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种植栽培技术哪位朋友熟悉

2024-06-03 20:55:03 (25分钟前 更新) 108 7944

最新回答

培育壮芽就是在播种前对姜种进行必要的处理,促使姜芽萌发,保持姜芽生长健壮。通常按三个步骤进行:    (一)晒姜和困姜    
晒姜通常于播种前20—30天进行。淮北地区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在3月上、中旬,趁晴天从贮藏窖内取出姜种,于上午8点到下午4点,平铺在草席或干净的地上晾晒1—2天。晒姜要适度,若中午阳光强烈,可用草席遮阳。晒姜时要勤翻动姜块,保证晾晒均匀,傍晚收进屋内,以防夜间受冻。    
晒姜结束后,将姜种置于屋内,覆盖草苫或旧棉被,堆放2—3天,称为“困姜”。    
晒姜和困姜可以提高姜块温度,促进内部养分分解,加快发芽速度,减少姜块水分,防止姜块腐烂。    
(二)挑选    
 晒姜、困姜后,将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姜块淘汰。选留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做姜种。  
(三)催芽    
把姜种放在温度20—25℃、湿度70—80%的环境中,促使种姜幼芽快速萌发。催芽在北方称“炕姜芽”,地膜栽培多在惊蛰至春分前后;南方称“熏姜”或“催青”,多在惊蛰前后。露地栽培推迟25—30天进行。    催芽的方法很多,只要满足姜芽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即可。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电热毯加温催芽法:在室内干净的地上或床上,先铺一层10厘米厚的干麦秸,上铺一层薄地膜,一层电热毯,再铺一层薄地膜,一层2—3厘米厚的干麦秸,做成催芽床。趁晴暖天气姜体温度较高时,将姜种层层平放在麦秸上,堆放厚度为50—60厘米,过厚则温度高,湿度大,容易引起烂种,反之则不利于发芽。然后把电热毯温度控制器的接点温度计放到姜堆中间,上面再盖一层10厘米厚的麦秸,一层旧棉被。接通电源,把温度控制器指针定在25℃,10—12天以后,姜堆内部温度升高,温度调低到20--21℃。如湿度过大,中午时分可把棉被掀开1—3小时,再盖上即可。经过20—25天左右,幼芽长至0.5—1.0厘米时即可播种。
培育壮芽就是在播种前对姜种进行必要的处理,促使姜芽萌发,保持姜芽生长健壮。通常按三个步骤进行:    (一)晒姜和困姜    
晒姜通常于播种前20—30天进行。淮北地区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在3月上、中旬,趁晴天从贮藏窖内取出姜种,于上午8点到下午4点,平铺在草席或干净的地上晾晒1—2天。晒姜要适度,若中午阳光强烈,可用草席遮阳。晒姜时要勤翻动姜块,保证晾晒均匀,傍晚收进屋内,以防夜间受冻。    
晒姜结束后,将姜种置于屋内,覆盖草苫或旧棉被,堆放2—3天,称为“困姜”。    
晒姜和困姜可以提高姜块温度,促进内部养分分解,加快发芽速度,减少姜块水分,防止姜块腐烂。    
(二)挑选    
 晒姜、困姜后,将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姜块淘汰。选留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做姜种。  
(三)催芽    
把姜种放在温度20—25℃、湿度70—80%的环境中,促使种姜幼芽快速萌发。催芽在北方称“炕姜芽”,地膜栽培多在惊蛰至春分前后;南方称“熏姜”或“催青”,多在惊蛰前后。露地栽培推迟25—30天进行。    催芽的方法很多,只要满足姜芽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即可。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电热毯加温催芽法:在室内干净的地上或床上,先铺一层10厘米厚的干麦秸,上铺一层薄地膜,一层电热毯,再铺一层薄地膜,一层2—3厘米厚的干麦秸,做成催芽床。趁晴暖天气姜体温度较高时,将姜种层层平放在麦秸上,堆放厚度为50—60厘米,过厚则温度高,湿度大,容易引起烂种,反之则不利于发芽。然后把电热毯温度控制器的接点温度计放到姜堆中间,上面再盖一层10厘米厚的麦秸,一层旧棉被。接通电源,把温度控制器指针定在25℃,10—12天以后,姜堆内部温度升高,温度调低到20--21℃。如湿度过大,中午时分可把棉被掀开1—3小时,再盖上即可。经过20—25天左右,幼芽长至0.5—1.0厘米时即可播种。
