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2024-05-16 00:43:55 (48分钟前 更新) 385 4757

最新回答

慈姑属(Sagittaria)淡水植物,约20种,广布全球。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花有3枚圆形花瓣。北美最常见种是宽叶慈姑
慈姑属(Sagittaria)淡水植物,约20种,广布全球。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花有3枚圆形花瓣。北美最常见种是宽叶慈姑
zhenghan116 2024-05-16
一、茬口按排    慈姑的可定植时期较长,苏州地区同一品种定植期可长达4个月。根据慈姑的前作情况,通常慈姑将慈姑分为伏水慈姑(早慈姑,4月下育苗5月下种植)和秋水慈姑(晚慈姑5月上育苗,7月中下种植),它的前作大体有三种:一是接茬冬闲田,春种(4月上旬)冬收(11月),一年一熟,俗称“放黄慈姑”;一是前作灯(席)草(7月上旬),其生长后期(5月)将慈姑顶芽套栽于行间,俗称“灯草慈姑”;一是以茭白、早藕、早稻为前茬,例如套种于茭白田,5月中下旬定植于茭白行间,共生期7~15天,土地利用率高。种在早稻、早藕后茬的,于早稻、早藕收获后(8月初),移栽定植,称秋水慈姑(晚慈姑)。慈姑与水稻轮作,产量高,质坚实而味香,俗称“生田慈姑”。我市常用的种植模式有“早藕--秋茭--夏茭--慈姑”,2年4熟制。  二、培育壮苗    慈姑育苗有3种方法:一是以整个球茎作种;二是切除球茎,留球茎在顶芽上;三是用刀直接在芽的基部将顶芽挖下,作为种子育苗,整个球茎食用。无论哪种方法育苗,都要选用顶芽完好、具备本品种形态特征、成熟、均匀一致的球茎。
一、茬口按排    慈姑的可定植时期较长,苏州地区同一品种定植期可长达4个月。根据慈姑的前作情况,通常慈姑将慈姑分为伏水慈姑(早慈姑,4月下育苗5月下种植)和秋水慈姑(晚慈姑5月上育苗,7月中下种植),它的前作大体有三种:一是接茬冬闲田,春种(4月上旬)冬收(11月),一年一熟,俗称“放黄慈姑”;一是前作灯(席)草(7月上旬),其生长后期(5月)将慈姑顶芽套栽于行间,俗称“灯草慈姑”;一是以茭白、早藕、早稻为前茬,例如套种于茭白田,5月中下旬定植于茭白行间,共生期7~15天,土地利用率高。种在早稻、早藕后茬的,于早稻、早藕收获后(8月初),移栽定植,称秋水慈姑(晚慈姑)。慈姑与水稻轮作,产量高,质坚实而味香,俗称“生田慈姑”。我市常用的种植模式有“早藕--秋茭--夏茭--慈姑”,2年4熟制。  二、培育壮苗    慈姑育苗有3种方法:一是以整个球茎作种;二是切除球茎,留球茎在顶芽上;三是用刀直接在芽的基部将顶芽挖下,作为种子育苗,整个球茎食用。无论哪种方法育苗,都要选用顶芽完好、具备本品种形态特征、成熟、均匀一致的球茎。
iamjiaying 2024-05-07
阳光
阳光
旷野和风 2024-05-05
慈姑(Chinese  Arrowhead)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栽培种属慈姑属慈姑种慈姑变种华夏慈姑,学名Sagittaria  trifolia  Linn.  var.  sinensis,又称茨菰、慈菰、剪刀草,古名藉姑等。慈姑原产中国,是中国的特产蔬菜之一,栽培历史1  000多年。我国慈姑栽培地区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太湖沿岸及珠江三角洲为主产区,我国北方和台湾省也有少量栽培。目前我国慈姑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在江苏省,栽培面积达7  000hm2以上,尤以宝应县及苏州市两地栽培规模最大,达6  000  hm2以上,产量超过100  000t。
