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件检测安全标准是什么

2024-06-06 16:40:47 (41分钟前 更新) 464 2443

最新回答

1  -  分类名称:  锻件缺陷的分类  内容描述:  锻件缺陷主要按以下两种方法分类。  一、按缺陷表现形式分类  锻件的缺陷如按其表现形式来区分,可分为:外部的、内部的和性能的三种  外部缺陷如几何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表面裂纹、折叠、缺肉、错差。模  锻不足、表面麻坑、表面气泡和橘皮状表面等。这类缺陷显露在锻件的外表面  上,比较容易发现或观察到。  内部缺陷又可分为低倍缺陷和显微缺陷两类。前者如内裂。缩孔、疏松、白  点、锻造流纹紊乱、偏析、粗晶、石状断口、异金属夹杂等;后者如脱碳、增  碳、带状组织。铸造组织残留和碳化物偏析级别不符合要求等。内部缺陷存在  于锻件的内部,原因复杂,不易辨认,常常给生产造成较大的困难。  反映在性能方面的缺陷,如室温强度、塑性。韧性或疲劳性能等不合格;或  者高温瞬时强度,持久强度、持久塑性、蠕变强度不符合要求等。性能方面的  缺陷,只有在进行了性能试验之后,才能确切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内部。外部和性能方面的缺陷这三者之间,常常有不可分割的  联系。例如,过热和过烧表现于外部常为裂纹的形式:表现于内部则为晶粒粗  大或脱碳,表现在性能方面则为塑性和韧性的降低。因此,为了准确确定锻件  缺陷的原因,除了必须辨明它们的形态和特征之外,还应注意找出它们之间的  内在联系。  二、按产生缺陷的工序或过程分类  锻件缺陷按其产生于哪个过程来区分,可分为:原材料生产过程产生的缺陷  锻造过程产生的缺陷和热处理过程产生的缺陷。按照锻造过程中各工序的顺序  还可将锻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细分为以下几类:由下料产生的缺陷;由加热  产生的缺陷:由锻造产生的缺陷:由冷却产生的缺陷和由清理产生的缺陷等。  不同工序可以产生不同形式的缺陷,但是,同一种形式的缺陷也可以来自不同  的工序。由于产生锻件缺陷的原因往往与原材料生产过程和锻后热处理有关,  因此在分析锻件缺陷产生的原因时,不要孤立地来进行。  锻件质量检验  。  。  ,  -  2  -  分类  名称  质量检验的内容  内容  描述  质量检验内容包括两部分:  1.锻件等级及检验项目(见表  1)。  2.试验方法标准(见表  2)。  附属  图表  (1):  表  1  附属  图表  (2):  -  3  -  表  2  分类名称:  锻件几何形状与尺寸的检验  内容描述:  1.锻件长度尺寸检验  可用直尺、卡钳、卡尺或游标卡尺等通用量具进行测量。  2.锻件高度(或横向尺寸)与直径检验  一般情况用卡钳或游标卡尺测量,如批量大,可用专用极限卡板测量。  3.锻件厚度检验  通常用卡钳或游标卡尺测量,若生产批量大,可用带有扇形刻度的外卡钳来测  量。  4.锻件圆柱形与圆角半径检验  可用半径样板或外半径、内半径极限样板测量。  5.锻件上角度的检验  锻件上的倾斜角度,可用测角器来测量。  6.锻件孔径检测  (1)如果孔没有斜度,则用游标尺测量,也可用卡钳来测量。  (2)如果孔有斜度,生产批量又大,则可用极限塞规测量。  (3)如果孔径很大,则可用大刻度的游标卡尺,或用样板检验。  7.锻件错位检验  (1)如果锻件上端面高出分模面且有  7-10  度的出模斜度,或者分模面的位置  在锻件本体中间,即可在切边前观察到锻件是否有错位。  (2)如错位不易观察到,则可将锻件下半部固定,对上半部进行划线检验,  或者用专用样板检验。  (3)横截面为圆形的锻件,可用游标卡尺测量分模线的直径误差。  8.锻件挠度直径检验  (1)对于等截面的长轴类锻件,在平板上,慢漫地反复旋转锻件。即可测出  轴线的最大挠度。  (2)将锻件两端支放在专门数据的V  形块或滚棒上,旋转锻件,通过仪表即可  测出锻件两支点间的最大挠度值。  9.锻件平面垂直度检验  如果要检验锻件上某个端面(如突缘)与锻件中心线的垂直度,则可将锻件放  -  4  -  置在两个V  型块上,通过测量仪表测量该端面的跳动值。  10.锻件平面平行度检验  可选定锻件某一端面作为基准,借助测量仪表即可测出平行面间平行度的误  差。  分类名称:  锻件表面质量检验  内容描述:  1.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是锻件表面质量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观察锻件表面有无裂纹、折  迭、压伤、斑点、表面过烧等缺陷。  2.磁粉检查  磁粉检查通称磁粉探伤或磁力探伤。它可以发现肉眼不能检查出的细小裂纹、  隐蔽在表皮下的裂纹等表面缺陷,但只能用于碳钢、工具钢、合金结构钢等有  磁性的材料,而且锻件表面要平整光滑,粗糙的表面有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检验  结果。  干粉法:将干粉通过喷枪喷射到零件表面上,观察零件缺陷处磁粉聚集情况,  即可判断缺陷部位、形状大小。  湿粉法:将磁粉末悬浮在煤油或水溶液中,然后将悬浮的磁粉油液喷射或浇注  在磁化的零件表面上,油液中的磁粉,遇到固缺陷产生的局部漏磁磁极后,被  吸附聚集成缺陷大小和形状的磁粉堆。为了显示横向裂纹,须对工件进行纵向  磁化。如要显示纵向缺陷,可直接沿工件通电,以便实现周向磁化。磁粉深伤  法可以迅速可靠地发现工件表面或近表面的细裂纹、发裂等缺陷。磁粉探伤灵  敏度高、速度快、设备简单、操炸简便而且成本比较低。但是,这种方法只能  检验磁性磁力的表面或近表面处的缺陷。  3.荧光检验  对于非铁磁性材料,如有色合金、高温合金、不锈钢等锻件的表面缺陷,可采  用荧光检验,也叫荧光探伤。  4.着色渗透探伤  用带有彩色的高渗透性油液,使之渗人锻件表面缺陷中,然后用肉眼即可看到'  彩象',从而发现表面缺陷。  荧光、着色两种检验方法的工艺过程和灵敏度都差不多。着色法明显的好处是  用肉眼在普通光线下即可观察,不必象荧光法那样要在暗室内用紫外线照射。  -  5  -  分类名  称  锻件内部质量检验  内容描  述  1.超声波探伤  要求锻件表面粗糙度小于Ra3.2。  缺陷大小的确定,主要根据经验判断,也可以预先制作好各种不同性质、不同深度、不同  大小的人为缺陷的标准试块。缺陷的具体位置与形状的确定与探头的数目和位置有关。  对于裂纹、夹杂等缺陷的探测,超声波的穿透方向必须与缺陷的蔓延方向垂直,否则裂纹  不能显示出来。为了能发现在锻件中各个方向、各个部位的缺陷,常常采用斜探头进行探  伤。  优点:穿透力强;设备灵巧,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不需庞大电源设备,工作稳定安全。  