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特色房屋

2024-05-13 15:57:53 (50分钟前 更新) 201 5983

最新回答

你好,1.蒙古包和帐篷蒙古包  蒙古族居住的一种圆形毡房。上部像一把撑开的毡伞,顶端的中央留有天窗,作为通气、采光和包内生火时烟尘的出口。下部四周围是圆形的毡墙,上与伞檐相接,下端直立于地上。一般高约七、八尺,直径约丈余,整个包都是用白毡搭铺而成的,并用毛绳从四周缚住,能抵挡风雨。蒙古包不仅轻便,易于拆卸和搬运,还具有冬暖夏凉,对大风雪阻力小的特点,最适宜于游牧生活。帐篷  藏族牧区人民的住房。帐篷是用牦牛布(褐子)缀成的长方形帐幕。大小不一,当中以两根木杆为柱,一根木杆为梁支撑,外面倾斜用毛绳拉开紧系于钉在地上的木橛上,帐篷即算搭起。帐篷正脊高有五米许,并留有宽约十五厘米、长1.5米的缝隙,供采光和通风。四周用草饼或土坯垒成高约40到50厘米高的墙桓,上堆放青稞、酥油袋等物。帐篷中央筑有土灶。灶的两边都有除灰洞。以灶为界,入口左方为女席,右方为男席。这种帐篷用牛绒毛捻纺,质地厚,不怕风雨大雪,也便于牧民随时搬迁。  2.吊脚楼和半边楼苗族主要建筑形式:吊角楼  吊脚楼  苗族的一种住房。建筑在坡斜地窄、有两三层阶梯的坡地上。它是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势,于下方竖立较长的木柱,上方则竖立较短的木柱作支撑,上铺楼板而成。一般楼下不住人,只用来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吊脚楼经济实用,别具特色。我国黔东南苗家居住的房屋,多半是吊脚楼。半边楼  布依族住房的一种形式。它是布依族盖于斜坡之上的楼房,因其前半部分为楼房,后半部分为平房,故名。半边楼盛行于贵州红水河北岸,具有显著的山区建筑特色。哈尼族主要建筑——蘑菇房3.平顶房和石屋平顶房  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过去居住的一种简陋的平顶房屋。屋体多为长方形,约十余平方米。屋顶留有天窗,刮风时加盖,四壁不另安窗,门为单扇。由于屋顶平坦,因而可放柴草或晾晒谷物。这种房屋只要下实地基,四周砌上土坯墙壁,墙顶搭上木椽,盖草抹泥即成。新疆南部之所以出现这类房屋,除过去农民经济贫困外,也因该地区空气干燥,降水量极少有关。石屋  塔吉克族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下的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自治县。其首府自古就有“石城”之称。石屋的外形和维吾尔族的平顶屋基本相似。屋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墙上无窗,屋顶开小天窗。生活在高山峻岭上的塔吉克族人民因地制宜,利用天然石料建造庄园、房屋和畜圈的墙壁,因而人称他们的建筑为“石屋”。
你好,1.蒙古包和帐篷蒙古包  蒙古族居住的一种圆形毡房。上部像一把撑开的毡伞,顶端的中央留有天窗,作为通气、采光和包内生火时烟尘的出口。下部四周围是圆形的毡墙,上与伞檐相接,下端直立于地上。一般高约七、八尺,直径约丈余,整个包都是用白毡搭铺而成的,并用毛绳从四周缚住,能抵挡风雨。蒙古包不仅轻便,易于拆卸和搬运,还具有冬暖夏凉,对大风雪阻力小的特点,最适宜于游牧生活。帐篷  藏族牧区人民的住房。帐篷是用牦牛布(褐子)缀成的长方形帐幕。大小不一,当中以两根木杆为柱,一根木杆为梁支撑,外面倾斜用毛绳拉开紧系于钉在地上的木橛上,帐篷即算搭起。帐篷正脊高有五米许,并留有宽约十五厘米、长1.5米的缝隙,供采光和通风。四周用草饼或土坯垒成高约40到50厘米高的墙桓,上堆放青稞、酥油袋等物。帐篷中央筑有土灶。灶的两边都有除灰洞。以灶为界,入口左方为女席,右方为男席。这种帐篷用牛绒毛捻纺,质地厚,不怕风雨大雪,也便于牧民随时搬迁。  2.吊脚楼和半边楼苗族主要建筑形式:吊角楼  吊脚楼  苗族的一种住房。建筑在坡斜地窄、有两三层阶梯的坡地上。它是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势,于下方竖立较长的木柱,上方则竖立较短的木柱作支撑,上铺楼板而成。一般楼下不住人,只用来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吊脚楼经济实用,别具特色。我国黔东南苗家居住的房屋,多半是吊脚楼。半边楼  布依族住房的一种形式。它是布依族盖于斜坡之上的楼房,因其前半部分为楼房,后半部分为平房,故名。半边楼盛行于贵州红水河北岸,具有显著的山区建筑特色。哈尼族主要建筑——蘑菇房3.平顶房和石屋平顶房  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过去居住的一种简陋的平顶房屋。屋体多为长方形,约十余平方米。屋顶留有天窗,刮风时加盖,四壁不另安窗,门为单扇。由于屋顶平坦,因而可放柴草或晾晒谷物。这种房屋只要下实地基,四周砌上土坯墙壁,墙顶搭上木椽,盖草抹泥即成。新疆南部之所以出现这类房屋,除过去农民经济贫困外,也因该地区空气干燥,降水量极少有关。石屋  塔吉克族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下的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自治县。其首府自古就有“石城”之称。石屋的外形和维吾尔族的平顶屋基本相似。屋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墙上无窗,屋顶开小天窗。生活在高山峻岭上的塔吉克族人民因地制宜,利用天然石料建造庄园、房屋和畜圈的墙壁,因而人称他们的建筑为“石屋”。
麦兜的秒杀季 2024-05-13
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  
中国在先秦(公元前221年)时代,“帝居”或“民舍”都称为“宫室”;从秦汉(公元前后200年)起,“宫室”才专指帝王居所,而“第宅”专指贵族的住宅。汉代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称“舍”。近代则将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统称为民居。  
中国木构架体系的房屋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萌芽。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反映出当时木构技术水平。公元前第  5千纪的中国中西部的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显示了当时村落布局和建筑情况,说明依南北向轴线、用房屋围成院落的中国建筑布局方式已经萌芽。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现存的民间住宅类型,可归纳为下列六类:  
一、木构架庭院式住宅  
这是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为汉族、满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这种分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生活中要区别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这种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国城镇乡村,但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二、“四水归堂”式住宅  
中国南部江南地区的住宅名称很多,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体一致,只是院子较小,称为天井,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四水归堂”为当地俗称,意为各屋面内侧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这种住宅第一进院正房常为大厅,院子略开阔,厅多敞口,与天井内外连通。后面几进院的房子多为楼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顶铺小青瓦,室内多以石板铺地,以适合江南温湿的气候。江南水乡住宅往往临水而建,前门通巷,后门临水,每家自有码头,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三、“一颗印”式住宅  