慈姑以其球茎供食用,营养丰富,为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蔬菜,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分析,每100g慈姑(新鲜球茎)中含蛋白质5.6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5.7g,热量530.9KJ,钙8mg,磷260mg,铁1.4mg,粗纤维0.6g,维生素C4.74mg,以及还含有少量维生素B、胆碱、甜菜碱等。慈姑球茎富含淀粉,是南方人们喜食的蔬菜,可煮食、炒食,做成各种菜肴,亦可制成淀粉食用;慈姑所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能提供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所需的热量;同时,慈姑还富含蛋白质,油炸慈姑片与炸薯片同为风靡世界各地的碱性保健食品;它含磷丰富,比红薯高11倍,磷与钙同时参与机体骨骼、牙齿的发育与代谢,故产妇及小儿食之尤宜;另外,慈姑所含的胆碱、甜菜碱等生物碱对金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有强烈的拟制作用,是中医常用的解毒药。传统中认为慈姑球茎味甘涩、微温、入肺,可敛肺、止咳、清热止血、解毒、散肿、消炎、实肠、下石淋。
一、品种
(一)刮老乌  又名宝应紫圆慈姑,江苏地方品种。中熟,生育期约200天。植株粗壮,株高100㎝左右,开展度70~80㎝。球茎表皮乌紫色,圆球形,纵径4~5㎝,横径4~4.5㎝,单球重25~40g。球茎顶芽粗壮,多向一边弯曲。肉白色,质地致密,淀粉含量高,稍带苦味,耐贮。每667㎡产量800~1000㎏。对慈姑黑粉病抗性较强。
(二)苏州黄  又名白衣,江苏地方品种。晚熟,生育期210~220天。株高90~110㎝,成长大叶长47㎝、宽26㎝。球茎表皮淡黄色,长卵形,纵径约6㎝,横径3.5~4㎝,单球重约25g。球茎顶芽扁而肥大,稍弯曲。肉黄白色,质地较细致,无苦味。每667㎡产量600~750㎏,高者达1000㎏。
(三)肉慈姑  广州市郊品种。早熟,生育期110~120天。株高70~750㎝,开展度80㎝,叶片长35㎝、宽15㎝,叶柄长60㎝、粗4㎝。球茎表皮白色,扁圆球形,纵径3㎝,横径5㎝,单重40~50g。肉白色,质地坚实,耐贮运。每667㎡产量1000~1300㎏。抗逆性较强。
(四)马蹄姑  广西梧州地方品种。晚熟,生育期210天。株高75~80㎝,开展度80㎝,叶片长25㎝、宽8㎝,叶柄长60㎝、粗3㎝。球茎表皮白色,扁圆球形,纵径4.5㎝,横径5㎝,单重30~40g。肉白色,质地紧密,淀粉多,稍有苦味,耐贮运。每667㎡产量750~1000㎏。抗逆性较强。
(五)南宁白慈  广西地方品种,生育期198天株高110~120厘米,叶长37~40厘米,叶宽17~20厘米,球茎卵圆形,皮、肉皆白色,平均重38.0g,最大重68.0g,品质较好。产量800~1000kg/667m2。
(六)桂林白慈  长势强,叶柄绿色。球茎圆形,白色泛淡蓝色,肉白色。顶芽粗壮。生育期200~210天。单株球茎10~15个,单个球茎重40g。肉质细,风味浓,品质好。产量1000㎏/667㎡。二、栽培季节
慈姑大田栽植时间大都在6~8月,然而各地根据前茬作物不同栽植期略有不同,大致可分为早水(茬)慈姑和晚水(茬)慈姑。近年来由于晚水慈姑前茬可接早稻、早藕,可充分利用土地,经济效益高,因此晚水慈姑栽植面积相对较早水慈姑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早水慈姑  一般于春季3~4月育苗,6~7月栽植者称早水慈姑。长江流域于3月中下旬备秧田,4月上旬取留种顶芽或球茎在温室或大棚催芽,4月下旬~5月上旬秧田育秧,于6月中旬~7月上旬起秧定植,秋季开始采收。
