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解弱电布线施工规范的吗

2024-06-01 12:11:00 (20分钟前 更新) 133 6345

最新回答

你好,以下仅供参考;弱电布线施工的规范此施工规范是布线施工的指导准则,同时也是施工单位、客户(业主)验收的依据和标准。一、  确定点位1、点位确定的依据:根据家庭布线设计图纸,结合墙上的点位示意图,用铅笔、直尺或墨斗将各点位处的暗盒位置标注出来。2、暗盒高度的确定:除特殊要求外,暗盒的高度与原强电插座一致,背景音乐调音开关的高度应与原强电开关的高度一致。  若有多个暗盒在一起,暗盒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mm。3、布线箱位置的确定:1>内嵌式:在所采用弱电布线箱尺寸上宽、高各增加10mm,在深度方向上减少10mm。2>外置式:按所用产品的型号尺寸标注固定孔位置。3>内置式:确定管线进入所用产品的高度。二、  开槽1、确定开槽路线:根据以下原则:1>路线最短原则;2>不破坏原有强电原则;3>不破坏防水原则。2、确定开槽宽度:根据信号线的多少确定PVC管的多少,进而确定槽的宽度。3、确定开槽深度:若选用16mm的PVC管,则开槽深度为20mm;若选用20mm的PVC管,则开槽深度为25mm。4、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5、线槽的测量:暗盒和配线箱槽独立计算,所有线槽按开槽起点到线槽终点测量,若线槽宽度超过80mm按双线槽长度计算三、  布线1、确定线缆通畅:1>网线、电话线的测试:分别做水晶头,用网络测试仪测试通断;2>有线电视线、音视频线、音响线的测试:分别用万用表测试通断;3>其他线缆:用相应专业仪表测试通断。2、确定各点位用线长度:1>测量出配线箱槽到各点位端的长度;2>加上各点位及配线箱槽处的冗余线长度:各点位出口处线的长度为200mm-300mm,配线箱内:线的长度为500mm,背景音乐出口处:线长1.5米至2米。3、确定标签:将各类线缆按一定长度剪断后在线的两端分别贴上标签,并注明:弱电种类-房间-序号。4、确定管内线数:管内线的横截面积不得超过管的横截面积的80%。四、  封槽1、固定暗盒:除厨房、卫生间暗盒要凸出墙面20mm外,其他暗盒与墙面要求齐平。几个暗盒在一起时要求在同一水平线上。2、固定PVC管:1>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2>地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3>、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3、封槽:封槽后的墙面、地面不得高于所在平面。4、清扫施工现场:封槽结束后,清运垃圾,打扫施工现场。1)  各弱电子系统均用星型结构。2)  进线穿线管2~3根从户外引入家用信息接入箱。出线穿线管从家  用信息箱到各个户内信息插座。所敷设暗管(穿线管)应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聚氯乙烯管(硬质PVC管)。3)  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4)  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5)  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30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6)  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S  弯。连续弯曲超过2次时,应加装过线盒。7)  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6~10倍。8)  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你好,以下仅供参考;弱电布线施工的规范此施工规范是布线施工的指导准则,同时也是施工单位、客户(业主)验收的依据和标准。一、  确定点位1、点位确定的依据:根据家庭布线设计图纸,结合墙上的点位示意图,用铅笔、直尺或墨斗将各点位处的暗盒位置标注出来。2、暗盒高度的确定:除特殊要求外,暗盒的高度与原强电插座一致,背景音乐调音开关的高度应与原强电开关的高度一致。  若有多个暗盒在一起,暗盒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mm。3、布线箱位置的确定:1>内嵌式:在所采用弱电布线箱尺寸上宽、高各增加10mm,在深度方向上减少10mm。2>外置式:按所用产品的型号尺寸标注固定孔位置。3>内置式:确定管线进入所用产品的高度。二、  开槽1、确定开槽路线:根据以下原则:1>路线最短原则;2>不破坏原有强电原则;3>不破坏防水原则。2、确定开槽宽度:根据信号线的多少确定PVC管的多少,进而确定槽的宽度。3、确定开槽深度:若选用16mm的PVC管,则开槽深度为20mm;若选用20mm的PVC管,则开槽深度为25mm。4、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5、线槽的测量:暗盒和配线箱槽独立计算,所有线槽按开槽起点到线槽终点测量,若线槽宽度超过80mm按双线槽长度计算三、  布线1、确定线缆通畅:1>网线、电话线的测试:分别做水晶头,用网络测试仪测试通断;2>有线电视线、音视频线、音响线的测试:分别用万用表测试通断;3>其他线缆:用相应专业仪表测试通断。2、确定各点位用线长度:1>测量出配线箱槽到各点位端的长度;2>加上各点位及配线箱槽处的冗余线长度:各点位出口处线的长度为200mm-300mm,配线箱内:线的长度为500mm,背景音乐出口处:线长1.5米至2米。3、确定标签:将各类线缆按一定长度剪断后在线的两端分别贴上标签,并注明:弱电种类-房间-序号。4、确定管内线数:管内线的横截面积不得超过管的横截面积的80%。四、  封槽1、固定暗盒:除厨房、卫生间暗盒要凸出墙面20mm外,其他暗盒与墙面要求齐平。几个暗盒在一起时要求在同一水平线上。2、固定PVC管:1>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2>地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3>、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3、封槽:封槽后的墙面、地面不得高于所在平面。4、清扫施工现场:封槽结束后,清运垃圾,打扫施工现场。1)  各弱电子系统均用星型结构。2)  进线穿线管2~3根从户外引入家用信息接入箱。出线穿线管从家  用信息箱到各个户内信息插座。所敷设暗管(穿线管)应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聚氯乙烯管(硬质PVC管)。3)  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4)  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5)  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30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6)  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S  弯。连续弯曲超过2次时,应加装过线盒。7)  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6~10倍。8)  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嘎嘎希尔 2024-06-01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规范方案
(  一)施工前的检查
1.在安装工程之前,必须对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  
(1)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室内墙壁已充分干燥。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
 (2)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3)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应满足施工需要;
 (4)设备间的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空气调节设备应安装完毕,性能良好;
 (5)在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符合安装要求,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mm,地板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
2.交接间环境要求
 (1)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要求,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及交接间应做好安排,并应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2)应留好交接间垂直通道电缆孔孔洞,并应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桥架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3).器材检验要求(略)
 (4).安全要求(略)
 (5).技术准备(略)
 (二)双绞线传输通道施工  1.  金属管的敷设  (1)金属管的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切割套丝  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丝。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钳上固定压紧,然后在套丝,套完后应立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  (3)金属管的弯曲  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  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30mm。  (4)金属管的连接  金属管连接应牢靠,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2倍。金属管的连接采用短套接时,施工简单方便;采用管接头螺纹连接则较美观,可保证金属管连接后的强度。  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暗埋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  (5)金属管的敷设  a.  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m处设置暗线盒。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它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线、槽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  *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建筑群之间金属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金属管的两端应有标记,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  b.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金属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  2.