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的特征有哪些

2024-06-04 05:17:26 (13分钟前 更新) 407 4333

最新回答

火山岩是福建省地表和近地表极其常见的一类重要火成岩石。从元古代(可能有太古代)开始到第四纪晚期以来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地表以下的岩浆沿着断裂或其他薄弱地段快速涌出或喷发到海洋与陆地表面。有的在地表或水中流动冷却成火山熔岩,有的岩浆或岩石、矿物的碎屑从空中降落到地面形成火山碎屑岩。以这两种岩石为主所组成的岩石即为习称的火山岩。在陆地氧化环境形成的火山岩称陆相火山岩。在海水中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火山岩为海相火山岩。因而两类火山岩各具不同的特征。泥盆纪以前主要是海相火山岩,如前震旦纪、震旦纪、早古生代火山岩。其后主要为陆相火山岩。已知活动规模大小及时间长短不等的火山活动达15次之多。持续时间为22~26亿年。  
火山岩按二氧化硅含量可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四大岩类。其中以酸性火山岩(流纹岩、英安流纹岩)为主,约占85%;中性火山岩(英安岩、安山岩)约占10%;基性火山岩(玄武岩)小于5%;超基性火山岩罕见。按碱性组分含量,仅在明溪等地超基性火山岩中有碱性火山岩—玻基橄辉岩。已变质成片岩的碱性火山岩有南平、建瓯、尤溪一带的细碧岩和角斑岩。  
(一)中生代以前的火山岩为海相喷发  
主要分布于闽北、闽西元古界、震旦系和部分古生界等地层中,多呈夹层产出,已变质形成变粒岩、片岩,岩石有斜长(二长)变粒岩、钠长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绿泥片岩、角闪片岩、绿色片岩等。原岩为玄武岩、细碧岩、石英角斑岩、英安岩、英安质凝灰熔岩、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等。  
(二)中、新生代火山岩  
1.晚三叠—早、中侏罗世火山岩  零星分布于福建西部少数断陷盆地。呈中心式喷发。多为夹层。岩性有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安山质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英安斑岩及少量流纹岩、火山碎屑岩等。厚10~253米。主要属拉斑玄武岩系列。  
2.晚侏罗—白垩纪火山岩  以政和—华安一线为界,分成闽东与闽西两个火山活动亚带。闽西亚带的火山岩零星分布于光泽、浦城、泰宁、明溪、沙县、永安、大田、上杭等地。闽东亚带可分为福安—南靖、寿宁—德化等北东向展布的火山岩带及北西向的宁德—浦城火山喷发带。在各个地区,均已发现规模大小与喷发情况不同的各种类型的火山构造。如德化石牛山环状破火山洼地、福清凤迹火山穹窿、沙县大佑山沉积火山洼地等。  
(1)晚侏罗世火山岩  分布广泛,尤以东部为最。组成长林组—南园组和坂头组下段—上段两个沉积—喷发旋回。岩性沿中性—中酸性—酸性演化。长林组火山岩呈夹层产出,下部夹安山岩,上部夹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岩,为晚侏罗世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前奏;南园组以中酸性—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为主,沉积夹层极少,为火山喷发的鼎盛时期,下部为安山岩、英安岩夹火山碎屑岩:中下部为流纹质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凝灰岩夹火山碎屑沉积岩,中上部为英安岩、流纹英安质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夹少量酸性熔岩、凝灰岩,局部熔岩与粒状碎斑熔岩过渡,上部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局部夹多层火山碎屑沉积岩及中酸性熔岩;坂头组在西部为凝灰质粉砂岩、凝灰岩、多呈夹层,在东部火山活动较强,下部为正常碎屑岩、凝灰岩夹薄层酸性溶岩,上部为流纹质凝灰岩、流纹岩、凝灰熔岩夹砂砾岩、页岩,自下而上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喷发旋回。晚侏罗世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是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产物。在火山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产有:铅、锌、金、银、铜、硫铁矿、叶腊石、明矾石、高岭土地开石等。  