2、晚水慈姑  一般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者称晚水慈姑。江浙地区栽培晚水慈姑面积甚大,多以早稻为前茬,于6月下旬~7月下旬取贮藏的种用球茎播种育苗,苗龄约30天,7月下旬~8月上旬定植,12月以后采收。华南、长江中下游流域多于春季育苗,通过控制肥水,促发分株,可扩大繁殖3~5倍,7~8月分株具3~4片叶时,分期定植大田。
三、秧苗准备(以长江流域为例)
(一)种芽准备    选具品种典型特征、大小适中、充分成熟、顶芽较弯曲且粗0.6~1.0㎝、无病虫为害的球茎,于冬前将顶芽稍带一部分球茎切下,随即用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摊晾至表面干燥后,窖藏越冬备用。每100㎏慈姑球茎约可切取顶芽12~15㎏,可供667㎡大田之需。
(二)催芽    一般于4月下旬取出留种用顶芽,置洁净筐内,上覆洁净湿稻草,洒水保湿,保持温度15℃以上,经10~15天出芽,即可播于秧田育苗。若播期较晚,气温已至15℃以上,则可不必催芽,仅需于清水中浸泡1~2天,即可直接播种苗。
(三)播种  一般于4月下旬~5月上旬,气温15℃以上时进行。育苗秧田要求地面平整、土质肥沃、排灌两便、保水保肥。若为早水慈姑育苗,每667㎡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耕深20~25㎝。顶芽播插行、株距均为9~12㎝。土壤肥力较高、苗龄较长者宜稀播;土壤肥力较低、苗龄较短者宜密。播插深度以顶芽自下向上的第3节入泥1.5~2.0㎝为宜。为便管理,宜将顶芽按大小分级,分区播插。
(四)秧田管理
1、水深调节    播插时秧田水深2~3  厘米,插后轻搁田7~10天,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根。芽鞘张开,抽生第1片过渡叶时,灌一薄层水。秧苗生长期,保持2~3厘米水层,以利土温升高。若遇晚霜,宜灌深水防冻。气温25℃以上时,逐渐加深水深至6~10厘米,不可搁田受旱。
2、追肥    播插后7~10天,开始发根,每667㎡施20%的腐熟粪水1000㎏。
3、其它    注意及时除草和防治蚜虫。早水慈姑,幼苗高25~30厘米,并具3~4片叶时即可起苗定植大田。但若苗期延长,作晚水慈姑栽培时,则应防止秧苗生长过旺或过弱,及时调节水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并定期打去秧苗外围老叶,保留中央新叶3~4片。
四、大田准备
选择具适宜土壤的水田,深耕20厘米以上,每667㎡施腐熟厩肥或粪肥3000㎏、尿素15~20、过磷酸钙30~40㎏、复合肥25㎏作基肥。耕翻耙平,灌浅水。
五、大田定植
长江流域早水慈姑定植用苗不可太小;晚水慈姑应抢季及时定植,最迟在8月上旬定植完毕。华南地区定植期不宜迟于9月上旬。早熟栽培者,行、株距均为40~45㎝;晚熟栽培者行、株距均为35㎝。具体密度还可据土壤肥力、植株大小等调节。定植前,连根拔取秧苗,摘除外叶,保留中心嫩叶及外围叶柄25~30㎝。栽植深度9~12㎝。定植时保水2~3㎝。
六、大田管理
(一)水深管理    原则是浅水勤灌,严防干旱,高温多雨季节应适当搁田,高温干旱季节适当深灌凉水(如低温井水)。一般植株生育前期3~6㎝,雨季节搁田一次,7~8月高温季节12~20㎝,8月以后8~10㎝,9~10月3~5㎝。
(二)追肥    追肥原则是促、控、促,并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早水慈姑定植10~14天后,每667㎡施20%腐熟人畜粪水1500㎏,碳铵30㎏和尿素10㎏。抽生根状茎时,每667㎡施腐熟人粪尿2500㎏,或尿素30㎏,复合肥25㎏及氯化钾10~15㎏。晚水慈姑在定植后25~30天追肥1次,数量与早水慈姑结球肥相似。
