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l2 in /home1/wwwroot/ling/wap.haogu114.com/zhidao_view.php on line 23
挑高户型怎么样要注意什么地方呢-小户型装修-装修知道-北京好谷装修网

挑高户型怎么样要注意什么地方呢

2024-06-10 18:07:27 (10分钟前 更新) 427 6943
最近看到宣传单上面的广告“一层价格,两倍面积”、“160%超高得房率”很吸引我啊,请问挑高户型怎么样的?购买要注意什么地方吗?

最新回答

我觉得在挑选挑高户型时,要分析隔为两层后能够实际使用的套内面积的每平方米单价。挑高户型楼盘均为小高层或高层建筑,必须配备多部电梯,有的楼盘为提高居住舒适度,还设置了大面积的挑高中庭,公摊面积相应增加,导致得房率偏低,一般在70%~80%。
    由于挑高户型必须留有楼梯位置,不可能把中间隔层全部填满,购房人在计算隔为两层后能够实际使用的套内面积时,应该除去楼梯占用的面积,在得房率的基础上至少要打九折。
我觉得在挑选挑高户型时,要分析隔为两层后能够实际使用的套内面积的每平方米单价。挑高户型楼盘均为小高层或高层建筑,必须配备多部电梯,有的楼盘为提高居住舒适度,还设置了大面积的挑高中庭,公摊面积相应增加,导致得房率偏低,一般在70%~80%。
    由于挑高户型必须留有楼梯位置,不可能把中间隔层全部填满,购房人在计算隔为两层后能够实际使用的套内面积时,应该除去楼梯占用的面积,在得房率的基础上至少要打九折。
橄榄色的水 2024-06-10
很假的,以我买的一个挑高户型的层高4.90米为例吧,其承重梁高度达到50厘米。去掉混凝土楼板厚度11厘米,混凝土楼板粉刷层厚度1.5厘米,地面装饰层厚度5厘米以及隔层钢梁厚度11厘米,隔层毛地板厚度2.5厘米,复合地板厚度1厘米,吊顶厚度1厘米,室内净高只有4.58米。如果隔层时将上下层净高安排为2.18米和2.4米,存在这个50厘米高的承重梁的情况下,上层梁下净高仅有1.68米。你看看多惨啊,根本直不起腰来。
很假的,以我买的一个挑高户型的层高4.90米为例吧,其承重梁高度达到50厘米。去掉混凝土楼板厚度11厘米,混凝土楼板粉刷层厚度1.5厘米,地面装饰层厚度5厘米以及隔层钢梁厚度11厘米,隔层毛地板厚度2.5厘米,复合地板厚度1厘米,吊顶厚度1厘米,室内净高只有4.58米。如果隔层时将上下层净高安排为2.18米和2.4米,存在这个50厘米高的承重梁的情况下,上层梁下净高仅有1.68米。你看看多惨啊,根本直不起腰来。
角落小泰迪 2024-06-02
我觉得在挑选挑高户型时,要分析隔为两层后能够实际使用的套内面积的每平方米单价。挑高户型楼盘均为小高层或高层建筑,必须配备多部电梯,有的楼盘为提高居住舒适度,还设置了大面积的挑高中庭,公摊面积相应增加,导致得房率偏低,一般在70%~80%。
    由于挑高户型必须留有楼梯位置,不可能把中间隔层全部填满,购房人在计算隔为两层后能够实际使用的套内面积时,应该除去楼梯占用的面积,在得房率的基础上至少要打九折。
我觉得在挑选挑高户型时,要分析隔为两层后能够实际使用的套内面积的每平方米单价。挑高户型楼盘均为小高层或高层建筑,必须配备多部电梯,有的楼盘为提高居住舒适度,还设置了大面积的挑高中庭,公摊面积相应增加,导致得房率偏低,一般在70%~80%。
    由于挑高户型必须留有楼梯位置,不可能把中间隔层全部填满,购房人在计算隔为两层后能够实际使用的套内面积时,应该除去楼梯占用的面积,在得房率的基础上至少要打九折。
生鱼旺旺 2024-05-23
挑高小户型多为南北条形或点式形态,朝向东西南北都有,朝西的户型夏天西晒非常厉害,而朝北的户型则终年见不到阳光。
    一般情况下上层会隔出两个房间,由于只能依靠单面落地窗采光,造成了不靠窗户的房间成了个严密的“盒子”,光线很差,通风也不好。卫生间一般也是暗卫。
    此外,挑高小户型还有一些难以解决的先天问题,有的没有厨房,只有一个开放式灶台,炒菜时油烟无法排出室外;有的没有阳台,如果不能在窗台上安装晒衣架的话,湿漉漉的衣服就只能晾在屋内了。
挑高小户型多为南北条形或点式形态,朝向东西南北都有,朝西的户型夏天西晒非常厉害,而朝北的户型则终年见不到阳光。
    一般情况下上层会隔出两个房间,由于只能依靠单面落地窗采光,造成了不靠窗户的房间成了个严密的“盒子”,光线很差,通风也不好。卫生间一般也是暗卫。
    此外,挑高小户型还有一些难以解决的先天问题,有的没有厨房,只有一个开放式灶台,炒菜时油烟无法排出室外;有的没有阳台,如果不能在窗台上安装晒衣架的话,湿漉漉的衣服就只能晾在屋内了。
哎唯巴蒂 2024-05-15

热门问答

装修资讯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1829159259796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