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些关于瓷器方面的知识,但是我不是搞收藏 只是写一些东西写到了这方面 希望大家能整理一些关于瓷

2024-04-28 07:21:07 (25分钟前 更新) 95 6145

最新回答

强烈推荐,冯先铭《中国陶瓷》,看了就明白
强烈推荐,冯先铭《中国陶瓷》,看了就明白
靓掣魅影 2024-04-28
应该先看《中国陶瓷史》才看《中国陶瓷》 耿宝昌滴《明清瓷器鉴定》
应该先看《中国陶瓷史》才看《中国陶瓷》 耿宝昌滴《明清瓷器鉴定》
zenghuo721 2024-04-26
中国瓷器历代名窑-北方篇
山西省:
平定窑:在今山西平定县,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其产品特征与鉴定要领是:(1) 胎色灰白,白瓷釉色洁白,黑瓷漆黑。(2)白瓷产品受邢窑和定窑影响,造型装饰与两窑有共同处。唐五代器形主要有玉璧底碗、唇口碗、花口盘等。宋代的印花莲瓣纹碗,莲瓣的轮廓划以双复线,具有定窑作风。(3) 黑瓷器物有印花碗、剔划花盘以及北方习见的露胎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4)碗、盘底足一般平切,足内无釉。
介休窑:在今山西介休县,故名。创烧于宋初,历金、元、明、清四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白釉黑花及黄褐釉印花瓷等。其产品特征及鉴定要领是:(1)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和白釉黑花瓷,胎呈浅褐色,施釉一般近底部,圈足内无釉,足端一般平切。(2) 早期白瓷器物胎体厚重,晚期受顶窑影响,产品胎体趋薄,有薄胎印花碗、盏,碟有花口,花口下器内饰直线凸纹。产品主要为盘、碗、罐、盏、盆、盖碗等日用器皿。(3)白瓷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等,印花纹饰布局完整,线条清晰,与定窑有共同点,但不讲究均衡对称。常见图案装饰有缠枝花卉、婴戏牡丹等。(4) 受磁州窑影响,生产白釉划花、剔花、釉下黑彩及褐彩瓷品种。器物普遍敷化妆土,纹饰以折枝花叶纹为主,纹饰部分因用料较多而凸起,高出釉面。此外盘、碗内心露胎五角、六角纹亦多见,还有一种白地红花的划花装饰,也为特色品种之一。(5)碗、盏等器的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垫烧,碗内多为缠枝花卉。盘、洗则四面饰以孩童荡船纹饰,是介休窑的独特纹饰,不见于其它瓷窑。金代产品器内心刮掉一圈釉,露出胎体。
霍窑:在今山西霍县,故名。又称彭窑。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以烧白瓷为主。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 胎体白而细腻,但不致密。釉色洁白。(2)产品有仿定窑折腰盘、盏托、洗、高足杯、盖罐等,口沿极薄,制作规整。(3) 装饰仅见少量印花,大多光素无纹。见有折腰盘内印六条直线纹的。(4) 器物圈足足端一般平切,足内无釉,足内旋痕明显。金代盘碗挖足较深,器内刮釉一圈(即"涩圈")。元代产品挖足较浅。(5)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碗盘器内及器足一般留有5个小支钉痕,与定窑不同。(6) 定窑白釉有泪痕特点,霍窑没有。(7) 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胎色灰黄,胎质较松,产品有唇口碗、高足杯等。(8)明清两代绘花卉的较多,也有少量书写文字的。
大同窑:在今山西大同市,故名。始烧于元代。以烧黑瓷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瓷。其产品特征及鉴定要领是:(1) 胎色灰黄,胎体较厚。(2)黑釉乌黑发亮,茶叶末釉表面无光。器物内外均施釉。(3) 器形有小口瓶、鸡腿壶、罐、盆之类,以弦纹瓶及剔划罐最具代表性。剔花线条粗犷,因剔得较深,可见参差的刀痕。纹饰有卷草、水波、古钱绣球纹及鱼纹等。
浑源窑:在今山西浑源县,故名。始烧于唐,终于元代,产品主要有白瓷和黑瓷两种。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唐代有白瓷和黑瓷两种产品,胎呈浅灰白色,胎质较粗糙,有黑点杂质且有小气孔,普遍敷有化妆土。产品以碗为主,碗身较浅,底有平底、玉璧底及圈足三种。平底及圈足施釉不到底,露胎;玉璧底碗的底心均施釉。有里施外釉,外施黑釉的碗,这种装饰唐代中仅河南巩县窑有类似制作,但巩县窑釉面不光亮,外釉乌黑;浑源窑则釉面光润,外釉介于黑、褐之间,具有其独特风格。除碗外,特色器形有唇口小罐,口沿凸起一道圆唇,平底,罐外印席纹装饰。还有一种碗形浅式、敞口、平底研磨器,器内划刻横、直线,线纹凸起,利于研磨。(2)金、元产品仍以白瓷和黑瓷为主,白瓷的特征; 1. 白釉多呈牙黄色,胎、釉之间敷化状土。 2. 器形有碗、盘、罐、瓮、枕等器。 3. 器物分光素和带装饰两大类,装饰技法与划花、剔花、印花、贴花、绘花等,常见纹饰有葵花、叶纹、S形曲带纹等,纹饰剔、划花后露胎,呈咖啡色。 4. 白釉印花盘均采用叠烧法,盘心留有不同数量的支烧痕迹。白釉绘花盘有采用刮釉叠烧的,盘心一圈无釉,具有金代制作特征。黑瓷的特征:1釉色乌黑滋润,流釉性较大,普遍敷化妆土。 2器形有罐、枕、盒等器,以各式罐为多。 3装饰技法有划花、剔花和印花,以剔花最富有代表性,施釉后剔刻装饰花纹,剔去的部分呈白色,衬托出黑色的花纹。纹样与白瓷题材相同,布局疏郎,线条简练。有一种纹饰是剔出一个小圆圈,中间留一朵小花,空地划一些花纹,这种方法是别的瓷窑中少见的。(3)金、元时期还仿烧顶窑、钧窑和磁州窑器物。仿顶器物仅仿印花装饰技法,但纹饰题材与装烧方法均与顶窑不同。仿钧器物主要仿钧天蓝釉大碗,造型与釉色与钧窑有差别。仿磁州窑有白地黑花盘、碗及枕等器物,盘、碗纹饰为简单的花草,枕面则胎较薄,易碎。(4)白釉剔花装饰品种,河南修武当阳峪窑也有制作,两窑的主要区别如下表:当阳峪窑浑源窑剔花露胎呈深或浅咖啡色 呈深咖啡色白花 雪白 灰白或牙黄色化妆土 洁白 内含黑点杂质纹饰 以方格辅助纹饰为其特色 以S形曲带纹饰为其特色技巧 成熟 稍差。
怀仁窑:在今山西怀仁县,故名。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以烧黑瓷为主。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 胎色灰黄,较粗糙,胎体厚重。 (2) 产品大多是瓶罐之类,以罐为多。 (3) 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及剔花两种,纹样多数是十分草率的卷草纹,只用单线划成,不剔空地。有的则是把空地划成席纹。此外,以弦纹装饰瓶多见。
阳城窑:在山西阳城县,故名。文献少有记载,窑址于1980年在阳城东关外的窑畔间发现。以烧制白瓷为主,多为盘、碗等日用器皿,其中折腰盘,显系仿定窑作品;定窑生产的大盖缸等,在该窑址中也有发现。胎色较灰,为增加白度,均施白化妆土。
盂县窑:地在山西盂县而名。文献最早记载见于《元一统志》:“石甘有窑十处在盂州。”《永乐大典》:“盂县磁窑一座,在县东南三十里。”1977年在山西盂县磁窑坡发现了窑址。产品以白瓷为主。有印花、刻花等装饰也有的以镂空装饰器足。
蒲州窑:在山西省永济,因旧属蒲州,故名,系元代北方著名瓷窑。以烧法花器而称著,胎骨为土定、所烧瓷器,釉色鲜丽,色色俱佳,蓝如宝石,紫如紫晶(葡萄紫)黄似金箔,而孔雀绿一色,尤以妍丽。花纹以花草为多,也有用开光法作八仙或人物故事。