能较准确地发现缺陷,可以单面接触锻件进行检验。生产率高,成本低。  缺点:对缺陷性质、大小不易准确判断。要求被测锻件的表面粗糙度低。锻件形状不能太  复杂。  2.低倍检验  锻件的低倍检验,实际上是用肉眼或借助  10-30  倍的放大镜,检查锻件断面上的缺陷,生  产中常用的方法有:酸蚀、断口、硫印等。  对于流线、枝晶、残留缩孔、空洞、夹渣、裂纹等缺陷,一般用酸蚀法。  对于过热、过烧、白点、分层、茶状和石状断口等缺陷,采用断口检查最易发现。  对于钢中硼匕物分布的状况,硫印法是唯一有效的检查方法。  酸蚀检验:对于一般中小锻件,取样根据检验目的确定。欲检查整个断面的质量情况,一  般取横向试羊,如为了检查流线分布、带状组织等缺陷,则以取纵向试样为好。如要检查  表面裂纹、淬火软点等缺陷,则应保留锻件外表层进行酸蚀试验。热酸蚀检验面的表面粗  糙度一般为Ra1.6,冷酸蚀的应不超过Ra1.6,必要时还要研磨、抛光。  应特别注意:热酸蚀稳定不要过高,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引起腐蚀过度。影响检验效果  下面两个表是各种钢的热酸浸时间、酸浸液和冲洗液以及冷酸浊剂的配方及工作条件。  表  1:  各种钢的热酸浸时间,酸浸液和冲洗液(见表  1);  在对特别大的锻件进行局部检验时,着色法具有优越性。  荧光和着色法的使用,都不受材料是磁性还是非磁性的限制。但因磁粉探伤法  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多,所以,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非磁性锻件表面的检验。  。  -  6  -  表  2:  冷酸蚀剂的配方及工作条件(见表  2)。  断口检验:断口检验可以发现钢锻件由于原材料本身的缺陷,或者由于加热、锻造、热处  理造成的缺陷。  1.淬火断口试年经淬火后在较脆状态下折断,得到细腻的瓷状断口。含碳量特别低的钢  呈细纤维状。淬火断口最有利于显露那些破坏钢的连续性的缺陷,如白点、夹杂、气泡、  裂缝、缩孔等。  2.调质断口试洋经调质后在韧性状态下折断,得到较粗的纤维状断口,回火温度越高,  纤维越粗大。调质断口能较好地显示成分和组织上的不均匀性。  3.退火断口轴承钢和工具钢通常在退火或热轧状态下作断口检验,得到的为结晶状断口。  可用以检验钢的晶粒的均匀细密程度,也可以显露固石墨碳沿晶界析出而引起的黑脆及夹  杂、缩孔等缺陷。  硫印检验:硫印均匀是一种显示钢中硫化物分布状况的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碳钢、低  合金钢和中合金钢的质量,一般不用于高合金钢。  3.高倍检验  锻件的高倍检验,就是在各种显微镜下检验锻件内部(或断口上)组织状态与微观缺陷。  高倍检验应用的显微镜有以下三种:  (1)普通金相显微镜其有效放大倍率一般在  2000  倍以下,分辨极限最小为  2000A。  (2)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可达  0.4-0.8nm,放大倍率可达几十万位。  (3)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可以从几低倍到高倍(由二十几倍到十几万倍)连续变化,  分辨率一般为  20nm,好一些的可达  10nm。  试样切取后,按顺序极限粗磨-细磨一抛光-浸蚀,最后在显微镜下检查。  附属图  表(1):  -  7  -  表  1  附属图  表(2):  表  2  分类名称:  锻件力学性能试验  内容描述:  一般锻件只进行优点、拉力或冲击试验就足够了,常用布氏硬度计与洛氏  硬度计来进行试验。检验硬度的目的是:锻冲是否具有适当的切削加工性  能;表层是否脱碳以及粗略了解锻件内部的组织。  拉力试验可测出材料在静拉力作用下的σ  b、σ  s、δ  及ψ  等。  冲击试验可测量材料的冲击韧度α  k。  必须指出:力学性能试验的试样,应在同一熔炉、同一热处理炉批中抽取  的锻件或毛坯上切取。否则,应对每一熔炉与热处理炉批分别进行试验。  分类名称:  锻件质量的控制  内容描述:  锻件质量控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锻件质量控制  锻件质量控制是对生产中的可变参数和锻件的几何尺寸、表面质量和力字  性能进行定期的测定和检验,并将测得的结果与标准和技术条件要求进行  比较,以便决定是否有必要去改变锻件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实现对锻  件质量的控制,保证最终质量的被动不超出订货单位技术条件的要求。  (二)对锻件提供标记  对重要锻件质量的控制,专有一套标记方法,以便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  中进行查找。  对原材料的标记,从一开始便应十分注意。标记的内容包括:材料牌号、  炉批号、收发货日期和供应厂的代号等。这样做有助于区别村质的变异是  -  8  -  分类名称:  锻件图样设计的质量控制  内容描述:  (一)设计依据  (1)产品零件图及其设计选材的主要技术要求。  (2)有关的锻件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文件。  (3)对机械加工有特殊要求的锻件,负责制订机械加工工艺的部门应提  出的机械加工余量和加工基准面的要求。  (4)锻造车间现有的设备和工序能力。  (5)关于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的通用标准。  (二)锻件图样基本内容的质量控制  (1)锻件图样的标题、材料牌号、热处理和硬度、单机数量和左右件、  图样比例及图号版次等均应正确无误。  (2)合理选择分模面位置,并按零件图的要求标明流线方向。  (3)根据零件图上提出的特殊加工要求,确定余量、公差、结构要素和  机械加工基准。审查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4)是否已标出产品零件的轮廓形状,并在括号内注明最终的名义尺寸  (5)按照零件图的技术要求或有关技术文件正确地确定零件类别。  (6)根据确定的锻件类别在锻件图样上正确地标明需要进行的理化性能  测试项目、取样部位和取样方向。  (7)是否正确地规定了打硬度、炉批号和检验印记的位置。  (8)在图样的文字标注中是否已注明了模锻斜度、圆角半径、垂直方向  和水平方向的尺寸公差、沿分模面上的偏移量、残余毛边和翘曲量等。  (三)锻件图样的协调、会签和审批  (1)各类锻件图样必须有设计、校对和审定的各级人员签名方能生效。  (2)锻件蓝图需要更改时,应按关于文件更改制度填写更改单,经过审  批方能有效。  (3)如果需要修改锻件图样的图形、尺寸或公差及流线要求时,必须以  更改零件设计文件为依据。如果需要更改进行加工会量、敷料、加工基准  由于制造过程本身的因素引起,还是由于非制造过程的因素引起。原材料  有了标记,每年为评价供应厂的产品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  -  9  -  (1)熔炼过程的标记  (9)钢锭开坯用的设备及温度  (2)原始的非真空熔炼炉号  (10)锻坯的低倍腐蚀检查  (3)真空熔炼炉号  (11)锻坯的超声波检查  (4)非真空熔炼的重量(吨)  (12)锻坯的磁粉检查或荧光检查  (5)真空熔炼的重量(吨)  (13)锻坯的机械性能检查  (6)钢的化学成分  (14)锻坯的晶粒度检查  (7)钢锭尺寸  (15)锻坯的淬透性检查  (8)钢坯尺寸  (16)锻坯魄总结报告  面和供应的热处理状态时,必须有负责进行加工部门的会签方能生效。  分  类  锻坯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名  称:  (一)锻坯的控制  锻坯在锻造前应具有下面列出的资料和试验结果。但是对于不同钢号的锻坯。由于其熔炼、  开坯和技术条件的具体要求不同,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试验结果可以有所不同,即可多于  或少于下面列出的项目:  内  容  描  述:  上述资料和试验结果由供应锻坯单位提供,但是,锻件生产单位为了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  程度和锻造生产关于的需要,往往也进行一些补充的试验。(二)原材料的控制  锻坯在锻  造前必须具有的资料是试验结果相比,原材料(轧制棒材、挤压棒材)在入厂时必须附有  的资料是试验结果可以少些,但是,也应该具有诸如熔炼方法、成分、炉次、轧制温度、  低倍检验及机械性能等方面的资料和试验结果。入厂原材料的检验项目,主要取决于原材  料的合金种类。不同种类锻件用材料进厂后,在下料和锻造前须做的一些检查项目,见表  1。  -  10  -  附  属  图  表:  表  1  分类名称:  锻造工艺规程制定的质量控制  内容描述:  工艺规程基本内容的质量控制  锻造工艺规程是保证锻件质量的主要环节。它包括模具和制坯的良好设计、工艺  参数的正确选择、工序的合理安排、检验程序的严密制定等。由于影响锻造工艺  的因素很多,参数选择的范围也很广,工序安排的灵活性也很大,因此正确的锻  造工艺规程,必须通过锻件试制,按锻件类别进行必要项目的检验与试验、鉴定  和定型程序,然后才能正式批生产使用。其要点是:  (1)应标明产品型号、图号、零件名称、单机数量和左右件、每个锻件能加工的  零件数、材料牌号及规格、下科长度及材料消耗定额等。  (2)下料工序中,应根据需要标明毛坯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倒圆棱角。锻  造操作中,应标明放料位置、纤维方向、捶击轻重次序和润滑等要求。清理工序  中,应注明清理方法、喷丸用丸粒的材料和粒度、酸洗液的成分浓度和温度、以  及打磨的要求和位置等。  (3)应注明需检查的尺寸、硬度值、按锻件类别规定的理化试验项目及其它检验  项目和数量等。  (4)注明各工序操作所应遵循的通用工艺规程编号、规定各工序使用的设备型号  和工装编号等。  分类名称:  锻压设备及模具的质量控制  -  11  -  内容描述:  64  锻压设备及模具的质量控制  (一)锻压设备的质量控制  (1)锻压设备必须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最初和定期的鉴定,合格后方可用于  生产。  (2)合格的设备应悬挂'设备合格证'并注明下次鉴定时间,不合格的设备必须  挂上'停用设备'标牌。  (3)所有锻压设备必须有操作规程和维修鉴定制度。违反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是  不允许的。  (4)所有锻压设备必须建立档案。它包括设备使用说明书、台时记录、故障记  录、修理记录及历年鉴定合格证等。  (二)锻模的质量控制  (1)锻模的时间与制造必须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  (2)新模具应符合模具图的要求,并应填写制造合格证。  (3)新模具和返修模具必须按照试模制度进行试模,试模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4)在连续批生产时,班前、班后及生产过程中必须对模具进行必要的检查和  维护,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返修。  (5)每批生产的最后一件应打标记并检查尺寸,检查合格后模具方能返库。  (6)每套模具必须附有'模具履历表',内容包括制造、使用和翻修的基本情况。  (7)模具库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分类名称:  锻造加热的质量控制  内容描述:  (一)加热炉的质量控制  (1)加热炉的结构形式和性能必须符合原材料和锻件品种对加热的要求。  (2)每台加热炉必须配备专用自动控温和记录仪表以及报警装置。对于电炉,当炉的  长度超过  1.2m  或功率超过  75kW  时,应实行分区控温。对于敞焰炉,当炉膛的任一长度  超过  2m  时,应实行分区控温。  (3)除了少量外,一般锻造加热炉都是敞焰炉,即油气燃烧产物和加热毛坯处在同一  面积上循环的,这洋在油炉或煤气炉中都会造成氧化气氛,而且喷嘴的火焰温度往往  比炉子的温度高得多,因止避免火焰与加热工件相接触是十分重要的。通常,喷嘴的  -  12  -  安装高度要比炉内工件高出  250mm  以上,喷嘴应配备自动控制装置。为了控制气氛中的  含硫量,在加热军品及要求较高的民品时,不选用  100  号以上的重油作燃料。  (4)加热炉按炉温公差及控温精度进行的分类,见表  1。  (二)温度控制仪表的质量控制  1.温度控制仪表应符合前页表达到规定。  2.自动控温仪表应安放在少尘、防震、环境温度在  0  一  60℃的地方。  3.新进厂的各种温度控制、测量和记录仪表,必须经全面鉴定合格后,方能安装使用。  4.使用中的各种温度控制仪表和热电偶,必须按前页表中规定的周期进行鉴定。  5.炉温均匀性检测周期,按前表进行。此外,在下列情况下也应进行炉温均匀性检测。  新加热炉投产前、大修后、控温热电偶重新安装后、工作温度超过加热炉最初检测的  温度范围及任何影响加热炉温度均匀性的其他因素有变动。  (三)加热工艺的质量控制  (1)毛坯加热前应进行材料牌号、熔炼炉号或代号、规格尺寸及数量的检查,以免错  料。有色金属及在电炉内加热的其他毛坯,表面不得有油污。  (2)毛坯入炉时,应放置在工作区内,大型毛坯应架空,其间应有一定间隔,不允许  不同牌号、不同规格的毛坯同炉加热。  (3)电加热时,毛坯与发热元件应保持一定距离。敞焰炉加热时,不允许直接喷射到  毛坯表面。  (4)加热温度及速度按工艺规程要求进行。许多材料的最高热加工温度要进行严格控  制,否则容易引起各种加热缺陷及废品,例如过热、过烧,(低倍粗晶、茶状断口、石  状断口等。高温合金和结构钢的最高热加工温度与冶炼方法有密切关系。一般真空冶  炼钢比电弧炉钢应低  20-30℃,电渣冶炼钢还要偏低些。钛合金的最高热加工温度还与  化学成分的微量变化有关,例如对两相钛合金,其最高加热加工温度通常规定应对于  其相变点  20~4O℃。  (5)毛坯因故不能按时出炉锻造时,应临时降温或出炉,具体按工艺文件规定执行。  (6)加热铝合金毛坯时,炉内气氛不允许含硫口水蒸汽。加热钛合金毛坯时,炉内不  允许含还原性气氛。  (7)对于加热过铜合金的炉子,如需加热钢坯时,应先进行除铜清理。
