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综合布线的施工工艺哪位掌握有

2024-05-17 03:42:40 (12分钟前 更新) 517 6999

最新回答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 
一般来说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由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配线间及工作区设备安装等4部分组成。 1、主干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 
建筑物主干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范围,主要是从设备间到建筑物各个楼层配线架之间的主干路由上所有缆线的施工。它的施工环境全部在室内,且在建筑中已有电缆竖井或专用房间等客观条件。因此,现场环境的施工条件较室外要好。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是所的综合布线系统中必有的组成部分,它与建筑和室内其它管线系统关系密切,因此,在安装施工中必须加强与有关单位协作配合,互相协调,以求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所有缆线敷设和安装顺利进行,且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因本项目只设一个配线间,因此主干子系统也即为水平子系统的垂直部分。 
1)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缆线敷设的基本要求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条数较多,且路由集中,它是综合布线系统中重要骨干线路。因此,在安装敷设前和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以保证敷设缆线的施工质量。 
a) 为了使施工顺利进行,在敷设缆线前,应在施工现场对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核对,尤其是对主干路由中所采用的缆线型号、规格、程式、数量、起迄段落以及安装位置,要重点复核,如有疑问量,应及早与设计单位和主管建设的部门共同协商,予以研究解决,以免耽误工程开展,影响施工进度。 
b) 在敷设缆线前,应对已运到施工现场的各种缆线进行清点和复查。其内容有缆线的型号、规格、长度、起始端和终端地点等,标签上的字迹应清晰、端正和正确,以便按施工顺序、对号入座进行敷设施工。 
c) 为了减少缆线承受的拉力和避免在牵引过程中产生扭绞现象,在布放缆线前,应制作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合格牵引端头和连接装置,把它装在缆线的牵引端。由于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缆线一般长度为几十米,应以人工牵引方法为主。为了保证缆线本身不受损伤,在缆线敷设时,布放缆线的牵引力不宜过大,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在牵引过程中为防止缆线被拖、蹭、刮、磨等损伤,应均匀设置吊挂或支承的支持物间距不应大于1.5m,或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d) 在缆线布放过程中,缆线不应产生扭绞或打圈等有可能影响缆线本身质量的现象。缆线布放后,应平直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不应有可能受到外界的挤压或遭受损伤而产生障碍隐患。 
e) 在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时,需要相应的支承固定件和保护措施,这就是支撑保护方式。它对主干缆线的安全运行起着保证作用,它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为此,在建筑内的电缆竖井和上升房中设有暗敷管路、槽道(包括桥架)等装置,以便敷设主干缆线。 2)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敷设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缆线敷设是极为重要的施工项目,它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有效使用具有决定性作用。这里介绍在敷设缆线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电缆敷设的施工方式 