长治窑:在今山西长治八义镇,故名。烧瓷品种有白釉、白釉红绿彩、 白釉黑花及黑釉四种,以白釉红绿彩绘碗最富特色,碗心多画折枝花卉,有画鱼纹者,碗心及圈足都有五支烧痕,这种碗晋南地 区金墓出土过。白釉有刻花及画黑花装饰,刻花纹饰较简练,黑 花多绘于碗内或罐外,纹饰多为折枝花卉,也有鱼鸭等纹,但为数较少。
交城窑:在今山西交城,故名。始烧于唐,以白釉产量最大,有盘、碗、壶等器物, 还发现有黑釉斑点拍鼓残片较多。宋代有发展,仍以白瓷为主,也有当时北方各瓷窑所习见的动物小雕塑;还烧制白釉釉下赭彩绘装饰,特征与介休窑大体 相同,赭彩有呈桔红色者,其他地区极少见;珍珠地划花装饰种有枕、洗等器, 但产量较少。
榆次窑:在今山西太原孟家井,孟家井明代数属榆次县,故名。 此窑产瓷,明初已有记载,孟家井柏灵庙明弘治三年 (1490)重修碑记中说:“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窑址遗存大 量瓷片,以白釉印花碗最多,碗心一圈刮釉,具有典型金代作风。
中国瓷器历代名窑-南方篇
长沙窑:在今湖南长沙市铜官镇,又名铜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的白釉、褐釉、酱釉、绿釉和蓝釉等,是唐代南方的重要青瓷窑。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呈灰白或青灰色,少量黄褐和微带红色,后者往往再敷一层化妆土。胎体较疏松。(2)釉色多种,以青釉为主,青釉青中带黄色者为多。釉面均有细小纹片。(3)产品以盘、碗、碟、杯、壶、瓶、灯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还有猪、羊、马、狮、青蛙等玩具。器物造型前期丰满端庄,线条圆润柔和;后期趋于秀丽。以壶为例,前期腹体圆浑,短颈,卷唇或唇外折,多棱短流,单曲柄,条形横系竖系。后期多为瓜棱腹,喇叭口,细长颈,圆管长流,双曲柄,模制印花耳系。(4)装饰技法有釉下、釉中彩绘及印花、贴花、彩色斑点等。釉下、釉中彩绘初期形式是单一的褐彩,绘以简单草率的花草纹,以后逐步演进到褐、绿两种彩色,一种是以笔直接绘画纹饰,另一种是在胎上先刻划纹饰轮廓,然后在刻线上填绘褐绿彩。以彩色斑点作装饰较普遍,始饰以大圆斑四组,渐变为小斑点组成的纹饰,大圆斑有褐色、褐绿色两种,小斑点则多数为褐绿或褐蓝相间的纹饰。贴花多装饰在壶、罐腹部,题材有人物、鸟兽、双鱼、葡萄和圆景等,在纹饰上多施以酱釉圆斑。晚唐出现印花装饰工艺,主要见于盘、碗、碟的器内,纹饰以花卉居多,较简练。此外,以诗和商品宣传文字为题材的装饰也多见。(5)碗、盘、碟一类器物采用叠烧,器心与器底均无釉露胎,很少使用支具垫烧,故烧成后一般都不存在痕迹,仅个别喷心发现3枚支钉痕,其中一部产品在露胎部分加彩遮盖美化。此外,盘心有作方块状露胎的。盒类器物平底外凸,口沿及底无釉露胎。罐类器物则平底内凹,一般器外底中心有釉,中心以外无釉露胎。
岳州窑:在今湖南湘阴县,唐属岳州,故名,烧瓷于隋唐五代,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胎色灰白,胎较薄、较轻,胎体不太致密。(2)釉色灰青或豆青,也有青黄或酱绿色的。釉拨且光亮,釉面有细小纹片和气泡,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隋代产品均施半釉,内壁与器外下腹部位往往露胎,有流釉现象。(3) 器物有碗、盘、钵、瓶、高足盘、四系罐、八棱短流壶等。碗足以圆饼形和玉壁形足多见,高足盘、浅盘口四系罐、八棱短流壶具有自己的风格。(4)装饰以印花为主,配以划花,器物肩腹部往望装饰着由团花和卷叶纹组成的带状纹饰,高足盘盘心纹饰多达30种以上,尤其是盘中心部位的多层花纹装饰,为其它各窑所不见。此外,还见有浮雕莲瓣纹装饰的。(5)装饰方法与长沙窑基本相同,五代时有所改进,采用支钉支烧,所烧盘、碗底部均留有4-6个小而圆的支烧痕。
湘阴窑:在今湖南湘阴,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 共发现三处,以县城内遗址为最早,出土遗物都具隋 代作风,器身多有印纹装饰,仅高足盘心纹饰即达三十种以上,为同时期其他瓷窑所少见。铁罐嘴遗址标 本有唇口及玉璧底碗,属典型唐代式样,为唐代岳州 窑的一部分。乌龙嘴遗址多印花鱼纹碗,碗心饰团菊一朵,有宋代特征。
安徽省:
寿州窑:在今安徽省淮南市,唐属寿州,故名。共发现隋唐窑址六处,是唐代著名的黄釉瓷产地之一。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隋代产品 1隋代烧青瓷,胎质坚硬,胎体较厚,胎色青灰;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 2釉色青中带黄或带绿,光泽很好。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片。 3装饰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划花有莲瓣纹、单弦纹、复弦纹、波浪纹等;贴花仅见卷草纹。图案的组成常采用带状或团花状。 4器形主要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2) 唐代产品 1胎体比较厚重,胎色白中泛黄。 2釉色以黄为主,釉面光润,开小片纹,表层有透明的玻璃质感。大多施用化妆土,但釉与化妆土结合不牢,有剥落现象。 3采用3足支钉或托珠叠烧,碗、盘内心和底足留有3个支钉或托珠痕。 4器形有碗、盏、杯、钵、注子、枕、玩具等。器多数平底,有的底心微凹。碗、盏一类器足的边棱用刀削去。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
萧窑:在今安徽萧县白土镇,故名。创烧于唐代,而终于金。唐代烧黄、白、黑釉瓷器,入宋 以后主要烧白瓷。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唐代产品 1胎体厚重,胎质不纯,呈焦黄色,胎体内杂有不少白、黑或红褐色微粒。 2黄釉瓷产品釉色黄中闪绿,流釉处成墨绿色,积釉处有小开片。 3萧窑与寿州窑相距较近,深受寿州窑影响,产品工艺特征与寿州窑基本相似. (2)宋、金代产品 1胎色有灰白和焦黄两种。胎质有精粗之分,灰白者精,焦黄者粗。 2以白瓷为主,釉色白,釉薄处灰暗无光,釉厚处呈牙黄色,并透出乳白色亮光。此外,还兼烧黄釉、黑釉、白釉黑花等品种。 3采用3足支钉或托珠叠烧,故碗、盘等器内心和底足留有支钉或托珠痕,一般3个。 4器形除碗盘外,还有枕、双耳罐、小件瓷塑动物等。
繁昌窑:在今安徽繁昌县,故名。烧瓷于宋代,专烧青白瓷。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较薄,胎色白中闪青,釉面光润。(2)碗盘类器物施釉一般近底部,外壁旋削痕明显,底足可分三类; 1平底内凹。 2圈足平切。圈足壁斜切。(3)产品中以注子和注碗配套的温酒器最富特色。(4)器物大多无纹饰,碗内心饰团花纹较多见。(5)采用垫饼垫烧,器物足内无釉。
淮南窑:因在安徽省淮南市而称名。是一处隋代的青瓷窑场。烧制的器物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胎质坚硬、 细腻、击之音脆。胎壁较厚、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青色釉为透明玻璃质、光泽好。釉层 厚薄不均,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有的釉色青中带 绿,有的青中带黄,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 片,积釉处往往产生一种紫翠色的窑变釉。瓶和罐上有装饰纹样,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划花有单弦 纹、复弦纹、弧纹、波浪纹、莲瓣纹等。贴花只见卷草纹一种。
