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地热供暖施工的方法是什么

2024-06-04 14:01:42 (22分钟前 更新) 213 2081

最新回答

地暖施工组织方案
一、一  般  规  定
1、  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
2)  有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完成技术交底;
3)  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
4)  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粉刷(不含面层),外窗、外门已安装完毕,并已将地面清理干净;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
5)  相关电气预埋等工程已完成。
2、所有进场材料、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标志应清晰,外观检查应合格。必要时应抽样进行相关检测。
3、加热管和发热电缆应进行遮光包装后运输,不得裸露散装;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滚、拖。不得曝晒雨淋,宜储存在温度不超过40℃,通风良好和干净的库房内;与热源距离应保持在1m以上。应避免因环境温度和物理压力受到损害。
4、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他化学溶剂接触污染加热管和发热电缆的表面。
5、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在低于0℃的环境下施工时,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
6、施工时不宜与其他工种交叉施工作业,所有地面留洞应在填充层施工前完成。
7、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过程中,严禁人员踩踏加热管或发热电缆。
8、施工结束后应绘制竣工图,并应准确标注加热管敷设位置及地温传感器埋设地点。
二、绝热层的铺设
1  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墙面跟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
2  绝热层的的铺设应平整,绝热层相互间接合应严密。直接与土壤接触或有潮湿气体侵入的地面,在铺放绝热层之间应先铺一层防潮层。
三、低温热水系统加热管的安装
1  加热管应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铺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加热管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加热管的选型、管径、壁厚,并应检查加热管外观质量,管内部不得有杂质。加热管安装间断或完毕时,敞口处应随时封堵。
2  加热管切割,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口应平整,断口面应垂直管轴线。
3  加热管安装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限制,并用管卡进行固定,不得出现“死折”;塑料及铝塑复合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铜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5倍管外径。
4  埋设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
5  施工验收后,发现加热管破坏,需要增设接头时,应先报建设或监理工程师,提出书面补救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增设接头时,应根据加热管的材质,采用热熔或电熔插接式连接,或卡套式、卡压式铜制管接头连接,并应做好密封。铜管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无论采用何种接头,均应在竣工图上清晰表示,并记录归档。
6  加热管应设固定装置。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固定:
1  用固定管卡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绝热板或设有复合面层的绝热板上;
2  用扎带将加热管固定在铺设于绝热层上的网格上;
3  直接卡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专用管架或管卡上;
4  直接固定于绝热层表面凸起间形成的凹槽内。
7  加热管弯头两端宜设固定卡;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5~0.7m,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2~0.3m。
8  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100mm时,加热管外部因个下去设置柔性套管等措施。
9  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装塑料套管。套管高出装饰面150~200mm。
10  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应采用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夹紧连接;连接材料宜为铜质;铜质连接件与PP-R或PP-B直接接触的表面必须镀镍。
11  加热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内的伸缩缝。必须穿越时,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
12  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
13  伸缩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
2)  当地面面积超过30m2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内满填弹性膨胀膏。
3)  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缘。
四、填  充  层  施  工
1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所有伸缩缝已安装完毕;
2)  加热管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加热管处于有压状态下;
3)  通过隐蔽工程验收。
2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由有资质的土建施工方承担,供暖  系统安装单位应密切配合。
3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a。
4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严禁使用机械振捣设备;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
5  在加热管的铺设区内,严禁穿凿、钻孔或进行射钉作业。