浅葱de琴 2024-06-03
-、生姜播种时间
生姜的播种时间-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生姜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种姜要选择50—100克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好,太大的姜块也可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开,但伤□应用草朩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
生姜播种前最好用药剂浸种催芽,方法将种姜摊开晾晒1—2天然后用1:l:12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种姜捞出后,用潮砂子将其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厚度约30—40公分,使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8—10天即可出芽,报据芽子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每亩用种量300—500千克。
ニ、生姜的种植条件
1、温度:姜原产于我国热带及东印度,性喜温暖,根茎(姜块)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在16~18摄氏度以上オ能发芽,在20~27摄氏度时姜块发育迅速,月均温为24~29摄氏度最适宜根茎分生,在15摄氏度以下停止生长,达40摄氏度时发芽仍无妨碍。但低于10摄氏度以下,姜块容易腐烂。
2、光照:姜耐阴而不耐强日照,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故栽培时应搭荫棚或利用间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3、水份:姜的根系不发达,耐旱抗涝性能差,故对于水分的要求格外讲究。在生长期间土壤过干或过湿对姜块的生长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发病腐烂。
4、土壤营养:姜喜欢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湿的低洼地栽种生长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长也不好。姜对钾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生姜播种时间
生姜的播种时间-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生姜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种姜要选择50—100克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好,太大的姜块也可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开,但伤□应用草朩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
生姜播种前最好用药剂浸种催芽,方法将种姜摊开晾晒1—2天然后用1:l:12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种姜捞出后,用潮砂子将其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厚度约30—40公分,使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8—10天即可出芽,报据芽子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每亩用种量300—500千克。
ニ、生姜的种植条件
1、温度:姜原产于我国热带及东印度,性喜温暖,根茎(姜块)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在16~18摄氏度以上オ能发芽,在20~27摄氏度时姜块发育迅速,月均温为24~29摄氏度最适宜根茎分生,在15摄氏度以下停止生长,达40摄氏度时发芽仍无妨碍。但低于10摄氏度以下,姜块容易腐烂。