泗州窑:在泗州境内(今安徽泗县),故名。始烧于宋代。 以烧白瓷著名。最早见于南宋周辉《清波杂志》,渭 泗州窑在泗县附近,所烧瓷器也属定窑系。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宿州窑:在宿州境内(今安徽宿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为主。 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辉出疆时见虏中所用定器,色莹净可爱,近年所用乃宿、泗近处所出,非真也,”可知宿州白瓷有定窑作风; 明清两代文献著录宿州窑者多来源于此。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江苏省:
均山窑: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之均山,故名。是东吴后期至唐代的青瓷窑场。常见青瓷品种有钵、碗、盏、洗、壶、罐等。青釉常作豆绿色,微微泛黄,器黑满釉,器外施釉不到底。装饰花纹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和铺首,耳面常印有人字纹。
四川省:
邛崃窑:窑址在今四川省邛崃县,故名。创烧于南朝,是隋唐时期四川的一处重要青瓷窑场。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体较厚,胎色多种,以紫红色胎为主,还有灰色、土黄色、黄中带褐等,胎中有分布均匀的细砂料。胎釉之间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2)釉色有青釉、青釉褐绿斑、青釉褐绿彩绘等品种,与湖南长沙窑有不少共同点。(3)南朝时期的器物,常见的有四系壶,壶的四系多为桥形;还有敛口的小杯,高足盘则具有隋代作风。唐代器物造型多样,有碗、壶、罐、洗、盘、瓶等器,不少器物具有四川地区特色,在其它唐代瓷窑中极少见,如提梁罐,口大于底,罐身成斜线形,在口缘上有弓形提梁,便于提携。油灯的制作也极别致,碗形灯为夹层,中空,可注水降低油灯的热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还大量烧制小件雕塑,有动物、杂技佣、胖娃娃等形象,姿态生动。(4)装饰纹样简单,除青釉褐绿斑、褐绿彩绘外,点彩较多,有用褐点组成纹饰;或用褐彩点成一圈,中央点绿彩;也有用褐绿两色间隔排列组成纹饰等。
彭县窑:在今四川彭县,故名。烧造年代为宋代,专烧白瓷,是目前在四川省发现的唯一白 瓷窑址。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胎体致密,胎色白中闪黄。釉面光亮,釉色白中带黄,但有一部分呈灰白色。(2)产品以碗、盘、碟为主,瓶、罐、洗、盒等品种极少。 (3)装饰有刻划花、印花、堆线三种,前二种与定窑风格类似。刻划花以双鱼纹多见 ,还有缠枝牡丹、折枝莲、莲瓣及风扇形花瓣等。印花纹饰以花鸟为主,如飞鸟衔草、凤穿牡丹、鹞鹰穿花、双雁、鱼鸭、鸳鸯戏莲图及各种缠枝花、折枝花、朵花纹,鸟类 多为展翅飞行,最大特点是都不画足。堆线是用瓷浆以笔勾勒出六根线条于碗、碟的内 壁,表示六出花瓣,或用六条曲线表示花瓣形。(4)与定窑的区别 1.彭县窑口沿有釉,器内和外底粘有砂痕,圈足端或底无釉,产品皆施化妆土。定窑 口沿无釉,器内外光洁平整,圈足内有釉。 2.彭县窑的六出花瓣采用白色瓷浆堆线,较浅;定窑则以起棱线条表示。 3.印花效果彭县窑显得有些模糊不清,线条略为呆板;定窑则纹样清晰流畅。
中国瓷器历代窑口-江西篇
江西省:
景德镇:在今江西景德镇,故名.据文献记载始烧于唐玄德年间,但目前考古发现瓷窑遗址,最早为五代,烧青瓷和白瓷。宋代烧制青白瓷。元代青白瓷继续烧制,并创烧青花、釉里红及卵白釉瓷。明代一跃成为全国瓷器生产中心,明清两代烧制青花、彩瓷及单色釉瓷,成就卓著,名闻暇耳。
洪州窑:在今江西丰城县,唐代属洪州,故名。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东晋,终于晚唐。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骨坚硬,胎色灰白;胎体厚但匀称,旋削规整,多数器壁下端有一道规整的旋削面。(2)以青瓷为主,釉色有青绿、黄褐等色。胎釉之间敷一层化妆土,烧成后釉面光亮,青中泛白。多数器物有开片现象。(3)器形常见碗、盘、杯、豆、盏、碟和钵等日常生活用品,造型朴实,但富于变化,并具有仿金银器的特点。(4)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剔花、镂空、堆塑和模印等;纹样线条清晰,刻划纹样有莲瓣、蓖纹和水波纹;模印纹样常见重圈、梅花和宝相花纹。(5)在装烧技术上,除支烧、垫烧外,还采用匣钵装烧,钵内一般放3-5件器物,叠烧或大小套烧,故器物底足无釉,有的器内还有叠烧痕。
白舍窑:在今江西南丰县白舍,故名。烧瓷于宋元,专烧青白瓷。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色洁白,胎体较薄,釉色白中泛青。(2)器物以盘碗为主,还有注壶、盏托、盒子与枕等,壶为瓜棱或八方形,保留有金属器物造型的遗风。(3)装饰以刻花居多,莲瓣纹多见;还有剔刻月梅纹的。酱色釉口刻花碗,为其它青白瓷窑所不见。(4)造型、釉色与景德镇青白瓷产品相似,区别是白舍窑器物底部垫饼支烧痕不呈黄褐色。
七里镇窑:位于江西赣州东郊七里镇而名。始烧于晚唐,盛于两宋,终于元。前后延续三百多年历史。窑址范围在东西宽约一公里的范围内,有窑址堆积十六处,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是江西省目前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烧制历史最长的宋元古窑场。七里镇的产品有青釉,白釉,影青釉和黑釉等品种。青釉胎质坚细,胎色灰暗,釉呈蟹壳青,有细小开片,带有砂粒。白釉,影青瓷胎质细腻,火候甚高,叩之声脆;釉厚呈乳白色,釉面光泽晶莹。黑瓷制品较复杂,有黑釉,酱红釉,酱褐釉,茶青釉,黑釉窑变等。但真正乌黑发亮的黑釉不多,窑兔毫,玳瑁等斑纹也不太成功;胎呈暗红或紫灰色。七里镇窑生产的多为碗、盘、盏、碟、罐、钵、壶等日用器,器体厚重,大多为实圈足,施釉不及底,足部露胎。
乐平窑:因窑址在江西省乐平县而名。烧造年代在明嘉靖前后。所烧青花瓷器分粗细两种,粗者胎质厚重,釉汁呈蓝灰色,青花色调较淡;细者胎质白而薄,釉色晶莹,青花色调清新明晰。器物多为碗、盘、碟、盅之类,以碗为大宗。图案有人物、奔马、八卦、菊花、缠枝花卉、变形梵文等。乐平窑以青花碗为最具特色,碗心往往有“福”、“寿”、“善”、“光”等字样,或有鱼、蟹、兔、菊、牡丹和缠枝花卉等图形。碗底写有“万福攸同”,“ 富贵佳器”之类的吉祥语款,或“大明年造”等款铭。
吉河南省历代窑口
河南省:
扒村窑:在今河南禹县扒村,故名。创烧于唐,终于元,属磁州窑系,以烧白地黑花瓷为主。其产品特征是: (1) 胎色深灰或米黄,白釉呈乳黄色。 (2) 白地黑花与磁州窑风格相似,不同处是纹饰笔调粗放凝炼,黑彩浓厚,也有在白釉上画红、绿、黄等彩色花卉的。 (3) 器形主要有瓶、盆、罐、盘、碗、枕等,以折沿花卉大盆最具代表,盆内用黑彩绘莲花、荷叶、水波等纹饰,纹饰布局层次繁多,为扒村窑装饰一大特色。