6  系统初始加热前,混凝土填充层的养护期不应少于21d。施工中,应对地面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在地面上加以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和高温加热设备。
五、面  层  施  工
1  装饰地面宜采用下列材料:
1  水泥砂浆、混凝土地面;
2  瓷砖、大理石、花岗石等地面;
3  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及耐热实木地板。
2  面层施工前,填充层应达到面层需要的干燥度。面层施工除应符合土建施工设计图纸的各项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面层时,不得剔、凿、割、钻和钉填充层,不得向填充层内楔入任何物件;
2)  面层的施工,应在填充层达到要求强度后才能进行;
3)  石材、面砖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10mm宽伸缩缝;木地板铺设时,应留不小于14mm的伸缩缝。伸缩缝应从填充层的上边缘做到高出装饰层上表面10~20mm,装饰层敷设挖完毕后,应裁去多余部分。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
3  以木地板作为面层时,木材应经干燥处理,且应在填充层和找平层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地板施工。
4  瓷砖、大理石、花岗石面层施工时,在伸缩缝处宜采用干贴。
六、卫  生  间  施  工
1  卫生间应做两层隔离层。
2  卫生间过门处应设置止水墙,在止水墙内侧应配合土建专业做防水。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穿止水墙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七、检验、调试及验收
1、一  般  规  定
1)  检验、调试及验收应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报告,监理单位组织各相关专业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应做好记录。工程质量检验表可按本规程附录F采用。
2)  施工图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工程设计文件经批准后方可施工,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文件。
3)  专业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4)  低温热水系统应对下列内容进行检查和验收:
1  管道、分水器、集水器、阀门、配件、绝热材料等的质量;
2  原始地面、填充层、面层等施工质量;
3  管道、阀门等安装质量;
4  隐蔽前、后水压试验;
5  管路冲洗;
6  系统试运行。
2、施工方案及材料、设备检查
1)  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2)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
2  施工节点图、原始地面至面层的剖面图、伸缩缝的位置等;
3  主要材料、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规格、型号等及保管存放措施;
4  施工工艺流程及各专业施工时间计划;
5  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措施及验收标准,包括:绝热层铺设、加热管安装、填充层、面层施工质量,水压试验(电阻测试和绝缘测试),隐蔽前、后综合检查,环路、系统试运行调试,竣工验收等;
6  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
7  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措施。
3)  地面辐射供暖  系统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设备组件、配件、绝热材料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
4)  阀门、分水器、集水器组件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数量中中抽查10%,且不得少于一个。对安装在分水器进口、集水器出口及旁通管上的旁通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  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1倍,工程直径不大于50mm的阀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持续时间应为15s,其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密封面应无渗漏。
3  、施工安装质量验收
1)  加热管或电缆安装完毕后,在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前,应按隐蔽工程要求,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进行中间验收。
2)  地面供暖系统中间验收时,下列项目应达到相应技术要求:
1  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  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材料、规格及附设间距、弯曲半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
3  伸缩缝应按设计要求敷设完毕;
4  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连接处应无渗漏;
5  填充层内加热管不应有接头;
3)  分水器、集水器及其连接件等安装后应有成品保护措施。
4)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因符合表1的规定;原始地面、填充层、面层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条  件
技  术  要  求
允许偏差(mm)
1
绝热层
接  合
无缝隙
——
厚  度
——
+10
2
加热管安装
间  距
不宜大于300mm
±10
3
加热管弯曲半径
塑料管及铝塑管
不小于6倍管外径
-5
铜  管
不小于5倍管外径
-5
4
加热管固定点间距
直  管
不大于700mm
±10
弯  管
不大于300mm
5
分水器、集水器安装
垂直间距
200mm
±10
表2  原始地面、填充层、面层施工技术  要求及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条  件
技  术  要  求
允许偏差(mm)
1
原始地面
铺绝热层前
平  整
——
2
填充层
骨  料
φ≤12mm
-2
厚  度
不宜小于50mm
±4
但面积大于30m2或长度大于6m
留8mm伸缩缝
+2
与内外墙、柱等垂直部件
留10mm伸缩缝
+2
3
面  层
与内外墙、柱等垂直部件
留10mm伸缩缝
+2
面层为木地板时,留大于或等于14mm伸缩缝
+2
注:原始地面允许偏差应满足相应土建施工标准。
4、低温热水系统的水压试验
1  水压试验应在系统冲洗之后进行。冲洗应在分水器、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冲洗合格后,再进行室内供暖系统的冲洗。