目前,在建筑中的电缆竖井或上升房内敷设电缆有两种施工方式。一种是由建筑的高层向低层敷设,利用电缆本身自重的有利条件向下垂放的施工方式。另一种是由低层向高层敷设,将电缆向上牵引的施工方式。这两种施工方式虽然仅是敷设方向不同,但差别较大,向下垂放远比向上牵引简便、容易、减少劳动工时和劳力消耗,且加快施工进度;相反,向上牵引费时费工,困难较多。因此,通常采用向下垂放的施工方式,只有在电缆搬运到高层确有很大困难时,才采用由下向上牵引的施工方式。在电缆敷设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向下垂放电缆的施工方式,应将电缆搬到建筑的顶层。电缆由高层向低层垂放,要求每个楼层有人引导下垂和观察敷设过程中的情况,及时解决敷设中的问题。 
b) 为了防止电缆洞孔或管孔的边缘不光滑,磨破电缆的外护套,应在洞孔中放置一个塑料保护槽,以便保护。 
c) 在向下垂放电缆的过程中,要求敷设的速度适中,不宜过快,使电缆从电缆盘中慢速放下垂直进入洞孔。各个楼层的施工人员都应将经过本楼层的电缆徐徐引导到下一个楼层的洞孔,直到电缆逐层布放到要求的楼层为止。并要在统一指挥下宣布敷设完毕后各个楼层的施工人员才将电缆绑扎固定。 
d) 如果各个楼层不是预留直径较小的洞孔,而是大的洞孔或通槽需使用保护装置,应采用滑车轮的装置,将它安装在建筑的顶层,用绳索固定在洞孔或槽口中央,然后电缆通过滑车轮向下垂放。 
e) 向上牵引电缆的施工方法一般采用电动牵引绞车,电动牵引绞车的型号和性能应根据牵引电缆的重量来选择。其施工顺序是由建筑的顶层下垂一条布放牵引拉绳,其强度应足以牵引电缆的所有重量(电缆长度为顶层到最底楼层楼层),将电缆牵引端与拉绳连接妥当。启动绞车,慢慢速将电缆逐层向上牵引,直到电缆引到顶层,电缆应预留一定长度,才停止绞车。此外,各个楼层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将电缆绑扎牢固,以便连接。 
f) 电缆布放时应一定冗余量,在交接间或设备间内,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主干电缆的最小曲率半径应至少是电缆外径的10倍,以便缆线的连接和今后维护检修时使用。 
电缆在电缆槽道或桥架上敷设和固定 
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常采用槽道或桥架敷设,尤其是电缆条数多而集中的干线通道的交接间内。在电缆槽道或桥架上敷设电缆时,应符合以下规定要求: 
a) 电缆在桥架或敞开式的槽道内敷设时,为了使电缆布置牢靠和美观整齐,应采取稳妥的固定绑扎措施。如是在水平装设的桥架内敷设,应在电缆的首端、尾端、转弯处及每间隔3-5m处进行固定:如是在垂直装设的桥架内敷设时,应在电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进行固定.具体固定方法有用专制的塑料电缆扎在桥架或敞开式槽道内的支架上. 
b) 电缆在封闭式的槽道内敷设时,要求在槽道内缆线均应平齐顺直,排列有序,尽量互相不重叠或不交叉,缆线在槽道内不应溢出,影响槽道盖盖合.在缆线进行出槽道的部位或转变处绑扎固定。如槽道是垂直装设时,槽道内的缆线应采取每间隔1.5m处将缆线固定绑扎在槽道内的支架上,以保持整齐美观。 
c) 在桥架槽道内的缆线绑扎固定时,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以示区别,也便于维护检查。例如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25对以上的主干对绞线对称电缆或光缆及信号电缆可分束捆扎。绑扎的间距不宜大于1.5m,绑扎间距应均匀一致,绑扎松紧适度。 2、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虽然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分支部分,但它具有面最


广、量最大、具体情况多而复杂等特点,涉及的施工范围几乎遍及建筑中所有角落。由于建筑中的施工环境有所不同,其缆线的敷设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敷设缆线时,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来考虑电缆施工方法。 
由于在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中对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方式,不可能完全符合施工环境的实际要求,这是因为在建筑物内,各种管线设备和内部装修等各项工程施工中,必然会有所改变,使设计要求与现场具体情况产生差异或脱节,这是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就要求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施工,更要注意按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 
一般来说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由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配线间及工作区设备安装等4部分组成。 1、主干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 
