结果.
 如果是栽培的技术问题,可以参考下面的资料:]
 李树低产原因及对策
 李树适应性强,结果早;李果营养价值高,而且色艳美观,香味浓;加之李果上市早,鲜果供应期长。所以李的种植面积日益增多。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李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多。目前生产上有的地区出现李低产现象,其原因为。
 一、低产原因:
 1.管理粗放,不施肥或少施肥,不能满足其生长结果的需要。造成落花落果严重,单位面积产量低。
 2.修剪不当,留枝量过多或少。
 3、品种单一,授粉受精不良。
 4.李开花早。华北地区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下旬开花,东北地区4月下旬一5月初。此时温度低,花粉管伸长慢,易中途败育,对授粉受精不利。
 5.李花期及幼果期易遭晚霜危害,造成大量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
 6.蚧壳虫危害严重,树势衰弱。
 二、对策:
 1.加强果园的上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1)秋施基肥:可在9月进行,以农家肥为主.同时加入1%的尿素。有利于恢复树势,增加贮存营养积累。
 (2)生长季追肥:追肥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花前追肥与灌水。成龄树每株追尿素1kg,幼树酌减。施肥后应及时灌水,以满足花期对水肥的需求,可使萌芽整齐,花量多,授粉受精时间长,提高坐果率。
 坐果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药液中加入0.3%一0.5%的尿素。可有效缓解养分供应紧张的状态。
 花芽分化期追肥,6月20日前后,结合病虫防治,在药液中加入0.3%一0.5%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
 采收后追肥;以磷钾肥为主进行叶面喷肥。可用0.3%的磷酸二氨钾和0.3%的尿素混合喷布树冠。利于枝条充实。
 2、冬剪时确定合适的留枝量:
 李的产量与枝量有关,枝量太少,结果枝数量少,影响产量;留枝量大多,营养分散,风光条件恶化.内膛小枝易枯死,结果部位易外移,产量也会降低。确定合适的留枝量是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保证。一般株产100-150kg的李树,花束状果枝的留量达到4000-6000个。果个大的品种可适当减少留枝量。
 3、注意配置授粉品种或人工辅助投粉,花期放蜂等,提高李的异花授粉率,可明显减少落果,提高产量。
 4、推迟萌芽、延迟开花期:
 ①选种花期晚的品种。
 ②早春配合追肥进行解冻后灌水,降低地温。
 ③枝干涂白:发芽前枝干喷布50倍的石灰乳,可使树体温度上升缓慢。
 5、防霜:
 除推迟花期可防止早春冻害外,还可根据天气预报,在霜冻出现前给果园灌水,或树冠上喷水。
 6、加强李园蚧壳虫的防治工作:
 在各地李园中,普遍存在着蚧壳虫危害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李树年生长量极小,甚至极度衰弱而频临死亡。严重影响着李树的户量。冬季用硬毛刷掸树上虫体,或剪去虫体过多的枝条,也可用刮刀轻刮皮。可分别在5月上向和6月上旬若虫集中孵化期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敌杀死或50%的杀螟松1500倍液。
李树不是雌雄异株,但是结果会受生长年龄,天气变化的影响.一般3年后结果.