汝窑:在今河南宝丰县,宋属汝州,故名。以烧青瓷为主,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 胎质细洁而呈香灰色. (2) 釉色以纯正的天青色为主,有淡和深两种.此外还有卵青和粉青等色.釉面较为光亮,一般都是细密开片,无纹片者较少见. (3) 器形有盘、碟、洗、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三足洗、撇口碗、十瓣葵花口碗、葵瓣盏托、椭圆形水仙盘等。盘的圈足较大,圈足外卷呈八字状。 (4) 烧造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支钉支烧,一种是垫圈或垫饼垫烧。采用支钉支烧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留有支钉痕,支钉细小如芝麻状,且多靠近圈足内墙,支钉断面处一般呈白色;支钉数为3、5、6个,以5个为多,椭圆形水仙盆则采用6个支钉。采用垫圈或垫饼垫烧的器物圈足足端无釉,但少见。 (5) 少数器物有铭款。见有两种,器底刻"奉华"和"蔡"字款。
钧窑:在今河南禹县八卦洞与钧台一带,金代属钧州,因钧台或钧州,故名。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青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宋代产品 <1> 胎色较深,呈浅灰色或褐紫色
当阳峪窑:在今河南修武县当阳峪,故名。烧瓷于宋代,烧制白瓷、黑瓷、酱色釉瓷、白釉剔花及绞胎等品种。其特征是:当阳峪窑(1)胎色以赭灰居多,故多施用白化妆土。(2) 以白釉剔花最富有代表性,纹饰流利洒脱,尤以黑白、褐白对比强烈的色彩独具一格。瓶罐一类器物上除主题纹饰外,剔刻方块形组成的几何图案作辅助纹饰,为其它瓷窑所不见。(3)绞胎器的特征是用白、褐两种色料绞在一起,组成对称整齐与羽毛相似的纹理。
临汝窑:在今河南临汝县,故名。烧瓷于宋、金,以烧制青瓷为主。其青瓷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胎较厚,胎色有灰白和浅褐两种。(2)釉色多青中闪绿,釉层较厚。(3) 装饰技法有印花、刻花,以印花为主。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但比耀州窑逊色,题材多见缠枝、折枝的菊花或牡丹花,团菊花常见。海水纹具有独特风格,布局多为圆圈形式,一般8-10圈,形成多层波浪式水纹,中心常为一朵花或田螺纹。(4)宋代碗、盘圈足较宽,足端一般无釉露胎,足内有釉。金代产品则挖足较深,足内一般无釉,器内底刮釉一圈,有"涩圈"痕。
鹤壁窑:在今河南鹤壁市,故名。始烧于唐代而终于元代,唐代烧白、黄、黑瓷;宋金时期以烧白地黑花瓷为主,属磁州窑系。其产品特征是:(1)胎色灰白。(2) 唐代器物有短流壶、花口钵等。(3) 宋金时期除烧白地黑花瓷外,还有白釉划花、褐黄釉刻花及钧窑系青瓷。白地黑花彩色乌黑;褐黄釉刻花最富代表性,有鹅、莲花与兔吃草等纹饰,在纹内敷一层薄薄的白化妆土,然后施釉,在深褐色地上托出褐黄色纹样,具有特殊风格。(4)白釉划花大碗与磁州窑风格相同,碗心有5个长条状支烧痕。盆口径一般都在40厘米以上。
密县窑:在今河南密县,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金,品种较多,有白瓷、黑瓷、黄瓷、 青瓷及珍珠地划花。其特征是: (1) 唐、五代以烧白瓷为主,胎较粗糙,普遍使用白化妆土,以增加釉层白度。器物以碗、盘、壶等生活用具为主,碗多唇口外侈,圈足平面宽、浅,足外侧 边棱用刀削去;壶颈较宽,柄与口沿齐平,均具有唐代特征。 (2) 晚唐、五代创用珍珠地划花装饰,至宋代流行,纹饰具有仿唐金银器錾花工艺特征。 (3) 还烧制白地黑花瓷,瓶、壶等器物上多画简洁的花草纹,画花纹的较别致 ,是此窑独创。 (4)采用三岔形支具垫烧,有的器底留有3个支烧痕。
中国瓷器历代名窑-北方篇
山西省:
平定窑:在今山西平定县,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其产品特征与鉴定要领是:(1) 胎色灰白,白瓷釉色洁白,黑瓷漆黑。(2)白瓷产品受邢窑和定窑影响,造型装饰与两窑有共同处。唐五代器形主要有玉璧底碗、唇口碗、花口盘等。宋代的印花莲瓣纹碗,莲瓣的轮廓划以双复线,具有定窑作风。(3) 黑瓷器物有印花碗、剔划花盘以及北方习见的露胎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4)碗、盘底足一般平切,足内无釉。
介休窑:在今山西介休县,故名。创烧于宋初,历金、元、明、清四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白釉黑花及黄褐釉印花瓷等。其产品特征及鉴定要领是:(1)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和白釉黑花瓷,胎呈浅褐色,施釉一般近底部,圈足内无釉,足端一般平切。(2) 早期白瓷器物胎体厚重,晚期受顶窑影响,产品胎体趋薄,有薄胎印花碗、盏,碟有花口,花口下器内饰直线凸纹。产品主要为盘、碗、罐、盏、盆、盖碗等日用器皿。(3)白瓷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等,印花纹饰布局完整,线条清晰,与定窑有共同点,但不讲究均衡对称。常见图案装饰有缠枝花卉、婴戏牡丹等。(4) 受磁州窑影响,生产白釉划花、剔花、釉下黑彩及褐彩瓷品种。器物普遍敷化妆土,纹饰以折枝花叶纹为主,纹饰部分因用料较多而凸起,高出釉面。此外盘、碗内心露胎五角、六角纹亦多见,还有一种白地红花的划花装饰,也为特色品种之一。(5)碗、盏等器的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垫烧,碗内多为缠枝花卉。盘、洗则四面饰以孩童荡船纹饰,是介休窑的独特纹饰,不见于其它瓷窑。金代产品器内心刮掉一圈釉,露出胎体。
霍窑:在今山西霍县,故名。又称彭窑。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以烧白瓷为主。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 胎体白而细腻,但不致密。釉色洁白。(2)产品有仿定窑折腰盘、盏托、洗、高足杯、盖罐等,口沿极薄,制作规整。(3) 装饰仅见少量印花,大多光素无纹。见有折腰盘内印六条直线纹的。(4) 器物圈足足端一般平切,足内无釉,足内旋痕明显。金代盘碗挖足较深,器内刮釉一圈(即"涩圈")。元代产品挖足较浅。(5)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碗盘器内及器足一般留有5个小支钉痕,与定窑不同。(6) 定窑白釉有泪痕特点,霍窑没有。(7) 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胎色灰黄,胎质较松,产品有唇口碗、高足杯等。(8)明清两代绘花卉的较多,也有少量书写文字的。
大同窑:在今山西大同市,故名。始烧于元代。以烧黑瓷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瓷。其产品特征及鉴定要领是:(1) 胎色灰黄,胎体较厚。(2)黑釉乌黑发亮,茶叶末釉表面无光。器物内外均施釉。(3) 器形有小口瓶、鸡腿壶、罐、盆之类,以弦纹瓶及剔划罐最具代表性。剔花线条粗犷,因剔得较深,可见参差的刀痕。纹饰有卷草、水波、古钱绣球纹及鱼纹等。