(2)白垩纪火山岩  多呈火山喷发沉积盆地,广泛见于下白垩统石帽山群中,岩性为紫红色火山碎屑岩、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石英粗面岩和钾长流纹岩,组
火山岩是福建省地表和近地表极其常见的一类重要火成岩石。从元古代(可能有太古代)开始到第四纪晚期以来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地表以下的岩浆沿着断裂或其他薄弱地段快速涌出或喷发到海洋与陆地表面。有的在地表或水中流动冷却成火山熔岩,有的岩浆或岩石、矿物的碎屑从空中降落到地面形成火山碎屑岩。以这两种岩石为主所组成的岩石即为习称的火山岩。在陆地氧化环境形成的火山岩称陆相火山岩。在海水中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火山岩为海相火山岩。因而两类火山岩各具不同的特征。泥盆纪以前主要是海相火山岩,如前震旦纪、震旦纪、早古生代火山岩。其后主要为陆相火山岩。已知活动规模大小及时间长短不等的火山活动达15次之多。持续时间为22~26亿年。  
火山岩按二氧化硅含量可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四大岩类。其中以酸性火山岩(流纹岩、英安流纹岩)为主,约占85%;中性火山岩(英安岩、安山岩)约占10%;基性火山岩(玄武岩)小于5%;超基性火山岩罕见。按碱性组分含量,仅在明溪等地超基性火山岩中有碱性火山岩—玻基橄辉岩。已变质成片岩的碱性火山岩有南平、建瓯、尤溪一带的细碧岩和角斑岩。  
(一)中生代以前的火山岩为海相喷发  
主要分布于闽北、闽西元古界、震旦系和部分古生界等地层中,多呈夹层产出,已变质形成变粒岩、片岩,岩石有斜长(二长)变粒岩、钠长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绿泥片岩、角闪片岩、绿色片岩等。原岩为玄武岩、细碧岩、石英角斑岩、英安岩、英安质凝灰熔岩、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等。  
(二)中、新生代火山岩  
1.晚三叠—早、中侏罗世火山岩  零星分布于福建西部少数断陷盆地。呈中心式喷发。多为夹层。岩性有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安山质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英安斑岩及少量流纹岩、火山碎屑岩等。厚10~253米。主要属拉斑玄武岩系列。  
2.晚侏罗—白垩纪火山岩  以政和—华安一线为界,分成闽东与闽西两个火山活动亚带。闽西亚带的火山岩零星分布于光泽、浦城、泰宁、明溪、沙县、永安、大田、上杭等地。闽东亚带可分为福安—南靖、寿宁—德化等北东向展布的火山岩带及北西向的宁德—浦城火山喷发带。在各个地区,均已发现规模大小与喷发情况不同的各种类型的火山构造。如德化石牛山环状破火山洼地、福清凤迹火山穹窿、沙县大佑山沉积火山洼地等。  
(1)晚侏罗世火山岩  分布广泛,尤以东部为最。组成长林组—南园组和坂头组下段—上段两个沉积—喷发旋回。岩性沿中性—中酸性—酸性演化。长林组火山岩呈夹层产出,下部夹安山岩,上部夹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岩,为晚侏罗世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前奏;南园组以中酸性—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为主,沉积夹层极少,为火山喷发的鼎盛时期,下部为安山岩、英安岩夹火山碎屑岩:中下部为流纹质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凝灰岩夹火山碎屑沉积岩,中上部为英安岩、流纹英安质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夹少量酸性熔岩、凝灰岩,局部熔岩与粒状碎斑熔岩过渡,上部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局部夹多层火山碎屑沉积岩及中酸性熔岩;坂头组在西部为凝灰质粉砂岩、凝灰岩、多呈夹层,在东部火山活动较强,下部为正常碎屑岩、凝灰岩夹薄层酸性溶岩,上部为流纹质凝灰岩、流纹岩、凝灰熔岩夹砂砾岩、页岩,自下而上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喷发旋回。晚侏罗世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是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产物。在火山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产有:铅、锌、金、银、铜、硫铁矿、叶腊石、明矾石、高岭土地开石等。  