 如果是栽培的技术问题,可以参考下面的资料:]
 李树低产原因及对策
 李树适应性强,结果早;李果营养价值高,而且色艳美观,香味浓;加之李果上市早,鲜果供应期长。所以李的种植面积日益增多。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李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多。目前生产上有的地区出现李低产现象,其原因为。
 一、低产原因:
 1.管理粗放,不施肥或少施肥,不能满足其生长结果的需要。造成落花落果严重,单位面积产量低。
 2.修剪不当,留枝量过多或少。
 3、品种单一,授粉受精不良。
 4.李开花早。华北地区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下旬开花,东北地区4月下旬一5月初。此时温度低,花粉管伸长慢,易中途败育,对授粉受精不利。
 5.李花期及幼果期易遭晚霜危害,造成大量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
 6.蚧壳虫危害严重,树势衰弱。
 二、对策:
 1.加强果园的上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1)秋施基肥:可在9月进行,以农家肥为主.同时加入1%的尿素。有利于恢复树势,增加贮存营养积累。
 (2)生长季追肥:追肥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花前追肥与灌水。成龄树每株追尿素1kg,幼树酌减。施肥后应及时灌水,以满足花期对水肥的需求,可使萌芽整齐,花量多,授粉受精时间长,提高坐果率。
 坐果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药液中加入0.3%一0.5%的尿素。可有效缓解养分供应紧张的状态。
 花芽分化期追肥,6月20日前后,结合病虫防治,在药液中加入0.3%一0.5%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
 采收后追肥;以磷钾肥为主进行叶面喷肥。可用0.3%的磷酸二氨钾和0.3%的尿素混合喷布树冠。利于枝条充实。
 2、冬剪时确定合适的留枝量:
 李的产量与枝量有关,枝量太少,结果枝数量少,影响产量;留枝量大多,营养分散,风光条件恶化.内膛小枝易枯死,结果部位易外移,产量也会降低。确定合适的留枝量是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保证。一般株产100-150kg的李树,花束状果枝的留量达到4000-6000个。果个大的品种可适当减少留枝量。
 3、注意配置授粉品种或人工辅助投粉,花期放蜂等,提高李的异花授粉率,可明显减少落果,提高产量。
 4、推迟萌芽、延迟开花期:
 ①选种花期晚的品种。
 ②早春配合追肥进行解冻后灌水,降低地温。
 ③枝干涂白:发芽前枝干喷布50倍的石灰乳,可使树体温度上升缓慢。
 5、防霜:
 除推迟花期可防止早春冻害外,还可根据天气预报,在霜冻出现前给果园灌水,或树冠上喷水。
 6、加强李园蚧壳虫的防治工作:
 在各地李园中,普遍存在着蚧壳虫危害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李树年生长量极小,甚至极度衰弱而频临死亡。严重影响着李树的户量。冬季用硬毛刷掸树上虫体,或剪去虫体过多的枝条,也可用刮刀轻刮皮。可分别在5月上向和6月上旬若虫集中孵化期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敌杀死或50%的杀螟松1500倍液。
政哥哥哥哥哥哥 2024-05-27
一、生长习性
  1、根
  以桃为砧木的李树根系,吸收根主要分布于地表以下20~30厘米,水平分布可达树冠的两倍,但树冠边缘滴水处是吸收根分布密集区。李根与真菌共生形成内生菌根,能提高土壤矿质元素的利用率和根系的吸收功能。桃砧根系还具抗旱、忌渍水的特性,所以土壤通透气良好则根系生长发达。
  2、芽、枝
  ⑴  芽的种类与特性:李树芽按性质分为花芽和叶芽两大类。着生于新梢叶腋内,以后生长为枝梢的芽称叶芽,发育为花、果的芽称花芽。一节着生一个叶芽或花芽时称单芽,着生二个以上称为复芽,李树多为复芽。枝梢的顶芽和复芽中间位置的芽均为叶芽,复芽的两侧为花芽。长果枝上复花芽多,单花芽少,短果枝上单花芽多。李树的潜伏芽寿命长,为树冠修剪和更新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⑵  枝的种类与特性:枝梢按其功能也可分为两大类,分别称生长枝(营养枝)、结果枝。
  李的生长枝按其生长位置和长势不同可分为延长枝、侧枝、徒长枝和竞争枝。
