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各位解答地热怎么设计

2024-06-07 02:22:50 (50分钟前 更新) 536 5891

最新回答

首先根据房型来划分采暖区域,比如客厅、餐厅、过道可以划分为一个区域放置一个温控器独立控制,区域分好在算面积(最好是平面布置图),把不需要做地暖的地方去除例如橱柜、马桶、台盆、固定的衣柜下面这些地方是不能做地暖的,在根据采暖面积及采暖区域算管长、分集水器回路及温控器,上海这边算地暖管长是按每平6米来算,管心距20公分,靠近阳台地方、卫生间铺设到15公分,分水器是根据区域及管长来算,一般回路管长最高不能超过120米应控制在90米以内,所以90米为一个回路约15平方一个回路,温控器就是一个采暖区域一个温控器,主管道根据锅炉连接到分水器的长度来算,压差旁通一个,如果是多层还要配个地暖回水泵,至于一些阀门阀件要根据情况而定
首先根据房型来划分采暖区域,比如客厅、餐厅、过道可以划分为一个区域放置一个温控器独立控制,区域分好在算面积(最好是平面布置图),把不需要做地暖的地方去除例如橱柜、马桶、台盆、固定的衣柜下面这些地方是不能做地暖的,在根据采暖面积及采暖区域算管长、分集水器回路及温控器,上海这边算地暖管长是按每平6米来算,管心距20公分,靠近阳台地方、卫生间铺设到15公分,分水器是根据区域及管长来算,一般回路管长最高不能超过120米应控制在90米以内,所以90米为一个回路约15平方一个回路,温控器就是一个采暖区域一个温控器,主管道根据锅炉连接到分水器的长度来算,压差旁通一个,如果是多层还要配个地暖回水泵,至于一些阀门阀件要根据情况而定
阿哥丶WLy 2024-06-07
1、管材间距:
地热管材的正常施工间距为20cm(管材中心距为20cm,管皮间距为18cm),但在房间冷负荷比较大的地方应考虑做适当加密,如北卧 室,靠山墙的卧室,有落地窗及飘窗位置、挑空超过3米的位置等等,加密的间距一般选择为管中心间距为15cm。
  2、保温材料的选择:
选择保温性能高的挤塑板或苯板,因为这两种保温材料是标准的保温用料,热损耗很小,而地热棉不是国标的保温材料,保温性能差,顺楼板向楼下散失热量比较多,故不宜采用。
 3、水泥地面的回填方式:
地热施工后,水泥地面回填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方式:在管与管的空隙处撒满河石,把地热管覆盖在下面,然后在河石上面把干式混拌完毕的沙子、水泥再兑水和匀,平摊在河石上面,瓦工用木抹子做地面的找平(铺地板的地面做法),铺地砖的地面用沙子、水泥、河石简单混拌兑水后在地热管上薄薄的盖一层水泥灰,不进行地面找平,留出粘地砖的灰口厚度即可。此地面在后期的装修过程中由粘地砖的瓦工进行后期地面找平。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比较节省材料及工时费用;
缺点是:1、地面温度不能达到最佳值。因为地热管深埋在河石中,河石间空隙比较大,空气含量多所以回填后地面导热性能欠佳(空气不导热,是热的不良导体)。  2、地面强度不够,有空鼓回声。因河石是松散的填充在地热管与管之间的缝隙中,不能与水泥地
面牢牢的凝固在一起,在后期装修过程中因地面的局部受力或重创都可能造成水泥表面的破损,进而露出下面松散的河石。所以在漫长的装修期很容易造成地面破损,即使后期进行修补也容易影响到地板的铺设。而且在铺完地板后个别会有地面返尘现象。
第二种方式:国标三混水泥灌注回填方式,即把水泥、沙子、河石干混到一起后统一兑水搅拌,然后把搅拌后的三混材料灌注到管与管之间的空隙处,使水泥、砂石料与管材牢牢的结合在一起。优点是:1、减少回填地面中的空气缝隙,增加管材的热传导性能,
(地面温度比第一种回填方式要高出3-5℃)。2、地面强度坚硬,不宜破损,地面没有空鼓回声,地热铺设后不起尘。缺点是:施工费用较大,通常比普通回填增加10元/㎡费用。
4、装饰面层的选择:
主要取决于所选择的面层材料的热阻大小,热阻越小,传热越好。据有关资料数据,木地板的热阻是瓷砖、水磨石、大理石的5倍,是地毯类1.5倍,可见选择瓷砖类的面层材料导热效果比实木地板更好。
1、管材间距:
地热管材的正常施工间距为20cm(管材中心距为20cm,管皮间距为18cm),但在房间冷负荷比较大的地方应考虑做适当加密,如北卧 室,靠山墙的卧室,有落地窗及飘窗位置、挑空超过3米的位置等等,加密的间距一般选择为管中心间距为15cm。
  2、保温材料的选择:
选择保温性能高的挤塑板或苯板,因为这两种保温材料是标准的保温用料,热损耗很小,而地热棉不是国标的保温材料,保温性能差,顺楼板向楼下散失热量比较多,故不宜采用。
 3、水泥地面的回填方式:
地热施工后,水泥地面回填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方式:在管与管的空隙处撒满河石,把地热管覆盖在下面,然后在河石上面把干式混拌完毕的沙子、水泥再兑水和匀,平摊在河石上面,瓦工用木抹子做地面的找平(铺地板的地面做法),铺地砖的地面用沙子、水泥、河石简单混拌兑水后在地热管上薄薄的盖一层水泥灰,不进行地面找平,留出粘地砖的灰口厚度即可。此地面在后期的装修过程中由粘地砖的瓦工进行后期地面找平。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比较节省材料及工时费用;