建筑物主干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范围,主要是从设备间到建筑物各个楼层配线架之间的主干路由上所有缆线的施工。它的施工环境全部在室内,且在建筑中已有电缆竖井或专用房间等客观条件。因此,现场环境的施工条件较室外要好。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是所的综合布线系统中必有的组成部分,它与建筑和室内其它管线系统关系密切,因此,在安装施工中必须加强与有关单位协作配合,互相协调,以求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所有缆线敷设和安装顺利进行,且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因本项目只设一个配线间,因此主干子系统也即为水平子系统的垂直部分。 
1)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缆线敷设的基本要求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条数较多,且路由集中,它是综合布线系统中重要骨干线路。因此,在安装敷设前和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以保证敷设缆线的施工质量。 
a) 为了使施工顺利进行,在敷设缆线前,应在施工现场对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核对,尤其是对主干路由中所采用的缆线型号、规格、程式、数量、起迄段落以及安装位置,要重点复核,如有疑问量,应及早与设计单位和主管建设的部门共同协商,予以研究解决,以免耽误工程开展,影响施工进度。 
b) 在敷设缆线前,应对已运到施工现场的各种缆线进行清点和复查。其内容有缆线的型号、规格、长度、起始端和终端地点等,标签上的字迹应清晰、端正和正确,以便按施工顺序、对号入座进行敷设施工。 
c) 为了减少缆线承受的拉力和避免在牵引过程中产生扭绞现象,在布放缆线前,应制作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合格牵引端头和连接装置,把它装在缆线的牵引端。由于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缆线一般长度为几十米,应以人工牵引方法为主。为了保证缆线本身不受损伤,在缆线敷设时,布放缆线的牵引力不宜过大,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在牵引过程中为防止缆线被拖、蹭、刮、磨等损伤,应均匀设置吊挂或支承的支持物间距不应大于1.5m,或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d) 在缆线布放过程中,缆线不应产生扭绞或打圈等有可能影响缆线本身质量的现象。缆线布放后,应平直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不应有可能受到外界的挤压或遭受损伤而产生障碍隐患。 
e) 在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时,需要相应的支承固定件和保护措施,这就是支撑保护方式。它对主干缆线的安全运行起着保证作用,它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为此,在建筑内的电缆竖井和上升房中设有暗敷管路、槽道(包括桥架)等装置,以便敷设主干缆线。 2)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敷设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缆线敷设是极为重要的施工项目,它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有效使用具有决定性作用。这里介绍在敷设缆线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电缆敷设的施工方式 
目前,在建筑中的电缆竖井或上升房内敷设电缆有两种施工方式。一种是由建筑的高层向低层敷设,利用电缆本身自重的有利条件向下垂放的施工方式。另一种是由低层向高层敷设,将电缆向上牵引的施工方式。这两种施工方式虽然仅是敷设方向不同,但差别较大,向下垂放远比向上牵引简便、容易、减少劳动工时和劳力消耗,且加快施工进度;相反,向上牵引费时费工,困难较多。因此,通常采用向下垂放的施工方式,只有在电缆搬运到高层确有很大困难时,才采用由下向上牵引的施工方式。在电缆敷设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向下垂放电缆的施工方式,应将电缆搬到建筑的顶层。电缆由高层向低层垂放,要求每个楼层有人引导下垂和观察敷设过程中的情况,及时解决敷设中的问题。 
b) 为了防止电缆洞孔或管孔的边缘不光滑,磨破电缆的外护套,应在洞孔中放置一个塑料保护槽,以便保护。 
c) 在向下垂放电缆的过程中,要求敷设的速度适中,不宜过快,使电缆从电缆盘中慢速放下垂直进入洞孔。各个楼层的施工人员都应将经过本楼层的电缆徐徐引导到下一个楼层的洞孔,直到电缆逐层布放到要求的楼层为止。并要在统一指挥下宣布敷设完毕后各个楼层的施工人员才将电缆绑扎固定。 