  延长枝:主干、主枝、侧枝先端的枝条为延长枝。其生长势强、组织充实,是扩大树冠、形成树体的主要枝条。
  侧枝:主枝上的腋芽萌发出的枝梢,长势较旺,角度较好,距主干40~50厘米。侧枝是结果枝主要着生位置。
  徒长枝:潜伏芽通过修剪刺激作用而萌发的枝条,直立向上,长度超过70厘米,称为徒长枝。由于徒长枝生长旺盛,组织不充实,不能形成结果枝,如要将其培养为骨干枝,则要进行短截。
李的结果枝按其长短和形态不同可分为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  果枝。
  长果枝:枝长30厘米以上,其花芽比例多,花芽充实饱满,是幼龄李树的主要结果枝。长果枝结果的同时还能萌发生长势适度的新梢,或为第二年的结果枝。
  中果枝:枝长15~30厘米,一般多为复花芽,是初果期李树的主要结果枝,中果枝结果的同时也能发生中、短果枝和花束状短果枝。
短果枝:枝长5~15厘米,是盛果期李树的主要结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树枝营养充足的短果枝当年结果的同时仍然能抽生短果枝。
  花束状短果枝:为5厘米以下的结果枝,因节间很短,开花时花密集成花束状,是盛果期和衰老树的主要果枝。肥水、光照条件良好可连续结果3~5年,否则结果后易衰老,形成枯枝。
  在生产中要通过施肥、修剪、拉枝以培养大量的中果枝、短果枝,才能保证连续稳产、高产。在花束状短果枝比例增大时,要及时采用更新修剪技术,培养中、短果枝提高结果能力。
  3、叶
  叶片是树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产量形成的基础。叶片既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还可以直接吸收矿质元素,生产上常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根外追肥。
  二、结果习性
  1、花芽分化与开花
芽原始体在发育过程中,一类向营养生长发展,另一类在一定条件下向生殖生长发展,形成花芽,在形成花芽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花芽分化一般在夏秋梢生长减缓后开始,然后通过冬季休眠,花器才能正常发育成熟,春季开花。花芽分化的初期与果实生长后期有一段重叠,所以壮果肥、采果肥的施用不仅关系到当年产量,还影响到第二年花的数量、质量。
李花从花芽膨大到落瓣需15~20天,整株树从始花(开始5%)到终花(谢花95%)15天左右,一天中以下午1~3点为盛花期。
  2、果实生长
  果实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果膨大期。从授粉受精的子房开始膨大到果核木质化之前,果实的体积迅速增加,果核果肉没有分离。
  第二阶段:硬核期。果实无明显增大,果核从先端开始逐渐木质化。
  第三阶段:果实快速膨大期。这一阶段为果实的第二次生长期,果实快速膨大期的初期,果核才完成硬化,果肉厚度,重量快速、明显地增加,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芙蓉李在永泰于5~6月。
  第四阶段:成熟期。果实快速膨大之即转入成熟期,可划分为硬熟期和软熟期采收。加工用果于硬熟期采收,鲜食用果于软熟期采收。
  3、落花落果
  在落花落果过程中,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主要是落花,开花后带柄脱落,是由于雌蕊发育不充实所致。
  第二次:主要是幼果脱落,于开花后2~4周幼果呈绿豆大小带柄脱落,此时落果主要是由于受精不良或子房发育缺乏某种激素、胚乳败育等原因造成。
  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后两周开始,幼果直径2厘米,主要是由于营养不良、日照不足等因素造成,水分失调也能加重落果。
在生产上保花保果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增加激素减少第二次落果或根外追肥改良营养减少第三次落果,但更重要的要从治本入手,增加树体营养储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物候期
  李树在年周期中随着春夏秋冬的交替,表现出芽的萌动、开花、枝梢生长、果实生长、落叶、休眠等变化,称为李树物候期。各地区由于气候不同,物候期也不同。现将1990~1994于永泰观察的几个主栽品种的物候期介绍如下:
  1、芙蓉李
  萌动期:2月上中旬。
  初花期:2月下旬或3月上旬。
  盛花期:3月上中旬。
  硬核期:5月上旬。
  成熟期:7月中下旬。
  落叶期:11月;
