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说陶瓷印刷工艺是怎样的

2024-06-06 08:17:05 (18分钟前 更新) 153 6545

最新回答

1.转移印刷:印色先印在一种媒介物上,再由媒介物转移至承印物上的印刷方法。
2.木刻水印:也称木版水印。将制图分刻成若干块印版,然后用水溶性图画色料印刷的一种传统工艺。
3.石版印刷:简称石印。用石头作印版的平版直接印刷工艺。
4.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用厚玻璃涂布感光层,用阴图曝光形成不同的吸水性。利用油水互斥原理印刷。
5.誊写版印刷:手抄腊纸油印。
6.铜锌版印刷:又称凸版图版印刷。用铜版或锌版作印版的印刷方法。
7.树脂版印刷:用树脂、尼龙等作印版的印刷方法。
8.纸基版印刷:用纸作版材的小型平版印刷。
9.轻印刷:又称办公印刷系统。用照排、小型胶印机,小型装订机械的印刷系统。
10.网络印刷:网络印刷这一概念于2005年引入中国,是应用网络提供印刷服务的解决方案,客户使用个人计算机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印刷品。
特种印刷
所谓特种印刷,就是通过特种设备、特种技术来印刷那些常规设备和技术不能印刷的产品和介质。能进行这种印刷的设备主要有:丝网印机,凹印机,平版UV打印机,UV胶印机。
除普通纸张印刷外,其他承印材料的印刷几乎都可划归特种印刷范围,如金属薄板印刷(印铁)、贴花印刷、软管印刷、玻璃容器印刷、集成电路板印刷。
除常规的印刷方式(胶印、凸印、凹印、丝网印刷)外,其他印刷方式也都可以划归特种印刷的范围:如静电印刷、热转印、喷墨印刷、电磁印刷、立体印刷(含全息印刷)和盲文印刷等。
除使用常规油墨外,使用其他特殊油墨(如防伪油墨)的印刷方式几乎都可以划归特种印刷的范围。如使用玻璃、陶瓷、搪瓷印刷油墨,金属印刷油墨,防伪油墨,热转印及水转印油墨,导电油墨进行印刷的印刷方式。
1.转移印刷:印色先印在一种媒介物上,再由媒介物转移至承印物上的印刷方法。
2.木刻水印:也称木版水印。将制图分刻成若干块印版,然后用水溶性图画色料印刷的一种传统工艺。
3.石版印刷:简称石印。用石头作印版的平版直接印刷工艺。
4.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用厚玻璃涂布感光层,用阴图曝光形成不同的吸水性。利用油水互斥原理印刷。
5.誊写版印刷:手抄腊纸油印。
6.铜锌版印刷:又称凸版图版印刷。用铜版或锌版作印版的印刷方法。
7.树脂版印刷:用树脂、尼龙等作印版的印刷方法。
8.纸基版印刷:用纸作版材的小型平版印刷。
9.轻印刷:又称办公印刷系统。用照排、小型胶印机,小型装订机械的印刷系统。
10.网络印刷:网络印刷这一概念于2005年引入中国,是应用网络提供印刷服务的解决方案,客户使用个人计算机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印刷品。
特种印刷
所谓特种印刷,就是通过特种设备、特种技术来印刷那些常规设备和技术不能印刷的产品和介质。能进行这种印刷的设备主要有:丝网印机,凹印机,平版UV打印机,UV胶印机。
除普通纸张印刷外,其他承印材料的印刷几乎都可划归特种印刷范围,如金属薄板印刷(印铁)、贴花印刷、软管印刷、玻璃容器印刷、集成电路板印刷。
除常规的印刷方式(胶印、凸印、凹印、丝网印刷)外,其他印刷方式也都可以划归特种印刷的范围:如静电印刷、热转印、喷墨印刷、电磁印刷、立体印刷(含全息印刷)和盲文印刷等。
除使用常规油墨外,使用其他特殊油墨(如防伪油墨)的印刷方式几乎都可以划归特种印刷的范围。如使用玻璃、陶瓷、搪瓷印刷油墨,金属印刷油墨,防伪油墨,热转印及水转印油墨,导电油墨进行印刷的印刷方式。
FLYINGJOHNNY 2024-06-06
1、要完成一个杯子的烤花需要有几个步骤,第一步,印花纸。通俗点讲花纸就是一层很薄的膜,专业点讲叫聚乙烯醇缩丁醛膜,在膜上面印刷要往杯子上做的图案,这是印花纸工序,也是杯子烤花的前提。
2、花纸印刷好了,接着就是第二步,贴花纸。这一步很简单了,就是将做好的花纸贴到杯子上面去。但是在贴花纸的时候有讲究了,花纸要很平整的、完全的贴到杯子上面去,中间不能有气泡,印有图案的部分不能有褶皱,否则杯子在高温烤花的时候容易出现爆花(也就是印刷的部分花掉了)的情况。但因为陶瓷杯不是标准件,所以所有的贴花都要由贴花工人手工来贴,这也就是我们可能见到的十个相同图案的杯子放成一排来看,印刷的图案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原因了。
3、杯子完成贴花后,下一步就是烤花了。这一步更简单,将贴好花纸的杯子放入窑炉里面用高温烤制。烤花的关键在于温度,温度是受花纸的颜色、陶瓷杯的材质制约的。也就是说不同的颜色需要有不同的温度来烤制,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来。若温度低于了颜色需要的温度,那么印刷的图案没有光泽,颜色不鲜艳,若温度高于了颜色需要的温度,那么印刷的图案颜色会变淡变白,甚至跟没有印刷一样。但是陶瓷杯的材质也会影响着烤花的温度的,因为烤花的温度要刚好使陶瓷杯上的釉开始溶化,这时候花纸上的陶瓷色剂才会渗入到釉的里面去,等到产品降温下来后,颜色和陶瓷杯成为一体,这样就达到了陶瓷杯不会掉色的目的。若烤花的温度太低,陶瓷杯的釉还没开始变化就已经完成了烤花,那么印刷的颜色只是附在陶瓷杯的表面上,若用湿毛巾用力擦拭图案便会掉的。