d) 如果各个楼层不是预留直径较小的洞孔,而是大的洞孔或通槽需使用保护装置,应采用滑车轮的装置,将它安装在建筑的顶层,用绳索固定在洞孔或槽口中央,然后电缆通过滑车轮向下垂放。 
e) 向上牵引电缆的施工方法一般采用电动牵引绞车,电动牵引绞车的型号和性能应根据牵引电缆的重量来选择。其施工顺序是由建筑的顶层下垂一条布放牵引拉绳,其强度应足以牵引电缆的所有重量(电缆长度为顶层到最底楼层楼层),将电缆牵引端与拉绳连接妥当。启动绞车,慢慢速将电缆逐层向上牵引,直到电缆引到顶层,电缆应预留一定长度,才停止绞车。此外,各个楼层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将电缆绑扎牢固,以便连接。 
f) 电缆布放时应一定冗余量,在交接间或设备间内,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主干电缆的最小曲率半径应至少是电缆外径的10倍,以便缆线的连接和今后维护检修时使用。 
电缆在电缆槽道或桥架上敷设和固定 
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常采用槽道或桥架敷设,尤其是电缆条数多而集中的干线通道的交接间内。在电缆槽道或桥架上敷设电缆时,应符合以下规定要求: 
a) 电缆在桥架或敞开式的槽道内敷设时,为了使电缆布置牢靠和美观整齐,应采取稳妥的固定绑扎措施。如是在水平装设的桥架内敷设,应在电缆的首端、尾端、转弯处及每间隔3-5m处进行固定:如是在垂直装设的桥架内敷设时,应在电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进行固定.具体固定方法有用专制的塑料电缆扎在桥架或敞开式槽道内的支架上. 
b) 电缆在封闭式的槽道内敷设时,要求在槽道内缆线均应平齐顺直,排列有序,尽量互相不重叠或不交叉,缆线在槽道内不应溢出,影响槽道盖盖合.在缆线进行出槽道的部位或转变处绑扎固定。如槽道是垂直装设时,槽道内的缆线应采取每间隔1.5m处将缆线固定绑扎在槽道内的支架上,以保持整齐美观。 
c) 在桥架槽道内的缆线绑扎固定时,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以示区别,也便于维护检查。例如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25对以上的主干对绞线对称电缆或光缆及信号电缆可分束捆扎。绑扎的间距不宜大于1.5m,绑扎间距应均匀一致,绑扎松紧适度。 2、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虽然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分支部分,但它具有面最


广、量最大、具体情况多而复杂等特点,涉及的施工范围几乎遍及建筑中所有角落。由于建筑中的施工环境有所不同,其缆线的敷设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敷设缆线时,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来考虑电缆施工方法。 
由于在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中对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方式,不可能完全符合施工环境的实际要求,这是因为在建筑物内,各种管线设备和内部装修等各项工程施工中,必然会有所改变,使设计要求与现场具体情况产生差异或脱节,这是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就要求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施工,更要注意按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玩儿泥巴小姐 2024-05-17
仅就综合布线项目的系统集成而言,主要划分为设计、施工、测试验收3个主要阶段,"方案论证"前为设计阶段,中间为施工阶段,"指标测试"之后为测试验收阶段。  1、勘察现场
主要任务是与客户协商网络需求,现场勘察建筑,根据用户提出的信息点位置和数量要求,参考建筑平面图、装修平面图等资料,结合网络设计方案对布线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初步预定信息点数目与位置,进行主干路由和机柜的初步定位。勘察对象包括:建筑结构、机房(设备间)和配线管理间的位置、走线路由、电磁环境、布线设施外观以及对建筑物的破坏(如打过墙眼,等。还要考虑在利用现有空间的同时避开强电及其他线路,做出综合布线调研报吉。
2、规划设计