浑源窑:在今山西浑源县,故名。始烧于唐,终于元代,产品主要有白瓷和黑瓷两种。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唐代有白瓷和黑瓷两种产品,胎呈浅灰白色,胎质较粗糙,有黑点杂质且有小气孔,普遍敷有化妆土。产品以碗为主,碗身较浅,底有平底、玉璧底及圈足三种。平底及圈足施釉不到底,露胎;玉璧底碗的底心均施釉。有里施外釉,外施黑釉的碗,这种装饰唐代中仅河南巩县窑有类似制作,但巩县窑釉面不光亮,外釉乌黑;浑源窑则釉面光润,外釉介于黑、褐之间,具有其独特风格。除碗外,特色器形有唇口小罐,口沿凸起一道圆唇,平底,罐外印席纹装饰。还有一种碗形浅式、敞口、平底研磨器,器内划刻横、直线,线纹凸起,利于研磨。(2)金、元产品仍以白瓷和黑瓷为主,白瓷的特征; 1. 白釉多呈牙黄色,胎、釉之间敷化状土。 2. 器形有碗、盘、罐、瓮、枕等器。 3. 器物分光素和带装饰两大类,装饰技法与划花、剔花、印花、贴花、绘花等,常见纹饰有葵花、叶纹、S形曲带纹等,纹饰剔、划花后露胎,呈咖啡色。 4. 白釉印花盘均采用叠烧法,盘心留有不同数量的支烧痕迹。白釉绘花盘有采用刮釉叠烧的,盘心一圈无釉,具有金代制作特征。黑瓷的特征:1釉色乌黑滋润,流釉性较大,普遍敷化妆土。 2器形有罐、枕、盒等器,以各式罐为多。 3装饰技法有划花、剔花和印花,以剔花最富有代表性,施釉后剔刻装饰花纹,剔去的部分呈白色,衬托出黑色的花纹。纹样与白瓷题材相同,布局疏郎,线条简练。有一种纹饰是剔出一个小圆圈,中间留一朵小花,空地划一些花纹,这种方法是别的瓷窑中少见的。(3)金、元时期还仿烧顶窑、钧窑和磁州窑器物。仿顶器物仅仿印花装饰技法,但纹饰题材与装烧方法均与顶窑不同。仿钧器物主要仿钧天蓝釉大碗,造型与釉色与钧窑有差别。仿磁州窑有白地黑花盘、碗及枕等器物,盘、碗纹饰为简单的花草,枕面则胎较薄,易碎。(4)白釉剔花装饰品种,河南修武当阳峪窑也有制作,两窑的主要区别如下表:当阳峪窑浑源窑剔花露胎呈深或浅咖啡色 呈深咖啡色白花 雪白 灰白或牙黄色化妆土 洁白 内含黑点杂质纹饰 以方格辅助纹饰为其特色 以S形曲带纹饰为其特色技巧 成熟 稍差。
怀仁窑:在今山西怀仁县,故名。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以烧黑瓷为主。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 胎色灰黄,较粗糙,胎体厚重。 (2) 产品大多是瓶罐之类,以罐为多。 (3) 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及剔花两种,纹样多数是十分草率的卷草纹,只用单线划成,不剔空地。有的则是把空地划成席纹。此外,以弦纹装饰瓶多见。
阳城窑:在山西阳城县,故名。文献少有记载,窑址于1980年在阳城东关外的窑畔间发现。以烧制白瓷为主,多为盘、碗等日用器皿,其中折腰盘,显系仿定窑作品;定窑生产的大盖缸等,在该窑址中也有发现。胎色较灰,为增加白度,均施白化妆土。
盂县窑:地在山西盂县而名。文献最早记载见于《元一统志》:“石甘有窑十处在盂州。”《永乐大典》:“盂县磁窑一座,在县东南三十里。”1977年在山西盂县磁窑坡发现了窑址。产品以白瓷为主。有印花、刻花等装饰也有的以镂空装饰器足。
蒲州窑:在山西省永济,因旧属蒲州,故名,系元代北方著名瓷窑。以烧法花器而称著,胎骨为土定、所烧瓷器,釉色鲜丽,色色俱佳,蓝如宝石,紫如紫晶(葡萄紫)黄似金箔,而孔雀绿一色,尤以妍丽。花纹以花草为多,也有用开光法作八仙或人物故事。
长治窑:在今山西长治八义镇,故名。烧瓷品种有白釉、白釉红绿彩、 白釉黑花及黑釉四种,以白釉红绿彩绘碗最富特色,碗心多画折枝花卉,有画鱼纹者,碗心及圈足都有五支烧痕,这种碗晋南地 区金墓出土过。白釉有刻花及画黑花装饰,刻花纹饰较简练,黑 花多绘于碗内或罐外,纹饰多为折枝花卉,也有鱼鸭等纹,但为数较少。
交城窑:在今山西交城,故名。始烧于唐,以白釉产量最大,有盘、碗、壶等器物, 还发现有黑釉斑点拍鼓残片较多。宋代有发展,仍以白瓷为主,也有当时北方各瓷窑所习见的动物小雕塑;还烧制白釉釉下赭彩绘装饰,特征与介休窑大体 相同,赭彩有呈桔红色者,其他地区极少见;珍珠地划花装饰种有枕、洗等器, 但产量较少。
榆次窑:在今山西太原孟家井,孟家井明代数属榆次县,故名。 此窑产瓷,明初已有记载,孟家井柏灵庙明弘治三年 (1490)重修碑记中说:“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窑址遗存大 量瓷片,以白釉印花碗最多,碗心一圈刮釉,具有典型金代作风。
中国瓷器历代名窑-南方篇
长沙窑:在今湖南长沙市铜官镇,又名铜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的白釉、褐釉、酱釉、绿釉和蓝釉等,是唐代南方的重要青瓷窑。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呈灰白或青灰色,少量黄褐和微带红色,后者往往再敷一层化妆土。胎体较疏松。(2)釉色多种,以青釉为主,青釉青中带黄色者为多。釉面均有细小纹片。(3)产品以盘、碗、碟、杯、壶、瓶、灯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还有猪、羊、马、狮、青蛙等玩具。器物造型前期丰满端庄,线条圆润柔和;后期趋于秀丽。以壶为例,前期腹体圆浑,短颈,卷唇或唇外折,多棱短流,单曲柄,条形横系竖系。后期多为瓜棱腹,喇叭口,细长颈,圆管长流,双曲柄,模制印花耳系。(4)装饰技法有釉下、釉中彩绘及印花、贴花、彩色斑点等。釉下、釉中彩绘初期形式是单一的褐彩,绘以简单草率的花草纹,以后逐步演进到褐、绿两种彩色,一种是以笔直接绘画纹饰,另一种是在胎上先刻划纹饰轮廓,然后在刻线上填绘褐绿彩。以彩色斑点作装饰较普遍,始饰以大圆斑四组,渐变为小斑点组成的纹饰,大圆斑有褐色、褐绿色两种,小斑点则多数为褐绿或褐蓝相间的纹饰。贴花多装饰在壶、罐腹部,题材有人物、鸟兽、双鱼、葡萄和圆景等,在纹饰上多施以酱釉圆斑。晚唐出现印花装饰工艺,主要见于盘、碗、碟的器内,纹饰以花卉居多,较简练。此外,以诗和商品宣传文字为题材的装饰也多见。(5)碗、盘、碟一类器物采用叠烧,器心与器底均无釉露胎,很少使用支具垫烧,故烧成后一般都不存在痕迹,仅个别喷心发现3枚支钉痕,其中一部产品在露胎部分加彩遮盖美化。此外,盘心有作方块状露胎的。盒类器物平底外凸,口沿及底无釉露胎。罐类器物则平底内凹,一般器外底中心有釉,中心以外无釉露胎。
岳州窑:在今湖南湘阴县,唐属岳州,故名,烧瓷于隋唐五代,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胎色灰白,胎较薄、较轻,胎体不太致密。(2)釉色灰青或豆青,也有青黄或酱绿色的。釉拨且光亮,釉面有细小纹片和气泡,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隋代产品均施半釉,内壁与器外下腹部位往往露胎,有流釉现象。(3) 器物有碗、盘、钵、瓶、高足盘、四系罐、八棱短流壶等。碗足以圆饼形和玉壁形足多见,高足盘、浅盘口四系罐、八棱短流壶具有自己的风格。(4)装饰以印花为主,配以划花,器物肩腹部往望装饰着由团花和卷叶纹组成的带状纹饰,高足盘盘心纹饰多达30种以上,尤其是盘中心部位的多层花纹装饰,为其它各窑所不见。此外,还见有浮雕莲瓣纹装饰的。(5)装饰方法与长沙窑基本相同,五代时有所改进,采用支钉支烧,所烧盘、碗底部均留有4-6个小而圆的支烧痕。
湘阴窑:在今湖南湘阴,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 共发现三处,以县城内遗址为最早,出土遗物都具隋 代作风,器身多有印纹装饰,仅高足盘心纹饰即达三十种以上,为同时期其他瓷窑所少见。铁罐嘴遗址标 本有唇口及玉璧底碗,属典型唐代式样,为唐代岳州 窑的一部分。乌龙嘴遗址多印花鱼纹碗,碗心饰团菊一朵,有宋代特征。