1  -  分类名称:  锻件缺陷的分类  内容描述:  锻件缺陷主要按以下两种方法分类。  一、按缺陷表现形式分类  锻件的缺陷如按其表现形式来区分,可分为:外部的、内部的和性能的三种  外部缺陷如几何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表面裂纹、折叠、缺肉、错差。模  锻不足、表面麻坑、表面气泡和橘皮状表面等。这类缺陷显露在锻件的外表面  上,比较容易发现或观察到。  内部缺陷又可分为低倍缺陷和显微缺陷两类。前者如内裂。缩孔、疏松、白  点、锻造流纹紊乱、偏析、粗晶、石状断口、异金属夹杂等;后者如脱碳、增  碳、带状组织。铸造组织残留和碳化物偏析级别不符合要求等。内部缺陷存在  于锻件的内部,原因复杂,不易辨认,常常给生产造成较大的困难。  反映在性能方面的缺陷,如室温强度、塑性。韧性或疲劳性能等不合格;或  者高温瞬时强度,持久强度、持久塑性、蠕变强度不符合要求等。性能方面的  缺陷,只有在进行了性能试验之后,才能确切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内部。外部和性能方面的缺陷这三者之间,常常有不可分割的  联系。例如,过热和过烧表现于外部常为裂纹的形式:表现于内部则为晶粒粗  大或脱碳,表现在性能方面则为塑性和韧性的降低。因此,为了准确确定锻件  缺陷的原因,除了必须辨明它们的形态和特征之外,还应注意找出它们之间的  内在联系。  二、按产生缺陷的工序或过程分类  锻件缺陷按其产生于哪个过程来区分,可分为:原材料生产过程产生的缺陷  锻造过程产生的缺陷和热处理过程产生的缺陷。按照锻造过程中各工序的顺序  还可将锻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细分为以下几类:由下料产生的缺陷;由加热  产生的缺陷:由锻造产生的缺陷:由冷却产生的缺陷和由清理产生的缺陷等。  不同工序可以产生不同形式的缺陷,但是,同一种形式的缺陷也可以来自不同  的工序。由于产生锻件缺陷的原因往往与原材料生产过程和锻后热处理有关,  因此在分析锻件缺陷产生的原因时,不要孤立地来进行。  锻件质量检验  。  。  ,  -  2  -  分类  名称  质量检验的内容  内容  描述  质量检验内容包括两部分:  1.锻件等级及检验项目(见表  1)。  2.试验方法标准(见表  2)。  附属  图表  (1):  表  1  附属  图表  (2):  -  3  -  表  2  分类名称:  锻件几何形状与尺寸的检验  内容描述:  1.锻件长度尺寸检验  可用直尺、卡钳、卡尺或游标卡尺等通用量具进行测量。  2.锻件高度(或横向尺寸)与直径检验  一般情况用卡钳或游标卡尺测量,如批量大,可用专用极限卡板测量。  3.锻件厚度检验  通常用卡钳或游标卡尺测量,若生产批量大,可用带有扇形刻度的外卡钳来测  量。  4.锻件圆柱形与圆角半径检验  可用半径样板或外半径、内半径极限样板测量。  5.锻件上角度的检验  锻件上的倾斜角度,可用测角器来测量。  6.锻件孔径检测  (1)如果孔没有斜度,则用游标尺测量,也可用卡钳来测量。  (2)如果孔有斜度,生产批量又大,则可用极限塞规测量。  (3)如果孔径很大,则可用大刻度的游标卡尺,或用样板检验。  7.锻件错位检验  (1)如果锻件上端面高出分模面且有  7-10  度的出模斜度,或者分模面的位置  在锻件本体中间,即可在切边前观察到锻件是否有错位。  (2)如错位不易观察到,则可将锻件下半部固定,对上半部进行划线检验,  或者用专用样板检验。  (3)横截面为圆形的锻件,可用游标卡尺测量分模线的直径误差。  8.锻件挠度直径检验  (1)对于等截面的长轴类锻件,在平板上,慢漫地反复旋转锻件。即可测出  轴线的最大挠度。  (2)将锻件两端支放在专门数据的V  形块或滚棒上,旋转锻件,通过仪表即可  测出锻件两支点间的最大挠度值。  9.锻件平面垂直度检验  如果要检验锻件上某个端面(如突缘)与锻件中心线的垂直度,则可将锻件放  -  4  -  置在两个V  型块上,通过测量仪表测量该端面的跳动值。  10.锻件平面平行度检验  可选定锻件某一端面作为基准,借助测量仪表即可测出平行面间平行度的误  差。  分类名称:  锻件表面质量检验  内容描述:  1.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是锻件表面质量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观察锻件表面有无裂纹、折  迭、压伤、斑点、表面过烧等缺陷。  2.磁粉检查  磁粉检查通称磁粉探伤或磁力探伤。它可以发现肉眼不能检查出的细小裂纹、  隐蔽在表皮下的裂纹等表面缺陷,但只能用于碳钢、工具钢、合金结构钢等有  磁性的材料,而且锻件表面要平整光滑,粗糙的表面有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检验  结果。  干粉法:将干粉通过喷枪喷射到零件表面上,观察零件缺陷处磁粉聚集情况,  即可判断缺陷部位、形状大小。  湿粉法:将磁粉末悬浮在煤油或水溶液中,然后将悬浮的磁粉油液喷射或浇注  在磁化的零件表面上,油液中的磁粉,遇到固缺陷产生的局部漏磁磁极后,被  吸附聚集成缺陷大小和形状的磁粉堆。为了显示横向裂纹,须对工件进行纵向  磁化。如要显示纵向缺陷,可直接沿工件通电,以便实现周向磁化。磁粉深伤  法可以迅速可靠地发现工件表面或近表面的细裂纹、发裂等缺陷。磁粉探伤灵  敏度高、速度快、设备简单、操炸简便而且成本比较低。但是,这种方法只能  检验磁性磁力的表面或近表面处的缺陷。  3.荧光检验  对于非铁磁性材料,如有色合金、高温合金、不锈钢等锻件的表面缺陷,可采  用荧光检验,也叫荧光探伤。  4.着色渗透探伤  用带有彩色的高渗透性油液,使之渗人锻件表面缺陷中,然后用肉眼即可看到'  彩象',从而发现表面缺陷。  荧光、着色两种检验方法的工艺过程和灵敏度都差不多。