工程的规则设计将对布线全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应根据调研结果对费用预算、应用需求、施工进度等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并着手做出详细的设计方案。在综合布线系统专业标准和法规的指导下,充分考虑网络设计方案对布线系统的要求,对布线系统总体进行可行性分析,如空间距离、带宽、信息点密度等指标分析,并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如果楼群正在筹建中,应当及时提出综合布线方案,根据整体布局、走线路由情况对建筑设计提出特定的要求,如楼与楼之间的主干通道连接、楼层之间通道的走线规格、管道预埋等,以便后面的施工顺利进行。如果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存在重大缺陷,一旦施工完成,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应当由用户、网络方案设计人员、布线工程人员共同参与方案的评审。如果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必须在方案修改后再进行评审,直到形成最终方案。
3、施工方案
根据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确定详细施工细节(如布线路由、打过墙眼等),综合考虑设计实施中的管理和操作,指定工程负责人和工程监理人员,规划各料、各工以及内外协调施工组织和管理等内容。施工方案中需要考虑用户方的配合程度,对于布线方案对路面和建筑物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最好让用户知晓并获得对方管理部门的批准。施工方案需要与用户方协商,且得到用户方的认可签字,并指定协调负责人予以配合。
4、经费概算
经费概算主要是根据建筑平面图等资料来结算线材的用量,计算布线材料费用、布线工具费用、人工费用和工期等。
5、现场施工
综合布线系统的实现阶段,主要包括土建施工:协调施工队与业主进行职责商谈,提出布线许可,主要是钻孔、走线、信息插座定位、机柜定位、制作布线标记系统等内容。技术安装:主要是机柜内部安装,打信息模块、打配线架。机柜内部要布置得整齐合理,分块鲜明,标识清楚,便于今后维护。不同品牌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打线专用设备。
施工现场指挥人员要有较高素质,应充分理解布线设计方案,并掌握相应的技术规范,必要时才能做出正确的临场判断。当装潢与布线同时开展是,布线应争取主动,早进场调查,把能做的事先做,如挖沟、打钻、敷设管道等,有计划的施工。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设计人员必须尽快修改设计方案,早日拿出解决办法。
6、测试验收
根据相应的布线系统标准规范对布线系统进行各项技术指标的现场认证测试。信息点测试:一般采用12点测试仪,单人可以进行,效率较高,主要测试通断情况,深层测试通常可用FLUKEDSP-叫00O或DTX线缆测试仪,根据TSB一67标准,对接线图(WireM印)、长度(Len拙)、衰减量(AMenu啪on)、近端串音(NEXT)、传播延迟(PropagationDelay)等多方面数据进行测试,并可联机打印测试报告。
负载试验:即加载网络设备后进行部分网络连通性能抽测。
最后是竣工验收审核以及技术文档的移交。
7、文档管理
工程验收完后,必须提供给客户验收报告单,内容包括材料实际用量表、测试报告书、机柜配线图、楼层配线图、信息点分布图以及光纤、语音和视频主干路由图等,为日后的维护提供数据依据。
8、布线维护
当综合布线系统的通信线路和连接硬件出现故障时,应当快速作出响应,提供现场维护,排除故障点,并根据客户需要对现有布线系统进行扩充和修改。
仅就综合布线项目的系统集成而言,主要划分为设计、施工、测试验收3个主要阶段,"方案论证"前为设计阶段,中间为施工阶段,"指标测试"之后为测试验收阶段。  1、勘察现场
主要任务是与客户协商网络需求,现场勘察建筑,根据用户提出的信息点位置和数量要求,参考建筑平面图、装修平面图等资料,结合网络设计方案对布线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初步预定信息点数目与位置,进行主干路由和机柜的初步定位。勘察对象包括:建筑结构、机房(设备间)和配线管理间的位置、走线路由、电磁环境、布线设施外观以及对建筑物的破坏(如打过墙眼,等。还要考虑在利用现有空间的同时避开强电及其他线路,做出综合布线调研报吉。
2、规划设计
工程的规则设计将对布线全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应根据调研结果对费用预算、应用需求、施工进度等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并着手做出详细的设计方案。在综合布线系统专业标准和法规的指导下,充分考虑网络设计方案对布线系统的要求,对布线系统总体进行可行性分析,如空间距离、带宽、信息点密度等指标分析,并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如果楼群正在筹建中,应当及时提出综合布线方案,根据整体布局、走线路由情况对建筑设计提出特定的要求,如楼与楼之间的主干通道连接、楼层之间通道的走线规格、管道预埋等,以便后面的施工顺利进行。如果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存在重大缺陷,一旦施工完成,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应当由用户、网络方案设计人员、布线工程人员共同参与方案的评审。如果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必须在方案修改后再进行评审,直到形成最终方案。