(三)除草和打老叶    生长期内,每15~30天耘田除草1次,直到抽生根状茎为止。通常自定植缓苗后进行第1次耘田除草工作,共2~4次;慈姑在生长旺盛期,生长过旺,容易造成田间密闭,通风不良,易引发病害的流行,故应及时摘除植株外围发黄老叶,留中央新叶4~5片,15~30天1次,共2~4次,至天气转凉、气温下降到25℃以下时为止。
华南地区经验,在慈姑定植成活后和结球前,即8~11月,分次摘老叶和去分株,每次每株留新叶4~5片,共进行2~4次。另外,还要采取除蘖措施,即在11月上旬于植株四周8~10㎝处用镰刀插入泥中10~15㎝环割1周,以割断部分根状茎。亦可手工摘除部分细小根状茎。结球前期除糵可以提高慈姑的商品性,避免了单株结球茎太多而造成球茎瘦小。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慈姑黑粉病、慈姑斑纹病、慈姑褐斑病、莲缢管蚜、慈姑钻心虫。
(1)农业防治  首先应选育抗病品种,因地制宜地换种抗病品种;收获时应在无病田块内选留种用球茎,以防止种用球茎带病造成病害的发生;实行轮作、间作套种的种植制度,合理密植;搞好田间卫生,及时捺除病老残叶,采收后尤应注意收集病残物,割除田边杂草等,进行集中烧毁;科学施肥,防止偏施氮肥,增施腐熟有机肥或磷钾肥;加强水深管理,根据慈姑生长发育的需要,管好水深,避免长期深灌,以增强慈姑机体抗病的能力。
(2)物理防治  主要针对莲缢管蚜,采用银灰膜或黄板诱杀蚜虫,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和使用次数。银灰膜避蚜的具体做法:将银灰色地膜剪成10~15㎝宽度膜条,纵横铺于行间株间;黄办法诱杀蚜虫的具体做法:用100㎝×20㎝的黄板,按照30~40块/667㎡的密度插座行间,高出植株顶部,一般7~10天重涂一次机油。
(3)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如针对防治莲缢管蚜,应保护七星瓢虫等),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
(4)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
七、采收
慈姑采收的时间,因栽培地区不同而略有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于秋季初霜后(茎叶枯黄时)到第二年球茎萌发前,即11月份到翌年3月份,随时都可采收。但为了保证慈姑的品质与产量,通常延迟至12月份至翌年元月采收,因为茎叶枯黄时,短缩茎中的养分仍可继续向球茎运输,使球茎充实、膨大,进而提高慈姑产品的品质与产量。
采收方式,多采用人工或机械采挖,采挖时应尽可能降低认为损伤球茎的可能性,采收后应用洁净水冲洗干净,要求带泥量不超过0.5%,以备分级包装上市。
慈姑(Chinese  Arrowhead)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栽培种属慈姑属慈姑种慈姑变种华夏慈姑,学名Sagittaria  trifolia  Linn.  var.  sinensis,又称茨菰、慈菰、剪刀草,古名藉姑等。慈姑原产中国,是中国的特产蔬菜之一,栽培历史1  000多年。我国慈姑栽培地区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太湖沿岸及珠江三角洲为主产区,我国北方和台湾省也有少量栽培。目前我国慈姑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在江苏省,栽培面积达7  000hm2以上,尤以宝应县及苏州市两地栽培规模最大,达6  000  hm2以上,产量超过100  000t。