着色法明显的好处是  用肉眼在普通光线下即可观察,不必象荧光法那样要在暗室内用紫外线照射。  -  5  -  分类名  称  锻件内部质量检验  内容描  述  1.超声波探伤  要求锻件表面粗糙度小于Ra3.2。  缺陷大小的确定,主要根据经验判断,也可以预先制作好各种不同性质、不同深度、不同  大小的人为缺陷的标准试块。缺陷的具体位置与形状的确定与探头的数目和位置有关。  对于裂纹、夹杂等缺陷的探测,超声波的穿透方向必须与缺陷的蔓延方向垂直,否则裂纹  不能显示出来。为了能发现在锻件中各个方向、各个部位的缺陷,常常采用斜探头进行探  伤。  优点:穿透力强;设备灵巧,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不需庞大电源设备,工作稳定安全。  能较准确地发现缺陷,可以单面接触锻件进行检验。生产率高,成本低。  缺点:对缺陷性质、大小不易准确判断。要求被测锻件的表面粗糙度低。锻件形状不能太  复杂。  2.低倍检验  锻件的低倍检验,实际上是用肉眼或借助  10-30  倍的放大镜,检查锻件断面上的缺陷,生  产中常用的方法有:酸蚀、断口、硫印等。  对于流线、枝晶、残留缩孔、空洞、夹渣、裂纹等缺陷,一般用酸蚀法。  对于过热、过烧、白点、分层、茶状和石状断口等缺陷,采用断口检查最易发现。  对于钢中硼匕物分布的状况,硫印法是唯一有效的检查方法。  酸蚀检验:对于一般中小锻件,取样根据检验目的确定。欲检查整个断面的质量情况,一  般取横向试羊,如为了检查流线分布、带状组织等缺陷,则以取纵向试样为好。如要检查  表面裂纹、淬火软点等缺陷,则应保留锻件外表层进行酸蚀试验。热酸蚀检验面的表面粗  糙度一般为Ra1.6,冷酸蚀的应不超过Ra1.6,必要时还要研磨、抛光。  应特别注意:热酸蚀稳定不要过高,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引起腐蚀过度。影响检验效果  下面两个表是各种钢的热酸浸时间、酸浸液和冲洗液以及冷酸浊剂的配方及工作条件。  表  1:  各种钢的热酸浸时间,酸浸液和冲洗液(见表  1);  在对特别大的锻件进行局部检验时,着色法具有优越性。  荧光和着色法的使用,都不受材料是磁性还是非磁性的限制。但因磁粉探伤法  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多,所以,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非磁性锻件表面的检验。  。  -  6  -  表  2:  冷酸蚀剂的配方及工作条件(见表  2)。  断口检验:断口检验可以发现钢锻件由于原材料本身的缺陷,或者由于加热、锻造、热处  理造成的缺陷。  1.淬火断口试年经淬火后在较脆状态下折断,得到细腻的瓷状断口。含碳量特别低的钢  呈细纤维状。淬火断口最有利于显露那些破坏钢的连续性的缺陷,如白点、夹杂、气泡、  裂缝、缩孔等。  2.调质断口试洋经调质后在韧性状态下折断,得到较粗的纤维状断口,回火温度越高,  纤维越粗大。调质断口能较好地显示成分和组织上的不均匀性。  3.退火断口轴承钢和工具钢通常在退火或热轧状态下作断口检验,得到的为结晶状断口。  可用以检验钢的晶粒的均匀细密程度,也可以显露固石墨碳沿晶界析出而引起的黑脆及夹  杂、缩孔等缺陷。  硫印检验:硫印均匀是一种显示钢中硫化物分布状况的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碳钢、低  合金钢和中合金钢的质量,一般不用于高合金钢。  3.高倍检验  锻件的高倍检验,就是在各种显微镜下检验锻件内部(或断口上)组织状态与微观缺陷。  高倍检验应用的显微镜有以下三种:  (1)普通金相显微镜其有效放大倍率一般在  2000  倍以下,分辨极限最小为  2000A。  (2)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可达  0.4-0.8nm,放大倍率可达几十万位。  (3)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可以从几低倍到高倍(由二十几倍到十几万倍)连续变化,  分辨率一般为  20nm,好一些的可达  10nm。  试样切取后,按顺序极限粗磨-细磨一抛光-浸蚀,最后在显微镜下检查。  附属图  表(1):  -  7  -  表  1  附属图  表(2):  表  2  分类名称:  锻件力学性能试验  内容描述:  一般锻件只进行优点、拉力或冲击试验就足够了,常用布氏硬度计与洛氏  硬度计来进行试验。检验硬度的目的是:锻冲是否具有适当的切削加工性  能;表层是否脱碳以及粗略了解锻件内部的组织。  拉力试验可测出材料在静拉力作用下的σ  b、σ  s、δ  及ψ  等。  冲击试验可测量材料的冲击韧度α  k。  必须指出:力学性能试验的试样,应在同一熔炉、同一热处理炉批中抽取  的锻件或毛坯上切取。否则,应对每一熔炉与热处理炉批分别进行试验。  分类名称:  锻件质量的控制  内容描述:  锻件质量控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锻件质量控制  锻件质量控制是对生产中的可变参数和锻件的几何尺寸、表面质量和力字  性能进行定期的测定和检验,并将测得的结果与标准和技术条件要求进行  比较,以便决定是否有必要去改变锻件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实现对锻  件质量的控制,保证最终质量的被动不超出订货单位技术条件的要求。  (二)对锻件提供标记  对重要锻件质量的控制,专有一套标记方法,以便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  中进行查找。  对原材料的标记,从一开始便应十分注意。标记的内容包括:材料牌号、  炉批号、收发货日期和供应厂的代号等。这样做有助于区别村质的变异是  -  8  -  分类名称:  锻件图样设计的质量控制  内容描述:  (一)设计依据  (1)产品零件图及其设计选材的主要技术要求。  (2)有关的锻件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文件。  (3)对机械加工有特殊要求的锻件,负责制订机械加工工艺的部门应提  出的机械加工余量和加工基准面的要求。  (4)锻造车间现有的设备和工序能力。  (5)关于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的通用标准。  (二)锻件图样基本内容的质量控制  (1)锻件图样的标题、材料牌号、热处理和硬度、单机数量和左右件、  图样比例及图号版次等均应正确无误。  (2)合理选择分模面位置,并按零件图的要求标明流线方向。  (3)根据零件图上提出的特殊加工要求,确定余量、公差、结构要素和  机械加工基准。