3、施工方案
根据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确定详细施工细节(如布线路由、打过墙眼等),综合考虑设计实施中的管理和操作,指定工程负责人和工程监理人员,规划各料、各工以及内外协调施工组织和管理等内容。施工方案中需要考虑用户方的配合程度,对于布线方案对路面和建筑物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最好让用户知晓并获得对方管理部门的批准。施工方案需要与用户方协商,且得到用户方的认可签字,并指定协调负责人予以配合。
4、经费概算
经费概算主要是根据建筑平面图等资料来结算线材的用量,计算布线材料费用、布线工具费用、人工费用和工期等。
5、现场施工
综合布线系统的实现阶段,主要包括土建施工:协调施工队与业主进行职责商谈,提出布线许可,主要是钻孔、走线、信息插座定位、机柜定位、制作布线标记系统等内容。技术安装:主要是机柜内部安装,打信息模块、打配线架。机柜内部要布置得整齐合理,分块鲜明,标识清楚,便于今后维护。不同品牌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打线专用设备。
施工现场指挥人员要有较高素质,应充分理解布线设计方案,并掌握相应的技术规范,必要时才能做出正确的临场判断。当装潢与布线同时开展是,布线应争取主动,早进场调查,把能做的事先做,如挖沟、打钻、敷设管道等,有计划的施工。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设计人员必须尽快修改设计方案,早日拿出解决办法。
6、测试验收
根据相应的布线系统标准规范对布线系统进行各项技术指标的现场认证测试。信息点测试:一般采用12点测试仪,单人可以进行,效率较高,主要测试通断情况,深层测试通常可用FLUKEDSP-叫00O或DTX线缆测试仪,根据TSB一67标准,对接线图(WireM印)、长度(Len拙)、衰减量(AMenu啪on)、近端串音(NEXT)、传播延迟(PropagationDelay)等多方面数据进行测试,并可联机打印测试报告。
负载试验:即加载网络设备后进行部分网络连通性能抽测。
最后是竣工验收审核以及技术文档的移交。
7、文档管理
工程验收完后,必须提供给客户验收报告单,内容包括材料实际用量表、测试报告书、机柜配线图、楼层配线图、信息点分布图以及光纤、语音和视频主干路由图等,为日后的维护提供数据依据。
8、布线维护
当综合布线系统的通信线路和连接硬件出现故障时,应当快速作出响应,提供现场维护,排除故障点,并根据客户需要对现有布线系统进行扩充和修改。
黄宝宝0328 2024-05-1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安装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1)工程内容较多,且很复杂。包含的子系统项目数量较多,既有屋内,又有屋外:在安装工艺方面细加分析也很复杂和要求较高,既有细如头发的光纤接续,也有吊装体型较大的预制水泥构件。
  (2)技术先进、专业性强,安装工艺要求较高。尤其是光通信的加入,使安装工艺要求提高,也更严格,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是不允许参与操作或进入工程现场的。
  (3)涉及面极为广泛,对外配合协调工作很多,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做好各方面工作,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4)外界干扰影响的因素较多,施工周期容易被延长,尤其是涉及屋外施工部分,更需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细致安排。
  (5)工程现场比较分散,安装施工人员流动作业也多,设备和布线部件的品种类型较多,且价格较贵,工程管理有相当难度。
  这里所说的安装工艺要求,主要是房屋建筑的内部,涉及的面和范围相对较小而狭窄,屋外部分均不讨论.根据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中对安装工艺要求是按房间或空间作出规定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和进线间以及缆线的布放等。
  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工艺要求
  (l)工作区
  1)工作区的通信引出端(又称信息插座)的安装工艺,宜符合以下规定。
  ①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接线盒应有防水和抗压的性能。
  ②安装在墙壁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盒、多用户信息插座盒与集合点配线箱体的底部,它们下部的边缘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  mm;如房间内设置活动地板时,上述高度必须保证,务必增加活动地板的安装高度。
  2)工作区的电源配置和安装工艺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每一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1个220  V交流电源插座,其安装位置应便于使用。