2、光照:姜耐阴而不耐强日照,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故栽培时应搭荫棚或利用间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3、水份:姜的根系不发达,耐旱抗涝性能差,故对于水分的要求格外讲究。在生长期间土壤过干或过湿对姜块的生长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发病腐烂。
4、土壤营养:姜喜欢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湿的低洼地栽种生长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长也不好。姜对钾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派飞凯特 2024-05-31
生姜种植技术  
1、生姜属姜科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多作一年生栽培,其根系较细,食用部分是地下肥茎,长在土壤中,且种姜地有“三忌”,即忌作连、忌积水、忌暴晒。因此,姜地要选择耕作层较深厚、土层疏松、土质肥沃、有机腐殖物质丰富的壤土或砂质壤土,高产地最好是靠近水源的阴凉田块,又高燥向阳、排水良好。整地时要先翻深园地1.5—2尺,碎土晒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整成畦宽4—6尺的深沟高畦,畦面略成拱形,四周挖排水沟。下种前要施足基肥,每亩可施腐熟牛粪等土杂肥20—30担、草木灰200—300斤,施后用泥土混和。
 2.一般贮藏在地窖或沙藏室内阴凉处,应在春分前后拔取块茎肥大、顶芽饱满完整、无病虫害或损伤、节间粗壮的双排老姜或新姜作姜种。姜种先曝晒2—3天,之后用1∶1∶150波尔多液(即1份硫酸铜、1份生白灰配150份水)浸20分钟消毒(若有发生“姜瘟”的地区,要用代森锌1斤加水400—500斤浸泡10—20分钟,取出洗净后再拌上草木灰),之后将姜种放入和煦的室内阴凉处,地面上要先铺一层稻草或草帘、麦壳,才堆上姜种约2—2.5尺厚,其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催芽1—2天。待姜芽抽出1—2厘米时选芽切种,除去细弱小芽和有黑色小雀斑的病芽,保留露白肥壮芽,随即根据姜种芽的着生疏密程度按芽切成长2.5—3寸,有姜节3—4节的单块,每块重约1—2两,。每块保持1—2个姜芽。要边切边种,不能留隔夜芽。  
3、种植生姜一般在清明节前后进行较适宜,可在畦上开3—4条深约3寸的纵向种植沟。沟行距离1.5—1.8尺,按株距5—6寸摆下种块,姜芽沿种植沟的东南侧,芽头朝上。之后每块姜种盖上火烧土或土杂灰肥或细土作“护种肥”,高产要求每百穴用一担土杂肥;再在姜沟覆盖腐熟的畜栏粪,沟边施腐熟的人畜粪,覆土平沟后,畦上盖一层稻草或杂草,以利保温补水,促进幼苗出土生长。一般,每亩用姜种200斤左右即可,如果准备回收姜种(母姜)的,则姜种要切大块一点,每亩用种量宜400—500斤。如在烟田或其它园地套种生姜,每亩也要用姜种450斤左右,并在套种前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2—3钟头,捞起闷种10—12钟头,之后用清水洗净,以防“姜瘟”。套种的季候可提前到雨水至惊蜇间,烟地要做成畦带沟5—6寸,畦中间种一行晒烟,株距一尺半,每亩种晒烟1200—1250株。畦两旁各挖一行套这穴,株距6寸,行距1.4—1.6尺,每亩套种生姜五千至五千五百穴。每亩施钙镁磷5—6斤作底肥,用40—50担火烧土作盖种肥。一般按此套种,加强办理,亩产值可达一千六百元。
 4、生姜出芽后,要及时除草松土,并注重到由于姜的生长过程中需肥量大,除重施底肥外还要多次撒施。一般在齐苗后10天左右,苗高2—3寸即应施促苗肥,亩施稀薄人畜粪20—30担、氯化钾或硫酸钾15—20斤;闰个月后再施一次壮苗肥;夏至间,当生姜长到7—8片叶时,亩用猪牛粪肥20—30担,或以腐熟土杂肥作促子肥。施后用土壤覆盖畦面,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中耕锄草进行培土。所用的人粪尿或饼肥必须充分腐熟。生姜是嗜钾作物,对于钾肥效应敏感,故要增施有机肥,多施速效钾肥。高产种姜,还要求在苗长至1尺后,每百穴混施磷、钾肥各半斤:40天后再施碳铵2斤。7—8月姜块膨长步入旺长季候,每月要中耕锄草2—3次,并看苗补肥,勤加培土,以防根茎裸露,影响品质。到立秋时要培土,再结合施1斤半尿素;处暑前后再施一次壮姜肥。  烟田套种的生姜,苗高5—6寸时,可结合晒烟进行中耕锄草,并每亩施30担薄水肥。苗期的田管以晒烟为主,兼顾生姜。在六月上旬晒烟收成后,要再及时中耕锄草,把烟茎回田并亩施30担土杂肥,还要在上面覆盖沟底土,之后每亩再浇施10—12斤尿素和25担人粪尿,再盖上稻草。在八至九月姜的膨大期,每亩施尿素八至十斤、氯化钾十斤和人粪尿30担。由于生姜既怕旱,又怕浸水,苗期要及时排水,中后期干旱时要灌跑马水,在收获前半个月还要灌一次水。
