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施工标准哪位了解

2024-06-05 11:56:42 (23分钟前 更新) 445 3274

最新回答

1.地暖施工前,楼地面找平层应检验完毕。    
2.分集水器用4个膨胀螺栓水平固定在墙面上,安装要牢固。    
3.用乳胶将10mm边角保温板沿墙粘贴,要求粘贴平整,搭接严密。    
4.在找平层上铺设保温层(如2cm厚聚苯保温板、保温卷材或进口保温膜等),板缝处用胶粘贴牢固,在地暖保温层上铺设铝箔纸或粘一层带坐标分格线的复合镀铝聚脂膜,保温层要铺设平整。    
5.在铝箔纸上铺设一层Ф2mm钢丝网,间距100×100mm,规格2m×1m,铺设要严整严密,钢网间用扎带捆扎,不平或翘曲的部位用钢钉固定在楼板上。设置防水层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固定钢丝网时不允许打钉,管材或钢网翘曲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材露出砼表面。
希望可以帮到您!
1.地暖施工前,楼地面找平层应检验完毕。    
2.分集水器用4个膨胀螺栓水平固定在墙面上,安装要牢固。    
3.用乳胶将10mm边角保温板沿墙粘贴,要求粘贴平整,搭接严密。    
4.在找平层上铺设保温层(如2cm厚聚苯保温板、保温卷材或进口保温膜等),板缝处用胶粘贴牢固,在地暖保温层上铺设铝箔纸或粘一层带坐标分格线的复合镀铝聚脂膜,保温层要铺设平整。    
5.在铝箔纸上铺设一层Ф2mm钢丝网,间距100×100mm,规格2m×1m,铺设要严整严密,钢网间用扎带捆扎,不平或翘曲的部位用钢钉固定在楼板上。设置防水层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固定钢丝网时不允许打钉,管材或钢网翘曲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材露出砼表面。
希望可以帮到您!
penny900627 2024-06-05
1.1本标准适用于公民建室内地热采暖工程施工、改造。    1.2  地热采暖的施工、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材料验收:按双方签定合同时共同确定使用的管件、材料进行验收。验收标准为相关生产厂商的质量标准。  3施工验收  :  3.  1施工地面清洁、平整;厨房、卫生间防水处理检测  ,环境温度不低于5℃,施工过程严禁踩踏加热管。    3.2绝热层苯板的铺设应平整,苯板之间相互结合应严密,楼房首层应做防潮处理且应加厚绝热层。绝热层上方严禁铺设其他管路或线路。    3.3加热管的安装间距为200-220mm,管材应用地热采暖专用管,符合双方签定合同时确定的规格;若管间距加密应在施工合同中说明并加收管材成本费。  3.4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安装误差应小于15  mm,施工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弯曲部位应增加管卡固定,不得出现死折。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材直径的6倍。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PE-X)严禁有任何形式的接头。  3.5在分集水器附近连接处的加热管应加装柔性套管,并高于装饰层150--200  mm。当管材排列较密且间距小于100  mm时应加设柔性套管。    3.6应预留墙角、地面热胀伸缩缝,以防因加热导致热胀后致使地面起拱,损坏其他设施。
1.1本标准适用于公民建室内地热采暖工程施工、改造。    1.2  地热采暖的施工、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材料验收:按双方签定合同时共同确定使用的管件、材料进行验收。验收标准为相关生产厂商的质量标准。  3施工验收  :  3.  1施工地面清洁、平整;厨房、卫生间防水处理检测  ,环境温度不低于5℃,施工过程严禁踩踏加热管。    3.2绝热层苯板的铺设应平整,苯板之间相互结合应严密,楼房首层应做防潮处理且应加厚绝热层。绝热层上方严禁铺设其他管路或线路。    3.3加热管的安装间距为200-220mm,管材应用地热采暖专用管,符合双方签定合同时确定的规格;若管间距加密应在施工合同中说明并加收管材成本费。  3.4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安装误差应小于15  mm,施工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弯曲部位应增加管卡固定,不得出现死折。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材直径的6倍。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PE-X)严禁有任何形式的接头。  3.5在分集水器附近连接处的加热管应加装柔性套管,并高于装饰层150--200  mm。当管材排列较密且间距小于100  mm时应加设柔性套管。    3.6应预留墙角、地面热胀伸缩缝,以防因加热导致热胀后致使地面起拱,损坏其他设施。