  ②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保护接地与零线应严格分开。
  (2)电信间
  电信间又称交接间或接线间等,它是指主要专门为安装综合布线系统楼层配线设备(FD)和计算机系统楼层网络设备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的场所,并可根据场地情况设:置电缆竖井、等电位接地体、电源插座、UPS配电箱等设施。当上述场地比较宽裕,允许综合布线系统与弱电系统设备(如建筑物的安防、消防、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无线信号覆盖等系统的缆线线槽和功能模块的安装)合设在同一场所时从房屋建筑的角度出发,电信间可改称为弱电间,它是相对于电力线路的强电间而区分的。
  1)电信间的数量应按其所服务的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积来确定。如果该楼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个,水平缆线长度均不超过90  m宜设置一个电信间;当超过这一范围时宜设两个或多个电信间:如每个楼层的信息点数量较少,且水平缆线长度不大于90m的情况下,儿个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为好,以求节省房间面积和减少设备数量。
  2)电信间应与强电间分开设置.以保证通信(信息)网络安全运行,电信间内或其紧邻处应设置电缆竖井(有时称缆线竖井和弱电竖井)。
  3)电信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  m2,也可根据工程中实际安装的配线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容量进行适当调整,即增加或减少电信间的使用面积。
  上述电信间使用面积的计算依据:在一般情况下,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采用19英寸标准机架(柜)安装。机架(柜)尺寸通常为600  (mm)宽x900  (mm)深x2000  (mm)高,共有42U的安装机盘的空间.在机架(柜)内可以安装光纤连接盘、RJ45(24口)配线模块、多线对卡接模块(100对)、理线架、计算机系统集线器(HUB)交换机(SW)设备等。如果按建筑物每层电话和数据信息点各为200个考虑配置上述设备,大约需要2个19英寸(42U)的机架(柜)空间,以此测算电信间的面积最少应为5  m2  (2.5mx2.0m).如电信间内同时设置了内网、外网或专用网时,考虑它们的网络结构复杂、网络规模扩大、设备数量增多和便于维护管理等因素,19英寸机架(柜)应分别设置,并在保持一定间距的情况下,预测和估算电信间的面积。
  4)电信间的设备安装和电源要求应参照标准对设备间的规定办理,具体见下面设备间部分。
  5)电信间应采用向外开的丙级防火门,门宽大于0.7  m。电信间的温、湿度是按配线设备要求提出的,电信间内温度应为10  C-35C,相对湿度宜为20%-80%。如在机架(柜)中安装计算机信息网络设备(例如集线器、交换机),其环境条件应满足设备提出的要求。温、湿度的保证措施由空调专业负责考虑解决。
  上述关于安装工艺的要求,均以总配线架等设备所需的环境要求为主,适当考虑了安装少量计算机系统等网络设备的情况。如果与用户程控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备合装在一起,则电信间或设备间的安装工艺要求应执行相关标准中的规定。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安装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1)工程内容较多,且很复杂。包含的子系统项目数量较多,既有屋内,又有屋外:在安装工艺方面细加分析也很复杂和要求较高,既有细如头发的光纤接续,也有吊装体型较大的预制水泥构件。
  (2)技术先进、专业性强,安装工艺要求较高。尤其是光通信的加入,使安装工艺要求提高,也更严格,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是不允许参与操作或进入工程现场的。
  (3)涉及面极为广泛,对外配合协调工作很多,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做好各方面工作,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4)外界干扰影响的因素较多,施工周期容易被延长,尤其是涉及屋外施工部分,更需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细致安排。
  (5)工程现场比较分散,安装施工人员流动作业也多,设备和布线部件的品种类型较多,且价格较贵,工程管理有相当难度。