(2)白垩纪火山岩  多呈火山喷发沉积盆地,广泛见于下白垩统石帽山群中,岩性为紫红色火山碎屑岩、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石英粗面岩和钾长流纹岩,组
上班好远 2024-06-04
火山岩(玄武岩)是火山爆发后由形成的多孔形石材,非常珍贵。喷发时喷发出来的岩浆有气体渣、固体岩浆,艳磊石材,温度和压力迅速下降,发生了化学和物理变化,所以岩浆就变成了火山岩。含有大量的硅、钾、钠、铁、镁、26种矿物元素,以及铜、锌、铬、镍、锰等,加热后的火山岩会释放出大量雾状的能量离子同时产生磁效应、温热效应、冷热效应。
火山岩(玄武岩)是火山爆发后由形成的多孔形石材,非常珍贵。喷发时喷发出来的岩浆有气体渣、固体岩浆,艳磊石材,温度和压力迅速下降,发生了化学和物理变化,所以岩浆就变成了火山岩。含有大量的硅、钾、钠、铁、镁、26种矿物元素,以及铜、锌、铬、镍、锰等,加热后的火山岩会释放出大量雾状的能量离子同时产生磁效应、温热效应、冷热效应。
蓝冰儿雪莲 2024-05-23
火山岩(IgneousRock)由岩浆(Magma)直接凝固而成。高温之岩浆在从液态冷却中结品成多种矿物,矿物再紧密结合成火成岩。化学成分各异之岩浆,最后成为矿物成分各异之火成岩,种类繁多,细分之有数百种。
由于地壳的保温作用,越向地心其温度越高。地核因高压呈固体状态。而地壳之下的高温物质呈液体状态就是岩浆。根据现代火山喷溢而出的熔岩得知,硅酸盐是岩浆的主要成分。其中SiO2的含量在80—30%之间;金属氧化物如Al2O3、Fe2O3、FeO、MgO、CaO、Na2O等占20—60%。其它如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等,它们的总量不超过5%。此外,岩浆中还含有一些挥发性组分,其中主要是H2O、CO2、H2S、F2、Cl2等。
根据含硅量之高低分类,有酸性(Acidic)、中性(Intermediate)、基性(Basic),及超基性(Ultrabasic)四大类火山岩。
火山岩(IgneousRock)由岩浆(Magma)直接凝固而成。高温之岩浆在从液态冷却中结品成多种矿物,矿物再紧密结合成火成岩。化学成分各异之岩浆,最后成为矿物成分各异之火成岩,种类繁多,细分之有数百种。
由于地壳的保温作用,越向地心其温度越高。地核因高压呈固体状态。而地壳之下的高温物质呈液体状态就是岩浆。根据现代火山喷溢而出的熔岩得知,硅酸盐是岩浆的主要成分。其中SiO2的含量在80—30%之间;金属氧化物如Al2O3、Fe2O3、FeO、MgO、CaO、Na2O等占20—60%。其它如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等,它们的总量不超过5%。此外,岩浆中还含有一些挥发性组分,其中主要是H2O、CO2、H2S、F2、Cl2等。
根据含硅量之高低分类,有酸性(Acidic)、中性(Intermediate)、基性(Basic),及超基性(Ultrabasic)四大类火山岩。
饭兜兜兜得牢 2024-05-15
火山岩强度高、保温、隔热、吸音、防水、防火、耐酸碱、耐沾污性、耐腐  
火山岩
火山岩(3张)
蚀、耐霉变,且无污染、无放射性等,是理想的天然绿色、环保节能墙面饰材。  装饰性好、强度高,  火山岩质地坚硬如天然石材,涂层表面如多孔蜂窝,质感强烈,装饰性好、耐磨;保温、隔热、吸音,不同骨材搭配,蜂窝多孔,具有一定保温、隔热、吸音作用;防水  ,混成材质,浸泡水中三个无异常变化,防水性极佳;防火,加有无机粘结剂,高温下不产生浓烟、不脱落、不燃烧,不产生有害有毒气体;耐侯性好,天然彩砂、彩石,颜色自然,不含任何染料,有机与无机混成材质,特殊的接桥结构,可防止因紫外线而引发的劣化,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抗腐蚀、耐酸碱、抗晒、不变色、无放射性等特点;耐沾污性好  ,饰面非平面,视觉上阻断由于大气中灰尘及其他悬浮物质较多,易沾污涂层而失去涂料原有的装饰效果,从而影响建筑物外貌,不易被污染耐水清擦洗。耐霉变性好,火山岩饰面在潮湿环境中能抑制霉菌和藻类繁殖生长。不易长霉。
火山岩强度高、保温、隔热、吸音、防水、防火、耐酸碱、耐沾污性、耐腐  
火山岩
火山岩(3张)