慈姑以其球茎供食用,营养丰富,为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蔬菜,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分析,每100g慈姑(新鲜球茎)中含蛋白质5.6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5.7g,热量530.9KJ,钙8mg,磷260mg,铁1.4mg,粗纤维0.6g,维生素C4.74mg,以及还含有少量维生素B、胆碱、甜菜碱等。慈姑球茎富含淀粉,是南方人们喜食的蔬菜,可煮食、炒食,做成各种菜肴,亦可制成淀粉食用;慈姑所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能提供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所需的热量;同时,慈姑还富含蛋白质,油炸慈姑片与炸薯片同为风靡世界各地的碱性保健食品;它含磷丰富,比红薯高11倍,磷与钙同时参与机体骨骼、牙齿的发育与代谢,故产妇及小儿食之尤宜;另外,慈姑所含的胆碱、甜菜碱等生物碱对金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有强烈的拟制作用,是中医常用的解毒药。传统中认为慈姑球茎味甘涩、微温、入肺,可敛肺、止咳、清热止血、解毒、散肿、消炎、实肠、下石淋。
一、品种
(一)刮老乌  又名宝应紫圆慈姑,江苏地方品种。中熟,生育期约200天。植株粗壮,株高100㎝左右,开展度70~80㎝。球茎表皮乌紫色,圆球形,纵径4~5㎝,横径4~4.5㎝,单球重25~40g。球茎顶芽粗壮,多向一边弯曲。肉白色,质地致密,淀粉含量高,稍带苦味,耐贮。每667㎡产量800~1000㎏。对慈姑黑粉病抗性较强。
(二)苏州黄  又名白衣,江苏地方品种。晚熟,生育期210~220天。株高90~110㎝,成长大叶长47㎝、宽26㎝。球茎表皮淡黄色,长卵形,纵径约6㎝,横径3.5~4㎝,单球重约25g。球茎顶芽扁而肥大,稍弯曲。肉黄白色,质地较细致,无苦味。每667㎡产量600~750㎏,高者达1000㎏。
(三)肉慈姑  广州市郊品种。早熟,生育期110~120天。株高70~750㎝,开展度80㎝,叶片长35㎝、宽15㎝,叶柄长60㎝、粗4㎝。球茎表皮白色,扁圆球形,纵径3㎝,横径5㎝,单重40~50g。肉白色,质地坚实,耐贮运。每667㎡产量1000~1300㎏。抗逆性较强。
(四)马蹄姑  广西梧州地方品种。晚熟,生育期210天。株高75~80㎝,开展度80㎝,叶片长25㎝、宽8㎝,叶柄长60㎝、粗3㎝。球茎表皮白色,扁圆球形,纵径4.5㎝,横径5㎝,单重30~40g。肉白色,质地紧密,淀粉多,稍有苦味,耐贮运。每667㎡产量750~1000㎏。抗逆性较强。
(五)南宁白慈  广西地方品种,生育期198天株高110~120厘米,叶长37~40厘米,叶宽17~20厘米,球茎卵圆形,皮、肉皆白色,平均重38.0g,最大重68.0g,品质较好。产量800~1000kg/667m2。
(六)桂林白慈  长势强,叶柄绿色。球茎圆形,白色泛淡蓝色,肉白色。顶芽粗壮。生育期200~210天。单株球茎10~15个,单个球茎重40g。肉质细,风味浓,品质好。产量1000㎏/667㎡。二、栽培季节
慈姑大田栽植时间大都在6~8月,然而各地根据前茬作物不同栽植期略有不同,大致可分为早水(茬)慈姑和晚水(茬)慈姑。近年来由于晚水慈姑前茬可接早稻、早藕,可充分利用土地,经济效益高,因此晚水慈姑栽植面积相对较早水慈姑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早水慈姑  一般于春季3~4月育苗,6~7月栽植者称早水慈姑。长江流域于3月中下旬备秧田,4月上旬取留种顶芽或球茎在温室或大棚催芽,4月下旬~5月上旬秧田育秧,于6月中旬~7月上旬起秧定植,秋季开始采收。