金属线槽的敷设  (1)  线槽安装要求  *  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视环境而定,最大不应超过50mm;  *  线槽水平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  垂直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  线槽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板拼接,螺钉应拧紧。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  当直线段桥架超过30m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  *  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  盖板应紧固。  *  支吊架应保持垂直,整齐牢靠,无歪斜现象。  (2)  水平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  预埋金属线槽支撑保护要求:  a.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为不同的尺寸,按一层或两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两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b.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15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布放线缆盒时维护。  c.  拉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能开启,并采取防水措施。  d.  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设置线槽支撑保护:  a.  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b.  金属线槽敷设时,下列情况设置支架或吊架:线缆接头处、间距3m、离开线槽两端口0.5m处、线槽走向改变或转弯处。  在活动地板下敷设线缆时,活动地板内净空不应小于150mm。如果活动地板内作为通风系统的风道使用时,地板内净高不应小于300mm。  在工作区的信息点位置和线缆敷设方式未定的情况下,或在工作区采用地毯下布放线缆时,在工作区宜设置交接箱。  (3)  干线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  线缆不得布放在电梯或管道竖井内。  干线通道间应沟通。  弱电间中线缆穿过每层楼板孔洞宜为方形或圆形。  建筑群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规范方案
(  一)施工前的检查
1.在安装工程之前,必须对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  
(1)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室内墙壁已充分干燥。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
 (2)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3)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应满足施工需要;
 (4)设备间的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空气调节设备应安装完毕,性能良好;
 (5)在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符合安装要求,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mm,地板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
2.交接间环境要求
 (1)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要求,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及交接间应做好安排,并应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2)应留好交接间垂直通道电缆孔孔洞,并应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桥架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3).器材检验要求(略)
 (4).安全要求(略)
 (5).技术准备(略)
 (二)双绞线传输通道施工  1.  金属管的敷设  (1)金属管的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切割套丝  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丝。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钳上固定压紧,然后在套丝,套完后应立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  (3)金属管的弯曲  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  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30mm。  (4)金属管的连接  金属管连接应牢靠,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2倍。金属管的连接采用短套接时,施工简单方便;采用管接头螺纹连接则较美观,可保证金属管连接后的强度。  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暗埋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  (5)金属管的敷设  a.  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m处设置暗线盒。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它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线、槽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  *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建筑群之间金属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金属管的两端应有标记,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  b.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金属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  2.金属线槽的敷设  (1)  线槽安装要求  *  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视环境而定,最大不应超过50mm;  *  线槽水平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  垂直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  线槽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板拼接,螺钉应拧紧。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  当直线段桥架超过30m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  *  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  盖板应紧固。  *  支吊架应保持垂直,整齐牢靠,无歪斜现象。  (2)  水平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  预埋金属线槽支撑保护要求:  a.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为不同的尺寸,按一层或两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两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b.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15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布放线缆盒时维护。  c.  拉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能开启,并采取防水措施。  d.  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设置线槽支撑保护:  a.  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b.  金属线槽敷设时,下列情况设置支架或吊架:线缆接头处、间距3m、离开线槽两端口0.5m处、线槽走向改变或转弯处。  在活动地板下敷设线缆时,活动地板内净空不应小于150mm。如果活动地板内作为通风系统的风道使用时,地板内净高不应小于300mm。  在工作区的信息点位置和线缆敷设方式未定的情况下,或在工作区采用地毯下布放线缆时,在工作区宜设置交接箱。  (3)  干线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  线缆不得布放在电梯或管道竖井内。  干线通道间应沟通。  弱电间中线缆穿过每层楼板孔洞宜为方形或圆形。  建筑群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
miumiu6571 2024-05-21
弱电布线施工规范
     (1)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
  (2)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
  (3)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度,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4)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5)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
弱电布线施工规范
     (1)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
  (2)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
  (3)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度,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4)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5)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
PolarBella 2024-05-0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3048100471496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