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裂混凝土怎么施工

2024-04-29 03:34:59 (22分钟前 更新) 253 8468

最新回答

1、控制水灰比;2、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3、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振捣密实;4、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要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5、如果是冬季,还要加强混凝土的保暖措施。6、混凝土浇注要连续进行,尽量不留施工缝。
1、控制水灰比;2、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3、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振捣密实;4、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要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5、如果是冬季,还要加强混凝土的保暖措施。6、混凝土浇注要连续进行,尽量不留施工缝。
棉花糖夫人 2024-04-29
在砼里加上钢筋,浇灌完成后做好测温工作,尽量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做好养护降温
在砼里加上钢筋,浇灌完成后做好测温工作,尽量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做好养护降温
魅影幽兰 2024-04-15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粗径0.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粗径0.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雨天依然美丽 2024-04-08
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1.2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2.1.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粗径0.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2.1.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2.1.5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2.2作业条件:2.2.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2.2.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2.2.3钢筋办完隐检手续。2.2.4构造柱、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2.2.5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3.2混凝土搅拌:3.2.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3.2.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检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3.2.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3.2.4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3.2.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3.2.6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3.2.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3.2.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3.3混凝土运输:3.3.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3.3.2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3.4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3.4.2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4.3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3.4.4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3.4.5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3.4.6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3.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3.6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4、质量标准要求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4.1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4.1.1主控项目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上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4)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4.1.2一般项目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4)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5)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4.2、砼施工工程4.2.1主控项目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OO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材料名称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注:A、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B、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4.2.2一般项目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②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④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注:A、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B、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问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c、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D、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4.3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4.3.1主控项目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2)现浇结构不应用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4.3.2一般项目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基础15  独立基础10  墙、柱、梁8  剪力墙5  垂直度层高≤5m8  >5m1O  全高(H)H/1000且≤30  标高层高±10  全高±30  截面尺寸+8,-5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  井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  表面平整度8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件10预埋螺栓5预埋管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5、成品保护5.1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5.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5.3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5.4散落在楼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混凝土材料计量不准: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校正好磅秤,车车过秤,加水量必须严格控制。6.2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尤其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质量记录7.1材料(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明、试验报告。7.2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7.3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7.4隐检、预检记录。7.5冬期施工记录。7.6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7.7其它技术文件。8、安全环保措施8.1混凝土搅拌开始前,应对搅拌机及配套机械进行无负荷试运转,检查运转正常,运输道路畅通,然后方可开机工作。8.2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将锹、耙等工具伸入罐内,必须进罐扒混凝土时,要停机进行。工作完毕,应将拌筒清洗干净。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应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下班时电闸箱应上锁。8.3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不得争先抢道,装车不应过满;卸车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以防车把伤人。8.4使用井架提升混凝土时,应设制动安全装置,升降应有明确信号,操作人员未离开提升台时,不得发升降信号。提升台内停放手推车要平稳,车把不得伸出台外,车轮前后应挡牢。8.5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8.6混凝土运输、浇筑部位应有安全防护栏杆,操作平台。8.7用电应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进行设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所有配电箱应外观完整、牢固、防雨、箱内无杂物;箱体应涂有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壳、机电设备接地应良好;停止使用时切断电源,箱门上锁。8.8施工用电的设备、电缆线、导线、漏电保护器等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漏电保护器要经常检查,动作灵敏,发现问题立即调换,闸刀熔丝要匹配。8.9电动工具应符合有关规定,电源线、插头、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完好无损,维护和保管由专人负责。8.10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机棚或停机场地等必备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作业有妨碍或不安全的因素。夜间作业应设置充足的照明。8.1l机械进人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8.12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集中精力正确操作,注意机械工况,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或操作室内。8.13实行多班作业的机械,应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8.14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时,应先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8.15机械在寒冷季节使用,应符合《建筑机械寒冷季节的使用》规定。8.16使用机械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服从安全要求。8.17应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规划,充分利用永久性的施工道路。路面及其余场地地面宜硬化。闲置场地宜绿化。8.18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8.19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宜严密苫盖,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8.20混凝土运送罐车每次出场应清理下料斗,防止混凝土遗洒。8.2l现场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设置沉淀池。废水应排人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人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人城市排水设施。8.22现场使用照明灯具宜用定向可拆除灯罩型,使用时应防止光污染。
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1.2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2.1.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粗径0.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2.1.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2.1.5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2.2作业条件:2.2.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2.2.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2.2.3钢筋办完隐检手续。2.2.4构造柱、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2.2.5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3.2混凝土搅拌:3.2.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3.2.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检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3.2.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3.2.4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3.2.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3.2.6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3.2.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3.2.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3.3混凝土运输:3.3.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3.3.2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3.4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3.4.2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4.3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3.4.4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3.4.5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3.4.6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3.