小豌豆尔 2024-06-03
一、铺设前的准备工作
  地面平整度测量:测量地面的平整度,与业主商定是否要做地面找平处理。
  铺设地板不要求做水平的,做顺平,地面平整度误差不大与5毫米,不需要做地面找平处理。
  地板的安装高度与其它地面材料的高度相差5毫米以上,可以采用简易方法作地面找平处理。
  平整度误差大或与其他地面材料高差大,建议用水泥沙浆作全面找平。  地面找平处理后,局部的平整度误差不得高于3毫米。
  地面湿度测量:用电磁波式含水率测量仪测地面的湿度,每1.5至2米一个测试点;前期施工混合泥沙浆的地方重点测量。地面湿度大,建议推迟安装期、加防潮垫或作地面防水处理。
  确定安装方法和计算辅料用量:提出地板的安装走向、踢脚板、推拉门、落地窗、低柜、地台、楼梯等部位的具体安装方法,供业主选择确定。如业主的特殊要求与技术要求不一致,需要有业主签字的特殊说明。
  测量实际面积,绘草图标明各部位尺寸,计算实际用地板和辅料的数量。  与业主确定所购买产品的样板与型号,签订合同。
  二、地板到现场的开箱检验
  地板的含水率--实木地板含水率与当地平衡含水率接近。
  地板的外观质量--漆膜质量及耐磨程度、裂纹、加工波纹等;
  地板的主要尺寸及偏差--长度、宽度、厚度等;
  地板的形状位置偏差--拚装离缝、拚装高度差及翘曲度。
  三、地板颜色的选择要领
  实木地板是天然材料,有色差是正常的。通过人工选择调整,可使其过渡自然、美观、生动、富有活力。
  对于色差相对较小的材种,不用分级,铺设时直接调整。
  对于色差较大的材种,可分为深、浅两类。深浅不同的,可分别装在不同的区域或深浅相间铺设;
  在同类颜色的地板安装时,原则上也要将弦切板和径切板相间铺设。
  四、龙骨的铺设要求
  依照地板的长度,确定龙骨的间距;一般将地板长度的半数,设定为龙骨的间距;龙骨的间距不应过大。
  按照铺设地板的长度方向,离墙300毫米弹一条基准线,确保龙骨的安装位置与基准线成90度直角。
  确定2―3根龙骨为基准,调整好与其他地面材料之间的高度,使之过渡自然、美观。严格控制龙骨上表面的平整度。
  用木楔或其他硬质材料,垫起悬空的龙骨;用龙王胶霸或发泡胶固定木楔和龙骨,并填充龙骨悬空的部分。
  五、地板的铺设要求
  地板和墙之间用木楔垫稳,保证地板离墙的伸缩缝8-12毫米。
  铺设完前两排地板,要拉线校直;铺设过程中要经常拉线校直,以保证铺设质量。
  要按房间或区域分割,加过渡条(伸缩缝),以防地板起拱。
  有意识的调整地板的颜色,使其过渡自然。
  踢脚板接口严密,安装牢固。
一、铺设前的准备工作
  地面平整度测量:测量地面的平整度,与业主商定是否要做地面找平处理。
  铺设地板不要求做水平的,做顺平,地面平整度误差不大与5毫米,不需要做地面找平处理。
  地板的安装高度与其它地面材料的高度相差5毫米以上,可以采用简易方法作地面找平处理。
  平整度误差大或与其他地面材料高差大,建议用水泥沙浆作全面找平。  地面找平处理后,局部的平整度误差不得高于3毫米。
  地面湿度测量:用电磁波式含水率测量仪测地面的湿度,每1.5至2米一个测试点;前期施工混合泥沙浆的地方重点测量。地面湿度大,建议推迟安装期、加防潮垫或作地面防水处理。
  确定安装方法和计算辅料用量:提出地板的安装走向、踢脚板、推拉门、落地窗、低柜、地台、楼梯等部位的具体安装方法,供业主选择确定。如业主的特殊要求与技术要求不一致,需要有业主签字的特殊说明。
  测量实际面积,绘草图标明各部位尺寸,计算实际用地板和辅料的数量。  与业主确定所购买产品的样板与型号,签订合同。
  二、地板到现场的开箱检验
  地板的含水率--实木地板含水率与当地平衡含水率接近。
  地板的外观质量--漆膜质量及耐磨程度、裂纹、加工波纹等;
  地板的主要尺寸及偏差--长度、宽度、厚度等;
  地板的形状位置偏差--拚装离缝、拚装高度差及翘曲度。
  三、地板颜色的选择要领
  实木地板是天然材料,有色差是正常的。通过人工选择调整,可使其过渡自然、美观、生动、富有活力。
  对于色差相对较小的材种,不用分级,铺设时直接调整。
  对于色差较大的材种,可分为深、浅两类。深浅不同的,可分别装在不同的区域或深浅相间铺设;
  在同类颜色的地板安装时,原则上也要将弦切板和径切板相间铺设。
  四、龙骨的铺设要求
  依照地板的长度,确定龙骨的间距;一般将地板长度的半数,设定为龙骨的间距;龙骨的间距不应过大。
  按照铺设地板的长度方向,离墙300毫米弹一条基准线,确保龙骨的安装位置与基准线成90度直角。
  确定2―3根龙骨为基准,调整好与其他地面材料之间的高度,使之过渡自然、美观。严格控制龙骨上表面的平整度。
  用木楔或其他硬质材料,垫起悬空的龙骨;用龙王胶霸或发泡胶固定木楔和龙骨,并填充龙骨悬空的部分。
  五、地板的铺设要求
  地板和墙之间用木楔垫稳,保证地板离墙的伸缩缝8-12毫米。
  铺设完前两排地板,要拉线校直;铺设过程中要经常拉线校直,以保证铺设质量。
  要按房间或区域分割,加过渡条(伸缩缝),以防地板起拱。
  有意识的调整地板的颜色,使其过渡自然。
  踢脚板接口严密,安装牢固。
真锈菜刀 2024-05-2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20162963867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