 5、姜喜阴湿,怕强光直射,当苗高4—5寸时,如非套种在高秆作物园中的,就要在芒种前后及时搭高约3尺左右的遮荫棚,棚上盖稻草,以能透射微光为度,防止生姜受曝晒而至枯萎,处处暑前后除去遮荫。同时,生姜一般都需要充足的水份,夏暑炎热及遇旱时,每隔7—10天,早晚要浇水一次,可采用浇灌或沟灌。  此外,培土和去蘖也是种姜的要害环节。姜的根系分布浅,要结合浅锄去蘖、培土,每个种块保留1—2根壮苗,以后每隔15天培土一次,共要培土2—3次,一般姜株培有5—6寸高土埂子即可,使地下茎不露出地面,以利姜块生长。为防止姜禾徒长,促使地下茎肥大,立秋前后趁早晨露珠未干时抽去姜禾顶心,以后每隔十天抽顶心一次。  一下是说的病害:生姜最容易感染青枯腐败病,亦称“姜瘟”,是一种球菌花柳病害,在高温高湿、暴雨闷热的气候条件下发生很快,传播迅速,常风行成灾,丧失很大。防治的办法主要是采用轮作或新开地种姜较不易发病,以及姜种消毒、高畦栽培、增施钾肥和每次追肥不宜过多等农业防治。当发明病株时,应立即连根带土铲除,深埋或废弃,将穴土翻出曝晒,并在病穴内撒施生白灰消毒。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70%或敌克松液掺水浇根部,也可用50%代森铵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还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两加水100斤,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洒3—4次。  其次,生姜还可能患叶枯病,可喷射1∶1∶200倍波尔多液防治。生姜主要的害虫是钻心虫,可用2.5%敌百虫粉2—4斤,加细砂50—100斤,拌成毒土撒在姜株周围,也可进行人工捕捉;生姜在出苗后,用40%乐果1500倍喷液喷施,也可防线老虎、蛴虫等为害。嫩姜在八月底可采集上市,老姜宜在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摘收获,一般从十月至翌年的一月中旬均可,寒冷地区宜早收,以霜降至立冬或大雪时,选择晴天及时收获,出售或加工。如需贮藏,应放入地窖、山穴、地洞,用细土或沙盖上,或用沙堆于阴凉处,贮藏期间温度应保持在12—15℃,相对于湿度以80—90%为宜,同时要经常检查,剔除烂姜。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生姜种植技术  
1、生姜属姜科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多作一年生栽培,其根系较细,食用部分是地下肥茎,长在土壤中,且种姜地有“三忌”,即忌作连、忌积水、忌暴晒。因此,姜地要选择耕作层较深厚、土层疏松、土质肥沃、有机腐殖物质丰富的壤土或砂质壤土,高产地最好是靠近水源的阴凉田块,又高燥向阳、排水良好。整地时要先翻深园地1.5—2尺,碎土晒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整成畦宽4—6尺的深沟高畦,畦面略成拱形,四周挖排水沟。下种前要施足基肥,每亩可施腐熟牛粪等土杂肥20—30担、草木灰200—300斤,施后用泥土混和。
 2.一般贮藏在地窖或沙藏室内阴凉处,应在春分前后拔取块茎肥大、顶芽饱满完整、无病虫害或损伤、节间粗壮的双排老姜或新姜作姜种。姜种先曝晒2—3天,之后用1∶1∶150波尔多液(即1份硫酸铜、1份生白灰配150份水)浸20分钟消毒(若有发生“姜瘟”的地区,要用代森锌1斤加水400—500斤浸泡10—20分钟,取出洗净后再拌上草木灰),之后将姜种放入和煦的室内阴凉处,地面上要先铺一层稻草或草帘、麦壳,才堆上姜种约2—2.5尺厚,其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催芽1—2天。待姜芽抽出1—2厘米时选芽切种,除去细弱小芽和有黑色小雀斑的病芽,保留露白肥壮芽,随即根据姜种芽的着生疏密程度按芽切成长2.5—3寸,有姜节3—4节的单块,每块重约1—2两,。每块保持1—2个姜芽。要边切边种,不能留隔夜芽。  