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3.6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4、质量标准要求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4.1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4.1.1主控项目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上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4)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4.1.2一般项目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4)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5)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4.2、砼施工工程4.2.1主控项目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OO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材料名称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注:A、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B、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4.2.2一般项目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②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④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注:A、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B、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问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c、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D、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4.3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4.3.1主控项目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2)现浇结构不应用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4.3.2一般项目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基础15  独立基础10  墙、柱、梁8  剪力墙5  垂直度层高≤5m8  >5m1O  全高(H)H/1000且≤30  标高层高±10  全高±30  截面尺寸+8,-5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  井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  表面平整度8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件10预埋螺栓5预埋管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5、成品保护5.1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5.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5.3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5.4散落在楼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混凝土材料计量不准: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校正好磅秤,车车过秤,加水量必须严格控制。6.2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尤其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质量记录7.1材料(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明、试验报告。7.2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7.3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7.4隐检、预检记录。7.5冬期施工记录。7.6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7.7其它技术文件。8、安全环保措施8.1混凝土搅拌开始前,应对搅拌机及配套机械进行无负荷试运转,检查运转正常,运输道路畅通,然后方可开机工作。8.2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将锹、耙等工具伸入罐内,必须进罐扒混凝土时,要停机进行。工作完毕,应将拌筒清洗干净。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应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下班时电闸箱应上锁。8.3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不得争先抢道,装车不应过满;卸车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以防车把伤人。8.4使用井架提升混凝土时,应设制动安全装置,升降应有明确信号,操作人员未离开提升台时,不得发升降信号。提升台内停放手推车要平稳,车把不得伸出台外,车轮前后应挡牢。8.5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8.6混凝土运输、浇筑部位应有安全防护栏杆,操作平台。8.7用电应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进行设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所有配电箱应外观完整、牢固、防雨、箱内无杂物;箱体应涂有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壳、机电设备接地应良好;停止使用时切断电源,箱门上锁。8.8施工用电的设备、电缆线、导线、漏电保护器等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漏电保护器要经常检查,动作灵敏,发现问题立即调换,闸刀熔丝要匹配。8.9电动工具应符合有关规定,电源线、插头、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完好无损,维护和保管由专人负责。8.10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机棚或停机场地等必备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作业有妨碍或不安全的因素。夜间作业应设置充足的照明。8.1l机械进人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8.12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集中精力正确操作,注意机械工况,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或操作室内。8.13实行多班作业的机械,应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8.14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时,应先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8.15机械在寒冷季节使用,应符合《建筑机械寒冷季节的使用》规定。8.16使用机械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服从安全要求。8.17应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规划,充分利用永久性的施工道路。路面及其余场地地面宜硬化。闲置场地宜绿化。8.18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8.19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宜严密苫盖,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8.20混凝土运送罐车每次出场应清理下料斗,防止混凝土遗洒。8.2l现场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设置沉淀池。废水应排人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人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人城市排水设施。8.22现场使用照明灯具宜用定向可拆除灯罩型,使用时应防止光污染。
茉莉芬芳2008 2024-04-02
SGBZ-0217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J53-9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1.2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2.1.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粗径0.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2.1.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2.1.5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2.2作业条件:2.2.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2.2.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2.2.3钢筋办完隐检手续。2.2.4构造柱、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2.2.5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3.2混凝土搅拌:3.2.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3.2.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检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3.2.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3.2.4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3.2.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3.2.6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3.2.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3.2.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3.3混凝土运输:3.3.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3.3.2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3.4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3.4.2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4.3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3.4.4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3.4.5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3.4.6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3.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3.6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4、质量标准要求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4.1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4.1.1主控项目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上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4)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4.1.2一般项目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4)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5)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4.2、砼施工工程4.2.1主控项目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OO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材料名称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注:A、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B、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4.2.2一般项目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②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④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注:A、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B、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问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c、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D、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4.3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4.3.1主控项目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2)现浇结构不应用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4.3.2一般项目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基础15  独立基础10  墙、柱、梁8  剪力墙5  垂直度层高≤5m8  >5m1O  全高(H)H/1000且≤30  标高层高±10  全高±30  截面尺寸+8,-5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  井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  表面平整度8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件10预埋螺栓5预埋管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5、成品保护5.1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5.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5.3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5.4散落在楼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混凝土材料计量不准: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校正好磅秤,车车过秤,加水量必须严格控制。6.2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尤其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质量记录7.1材料(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明、试验报告。7.2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7.3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7.4隐检、预检记录。7.5冬期施工记录。