审查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4)是否已标出产品零件的轮廓形状,并在括号内注明最终的名义尺寸  (5)按照零件图的技术要求或有关技术文件正确地确定零件类别。  (6)根据确定的锻件类别在锻件图样上正确地标明需要进行的理化性能  测试项目、取样部位和取样方向。  (7)是否正确地规定了打硬度、炉批号和检验印记的位置。  (8)在图样的文字标注中是否已注明了模锻斜度、圆角半径、垂直方向  和水平方向的尺寸公差、沿分模面上的偏移量、残余毛边和翘曲量等。  (三)锻件图样的协调、会签和审批  (1)各类锻件图样必须有设计、校对和审定的各级人员签名方能生效。  (2)锻件蓝图需要更改时,应按关于文件更改制度填写更改单,经过审  批方能有效。  (3)如果需要修改锻件图样的图形、尺寸或公差及流线要求时,必须以  更改零件设计文件为依据。如果需要更改进行加工会量、敷料、加工基准  由于制造过程本身的因素引起,还是由于非制造过程的因素引起。原材料  有了标记,每年为评价供应厂的产品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  -  9  -  (1)熔炼过程的标记  (9)钢锭开坯用的设备及温度  (2)原始的非真空熔炼炉号  (10)锻坯的低倍腐蚀检查  (3)真空熔炼炉号  (11)锻坯的超声波检查  (4)非真空熔炼的重量(吨)  (12)锻坯的磁粉检查或荧光检查  (5)真空熔炼的重量(吨)  (13)锻坯的机械性能检查  (6)钢的化学成分  (14)锻坯的晶粒度检查  (7)钢锭尺寸  (15)锻坯的淬透性检查  (8)钢坯尺寸  (16)锻坯魄总结报告  面和供应的热处理状态时,必须有负责进行加工部门的会签方能生效。  分  类  锻坯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名  称:  (一)锻坯的控制  锻坯在锻造前应具有下面列出的资料和试验结果。但是对于不同钢号的锻坯。由于其熔炼、  开坯和技术条件的具体要求不同,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试验结果可以有所不同,即可多于  或少于下面列出的项目:  内  容  描  述:  上述资料和试验结果由供应锻坯单位提供,但是,锻件生产单位为了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  程度和锻造生产关于的需要,往往也进行一些补充的试验。(二)原材料的控制  锻坯在锻  造前必须具有的资料是试验结果相比,原材料(轧制棒材、挤压棒材)在入厂时必须附有  的资料是试验结果可以少些,但是,也应该具有诸如熔炼方法、成分、炉次、轧制温度、  低倍检验及机械性能等方面的资料和试验结果。入厂原材料的检验项目,主要取决于原材  料的合金种类。不同种类锻件用材料进厂后,在下料和锻造前须做的一些检查项目,见表  1。  -  10  -  附  属  图  表:  表  1  分类名称:  锻造工艺规程制定的质量控制  内容描述:  工艺规程基本内容的质量控制  锻造工艺规程是保证锻件质量的主要环节。它包括模具和制坯的良好设计、工艺  参数的正确选择、工序的合理安排、检验程序的严密制定等。由于影响锻造工艺  的因素很多,参数选择的范围也很广,工序安排的灵活性也很大,因此正确的锻  造工艺规程,必须通过锻件试制,按锻件类别进行必要项目的检验与试验、鉴定  和定型程序,然后才能正式批生产使用。其要点是:  (1)应标明产品型号、图号、零件名称、单机数量和左右件、每个锻件能加工的  零件数、材料牌号及规格、下科长度及材料消耗定额等。  (2)下料工序中,应根据需要标明毛坯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倒圆棱角。锻  造操作中,应标明放料位置、纤维方向、捶击轻重次序和润滑等要求。清理工序  中,应注明清理方法、喷丸用丸粒的材料和粒度、酸洗液的成分浓度和温度、以  及打磨的要求和位置等。  (3)应注明需检查的尺寸、硬度值、按锻件类别规定的理化试验项目及其它检验  项目和数量等。  (4)注明各工序操作所应遵循的通用工艺规程编号、规定各工序使用的设备型号  和工装编号等。  分类名称:  锻压设备及模具的质量控制  -  11  -  内容描述:  64  锻压设备及模具的质量控制  (一)锻压设备的质量控制  (1)锻压设备必须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最初和定期的鉴定,合格后方可用于  生产。  (2)合格的设备应悬挂'设备合格证'并注明下次鉴定时间,不合格的设备必须  挂上'停用设备'标牌。  (3)所有锻压设备必须有操作规程和维修鉴定制度。违反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是  不允许的。  (4)所有锻压设备必须建立档案。它包括设备使用说明书、台时记录、故障记  录、修理记录及历年鉴定合格证等。  (二)锻模的质量控制  (1)锻模的时间与制造必须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  (2)新模具应符合模具图的要求,并应填写制造合格证。  (3)新模具和返修模具必须按照试模制度进行试模,试模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4)在连续批生产时,班前、班后及生产过程中必须对模具进行必要的检查和  维护,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返修。  (5)每批生产的最后一件应打标记并检查尺寸,检查合格后模具方能返库。  (6)每套模具必须附有'模具履历表',内容包括制造、使用和翻修的基本情况。  (7)模具库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分类名称:  锻造加热的质量控制  内容描述:  (一)加热炉的质量控制  (1)加热炉的结构形式和性能必须符合原材料和锻件品种对加热的要求。  (2)每台加热炉必须配备专用自动控温和记录仪表以及报警装置。对于电炉,当炉的  长度超过  1.2m  或功率超过  75kW  时,应实行分区控温。对于敞焰炉,当炉膛的任一长度  超过  2m  时,应实行分区控温。  (3)除了少量外,一般锻造加热炉都是敞焰炉,即油气燃烧产物和加热毛坯处在同一  面积上循环的,这洋在油炉或煤气炉中都会造成氧化气氛,而且喷嘴的火焰温度往往  比炉子的温度高得多,因止避免火焰与加热工件相接触是十分重要的。通常,喷嘴的  -  12  -  安装高度要比炉内工件高出  250mm  以上,喷嘴应配备自动控制装置。为了控制气氛中的  含硫量,在加热军品及要求较高的民品时,不选用  100  号以上的重油作燃料。  (4)加热炉按炉温公差及控温精度进行的分类,见表  1。  (二)温度控制仪表的质量控制  1.