安徽省:
寿州窑:在今安徽省淮南市,唐属寿州,故名。共发现隋唐窑址六处,是唐代著名的黄釉瓷产地之一。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隋代产品 1隋代烧青瓷,胎质坚硬,胎体较厚,胎色青灰;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 2釉色青中带黄或带绿,光泽很好。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片。 3装饰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划花有莲瓣纹、单弦纹、复弦纹、波浪纹等;贴花仅见卷草纹。图案的组成常采用带状或团花状。 4器形主要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2) 唐代产品 1胎体比较厚重,胎色白中泛黄。 2釉色以黄为主,釉面光润,开小片纹,表层有透明的玻璃质感。大多施用化妆土,但釉与化妆土结合不牢,有剥落现象。 3采用3足支钉或托珠叠烧,碗、盘内心和底足留有3个支钉或托珠痕。 4器形有碗、盏、杯、钵、注子、枕、玩具等。器多数平底,有的底心微凹。碗、盏一类器足的边棱用刀削去。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
萧窑:在今安徽萧县白土镇,故名。创烧于唐代,而终于金。唐代烧黄、白、黑釉瓷器,入宋 以后主要烧白瓷。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唐代产品 1胎体厚重,胎质不纯,呈焦黄色,胎体内杂有不少白、黑或红褐色微粒。 2黄釉瓷产品釉色黄中闪绿,流釉处成墨绿色,积釉处有小开片。 3萧窑与寿州窑相距较近,深受寿州窑影响,产品工艺特征与寿州窑基本相似. (2)宋、金代产品 1胎色有灰白和焦黄两种。胎质有精粗之分,灰白者精,焦黄者粗。 2以白瓷为主,釉色白,釉薄处灰暗无光,釉厚处呈牙黄色,并透出乳白色亮光。此外,还兼烧黄釉、黑釉、白釉黑花等品种。 3采用3足支钉或托珠叠烧,故碗、盘等器内心和底足留有支钉或托珠痕,一般3个。 4器形除碗盘外,还有枕、双耳罐、小件瓷塑动物等。
繁昌窑:在今安徽繁昌县,故名。烧瓷于宋代,专烧青白瓷。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较薄,胎色白中闪青,釉面光润。(2)碗盘类器物施釉一般近底部,外壁旋削痕明显,底足可分三类; 1平底内凹。 2圈足平切。圈足壁斜切。(3)产品中以注子和注碗配套的温酒器最富特色。(4)器物大多无纹饰,碗内心饰团花纹较多见。(5)采用垫饼垫烧,器物足内无釉。
淮南窑:因在安徽省淮南市而称名。是一处隋代的青瓷窑场。烧制的器物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胎质坚硬、 细腻、击之音脆。胎壁较厚、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青色釉为透明玻璃质、光泽好。釉层 厚薄不均,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有的釉色青中带 绿,有的青中带黄,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 片,积釉处往往产生一种紫翠色的窑变釉。瓶和罐上有装饰纹样,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划花有单弦 纹、复弦纹、弧纹、波浪纹、莲瓣纹等。贴花只见卷草纹一种。
泗州窑:在泗州境内(今安徽泗县),故名。始烧于宋代。 以烧白瓷著名。最早见于南宋周辉《清波杂志》,渭 泗州窑在泗县附近,所烧瓷器也属定窑系。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宿州窑:在宿州境内(今安徽宿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为主。 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辉出疆时见虏中所用定器,色莹净可爱,近年所用乃宿、泗近处所出,非真也,”可知宿州白瓷有定窑作风; 明清两代文献著录宿州窑者多来源于此。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江苏省:
均山窑: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之均山,故名。是东吴后期至唐代的青瓷窑场。常见青瓷品种有钵、碗、盏、洗、壶、罐等。青釉常作豆绿色,微微泛黄,器黑满釉,器外施釉不到底。装饰花纹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和铺首,耳面常印有人字纹。
四川省:
邛崃窑:窑址在今四川省邛崃县,故名。创烧于南朝,是隋唐时期四川的一处重要青瓷窑场。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体较厚,胎色多种,以紫红色胎为主,还有灰色、土黄色、黄中带褐等,胎中有分布均匀的细砂料。胎釉之间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2)釉色有青釉、青釉褐绿斑、青釉褐绿彩绘等品种,与湖南长沙窑有不少共同点。(3)南朝时期的器物,常见的有四系壶,壶的四系多为桥形;还有敛口的小杯,高足盘则具有隋代作风。唐代器物造型多样,有碗、壶、罐、洗、盘、瓶等器,不少器物具有四川地区特色,在其它唐代瓷窑中极少见,如提梁罐,口大于底,罐身成斜线形,在口缘上有弓形提梁,便于提携。油灯的制作也极别致,碗形灯为夹层,中空,可注水降低油灯的热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还大量烧制小件雕塑,有动物、杂技佣、胖娃娃等形象,姿态生动。(4)装饰纹样简单,除青釉褐绿斑、褐绿彩绘外,点彩较多,有用褐点组成纹饰;或用褐彩点成一圈,中央点绿彩;也有用褐绿两色间隔排列组成纹饰等。
彭县窑:在今四川彭县,故名。烧造年代为宋代,专烧白瓷,是目前在四川省发现的唯一白 瓷窑址。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胎体致密,胎色白中闪黄。釉面光亮,釉色白中带黄,但有一部分呈灰白色。(2)产品以碗、盘、碟为主,瓶、罐、洗、盒等品种极少。 (3)装饰有刻划花、印花、堆线三种,前二种与定窑风格类似。刻划花以双鱼纹多见 ,还有缠枝牡丹、折枝莲、莲瓣及风扇形花瓣等。印花纹饰以花鸟为主,如飞鸟衔草、凤穿牡丹、鹞鹰穿花、双雁、鱼鸭、鸳鸯戏莲图及各种缠枝花、折枝花、朵花纹,鸟类 多为展翅飞行,最大特点是都不画足。堆线是用瓷浆以笔勾勒出六根线条于碗、碟的内 壁,表示六出花瓣,或用六条曲线表示花瓣形。(4)与定窑的区别 1.彭县窑口沿有釉,器内和外底粘有砂痕,圈足端或底无釉,产品皆施化妆土。定窑 口沿无釉,器内外光洁平整,圈足内有釉。 2.彭县窑的六出花瓣采用白色瓷浆堆线,较浅;定窑则以起棱线条表示。 3.印花效果彭县窑显得有些模糊不清,线条略为呆板;定窑则纹样清晰流畅。
中国瓷器历代窑口-江西篇
江西省:
景德镇:在今江西景德镇,故名.据文献记载始烧于唐玄德年间,但目前考古发现瓷窑遗址,最早为五代,烧青瓷和白瓷。宋代烧制青白瓷。元代青白瓷继续烧制,并创烧青花、釉里红及卵白釉瓷。明代一跃成为全国瓷器生产中心,明清两代烧制青花、彩瓷及单色釉瓷,成就卓著,名闻暇耳。