  休眠期:11月下旬至次年的1月下旬。
  2、胭脂李
  萌动期:1月下旬至2月上旬。
  初花期:2月中下旬。
  成熟期:6月中下旬。
  落叶期::11月上中旬。
  休眠期;11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
  3、猴李
  萌动期:2月上旬。
  初花期:2月中旬。
  盛花期:2月下旬。
  成熟期:6月下旬。
  落叶期:11月上中旬。
  四、结果特性的应用
  根据以上生物学特性,在生产中要创造梅树生长、结果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满足其生长结果要求。
  1、土壤:选择透气良好的砂壤土,果园四周排水良好。
  2、品种:主栽品种80%,搭配花期相同的授粉树10~20%。
  3、修剪:为达到每个枝组都能成为结果枝组,强化修剪措施,改善树冠的通风、透气条件,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发生病虫害的机会。
  4、施肥:为满足不同时期生长需求,要保证每年1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及时施用壮果肥,巧施追肥。结果树要补充钾肥和石灰。
一、生长习性
  1、根
  以桃为砧木的李树根系,吸收根主要分布于地表以下20~30厘米,水平分布可达树冠的两倍,但树冠边缘滴水处是吸收根分布密集区。李根与真菌共生形成内生菌根,能提高土壤矿质元素的利用率和根系的吸收功能。桃砧根系还具抗旱、忌渍水的特性,所以土壤通透气良好则根系生长发达。
  2、芽、枝
  ⑴  芽的种类与特性:李树芽按性质分为花芽和叶芽两大类。着生于新梢叶腋内,以后生长为枝梢的芽称叶芽,发育为花、果的芽称花芽。一节着生一个叶芽或花芽时称单芽,着生二个以上称为复芽,李树多为复芽。枝梢的顶芽和复芽中间位置的芽均为叶芽,复芽的两侧为花芽。长果枝上复花芽多,单花芽少,短果枝上单花芽多。李树的潜伏芽寿命长,为树冠修剪和更新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⑵  枝的种类与特性:枝梢按其功能也可分为两大类,分别称生长枝(营养枝)、结果枝。
  李的生长枝按其生长位置和长势不同可分为延长枝、侧枝、徒长枝和竞争枝。
  延长枝:主干、主枝、侧枝先端的枝条为延长枝。其生长势强、组织充实,是扩大树冠、形成树体的主要枝条。
  侧枝:主枝上的腋芽萌发出的枝梢,长势较旺,角度较好,距主干40~50厘米。侧枝是结果枝主要着生位置。
  徒长枝:潜伏芽通过修剪刺激作用而萌发的枝条,直立向上,长度超过70厘米,称为徒长枝。由于徒长枝生长旺盛,组织不充实,不能形成结果枝,如要将其培养为骨干枝,则要进行短截。
李的结果枝按其长短和形态不同可分为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  果枝。
  长果枝:枝长30厘米以上,其花芽比例多,花芽充实饱满,是幼龄李树的主要结果枝。长果枝结果的同时还能萌发生长势适度的新梢,或为第二年的结果枝。
  中果枝:枝长15~30厘米,一般多为复花芽,是初果期李树的主要结果枝,中果枝结果的同时也能发生中、短果枝和花束状短果枝。
短果枝:枝长5~15厘米,是盛果期李树的主要结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树枝营养充足的短果枝当年结果的同时仍然能抽生短果枝。
  花束状短果枝:为5厘米以下的结果枝,因节间很短,开花时花密集成花束状,是盛果期和衰老树的主要果枝。肥水、光照条件良好可连续结果3~5年,否则结果后易衰老,形成枯枝。
  在生产中要通过施肥、修剪、拉枝以培养大量的中果枝、短果枝,才能保证连续稳产、高产。在花束状短果枝比例增大时,要及时采用更新修剪技术,培养中、短果枝提高结果能力。
  3、叶
  叶片是树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产量形成的基础。叶片既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还可以直接吸收矿质元素,生产上常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根外追肥。
  二、结果习性
  1、花芽分化与开花
芽原始体在发育过程中,一类向营养生长发展,另一类在一定条件下向生殖生长发展,形成花芽,在形成花芽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花芽分化一般在夏秋梢生长减缓后开始,然后通过冬季休眠,花器才能正常发育成熟,春季开花。花芽分化的初期与果实生长后期有一段重叠,所以壮果肥、采果肥的施用不仅关系到当年产量,还影响到第二年花的数量、质量。