7.6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7.7其它技术文件。8、安全环保措施8.1混凝土搅拌开始前,应对搅拌机及配套机械进行无负荷试运转,检查运转正常,运输道路畅通,然后方可开机工作。8.2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将锹、耙等工具伸入罐内,必须进罐扒混凝土时,要停机进行。工作完毕,应将拌筒清洗干净。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应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下班时电闸箱应上锁。8.3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不得争先抢道,装车不应过满;卸车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以防车把伤人。8.4使用井架提升混凝土时,应设制动安全装置,升降应有明确信号,操作人员未离开提升台时,不得发升降信号。提升台内停放手推车要平稳,车把不得伸出台外,车轮前后应挡牢。8.5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8.6混凝土运输、浇筑部位应有安全防护栏杆,操作平台。8.7用电应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进行设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所有配电箱应外观完整、牢固、防雨、箱内无杂物;箱体应涂有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壳、机电设备接地应良好;停止使用时切断电源,箱门上锁。8.8施工用电的设备、电缆线、导线、漏电保护器等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漏电保护器要经常检查,动作灵敏,发现问题立即调换,闸刀熔丝要匹配。8.9电动工具应符合有关规定,电源线、插头、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完好无损,维护和保管由专人负责。8.10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机棚或停机场地等必备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作业有妨碍或不安全的因素。夜间作业应设置充足的照明。8.1l机械进人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8.12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集中精力正确操作,注意机械工况,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或操作室内。8.13实行多班作业的机械,应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8.14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时,应先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8.15机械在寒冷季节使用,应符合《建筑机械寒冷季节的使用》规定。8.16使用机械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服从安全要求。8.17应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规划,充分利用永久性的施工道路。路面及其余场地地面宜硬化。闲置场地宜绿化。8.18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8.19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宜严密苫盖,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8.20混凝土运送罐车每次出场应清理下料斗,防止混凝土遗洒。8.2l现场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设置沉淀池。废水应排人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人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人城市排水设施。8.22现场使用照明灯具宜用定向可拆除灯罩型,使用时应防止光污染。
SGBZ-0217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J53-9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1.2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2.1.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粗径0.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2.1.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2.1.5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2.2作业条件:2.2.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2.2.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2.2.3钢筋办完隐检手续。2.2.4构造柱、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2.2.5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3.2混凝土搅拌:3.2.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3.2.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检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3.2.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3.2.4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3.2.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3.2.6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3.2.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3.2.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3.3混凝土运输:3.3.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3.3.2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3.4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3.4.2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4.3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3.4.4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3.4.5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3.4.6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3.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3.6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4、质量标准要求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4.1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4.1.1主控项目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上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4)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4.1.2一般项目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4)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5)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4.2、砼施工工程4.2.1主控项目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OO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材料名称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注:A、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B、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4.2.2一般项目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②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④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注:A、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B、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问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c、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D、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4.3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4.3.1主控项目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2)现浇结构不应用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4.3.2一般项目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基础15  独立基础10  墙、柱、梁8  剪力墙5  垂直度层高≤5m8  >5m1O  全高(H)H/1000且≤30  标高层高±10  全高±30  截面尺寸+8,-5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  井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  表面平整度8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件10预埋螺栓5预埋管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5、成品保护5.1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5.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5.3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5.4散落在楼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混凝土材料计量不准: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校正好磅秤,车车过秤,加水量必须严格控制。6.2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尤其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质量记录7.1材料(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明、试验报告。7.2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7.3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7.4隐检、预检记录。7.5冬期施工记录。7.6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7.7其它技术文件。8、安全环保措施8.1混凝土搅拌开始前,应对搅拌机及配套机械进行无负荷试运转,检查运转正常,运输道路畅通,然后方可开机工作。8.2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将锹、耙等工具伸入罐内,必须进罐扒混凝土时,要停机进行。工作完毕,应将拌筒清洗干净。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应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下班时电闸箱应上锁。8.3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不得争先抢道,装车不应过满;卸车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以防车把伤人。8.4使用井架提升混凝土时,应设制动安全装置,升降应有明确信号,操作人员未离开提升台时,不得发升降信号。提升台内停放手推车要平稳,车把不得伸出台外,车轮前后应挡牢。8.5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8.6混凝土运输、浇筑部位应有安全防护栏杆,操作平台。8.7用电应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进行设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所有配电箱应外观完整、牢固、防雨、箱内无杂物;箱体应涂有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壳、机电设备接地应良好;停止使用时切断电源,箱门上锁。8.8施工用电的设备、电缆线、导线、漏电保护器等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漏电保护器要经常检查,动作灵敏,发现问题立即调换,闸刀熔丝要匹配。8.9电动工具应符合有关规定,电源线、插头、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完好无损,维护和保管由专人负责。8.10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机棚或停机场地等必备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作业有妨碍或不安全的因素。夜间作业应设置充足的照明。8.1l机械进人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8.12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集中精力正确操作,注意机械工况,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或操作室内。8.13实行多班作业的机械,应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8.14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时,应先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8.15机械在寒冷季节使用,应符合《建筑机械寒冷季节的使用》规定。8.16使用机械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服从安全要求。8.17应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规划,充分利用永久性的施工道路。路面及其余场地地面宜硬化。闲置场地宜绿化。8.18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8.19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宜严密苫盖,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8.20混凝土运送罐车每次出场应清理下料斗,防止混凝土遗洒。8.2l现场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设置沉淀池。废水应排人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人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人城市排水设施。8.22现场使用照明灯具宜用定向可拆除灯罩型,使用时应防止光污染。
鹤顶红IF 2024-03-25
这额应该先把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然后将其冷却后进行重新融合配制,将其装在模板当中进行搅拌,等完全搅拌完后进行第二次搅拌。
这额应该先把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然后将其冷却后进行重新融合配制,将其装在模板当中进行搅拌,等完全搅拌完后进行第二次搅拌。
失踪的第九个梦 2024-03-22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45159959793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