洪州窑:在今江西丰城县,唐代属洪州,故名。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东晋,终于晚唐。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骨坚硬,胎色灰白;胎体厚但匀称,旋削规整,多数器壁下端有一道规整的旋削面。(2)以青瓷为主,釉色有青绿、黄褐等色。胎釉之间敷一层化妆土,烧成后釉面光亮,青中泛白。多数器物有开片现象。(3)器形常见碗、盘、杯、豆、盏、碟和钵等日常生活用品,造型朴实,但富于变化,并具有仿金银器的特点。(4)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剔花、镂空、堆塑和模印等;纹样线条清晰,刻划纹样有莲瓣、蓖纹和水波纹;模印纹样常见重圈、梅花和宝相花纹。(5)在装烧技术上,除支烧、垫烧外,还采用匣钵装烧,钵内一般放3-5件器物,叠烧或大小套烧,故器物底足无釉,有的器内还有叠烧痕。
白舍窑:在今江西南丰县白舍,故名。烧瓷于宋元,专烧青白瓷。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色洁白,胎体较薄,釉色白中泛青。(2)器物以盘碗为主,还有注壶、盏托、盒子与枕等,壶为瓜棱或八方形,保留有金属器物造型的遗风。(3)装饰以刻花居多,莲瓣纹多见;还有剔刻月梅纹的。酱色釉口刻花碗,为其它青白瓷窑所不见。(4)造型、釉色与景德镇青白瓷产品相似,区别是白舍窑器物底部垫饼支烧痕不呈黄褐色。
七里镇窑:位于江西赣州东郊七里镇而名。始烧于晚唐,盛于两宋,终于元。前后延续三百多年历史。窑址范围在东西宽约一公里的范围内,有窑址堆积十六处,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是江西省目前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烧制历史最长的宋元古窑场。七里镇的产品有青釉,白釉,影青釉和黑釉等品种。青釉胎质坚细,胎色灰暗,釉呈蟹壳青,有细小开片,带有砂粒。白釉,影青瓷胎质细腻,火候甚高,叩之声脆;釉厚呈乳白色,釉面光泽晶莹。黑瓷制品较复杂,有黑釉,酱红釉,酱褐釉,茶青釉,黑釉窑变等。但真正乌黑发亮的黑釉不多,窑兔毫,玳瑁等斑纹也不太成功;胎呈暗红或紫灰色。七里镇窑生产的多为碗、盘、盏、碟、罐、钵、壶等日用器,器体厚重,大多为实圈足,施釉不及底,足部露胎。
乐平窑:因窑址在江西省乐平县而名。烧造年代在明嘉靖前后。所烧青花瓷器分粗细两种,粗者胎质厚重,釉汁呈蓝灰色,青花色调较淡;细者胎质白而薄,釉色晶莹,青花色调清新明晰。器物多为碗、盘、碟、盅之类,以碗为大宗。图案有人物、奔马、八卦、菊花、缠枝花卉、变形梵文等。乐平窑以青花碗为最具特色,碗心往往有“福”、“寿”、“善”、“光”等字样,或有鱼、蟹、兔、菊、牡丹和缠枝花卉等图形。碗底写有“万福攸同”,“ 富贵佳器”之类的吉祥语款,或“大明年造”等款铭。
吉河南省历代窑口
河南省:
扒村窑:在今河南禹县扒村,故名。创烧于唐,终于元,属磁州窑系,以烧白地黑花瓷为主。其产品特征是: (1) 胎色深灰或米黄,白釉呈乳黄色。 (2) 白地黑花与磁州窑风格相似,不同处是纹饰笔调粗放凝炼,黑彩浓厚,也有在白釉上画红、绿、黄等彩色花卉的。 (3) 器形主要有瓶、盆、罐、盘、碗、枕等,以折沿花卉大盆最具代表,盆内用黑彩绘莲花、荷叶、水波等纹饰,纹饰布局层次繁多,为扒村窑装饰一大特色。
汝窑:在今河南宝丰县,宋属汝州,故名。以烧青瓷为主,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 胎质细洁而呈香灰色. (2) 釉色以纯正的天青色为主,有淡和深两种.此外还有卵青和粉青等色.釉面较为光亮,一般都是细密开片,无纹片者较少见. (3) 器形有盘、碟、洗、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三足洗、撇口碗、十瓣葵花口碗、葵瓣盏托、椭圆形水仙盘等。盘的圈足较大,圈足外卷呈八字状。 (4) 烧造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支钉支烧,一种是垫圈或垫饼垫烧。采用支钉支烧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留有支钉痕,支钉细小如芝麻状,且多靠近圈足内墙,支钉断面处一般呈白色;支钉数为3、5、6个,以5个为多,椭圆形水仙盆则采用6个支钉。采用垫圈或垫饼垫烧的器物圈足足端无釉,但少见。 (5) 少数器物有铭款。见有两种,器底刻"奉华"和"蔡"字款。
钧窑:在今河南禹县八卦洞与钧台一带,金代属钧州,因钧台或钧州,故名。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青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宋代产品 <1> 胎色较深,呈浅灰色或褐紫色
当阳峪窑:在今河南修武县当阳峪,故名。烧瓷于宋代,烧制白瓷、黑瓷、酱色釉瓷、白釉剔花及绞胎等品种。其特征是:当阳峪窑(1)胎色以赭灰居多,故多施用白化妆土。(2) 以白釉剔花最富有代表性,纹饰流利洒脱,尤以黑白、褐白对比强烈的色彩独具一格。瓶罐一类器物上除主题纹饰外,剔刻方块形组成的几何图案作辅助纹饰,为其它瓷窑所不见。(3)绞胎器的特征是用白、褐两种色料绞在一起,组成对称整齐与羽毛相似的纹理。
临汝窑:在今河南临汝县,故名。烧瓷于宋、金,以烧制青瓷为主。其青瓷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胎较厚,胎色有灰白和浅褐两种。(2)釉色多青中闪绿,釉层较厚。(3) 装饰技法有印花、刻花,以印花为主。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但比耀州窑逊色,题材多见缠枝、折枝的菊花或牡丹花,团菊花常见。海水纹具有独特风格,布局多为圆圈形式,一般8-10圈,形成多层波浪式水纹,中心常为一朵花或田螺纹。(4)宋代碗、盘圈足较宽,足端一般无釉露胎,足内有釉。金代产品则挖足较深,足内一般无釉,器内底刮釉一圈,有"涩圈"痕。
鹤壁窑:在今河南鹤壁市,故名。始烧于唐代而终于元代,唐代烧白、黄、黑瓷;宋金时期以烧白地黑花瓷为主,属磁州窑系。其产品特征是:(1)胎色灰白。(2) 唐代器物有短流壶、花口钵等。(3) 宋金时期除烧白地黑花瓷外,还有白釉划花、褐黄釉刻花及钧窑系青瓷。白地黑花彩色乌黑;褐黄釉刻花最富代表性,有鹅、莲花与兔吃草等纹饰,在纹内敷一层薄薄的白化妆土,然后施釉,在深褐色地上托出褐黄色纹样,具有特殊风格。(4)白釉划花大碗与磁州窑风格相同,碗心有5个长条状支烧痕。盆口径一般都在40厘米以上。
密县窑:在今河南密县,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金,品种较多,有白瓷、黑瓷、黄瓷、 青瓷及珍珠地划花。其特征是: (1) 唐、五代以烧白瓷为主,胎较粗糙,普遍使用白化妆土,以增加釉层白度。器物以碗、盘、壶等生活用具为主,碗多唇口外侈,圈足平面宽、浅,足外侧 边棱用刀削去;壶颈较宽,柄与口沿齐平,均具有唐代特征。 (2) 晚唐、五代创用珍珠地划花装饰,至宋代流行,纹饰具有仿唐金银器錾花工艺特征。 (3) 还烧制白地黑花瓷,瓶、壶等器物上多画简洁的花草纹,画花纹的较别致 ,是此窑独创。 (4)采用三岔形支具垫烧,有的器底留有3个支烧痕。
雪梨的天空shelly 2024-04-11
可以到博雅论坛看一看,上面有很多专业知识,还有资料下载。或者看看《陶说》之类的文献,有很详细的介绍。这些书网上都可以找到电子版的
可以到博雅论坛看一看,上面有很多专业知识,还有资料下载。或者看看《陶说》之类的文献,有很详细的介绍。这些书网上都可以找到电子版的
小袅袅09 2024-04-03