温度控制仪表应符合前页表达到规定。  2.自动控温仪表应安放在少尘、防震、环境温度在  0  一  60℃的地方。  3.新进厂的各种温度控制、测量和记录仪表,必须经全面鉴定合格后,方能安装使用。  4.使用中的各种温度控制仪表和热电偶,必须按前页表中规定的周期进行鉴定。  5.炉温均匀性检测周期,按前表进行。此外,在下列情况下也应进行炉温均匀性检测。  新加热炉投产前、大修后、控温热电偶重新安装后、工作温度超过加热炉最初检测的  温度范围及任何影响加热炉温度均匀性的其他因素有变动。  (三)加热工艺的质量控制  (1)毛坯加热前应进行材料牌号、熔炼炉号或代号、规格尺寸及数量的检查,以免错  料。有色金属及在电炉内加热的其他毛坯,表面不得有油污。  (2)毛坯入炉时,应放置在工作区内,大型毛坯应架空,其间应有一定间隔,不允许  不同牌号、不同规格的毛坯同炉加热。  (3)电加热时,毛坯与发热元件应保持一定距离。敞焰炉加热时,不允许直接喷射到  毛坯表面。  (4)加热温度及速度按工艺规程要求进行。许多材料的最高热加工温度要进行严格控  制,否则容易引起各种加热缺陷及废品,例如过热、过烧,(低倍粗晶、茶状断口、石  状断口等。高温合金和结构钢的最高热加工温度与冶炼方法有密切关系。一般真空冶  炼钢比电弧炉钢应低  20-30℃,电渣冶炼钢还要偏低些。钛合金的最高热加工温度还与  化学成分的微量变化有关,例如对两相钛合金,其最高加热加工温度通常规定应对于  其相变点  20~4O℃。  (5)毛坯因故不能按时出炉锻造时,应临时降温或出炉,具体按工艺文件规定执行。  (6)加热铝合金毛坯时,炉内气氛不允许含硫口水蒸汽。加热钛合金毛坯时,炉内不  允许含还原性气氛。  (7)对于加热过铜合金的炉子,如需加热钢坯时,应先进行除铜清理。
木木停留 2024-06-06
有最新的,是2007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5000.15-2007·代替JB/T  5000.15-199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检测》与JB/T5000.15-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缺陷信号的分类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将缺陷质量等级、记录限和验收限进行了修订。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机械工业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吕慧、赵晓辉、陈冲。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5000.15-1998。
有最新的,是2007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5000.15-2007·代替JB/T  5000.15-199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检测》与JB/T5000.15-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缺陷信号的分类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将缺陷质量等级、记录限和验收限进行了修订。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机械工业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吕慧、赵晓辉、陈冲。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5000.15-1998。
哈哈2974 2024-05-29
锻件是金属被施加压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要求的形状或合适的压缩力的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锻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的物理属性。在零部件的现实使用中,一个正确的设计能使颗粒流在主压力的方向。
锻件是金属被施加压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要求的形状或合适的压缩力的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锻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的物理属性。在零部件的现实使用中,一个正确的设计能使颗粒流在主压力的方向。
范范20130108 2024-05-27
Ⅰ类锻件:用于承受复杂应力和冲击振动、重负载工作条件、设计质量受到限制的零件这类零件损坏或失效会直接导致产品产生严重的后果,发生等级事故。或该零件虽受力不大,但损坏后会危及人身安全,或导致系统功能失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  Ⅱ类锻件:用于承受固定的重负载和较小的冲击振动工作条件的零件。这类零件失效或损坏可能直接影响到其他零件、部件的损坏或失效。零件使用过程中一旦损坏会影响产品某一部分的正常工作,但不会导致等级事故或危机人身安全不会导致系统的工作失效。    Ⅲ类锻件:  用于承受固定的负载,但不承受冲击和振动工作条件的零件。这类零件的损坏只会引起产品局部出现故障    Ⅳ类锻件:  用于承受负载不大、强度要求不高、安全系数较大的零件及除上述三类零件之外的零件。    锻件的检测要求    Ⅰ级锻件仅适用于公称厚度小于或等于100mm的20、35、16Mn钢锻件.Ⅰ级锻件要逐件检验硬度HBW;    Ⅱ级锻件要同冶炼号、同炉热处理的锻件组成一批、每批抽检一件做拉伸和冲击;    Ⅲ级锻件要同冶炼号、同炉热处理的锻件组成一批、每批抽检一件做拉伸和冲击,并且逐件做超声检验;    Ⅳ级锻件要逐件检验拉伸和冲击,并且逐件做超声检验。
Ⅰ类锻件:用于承受复杂应力和冲击振动、重负载工作条件、设计质量受到限制的零件这类零件损坏或失效会直接导致产品产生严重的后果,发生等级事故。或该零件虽受力不大,但损坏后会危及人身安全,或导致系统功能失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  Ⅱ类锻件:用于承受固定的重负载和较小的冲击振动工作条件的零件。这类零件失效或损坏可能直接影响到其他零件、部件的损坏或失效。零件使用过程中一旦损坏会影响产品某一部分的正常工作,但不会导致等级事故或危机人身安全不会导致系统的工作失效。    Ⅲ类锻件:  用于承受固定的负载,但不承受冲击和振动工作条件的零件。这类零件的损坏只会引起产品局部出现故障    Ⅳ类锻件:  用于承受负载不大、强度要求不高、安全系数较大的零件及除上述三类零件之外的零件。    锻件的检测要求    Ⅰ级锻件仅适用于公称厚度小于或等于100mm的20、35、16Mn钢锻件.Ⅰ级锻件要逐件检验硬度HBW;    Ⅱ级锻件要同冶炼号、同炉热处理的锻件组成一批、每批抽检一件做拉伸和冲击;    Ⅲ级锻件要同冶炼号、同炉热处理的锻件组成一批、每批抽检一件做拉伸和冲击,并且逐件做超声检验;    Ⅳ级锻件要逐件检验拉伸和冲击,并且逐件做超声检验。