蚀、耐霉变,且无污染、无放射性等,是理想的天然绿色、环保节能墙面饰材。  装饰性好、强度高,  火山岩质地坚硬如天然石材,涂层表面如多孔蜂窝,质感强烈,装饰性好、耐磨;保温、隔热、吸音,不同骨材搭配,蜂窝多孔,具有一定保温、隔热、吸音作用;防水  ,混成材质,浸泡水中三个无异常变化,防水性极佳;防火,加有无机粘结剂,高温下不产生浓烟、不脱落、不燃烧,不产生有害有毒气体;耐侯性好,天然彩砂、彩石,颜色自然,不含任何染料,有机与无机混成材质,特殊的接桥结构,可防止因紫外线而引发的劣化,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抗腐蚀、耐酸碱、抗晒、不变色、无放射性等特点;耐沾污性好  ,饰面非平面,视觉上阻断由于大气中灰尘及其他悬浮物质较多,易沾污涂层而失去涂料原有的装饰效果,从而影响建筑物外貌,不易被污染耐水清擦洗。耐霉变性好,火山岩饰面在潮湿环境中能抑制霉菌和藻类繁殖生长。不易长霉。
我才是黄蓉 2024-05-08
火山岩的特征物理性质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物理性质来识别矿物。如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比重和磁性等都是矿物肉眼鉴定的重要标志。作为晶质固体﹐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并体现著一般晶体所具有的特性──均一性﹑对称性和各向异性。
1、矿物的颜色  折叠
矿物的颜色多种多样。呈色的原因,一类是白色光通过矿物时﹐内部发生电子跃迁过程而引起对不同色光的选择性吸收所致;另一类则是物理光学过程所致。导致矿物内电子跃迁的内因,最主要的是﹕色素离子的存在,如Fe3+使赤铁矿呈红色,V3+使钒榴石呈绿色等;是晶格缺陷形成“色心”,如萤石的紫色等。矿物学中一般将颜色分为3类﹕自色是矿物固有的颜色;他色是指由混入物引起的颜色;假色则是由于某种物理光学过程所致,如斑铜矿新鲜面为古铜红色,氧化后因表面的氧化薄膜引起光的干涉而呈现蓝紫色的锖色,矿物内部含有定向的细微包体,当转动矿物时可出现颜色变幻的变彩,透明矿物的解理或裂隙有时可引起光的干涉而出现彩虹般的晕色等。
2、条痕  折叠
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划擦时所留下的粉末痕迹。条痕色可消除假色﹐减弱他色﹐通常用于矿物鉴定。
3、光泽  折叠
指矿物表面反射可见光的能力。根据平滑表面反光的由强而弱分为金属光泽(状若镀克罗米金属表面的反光﹐如方铅矿)﹑半金属光泽(状若一般金属表面的反光,如磁铁矿)﹑金刚光泽(状若钻石的反光,如金刚石)和玻璃光泽(状若玻璃板的反光,如石英)四级。金属和半金属光泽的矿物条痕一般为深色,金刚或玻璃光泽的矿物条痕为浅色或白色。此外,若矿物的反光面不平滑或呈集合体时,还可出现油脂光泽﹑树脂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及丝绢光泽和珍珠光泽等特殊光泽类型。
4、透明度  折叠
指矿物透过可见光的程度。影响矿物透明度的外在  因素(如厚度﹑含有包裹体﹑表面不平滑等)很多﹐通常是在厚为0.03毫米薄片的条件下,根据矿物透明的程度﹐将矿物分为﹕透明矿物(如石英)﹑半透明矿物(如辰砂)和不透明矿物(如磁铁矿)。许多在手标本上看来并不透明的矿物,实际上都属于透明矿物如普通辉石等。一般具玻璃光泽的矿物均为透明矿物,显金属或半金属光泽的为不透明矿物,具金刚光泽的则为透明或半透明矿物。
5、断口﹑解理与裂理  折叠
矿物在外力作用如敲打下,沿任意方向产生的各种断面称为断口。断口依其形状主要有贝壳状﹑锯齿状﹑参差状﹑平坦状等。在外力作用下矿物晶体沿着一定的结晶学平面破裂的固有特性称为解理。解理面平行于晶体结构中键力最强的方向,一般也是原子排列最密的面网发生,并服从晶体的对称性。解理面可用单形符号(见晶体)表示,如方铅矿具立方体{100}解理﹑普通角闪石具{110}柱面解理等。根据解理产生的难易和解理面完整的程度将解理分为极完全解理(如云母)﹑完全解理(如方解石)﹑中等解理(如普通辉石)﹑不完全解理(如磷灰石)和极不完全解理(如石英)。裂理也称裂开,是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结晶学平面破裂的非固有性质。它外观极似解理,但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裂理往往是因为含杂质夹层或双晶的影响等并非某种矿物所必有的因素所致。
6、硬度  折叠
是指矿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的机械强度。矿物学中最常用的是摩氏硬度﹐它是通过与具有标准硬度的矿物相互刻划比较而得出的。10种标准硬度的矿物组成了摩氏硬度计﹐它们从1度到  10度分别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十个等级只表示相对硬度的大小,为了简便还可以用指甲(2.5)﹑小钢刀(5~5.5)﹑窗玻璃(5.5)作为辅助标准,粗略地定出矿物的摩氏硬度。另一种硬度为维氏硬度,它是压入硬度﹐用显微硬度仪测出,以千克/平方毫米表示。摩氏硬度  H  m与维氏硬度H  v的大致关系是(kg/mm2)﹐矿物的硬度与晶体结构中化学键型﹑原子间距﹑电价和原子配位等密切相关。