扩展回答

2

我想了解一些铝合金门窗型材方面的知识


另外我想了解一年铝锭的涨跌趋势怎么分析啊,麻烦介绍下,有没有比较好的论坛或网站啊我想学习了解铝合金门窗知识,有没有相应的文章和历年灵通价参考下啊

5

我想了解装潢方面的知识

今年大2了。但现在都没机会学习。,有关软件方面的也都没学习。 我对装潢类比较喜欢。 真的感谢。再过几个月就要出去:酒店。 希望有人能给我有用的帮助,软件专业的,好的加分,比如可以包工程,谁能给我点好提议,提供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酒吧。比如那些网上有这些知识介绍。尽量详细点我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书籍,房子。但是我对现在自己的专业没一点点兴趣。专科

6

我想知道一些关于房屋建筑方面的基本知识。


2.如何去勘查正在建设中房屋是否合格?
3.比如建筑单位的基本换算1平方=?
如果您的回答能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再加悬赏100分1.关于开发商合同需要注意哪些?1亩=多少平方

7

关于装修的一些知识

2?3?4,在装饰工程里面什么是铺磁片,开关插座和灯位等强电布线怎样算“一位”1?它和防水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踢脚线暗藏式贴法的意思是让踢脚线和墙体在一个面上的意思吗,空调及热水线怎样才算一组

10

关于装修,红木方面的知识

不知道用哪些材料比较好,通常用哪些木材比较好?红木的材质应该比较贵,不知道最低的?装修品中有需要雕刻的,我们想装修一间茶叶店,如果用仿红木材质的话?麻烦有经验者帮忙,大概需要多少钱的成本,想用一些红木款的柜子,有加分,家具,店面想维持5年左右,及门窗?价格大概多少.拜托了您好
问题补充:谢各位?能说出名称跟价格吗,请问,具体用哪些木材做仿红木比较好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228780031204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