2  水压试验应分别在浇捣混凝土填充层前和填充层养护期满后进行两次;水压试验应以每组分水器、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
3  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
4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  h,其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5  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和检查,不得有渗漏;不宜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6  在有冻结可能的情况下试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试压完成后应及时将管内的水吹净、吹干。
五、调试与试运行
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未经调试,严禁运行使用。
2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运行调试,应在具备正常供暖和供电的条件下进行。
3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工作应由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配合下进行。
4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与试运行,应在施工完毕后且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后,正式采暖运行前进行。
5  初始加热时,热水升温应平缓,供水温度应控制在比当时环境温度高10℃左右,且不应高于32℃;并应连续运行48h;以后每隔24h水温升高3℃,直至达到设计供水温度。在此温度下应对每组分水器、集水器连接的加热个管逐路进行调节,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6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应以房间中央离地1.5m处黑球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作为评价和检测的依据。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地暖施工组织方案
一、一  般  规  定
1、  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
2)  有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完成技术交底;
3)  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
4)  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粉刷(不含面层),外窗、外门已安装完毕,并已将地面清理干净;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
5)  相关电气预埋等工程已完成。
2、所有进场材料、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标志应清晰,外观检查应合格。必要时应抽样进行相关检测。
3、加热管和发热电缆应进行遮光包装后运输,不得裸露散装;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滚、拖。不得曝晒雨淋,宜储存在温度不超过40℃,通风良好和干净的库房内;与热源距离应保持在1m以上。应避免因环境温度和物理压力受到损害。
4、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他化学溶剂接触污染加热管和发热电缆的表面。
5、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在低于0℃的环境下施工时,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
6、施工时不宜与其他工种交叉施工作业,所有地面留洞应在填充层施工前完成。
7、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过程中,严禁人员踩踏加热管或发热电缆。
8、施工结束后应绘制竣工图,并应准确标注加热管敷设位置及地温传感器埋设地点。
二、绝热层的铺设
1  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墙面跟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
2  绝热层的的铺设应平整,绝热层相互间接合应严密。直接与土壤接触或有潮湿气体侵入的地面,在铺放绝热层之间应先铺一层防潮层。
三、低温热水系统加热管的安装
1  加热管应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铺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加热管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加热管的选型、管径、壁厚,并应检查加热管外观质量,管内部不得有杂质。加热管安装间断或完毕时,敞口处应随时封堵。
2  加热管切割,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口应平整,断口面应垂直管轴线。
3  加热管安装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限制,并用管卡进行固定,不得出现“死折”;塑料及铝塑复合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铜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5倍管外径。
4  埋设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
5  施工验收后,发现加热管破坏,需要增设接头时,应先报建设或监理工程师,提出书面补救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增设接头时,应根据加热管的材质,采用热熔或电熔插接式连接,或卡套式、卡压式铜制管接头连接,并应做好密封。铜管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无论采用何种接头,均应在竣工图上清晰表示,并记录归档。
6  加热管应设固定装置。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固定:
1  用固定管卡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绝热板或设有复合面层的绝热板上;
2  用扎带将加热管固定在铺设于绝热层上的网格上;
3  直接卡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专用管架或管卡上;
4  直接固定于绝热层表面凸起间形成的凹槽内。
7  加热管弯头两端宜设固定卡;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5~0.7m,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2~0.3m。
8  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100mm时,加热管外部因个下去设置柔性套管等措施。