缺点是:1、地面温度不能达到最佳值。因为地热管深埋在河石中,河石间空隙比较大,空气含量多所以回填后地面导热性能欠佳(空气不导热,是热的不良导体)。  2、地面强度不够,有空鼓回声。因河石是松散的填充在地热管与管之间的缝隙中,不能与水泥地
面牢牢的凝固在一起,在后期装修过程中因地面的局部受力或重创都可能造成水泥表面的破损,进而露出下面松散的河石。所以在漫长的装修期很容易造成地面破损,即使后期进行修补也容易影响到地板的铺设。而且在铺完地板后个别会有地面返尘现象。
第二种方式:国标三混水泥灌注回填方式,即把水泥、沙子、河石干混到一起后统一兑水搅拌,然后把搅拌后的三混材料灌注到管与管之间的空隙处,使水泥、砂石料与管材牢牢的结合在一起。优点是:1、减少回填地面中的空气缝隙,增加管材的热传导性能,
(地面温度比第一种回填方式要高出3-5℃)。2、地面强度坚硬,不宜破损,地面没有空鼓回声,地热铺设后不起尘。缺点是:施工费用较大,通常比普通回填增加10元/㎡费用。
4、装饰面层的选择:
主要取决于所选择的面层材料的热阻大小,热阻越小,传热越好。据有关资料数据,木地板的热阻是瓷砖、水磨石、大理石的5倍,是地毯类1.5倍,可见选择瓷砖类的面层材料导热效果比实木地板更好。
夜未央周 2024-05-31
地暖管设计要求:
  (1)地暖供水温度不宜超过60℃;
  (2)热水流速不应小于0.25m/s;
  (3)一个分配器装置的回路不宜多于8个;
  (4)总供回水管路上应配置截止阀或球阀。阀的内侧应设置过滤器;
  (5)各回路管长度尽量接近,不宜超过90m,管间距不宜大于300mm;
  (6)地暖管上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地面荷载大于20KN/㎡时,保护层应作加固构造措施,一般用φ6@300钢筋网;
  (7)组合式配接管件接口采用交错式设计,便于安装及管材布置;
  (8)配接阀门与主体管之间增设锁紧螺母。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1.地热管道规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分为DN16∽DN20的PE-RE、PB等塑料材料。    2.连接在同一分集水器上的地暖管环路长度应尽量保持一致。    3.分水器前的供水干管上应设置过滤器,用于过滤管路中的杂质。    4.不同地面材质、散热量不同,按导热系数大小来分首选大理石、瓷砖、实木复合地板。    5.在地暖环路设计时应尽量做到分室控制,避免与其它管线交叉。    6.为确保回填层上表面不裂,地热管间距应大于100mm  7.不管采用哪种水地暖热源,其供回水温度、水量和压差大小等参数都应保持一定的匹配。    8.地热系统的散热原理是弥补室内空间热量损失,维持房间温度,提供舒适、温暖的环境。要使地暖系统实现这一功能,前期设计中必须做好热负荷计算。
地暖管设计要求:
  (1)地暖供水温度不宜超过60℃;
  (2)热水流速不应小于0.25m/s;
  (3)一个分配器装置的回路不宜多于8个;
  (4)总供回水管路上应配置截止阀或球阀。阀的内侧应设置过滤器;
  (5)各回路管长度尽量接近,不宜超过90m,管间距不宜大于300mm;
  (6)地暖管上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地面荷载大于20KN/㎡时,保护层应作加固构造措施,一般用φ6@300钢筋网;
  (7)组合式配接管件接口采用交错式设计,便于安装及管材布置;
  (8)配接阀门与主体管之间增设锁紧螺母。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1.地热管道规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分为DN16∽DN20的PE-RE、PB等塑料材料。    2.连接在同一分集水器上的地暖管环路长度应尽量保持一致。    3.分水器前的供水干管上应设置过滤器,用于过滤管路中的杂质。    4.不同地面材质、散热量不同,按导热系数大小来分首选大理石、瓷砖、实木复合地板。    5.在地暖环路设计时应尽量做到分室控制,避免与其它管线交叉。    6.为确保回填层上表面不裂,地热管间距应大于100mm  7.不管采用哪种水地暖热源,其供回水温度、水量和压差大小等参数都应保持一定的匹配。    8.地热系统的散热原理是弥补室内空间热量损失,维持房间温度,提供舒适、温暖的环境。要使地暖系统实现这一功能,前期设计中必须做好热负荷计算。
小豌豆尔 2024-05-25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5032892227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