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跨高比怎么计算

2024-04-29 09:33:02 (28分钟前 更新) 521 9616

最新回答

跨高比一般用于混凝土梁的计算和构造中,就是用梁的跨度除以梁截面的高度,这个得出的比值就是跨高比
这个比值通常影响梁的稳定性,一般比较合理的比值是跨比高为12,就是梁高是跨度的1/12.
跨高比一般用于混凝土梁的计算和构造中,就是用梁的跨度除以梁截面的高度,这个得出的比值就是跨高比
这个比值通常影响梁的稳定性,一般比较合理的比值是跨比高为12,就是梁高是跨度的1/12.
墨亦成诗 2024-04-29
安徽富邦装饰帮您解答;  跨高比就是梁的计算高度与其计算跨度的比值。可写成L/h.  L/h
安徽富邦装饰帮您解答;  跨高比就是梁的计算高度与其计算跨度的比值。可写成L/h.  L/h
我的飞飞 2024-04-20
按净跨计算吧,现在的书看到的都是按净跨计算的,没有按计算跨度的
按净跨计算吧,现在的书看到的都是按净跨计算的,没有按计算跨度的
榴莲恋上冰激凌 2024-04-06
在混凝土规范中10章中连梁的高跨比为Ln/h,而在第11章中为L0/h。在抗规、高规中也有类似得表达
框架梁跨高比为L0/h  。混凝土规范  第11.3.3条有明确规定;剪力墙连梁为Ln/h  混凝土规范11.7.8明确规定(老规范可能是LO,但出了勘误表改为Ln了);高规没有明确规定。深梁跨高比见混凝土规范10.7.5  Lo/h为跨高比,LO取法见10.7.1。
在混凝土规范中10章中连梁的高跨比为Ln/h,而在第11章中为L0/h。在抗规、高规中也有类似得表达
框架梁跨高比为L0/h  。混凝土规范  第11.3.3条有明确规定;剪力墙连梁为Ln/h  混凝土规范11.7.8明确规定(老规范可能是LO,但出了勘误表改为Ln了);高规没有明确规定。深梁跨高比见混凝土规范10.7.5  Lo/h为跨高比,LO取法见10.7.1。
多啦X梦521 2024-03-25
您好,1.两者不矛盾。实际上两端与剪力墙平面内相连的都可以称为名义上的连梁。然后根据跨高比的不同,连梁有各自的受力特点。跨高比不小于5受力特点更接近于框架。所以对6.1.9的理解是跨高比大于6依旧按可按KL设计。其实6.1。9的想要说明的是墙太长时,刚度过大,造成延性不好,地震作用时裂缝过大,所以用跨高比大(线刚度小)的梁把剪力墙分段开来,以提高延性。这里顺便说明下,连梁的跨高比是决定连梁两侧墙体整体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跨高比大,两侧墙体的整体作用就小,这时两墙体称为联肢墙甚至是壁式框架。当跨高比小,两个墙体整体作用大,这时两墙体可以看做一个小开口的大墙体。当然这个还与洞口的位置有一定关系。
2.根据我的经验,假如是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可以按墙体开洞也可以按框架梁输入然后再设置为连梁,但是要注意的是按框架梁输入后,记得让连梁变成不调幅梁。连梁不宜调幅,因为地震作用下尽可能让连梁强剪弱弯。连梁原本的抗弯承载力就比较大,加上调幅一定程度增大了底筋,造成梁端的正弯矩区承载力过大。所以业界有这么一个说法,连梁宁可少配筋,也不要多配。对于跨高比大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输入更好点。因为如果按墙体开洞,梁属性就固定是连梁了,会造成配筋率以及刚度并不符合实际。
希望回答能让您满意
您好,1.两者不矛盾。实际上两端与剪力墙平面内相连的都可以称为名义上的连梁。然后根据跨高比的不同,连梁有各自的受力特点。跨高比不小于5受力特点更接近于框架。所以对6.1.9的理解是跨高比大于6依旧按可按KL设计。其实6.1。9的想要说明的是墙太长时,刚度过大,造成延性不好,地震作用时裂缝过大,所以用跨高比大(线刚度小)的梁把剪力墙分段开来,以提高延性。这里顺便说明下,连梁的跨高比是决定连梁两侧墙体整体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跨高比大,两侧墙体的整体作用就小,这时两墙体称为联肢墙甚至是壁式框架。当跨高比小,两个墙体整体作用大,这时两墙体可以看做一个小开口的大墙体。当然这个还与洞口的位置有一定关系。
2.根据我的经验,假如是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可以按墙体开洞也可以按框架梁输入然后再设置为连梁,但是要注意的是按框架梁输入后,记得让连梁变成不调幅梁。连梁不宜调幅,因为地震作用下尽可能让连梁强剪弱弯。连梁原本的抗弯承载力就比较大,加上调幅一定程度增大了底筋,造成梁端的正弯矩区承载力过大。所以业界有这么一个说法,连梁宁可少配筋,也不要多配。对于跨高比大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输入更好点。因为如果按墙体开洞,梁属性就固定是连梁了,会造成配筋率以及刚度并不符合实际。
希望回答能让您满意
咪咪妈咪贝贝哄 2024-03-11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93671035766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