9  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装塑料套管。套管高出装饰面150~200mm。
10  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应采用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夹紧连接;连接材料宜为铜质;铜质连接件与PP-R或PP-B直接接触的表面必须镀镍。
11  加热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内的伸缩缝。必须穿越时,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
12  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
13  伸缩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
2)  当地面面积超过30m2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内满填弹性膨胀膏。
3)  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缘。
四、填  充  层  施  工
1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所有伸缩缝已安装完毕;
2)  加热管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加热管处于有压状态下;
3)  通过隐蔽工程验收。
2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由有资质的土建施工方承担,供暖  系统安装单位应密切配合。
3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a。
4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严禁使用机械振捣设备;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
5  在加热管的铺设区内,严禁穿凿、钻孔或进行射钉作业。
6  系统初始加热前,混凝土填充层的养护期不应少于21d。施工中,应对地面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在地面上加以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和高温加热设备。
五、面  层  施  工
1  装饰地面宜采用下列材料:
1  水泥砂浆、混凝土地面;
2  瓷砖、大理石、花岗石等地面;
3  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及耐热实木地板。
2  面层施工前,填充层应达到面层需要的干燥度。面层施工除应符合土建施工设计图纸的各项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面层时,不得剔、凿、割、钻和钉填充层,不得向填充层内楔入任何物件;
2)  面层的施工,应在填充层达到要求强度后才能进行;
3)  石材、面砖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10mm宽伸缩缝;木地板铺设时,应留不小于14mm的伸缩缝。伸缩缝应从填充层的上边缘做到高出装饰层上表面10~20mm,装饰层敷设挖完毕后,应裁去多余部分。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
3  以木地板作为面层时,木材应经干燥处理,且应在填充层和找平层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地板施工。
4  瓷砖、大理石、花岗石面层施工时,在伸缩缝处宜采用干贴。
六、卫  生  间  施  工
1  卫生间应做两层隔离层。
2  卫生间过门处应设置止水墙,在止水墙内侧应配合土建专业做防水。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穿止水墙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七、检验、调试及验收
1、一  般  规  定
1)  检验、调试及验收应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报告,监理单位组织各相关专业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应做好记录。工程质量检验表可按本规程附录F采用。
2)  施工图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工程设计文件经批准后方可施工,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文件。
3)  专业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4)  低温热水系统应对下列内容进行检查和验收:
1  管道、分水器、集水器、阀门、配件、绝热材料等的质量;
2  原始地面、填充层、面层等施工质量;
3  管道、阀门等安装质量;
4  隐蔽前、后水压试验;
5  管路冲洗;
6  系统试运行。
2、施工方案及材料、设备检查
1)  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2)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
2  施工节点图、原始地面至面层的剖面图、伸缩缝的位置等;
3  主要材料、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规格、型号等及保管存放措施;
4  施工工艺流程及各专业施工时间计划;
5  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措施及验收标准,包括:绝热层铺设、加热管安装、填充层、面层施工质量,水压试验(电阻测试和绝缘测试),隐蔽前、后综合检查,环路、系统试运行调试,竣工验收等;
6  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
7  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措施。
3)  地面辐射供暖  系统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设备组件、配件、绝热材料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
4)  阀门、分水器、集水器组件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数量中中抽查10%,且不得少于一个。对安装在分水器进口、集水器出口及旁通管上的旁通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  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1倍,工程直径不大于50mm的阀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持续时间应为15s,其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密封面应无渗漏。
3  、施工安装质量验收
1)  加热管或电缆安装完毕后,在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前,应按隐蔽工程要求,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进行中间验收。