  这里所说的安装工艺要求,主要是房屋建筑的内部,涉及的面和范围相对较小而狭窄,屋外部分均不讨论.根据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中对安装工艺要求是按房间或空间作出规定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和进线间以及缆线的布放等。
  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工艺要求
  (l)工作区
  1)工作区的通信引出端(又称信息插座)的安装工艺,宜符合以下规定。
  ①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接线盒应有防水和抗压的性能。
  ②安装在墙壁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盒、多用户信息插座盒与集合点配线箱体的底部,它们下部的边缘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  mm;如房间内设置活动地板时,上述高度必须保证,务必增加活动地板的安装高度。
  2)工作区的电源配置和安装工艺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每一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1个220  V交流电源插座,其安装位置应便于使用。
  ②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保护接地与零线应严格分开。
  (2)电信间
  电信间又称交接间或接线间等,它是指主要专门为安装综合布线系统楼层配线设备(FD)和计算机系统楼层网络设备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的场所,并可根据场地情况设:置电缆竖井、等电位接地体、电源插座、UPS配电箱等设施。当上述场地比较宽裕,允许综合布线系统与弱电系统设备(如建筑物的安防、消防、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无线信号覆盖等系统的缆线线槽和功能模块的安装)合设在同一场所时从房屋建筑的角度出发,电信间可改称为弱电间,它是相对于电力线路的强电间而区分的。
  1)电信间的数量应按其所服务的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积来确定。如果该楼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个,水平缆线长度均不超过90  m宜设置一个电信间;当超过这一范围时宜设两个或多个电信间:如每个楼层的信息点数量较少,且水平缆线长度不大于90m的情况下,儿个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为好,以求节省房间面积和减少设备数量。
  2)电信间应与强电间分开设置.以保证通信(信息)网络安全运行,电信间内或其紧邻处应设置电缆竖井(有时称缆线竖井和弱电竖井)。
  3)电信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  m2,也可根据工程中实际安装的配线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容量进行适当调整,即增加或减少电信间的使用面积。
  上述电信间使用面积的计算依据:在一般情况下,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采用19英寸标准机架(柜)安装。机架(柜)尺寸通常为600  (mm)宽x900  (mm)深x2000  (mm)高,共有42U的安装机盘的空间.在机架(柜)内可以安装光纤连接盘、RJ45(24口)配线模块、多线对卡接模块(100对)、理线架、计算机系统集线器(HUB)交换机(SW)设备等。如果按建筑物每层电话和数据信息点各为200个考虑配置上述设备,大约需要2个19英寸(42U)的机架(柜)空间,以此测算电信间的面积最少应为5  m2  (2.5mx2.0m).如电信间内同时设置了内网、外网或专用网时,考虑它们的网络结构复杂、网络规模扩大、设备数量增多和便于维护管理等因素,19英寸机架(柜)应分别设置,并在保持一定间距的情况下,预测和估算电信间的面积。
  4)电信间的设备安装和电源要求应参照标准对设备间的规定办理,具体见下面设备间部分。
  5)电信间应采用向外开的丙级防火门,门宽大于0.7  m。电信间的温、湿度是按配线设备要求提出的,电信间内温度应为10  C-35C,相对湿度宜为20%-80%。如在机架(柜)中安装计算机信息网络设备(例如集线器、交换机),其环境条件应满足设备提出的要求。温、湿度的保证措施由空调专业负责考虑解决。
  上述关于安装工艺的要求,均以总配线架等设备所需的环境要求为主,适当考虑了安装少量计算机系统等网络设备的情况。如果与用户程控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备合装在一起,则电信间或设备间的安装工艺要求应执行相关标准中的规定。
哆啦C梦的梦 2024-05-01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762878894805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