2、晚水慈姑  一般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者称晚水慈姑。江浙地区栽培晚水慈姑面积甚大,多以早稻为前茬,于6月下旬~7月下旬取贮藏的种用球茎播种育苗,苗龄约30天,7月下旬~8月上旬定植,12月以后采收。华南、长江中下游流域多于春季育苗,通过控制肥水,促发分株,可扩大繁殖3~5倍,7~8月分株具3~4片叶时,分期定植大田。
三、秧苗准备(以长江流域为例)
(一)种芽准备    选具品种典型特征、大小适中、充分成熟、顶芽较弯曲且粗0.6~1.0㎝、无病虫为害的球茎,于冬前将顶芽稍带一部分球茎切下,随即用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摊晾至表面干燥后,窖藏越冬备用。每100㎏慈姑球茎约可切取顶芽12~15㎏,可供667㎡大田之需。
(二)催芽    一般于4月下旬取出留种用顶芽,置洁净筐内,上覆洁净湿稻草,洒水保湿,保持温度15℃以上,经10~15天出芽,即可播于秧田育苗。若播期较晚,气温已至15℃以上,则可不必催芽,仅需于清水中浸泡1~2天,即可直接播种苗。
(三)播种  一般于4月下旬~5月上旬,气温15℃以上时进行。育苗秧田要求地面平整、土质肥沃、排灌两便、保水保肥。若为早水慈姑育苗,每667㎡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耕深20~25㎝。顶芽播插行、株距均为9~12㎝。土壤肥力较高、苗龄较长者宜稀播;土壤肥力较低、苗龄较短者宜密。播插深度以顶芽自下向上的第3节入泥1.5~2.0㎝为宜。为便管理,宜将顶芽按大小分级,分区播插。
(四)秧田管理
1、水深调节    播插时秧田水深2~3  厘米,插后轻搁田7~10天,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根。芽鞘张开,抽生第1片过渡叶时,灌一薄层水。秧苗生长期,保持2~3厘米水层,以利土温升高。若遇晚霜,宜灌深水防冻。气温25℃以上时,逐渐加深水深至6~10厘米,不可搁田受旱。
2、追肥    播插后7~10天,开始发根,每667㎡施20%的腐熟粪水1000㎏。
3、其它    注意及时除草和防治蚜虫。早水慈姑,幼苗高25~30厘米,并具3~4片叶时即可起苗定植大田。但若苗期延长,作晚水慈姑栽培时,则应防止秧苗生长过旺或过弱,及时调节水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并定期打去秧苗外围老叶,保留中央新叶3~4片。
四、大田准备
选择具适宜土壤的水田,深耕20厘米以上,每667㎡施腐熟厩肥或粪肥3000㎏、尿素15~20、过磷酸钙30~40㎏、复合肥25㎏作基肥。耕翻耙平,灌浅水。
五、大田定植
长江流域早水慈姑定植用苗不可太小;晚水慈姑应抢季及时定植,最迟在8月上旬定植完毕。华南地区定植期不宜迟于9月上旬。早熟栽培者,行、株距均为40~45㎝;晚熟栽培者行、株距均为35㎝。具体密度还可据土壤肥力、植株大小等调节。定植前,连根拔取秧苗,摘除外叶,保留中心嫩叶及外围叶柄25~30㎝。栽植深度9~12㎝。定植时保水2~3㎝。
六、大田管理
(一)水深管理    原则是浅水勤灌,严防干旱,高温多雨季节应适当搁田,高温干旱季节适当深灌凉水(如低温井水)。一般植株生育前期3~6㎝,雨季节搁田一次,7~8月高温季节12~20㎝,8月以后8~10㎝,9~10月3~5㎝。
(二)追肥    追肥原则是促、控、促,并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早水慈姑定植10~14天后,每667㎡施20%腐熟人畜粪水1500㎏,碳铵30㎏和尿素10㎏。抽生根状茎时,每667㎡施腐熟人粪尿2500㎏,或尿素30㎏,复合肥25㎏及氯化钾10~15㎏。晚水慈姑在定植后25~30天追肥1次,数量与早水慈姑结球肥相似。