2)  地面供暖系统中间验收时,下列项目应达到相应技术要求:
1  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  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材料、规格及附设间距、弯曲半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
3  伸缩缝应按设计要求敷设完毕;
4  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连接处应无渗漏;
5  填充层内加热管不应有接头;
3)  分水器、集水器及其连接件等安装后应有成品保护措施。
4)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因符合表1的规定;原始地面、填充层、面层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条  件
技  术  要  求
允许偏差(mm)
1
绝热层
接  合
无缝隙
——
厚  度
——
+10
2
加热管安装
间  距
不宜大于300mm
±10
3
加热管弯曲半径
塑料管及铝塑管
不小于6倍管外径
-5
铜  管
不小于5倍管外径
-5
4
加热管固定点间距
直  管
不大于700mm
±10
弯  管
不大于300mm
5
分水器、集水器安装
垂直间距
200mm
±10
表2  原始地面、填充层、面层施工技术  要求及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条  件
技  术  要  求
允许偏差(mm)
1
原始地面
铺绝热层前
平  整
——
2
填充层
骨  料
φ≤12mm
-2
厚  度
不宜小于50mm
±4
但面积大于30m2或长度大于6m
留8mm伸缩缝
+2
与内外墙、柱等垂直部件
留10mm伸缩缝
+2
3
面  层
与内外墙、柱等垂直部件
留10mm伸缩缝
+2
面层为木地板时,留大于或等于14mm伸缩缝
+2
注:原始地面允许偏差应满足相应土建施工标准。
4、低温热水系统的水压试验
1  水压试验应在系统冲洗之后进行。冲洗应在分水器、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冲洗合格后,再进行室内供暖系统的冲洗。
2  水压试验应分别在浇捣混凝土填充层前和填充层养护期满后进行两次;水压试验应以每组分水器、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
3  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
4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  h,其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5  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和检查,不得有渗漏;不宜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6  在有冻结可能的情况下试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试压完成后应及时将管内的水吹净、吹干。
五、调试与试运行
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未经调试,严禁运行使用。
2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运行调试,应在具备正常供暖和供电的条件下进行。
3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工作应由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配合下进行。
4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与试运行,应在施工完毕后且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后,正式采暖运行前进行。
5  初始加热时,热水升温应平缓,供水温度应控制在比当时环境温度高10℃左右,且不应高于32℃;并应连续运行48h;以后每隔24h水温升高3℃,直至达到设计供水温度。在此温度下应对每组分水器、集水器连接的加热个管逐路进行调节,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6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应以房间中央离地1.5m处黑球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作为评价和检测的依据。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爱吃爱玩007 2024-06-04
1、地暖干法铺设:将加热盘管或发热电缆安装在保温层铝板凹槽内,上面直接铺设地板的安装方式。地暖盘管盘好后正好与保温板层一致,然后在铺装层上面再铺设一层铝箔纸用来散热。木地板可直接铺在上面,由于无蓄热层,加上地板厚度,地面只增加3公分左右。干式地暖具有不占用空间高度、升温较快、易于维修等优点。同样因为蓄热层,如果供热温度或室外温度变化,室内温度变化明显。
2、地暖湿法铺设:加热盘管或发热电缆安装完毕,用混凝土层进行覆盖保护,上面可铺设地砖或石材的安装方式。湿法铺设因为成本低且牢固可靠,很受欢迎。  
3、因为混凝土层的扇热和蓄热功能,如果供热温度或室外温度变化,室内温度变化也不明显。但做完地面装饰材料后,地面高度至少增加6-8公分左右,这种方法不适合房间较矮的房型。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1、地暖干法铺设:将加热盘管或发热电缆安装在保温层铝板凹槽内,上面直接铺设地板的安装方式。地暖盘管盘好后正好与保温板层一致,然后在铺装层上面再铺设一层铝箔纸用来散热。木地板可直接铺在上面,由于无蓄热层,加上地板厚度,地面只增加3公分左右。干式地暖具有不占用空间高度、升温较快、易于维修等优点。同样因为蓄热层,如果供热温度或室外温度变化,室内温度变化明显。
2、地暖湿法铺设:加热盘管或发热电缆安装完毕,用混凝土层进行覆盖保护,上面可铺设地砖或石材的安装方式。湿法铺设因为成本低且牢固可靠,很受欢迎。  
3、因为混凝土层的扇热和蓄热功能,如果供热温度或室外温度变化,室内温度变化也不明显。但做完地面装饰材料后,地面高度至少增加6-8公分左右,这种方法不适合房间较矮的房型。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小小爱小吃 2024-05-29
你好,地热供暖施工的方法是:
螺旋形布管:这种方式通常可以产生均匀的地面温度,并可通过调整管间距来满足局部区域特殊要求,由于采用螺旋形布管时管路只弯曲了90°,材料所受弯曲应力较小,所以我们推荐这种方式。
迂回形布管:这种方式通常产生的温度一端高一端低,而且布管时管路要弯曲180°,材料所受应力较大,所以我们只推荐在较狭小空间内采用。
你好,地热供暖施工的方法是:
螺旋形布管:这种方式通常可以产生均匀的地面温度,并可通过调整管间距来满足局部区域特殊要求,由于采用螺旋形布管时管路只弯曲了90°,材料所受弯曲应力较小,所以我们推荐这种方式。
迂回形布管:这种方式通常产生的温度一端高一端低,而且布管时管路要弯曲180°,材料所受应力较大,所以我们只推荐在较狭小空间内采用。
typical2006 2024-05-1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04778909683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