3、种植生姜一般在清明节前后进行较适宜,可在畦上开3—4条深约3寸的纵向种植沟。沟行距离1.5—1.8尺,按株距5—6寸摆下种块,姜芽沿种植沟的东南侧,芽头朝上。之后每块姜种盖上火烧土或土杂灰肥或细土作“护种肥”,高产要求每百穴用一担土杂肥;再在姜沟覆盖腐熟的畜栏粪,沟边施腐熟的人畜粪,覆土平沟后,畦上盖一层稻草或杂草,以利保温补水,促进幼苗出土生长。一般,每亩用姜种200斤左右即可,如果准备回收姜种(母姜)的,则姜种要切大块一点,每亩用种量宜400—500斤。如在烟田或其它园地套种生姜,每亩也要用姜种450斤左右,并在套种前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2—3钟头,捞起闷种10—12钟头,之后用清水洗净,以防“姜瘟”。套种的季候可提前到雨水至惊蜇间,烟地要做成畦带沟5—6寸,畦中间种一行晒烟,株距一尺半,每亩种晒烟1200—1250株。畦两旁各挖一行套这穴,株距6寸,行距1.4—1.6尺,每亩套种生姜五千至五千五百穴。每亩施钙镁磷5—6斤作底肥,用40—50担火烧土作盖种肥。一般按此套种,加强办理,亩产值可达一千六百元。
 4、生姜出芽后,要及时除草松土,并注重到由于姜的生长过程中需肥量大,除重施底肥外还要多次撒施。一般在齐苗后10天左右,苗高2—3寸即应施促苗肥,亩施稀薄人畜粪20—30担、氯化钾或硫酸钾15—20斤;闰个月后再施一次壮苗肥;夏至间,当生姜长到7—8片叶时,亩用猪牛粪肥20—30担,或以腐熟土杂肥作促子肥。施后用土壤覆盖畦面,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中耕锄草进行培土。所用的人粪尿或饼肥必须充分腐熟。生姜是嗜钾作物,对于钾肥效应敏感,故要增施有机肥,多施速效钾肥。高产种姜,还要求在苗长至1尺后,每百穴混施磷、钾肥各半斤:40天后再施碳铵2斤。7—8月姜块膨长步入旺长季候,每月要中耕锄草2—3次,并看苗补肥,勤加培土,以防根茎裸露,影响品质。到立秋时要培土,再结合施1斤半尿素;处暑前后再施一次壮姜肥。  烟田套种的生姜,苗高5—6寸时,可结合晒烟进行中耕锄草,并每亩施30担薄水肥。苗期的田管以晒烟为主,兼顾生姜。在六月上旬晒烟收成后,要再及时中耕锄草,把烟茎回田并亩施30担土杂肥,还要在上面覆盖沟底土,之后每亩再浇施10—12斤尿素和25担人粪尿,再盖上稻草。在八至九月姜的膨大期,每亩施尿素八至十斤、氯化钾十斤和人粪尿30担。由于生姜既怕旱,又怕浸水,苗期要及时排水,中后期干旱时要灌跑马水,在收获前半个月还要灌一次水。
 5、姜喜阴湿,怕强光直射,当苗高4—5寸时,如非套种在高秆作物园中的,就要在芒种前后及时搭高约3尺左右的遮荫棚,棚上盖稻草,以能透射微光为度,防止生姜受曝晒而至枯萎,处处暑前后除去遮荫。同时,生姜一般都需要充足的水份,夏暑炎热及遇旱时,每隔7—10天,早晚要浇水一次,可采用浇灌或沟灌。  此外,培土和去蘖也是种姜的要害环节。姜的根系分布浅,要结合浅锄去蘖、培土,每个种块保留1—2根壮苗,以后每隔15天培土一次,共要培土2—3次,一般姜株培有5—6寸高土埂子即可,使地下茎不露出地面,以利姜块生长。为防止姜禾徒长,促使地下茎肥大,立秋前后趁早晨露珠未干时抽去姜禾顶心,以后每隔十天抽顶心一次。  一下是说的病害:生姜最容易感染青枯腐败病,亦称“姜瘟”,是一种球菌花柳病害,在高温高湿、暴雨闷热的气候条件下发生很快,传播迅速,常风行成灾,丧失很大。防治的办法主要是采用轮作或新开地种姜较不易发病,以及姜种消毒、高畦栽培、增施钾肥和每次追肥不宜过多等农业防治。当发明病株时,应立即连根带土铲除,深埋或废弃,将穴土翻出曝晒,并在病穴内撒施生白灰消毒。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70%或敌克松液掺水浇根部,也可用50%代森铵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还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两加水100斤,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洒3—4次。  其次,生姜还可能患叶枯病,可喷射1∶1∶200倍波尔多液防治。生姜主要的害虫是钻心虫,可用2.5%敌百虫粉2—4斤,加细砂50—100斤,拌成毒土撒在姜株周围,也可进行人工捕捉;生姜在出苗后,用40%乐果1500倍喷液喷施,也可防线老虎、蛴虫等为害。嫩姜在八月底可采集上市,老姜宜在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摘收获,一般从十月至翌年的一月中旬均可,寒冷地区宜早收,以霜降至立冬或大雪时,选择晴天及时收获,出售或加工。如需贮藏,应放入地窖、山穴、地洞,用细土或沙盖上,或用沙堆于阴凉处,贮藏期间温度应保持在12—15℃,相对于湿度以80—90%为宜,同时要经常检查,剔除烂姜。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无锡一号 2024-05-20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2648019790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