云南省(中国西南部)的“一颗印”式住宅可以作这类住宅的代表,在湖南(中国南部)等省称为“印子房”。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组成一颗印章状“一颗印”式住宅建筑为木构架,土坯墙,多绘有彩画。  
四、大土楼  
大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一般为  3~4层,最高为6层,包含庭院,可住50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存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至今仍在使用。  
五、窑洞式住宅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窑洞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砖窑、石窑或土坯窑三种。  
六、干阑式住宅  
干阑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干阑是用竹、木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  
中国在先秦(公元前221年)时代,“帝居”或“民舍”都称为“宫室”;从秦汉(公元前后200年)起,“宫室”才专指帝王居所,而“第宅”专指贵族的住宅。汉代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称“舍”。近代则将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统称为民居。  
中国木构架体系的房屋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萌芽。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反映出当时木构技术水平。公元前第  5千纪的中国中西部的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显示了当时村落布局和建筑情况,说明依南北向轴线、用房屋围成院落的中国建筑布局方式已经萌芽。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现存的民间住宅类型,可归纳为下列六类:  
一、木构架庭院式住宅  
这是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为汉族、满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这种分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生活中要区别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这种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国城镇乡村,但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二、“四水归堂”式住宅  
中国南部江南地区的住宅名称很多,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体一致,只是院子较小,称为天井,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四水归堂”为当地俗称,意为各屋面内侧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这种住宅第一进院正房常为大厅,院子略开阔,厅多敞口,与天井内外连通。后面几进院的房子多为楼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顶铺小青瓦,室内多以石板铺地,以适合江南温湿的气候。江南水乡住宅往往临水而建,前门通巷,后门临水,每家自有码头,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三、“一颗印”式住宅  
云南省(中国西南部)的“一颗印”式住宅可以作这类住宅的代表,在湖南(中国南部)等省称为“印子房”。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组成一颗印章状“一颗印”式住宅建筑为木构架,土坯墙,多绘有彩画。  
四、大土楼  
大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一般为  3~4层,最高为6层,包含庭院,可住50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存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至今仍在使用。  
五、窑洞式住宅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窑洞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砖窑、石窑或土坯窑三种。  
六、干阑式住宅  
干阑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干阑是用竹、木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天蝎兔兔 2024-05-01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房屋有干栏式竹楼是滇南傣、佤、苗、景颇、哈尼、布朗等少数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还有蒙古包,主要是蒙古放牧住的。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房屋有干栏式竹楼是滇南傣、佤、苗、景颇、哈尼、布朗等少数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还有蒙古包,主要是蒙古放牧住的。
肥航哒哒哒 2024-04-21

扩展回答

3

少数民族特色民居

要说具体点。如名称,介绍。

4

温州有哪些少数民族

最好有相关的资料
问题补充:xixi前三项我都找到过 要偏僻点的

5

中国有哪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

最好有资料 或者图片 简短一点

6

少数民族的特色房屋

写清楚房屋在哪里。好的加分啊,用什么材料做的,结构,房屋内部构造,要适合当写作文的资料!!!,有什么作用

7

少数民族的特色房屋

,房屋内部构造,用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作用!,要适合当写作文的资料。好的加分啊,结构要写清楚房屋在哪里!

8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房屋

于少数民族的特色房屋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图片清晰,文字资料要介绍一下房子材料和构造还有什么奇特之处,当地盖房子的一些习俗。 </,这些房子的所在地在哪,为什么这么盖,屋内的家具摆放的讲究等等;img>,通俗易懂。语言通顺

10

列举一个贵州的少数民族,并简述这个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民俗习惯

列举一个贵州的少数民族,并简述这个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民俗习惯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1192922592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