4、陶瓷杯完成了烤花,也就完成了印刷图案的全部工序。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花纸的那层膜还是印在膜上的各种颜料,都是无毒无害的。花纸的那层膜叫聚乙烯醇缩丁醛膜,是由缩丁醛和酒精为原料制成的,印在膜上的各种颜色都是陶瓷专用颜料,也就是各种土、石头之类的东西。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1、要完成一个杯子的烤花需要有几个步骤,第一步,印花纸。通俗点讲花纸就是一层很薄的膜,专业点讲叫聚乙烯醇缩丁醛膜,在膜上面印刷要往杯子上做的图案,这是印花纸工序,也是杯子烤花的前提。
2、花纸印刷好了,接着就是第二步,贴花纸。这一步很简单了,就是将做好的花纸贴到杯子上面去。但是在贴花纸的时候有讲究了,花纸要很平整的、完全的贴到杯子上面去,中间不能有气泡,印有图案的部分不能有褶皱,否则杯子在高温烤花的时候容易出现爆花(也就是印刷的部分花掉了)的情况。但因为陶瓷杯不是标准件,所以所有的贴花都要由贴花工人手工来贴,这也就是我们可能见到的十个相同图案的杯子放成一排来看,印刷的图案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原因了。
3、杯子完成贴花后,下一步就是烤花了。这一步更简单,将贴好花纸的杯子放入窑炉里面用高温烤制。烤花的关键在于温度,温度是受花纸的颜色、陶瓷杯的材质制约的。也就是说不同的颜色需要有不同的温度来烤制,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来。若温度低于了颜色需要的温度,那么印刷的图案没有光泽,颜色不鲜艳,若温度高于了颜色需要的温度,那么印刷的图案颜色会变淡变白,甚至跟没有印刷一样。但是陶瓷杯的材质也会影响着烤花的温度的,因为烤花的温度要刚好使陶瓷杯上的釉开始溶化,这时候花纸上的陶瓷色剂才会渗入到釉的里面去,等到产品降温下来后,颜色和陶瓷杯成为一体,这样就达到了陶瓷杯不会掉色的目的。若烤花的温度太低,陶瓷杯的釉还没开始变化就已经完成了烤花,那么印刷的颜色只是附在陶瓷杯的表面上,若用湿毛巾用力擦拭图案便会掉的。
4、陶瓷杯完成了烤花,也就完成了印刷图案的全部工序。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花纸的那层膜还是印在膜上的各种颜料,都是无毒无害的。花纸的那层膜叫聚乙烯醇缩丁醛膜,是由缩丁醛和酒精为原料制成的,印在膜上的各种颜色都是陶瓷专用颜料,也就是各种土、石头之类的东西。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vivian0415 2024-05-22
如下:  
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2、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4、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利坯时对于坯体厚薄程度的控制及其识别方法,是掌握利坯技术和确保利坯质量的关键。按一般经验,测定坯体厚薄是以手指上下抚摸并轻轻弹叩,听其不同部位的响声。坯体较厚者,弹之发出“咯咯”之声,修至中等厚度时则发出“咚咚”之声;高档瓷坯体修至适当薄度时,弹之则发出“卟卟”的脆声。  
5、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如下:  
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2、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4、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利坯时对于坯体厚薄程度的控制及其识别方法,是掌握利坯技术和确保利坯质量的关键。按一般经验,测定坯体厚薄是以手指上下抚摸并轻轻弹叩,听其不同部位的响声。坯体较厚者,弹之发出“咯咯”之声,修至中等厚度时则发出“咚咚”之声;高档瓷坯体修至适当薄度时,弹之则发出“卟卟”的脆声。  
5、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夏小麦521 2024-05-18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924040317535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