(三)除草和打老叶    生长期内,每15~30天耘田除草1次,直到抽生根状茎为止。通常自定植缓苗后进行第1次耘田除草工作,共2~4次;慈姑在生长旺盛期,生长过旺,容易造成田间密闭,通风不良,易引发病害的流行,故应及时摘除植株外围发黄老叶,留中央新叶4~5片,15~30天1次,共2~4次,至天气转凉、气温下降到25℃以下时为止。
华南地区经验,在慈姑定植成活后和结球前,即8~11月,分次摘老叶和去分株,每次每株留新叶4~5片,共进行2~4次。另外,还要采取除蘖措施,即在11月上旬于植株四周8~10㎝处用镰刀插入泥中10~15㎝环割1周,以割断部分根状茎。亦可手工摘除部分细小根状茎。结球前期除糵可以提高慈姑的商品性,避免了单株结球茎太多而造成球茎瘦小。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慈姑黑粉病、慈姑斑纹病、慈姑褐斑病、莲缢管蚜、慈姑钻心虫。
(1)农业防治  首先应选育抗病品种,因地制宜地换种抗病品种;收获时应在无病田块内选留种用球茎,以防止种用球茎带病造成病害的发生;实行轮作、间作套种的种植制度,合理密植;搞好田间卫生,及时捺除病老残叶,采收后尤应注意收集病残物,割除田边杂草等,进行集中烧毁;科学施肥,防止偏施氮肥,增施腐熟有机肥或磷钾肥;加强水深管理,根据慈姑生长发育的需要,管好水深,避免长期深灌,以增强慈姑机体抗病的能力。
(2)物理防治  主要针对莲缢管蚜,采用银灰膜或黄板诱杀蚜虫,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和使用次数。银灰膜避蚜的具体做法:将银灰色地膜剪成10~15㎝宽度膜条,纵横铺于行间株间;黄办法诱杀蚜虫的具体做法:用100㎝×20㎝的黄板,按照30~40块/667㎡的密度插座行间,高出植株顶部,一般7~10天重涂一次机油。
(3)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如针对防治莲缢管蚜,应保护七星瓢虫等),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
(4)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
七、采收
慈姑采收的时间,因栽培地区不同而略有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于秋季初霜后(茎叶枯黄时)到第二年球茎萌发前,即11月份到翌年3月份,随时都可采收。但为了保证慈姑的品质与产量,通常延迟至12月份至翌年元月采收,因为茎叶枯黄时,短缩茎中的养分仍可继续向球茎运输,使球茎充实、膨大,进而提高慈姑产品的品质与产量。
采收方式,多采用人工或机械采挖,采挖时应尽可能降低认为损伤球茎的可能性,采收后应用洁净水冲洗干净,要求带泥量不超过0.5%,以备分级包装上市。
小老虎山大王 2024-04-20
慈姑有很强的适应性,在陆地上各种水面的浅水区均能生长,但要求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较背风的环境下生长,要求土壤肥沃,但土层不太深的粘土上生长。风、雨易造成叶茎折断,球茎生长受阻。
慈姑有很强的适应性,在陆地上各种水面的浅水区均能生长,但要求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较背风的环境下生长,要求土壤肥沃,但土层不太深的粘土上生长。风、雨易造成叶茎折断,球茎生长受阻。
甜蜜到腻 2024-04-10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841049194335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