李花从花芽膨大到落瓣需15~20天,整株树从始花(开始5%)到终花(谢花95%)15天左右,一天中以下午1~3点为盛花期。
  2、果实生长
  果实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果膨大期。从授粉受精的子房开始膨大到果核木质化之前,果实的体积迅速增加,果核果肉没有分离。
  第二阶段:硬核期。果实无明显增大,果核从先端开始逐渐木质化。
  第三阶段:果实快速膨大期。这一阶段为果实的第二次生长期,果实快速膨大期的初期,果核才完成硬化,果肉厚度,重量快速、明显地增加,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芙蓉李在永泰于5~6月。
  第四阶段:成熟期。果实快速膨大之即转入成熟期,可划分为硬熟期和软熟期采收。加工用果于硬熟期采收,鲜食用果于软熟期采收。
  3、落花落果
  在落花落果过程中,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主要是落花,开花后带柄脱落,是由于雌蕊发育不充实所致。
  第二次:主要是幼果脱落,于开花后2~4周幼果呈绿豆大小带柄脱落,此时落果主要是由于受精不良或子房发育缺乏某种激素、胚乳败育等原因造成。
  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后两周开始,幼果直径2厘米,主要是由于营养不良、日照不足等因素造成,水分失调也能加重落果。
在生产上保花保果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增加激素减少第二次落果或根外追肥改良营养减少第三次落果,但更重要的要从治本入手,增加树体营养储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物候期
  李树在年周期中随着春夏秋冬的交替,表现出芽的萌动、开花、枝梢生长、果实生长、落叶、休眠等变化,称为李树物候期。各地区由于气候不同,物候期也不同。现将1990~1994于永泰观察的几个主栽品种的物候期介绍如下:
  1、芙蓉李
  萌动期:2月上中旬。
  初花期:2月下旬或3月上旬。
  盛花期:3月上中旬。
  硬核期:5月上旬。
  成熟期:7月中下旬。
  落叶期:11月;
  休眠期:11月下旬至次年的1月下旬。
  2、胭脂李
  萌动期:1月下旬至2月上旬。
  初花期:2月中下旬。
  成熟期:6月中下旬。
  落叶期::11月上中旬。
  休眠期;11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
  3、猴李
  萌动期:2月上旬。
  初花期:2月中旬。
  盛花期:2月下旬。
  成熟期:6月下旬。
  落叶期:11月上中旬。
  四、结果特性的应用
  根据以上生物学特性,在生产中要创造梅树生长、结果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满足其生长结果要求。
  1、土壤:选择透气良好的砂壤土,果园四周排水良好。
  2、品种:主栽品种80%,搭配花期相同的授粉树10~20%。
  3、修剪:为达到每个枝组都能成为结果枝组,强化修剪措施,改善树冠的通风、透气条件,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发生病虫害的机会。
  4、施肥:为满足不同时期生长需求,要保证每年1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及时施用壮果肥,巧施追肥。结果树要补充钾肥和石灰。
绝代双椒 2024-05-12
红叶李也叫紫叶李,开花特多,主要是以赏花为主,很少能吃到果实。因为它的品种就是赏花的;好像樱花一样,基本只能欣赏满树繁花,很难能见到结果。紫叶李要在光线不太强的树的东面,通风透气,营养丰富的条件下,如果蜜蜂较多,授粉好的情况,可能结几十个果实,一般比较少,如果采取人工疏花,不让它开那么多花,果实必然很多,但是谁又能控制这么多鲜花呢?
红叶李也叫紫叶李,开花特多,主要是以赏花为主,很少能吃到果实。因为它的品种就是赏花的;好像樱花一样,基本只能欣赏满树繁花,很难能见到结果。紫叶李要在光线不太强的树的东面,通风透气,营养丰富的条件下,如果蜜蜂较多,授粉好的情况,可能结几十个果实,一般比较少,如果采取人工疏花,不让它开那么多花,果实必然很多,但是谁又能控制这么多鲜花呢?
穿风衣的猫2012 2024-04-28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905601024627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