火山岩的特征物理性质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物理性质来识别矿物。如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比重和磁性等都是矿物肉眼鉴定的重要标志。作为晶质固体﹐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并体现著一般晶体所具有的特性──均一性﹑对称性和各向异性。
1、矿物的颜色  折叠
矿物的颜色多种多样。呈色的原因,一类是白色光通过矿物时﹐内部发生电子跃迁过程而引起对不同色光的选择性吸收所致;另一类则是物理光学过程所致。导致矿物内电子跃迁的内因,最主要的是﹕色素离子的存在,如Fe3+使赤铁矿呈红色,V3+使钒榴石呈绿色等;是晶格缺陷形成“色心”,如萤石的紫色等。矿物学中一般将颜色分为3类﹕自色是矿物固有的颜色;他色是指由混入物引起的颜色;假色则是由于某种物理光学过程所致,如斑铜矿新鲜面为古铜红色,氧化后因表面的氧化薄膜引起光的干涉而呈现蓝紫色的锖色,矿物内部含有定向的细微包体,当转动矿物时可出现颜色变幻的变彩,透明矿物的解理或裂隙有时可引起光的干涉而出现彩虹般的晕色等。
2、条痕  折叠
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划擦时所留下的粉末痕迹。条痕色可消除假色﹐减弱他色﹐通常用于矿物鉴定。
3、光泽  折叠
指矿物表面反射可见光的能力。根据平滑表面反光的由强而弱分为金属光泽(状若镀克罗米金属表面的反光﹐如方铅矿)﹑半金属光泽(状若一般金属表面的反光,如磁铁矿)﹑金刚光泽(状若钻石的反光,如金刚石)和玻璃光泽(状若玻璃板的反光,如石英)四级。金属和半金属光泽的矿物条痕一般为深色,金刚或玻璃光泽的矿物条痕为浅色或白色。此外,若矿物的反光面不平滑或呈集合体时,还可出现油脂光泽﹑树脂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及丝绢光泽和珍珠光泽等特殊光泽类型。
4、透明度  折叠
指矿物透过可见光的程度。影响矿物透明度的外在  因素(如厚度﹑含有包裹体﹑表面不平滑等)很多﹐通常是在厚为0.03毫米薄片的条件下,根据矿物透明的程度﹐将矿物分为﹕透明矿物(如石英)﹑半透明矿物(如辰砂)和不透明矿物(如磁铁矿)。许多在手标本上看来并不透明的矿物,实际上都属于透明矿物如普通辉石等。一般具玻璃光泽的矿物均为透明矿物,显金属或半金属光泽的为不透明矿物,具金刚光泽的则为透明或半透明矿物。
5、断口﹑解理与裂理  折叠
矿物在外力作用如敲打下,沿任意方向产生的各种断面称为断口。断口依其形状主要有贝壳状﹑锯齿状﹑参差状﹑平坦状等。在外力作用下矿物晶体沿着一定的结晶学平面破裂的固有特性称为解理。解理面平行于晶体结构中键力最强的方向,一般也是原子排列最密的面网发生,并服从晶体的对称性。解理面可用单形符号(见晶体)表示,如方铅矿具立方体{100}解理﹑普通角闪石具{110}柱面解理等。根据解理产生的难易和解理面完整的程度将解理分为极完全解理(如云母)﹑完全解理(如方解石)﹑中等解理(如普通辉石)﹑不完全解理(如磷灰石)和极不完全解理(如石英)。裂理也称裂开,是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结晶学平面破裂的非固有性质。它外观极似解理,但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裂理往往是因为含杂质夹层或双晶的影响等并非某种矿物所必有的因素所致。
6、硬度  折叠
是指矿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的机械强度。矿物学中最常用的是摩氏硬度﹐它是通过与具有标准硬度的矿物相互刻划比较而得出的。10种标准硬度的矿物组成了摩氏硬度计﹐它们从1度到  10度分别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十个等级只表示相对硬度的大小,为了简便还可以用指甲(2.5)﹑小钢刀(5~5.5)﹑窗玻璃(5.5)作为辅助标准,粗略地定出矿物的摩氏硬度。另一种硬度为维氏硬度,它是压入硬度﹐用显微硬度仪测出,以千克/平方毫米表示。摩氏硬度  H  m与维氏硬度H  v的大致关系是(kg/mm2)﹐矿物的硬度与晶体结构中化学键型﹑原子间距﹑电价和原子配位等密切相关。
祖国的砖。 2024-05-04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01832056045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