C站队丶肥皂 2024-05-23
ISO  9725-1992  镍和镍合金锻件
ISO/TR  15461-1997  钢制锻件机械试验用试验频率、抽样前提和试验体例
ISO  15374-1998  外科植入物  锻件生产要求
ISO  9327-1-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  锻造厂交货手艺前提第1部门:一样平常要求
ISO  9327-2-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2部门:具有划定的高温度特征的非合金和合金钢(钼、镉
ISO  9327-3-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3部门:具有划定的低温度特征的镍钢
SO  9327-4-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4部门:高强度可焊接细粒钢
ISO  9327-5-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ISO  9725-1992  镍和镍合金锻件
ISO/TR  15461-1997  钢制锻件机械试验用试验频率、抽样前提和试验体例
ISO  15374-1998  外科植入物  锻件生产要求
ISO  9327-1-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  锻造厂交货手艺前提第1部门:一样平常要求
ISO  9327-2-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2部门:具有划定的高温度特征的非合金和合金钢(钼、镉
ISO  9327-3-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3部门:具有划定的低温度特征的镍钢
SO  9327-4-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4部门:高强度可焊接细粒钢
ISO  9327-5-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萌萌cxm1004 2024-05-19
你好,锻件质量的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及内部质量的检验。外观质量检验主要指锻件的几何尺寸、形状、表面状况等项目的检验;内部质量的检验则主要是指锻件化学成分、宏观组织、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等各项目的检验。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你好,锻件质量的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及内部质量的检验。外观质量检验主要指锻件的几何尺寸、形状、表面状况等项目的检验;内部质量的检验则主要是指锻件化学成分、宏观组织、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等各项目的检验。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小不点yys 2024-05-10
ISO  9725-1992  镍和镍合金锻件
ISO/TR  15461-1997  钢制锻件机械试验用试验频率、抽样前提和试验体例
ISO  15374-1998  外科植入物  锻件生产要求
ISO  9327-1-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  锻造厂交货手艺前提第1部门:一样平常要求
ISO  9327-2-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2部门:具有划定的高温度特征的非合金和合金钢(钼、镉。
ISO  9327-3-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3部门:具有划定的低温度特征的镍钢
SO  9327-4-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4部门:高强度可焊接细粒钢
ISO  9327-5-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ISO  9725-1992  镍和镍合金锻件
ISO/TR  15461-1997  钢制锻件机械试验用试验频率、抽样前提和试验体例
ISO  15374-1998  外科植入物  锻件生产要求
ISO  9327-1-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  锻造厂交货手艺前提第1部门:一样平常要求
ISO  9327-2-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2部门:具有划定的高温度特征的非合金和合金钢(钼、镉。
ISO  9327-3-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3部门:具有划定的低温度特征的镍钢
SO  9327-4-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第4部门:高强度可焊接细粒钢
ISO  9327-5-1999  压力用途的钢锻件和轧制或锻造的棒材交货手艺前提
谁的吴邪 2024-05-04

扩展回答

2

锻件检测安全标准是什么有哪些危害吗

工业噪声包括哪些?判断标准是什么?有哪些危害?居住地附近有工业噪声怎么办

7

甲醛检测标准是什么

家庭房屋装修,甲醛检测的标准是什么?

8

甲醛检测标准是什么

关于房子装修后的甲醛检测标准是怎样的?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229069232940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