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促成栽培技术是怎样的

2024-05-27 23:13:32 (15分钟前 更新) 412 2313

最新回答

郁金香性喜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忌酷暑、湿涝。宜疏松、肥沃、微酸性、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碱土和连作。具有夏季休眠,秋季栽植,冬季在土内生长的特性。生长开花适温15℃-20℃,鳞茎夏季贮藏温度20℃-25℃,冬季能耐低温。郁金香以分球繁殖为主。6月份将休眠鳞茎掘起,晾干后放通风阴凉干燥处贮藏,到10月份进行栽种。栽种地点宜选择土层深厚、背风向阳而又高燥的地方。深耕地后施入混合基肥(腐叶土、饼肥及骨粉)。上垫一层土,喷施新高脂膜500倍液拌种(提高发芽率)后再栽种。覆土深度一般为10厘米-15厘米,栽后浇一次透水,入冬前再浇一次透水,寒冷地区,覆盖稻草等物防冻。自萌芽出土后,可每10天左右施1次稀薄液肥,适量浇水,放向阳处养护。翌春幼叶萌发后10天-15天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展叶前和现蕾初期各施1次腐熟稀薄饼肥水或复合化肥。开花前往叶面上喷1次0.2%磷酸二氢钾,花蕾期喷施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花谢后,除预留种子的母株外,其余的需及时剪除花茎,以便使养分集中供给新鳞茎发育。此时,浇水次数要逐渐减少,以利新鳞茎膨大和质地充实。
郁金香性喜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忌酷暑、湿涝。宜疏松、肥沃、微酸性、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碱土和连作。具有夏季休眠,秋季栽植,冬季在土内生长的特性。生长开花适温15℃-20℃,鳞茎夏季贮藏温度20℃-25℃,冬季能耐低温。郁金香以分球繁殖为主。6月份将休眠鳞茎掘起,晾干后放通风阴凉干燥处贮藏,到10月份进行栽种。栽种地点宜选择土层深厚、背风向阳而又高燥的地方。深耕地后施入混合基肥(腐叶土、饼肥及骨粉)。上垫一层土,喷施新高脂膜500倍液拌种(提高发芽率)后再栽种。覆土深度一般为10厘米-15厘米,栽后浇一次透水,入冬前再浇一次透水,寒冷地区,覆盖稻草等物防冻。自萌芽出土后,可每10天左右施1次稀薄液肥,适量浇水,放向阳处养护。翌春幼叶萌发后10天-15天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展叶前和现蕾初期各施1次腐熟稀薄饼肥水或复合化肥。开花前往叶面上喷1次0.2%磷酸二氢钾,花蕾期喷施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花谢后,除预留种子的母株外,其余的需及时剪除花茎,以便使养分集中供给新鳞茎发育。此时,浇水次数要逐渐减少,以利新鳞茎膨大和质地充实。
王道之战约定 2024-05-27
1冷藏方式    鳞茎花芽分化完成后,于8月10日左右置于13-15℃条件下预冷处理2-3周,再以2-5℃冷藏8周左右。5℃冷藏处理技术适合大部分品种,5℃冷处理以8周为准。郁金香有些品种可用9℃冷藏处理技术,其方法是在9℃条件下冷藏12-16周,后6周需将种球种在木箱或塑料箱内,浇水后进入9℃生根冷风库,在冷库内植株发根、抽芽。5℃促成栽培时,自种球下种到开花50-60d,而9℃箱式栽培移入温室催花的时间仅为25d左右。  长叶后,若叶横向展开,且伸长缓慢,则表示其低温处理不足;反之,若叶直立而细,看似徒长,花药枯死者,表示低温过度。一般而言,预冷加冷藏约70d后,打破休眠。若低温不足,可用400mg/L,的赤霉素液滴于叶筒间加以弥补,由于赤霉素最易由叶腋被植株吸入体内,故用喷洒法难以见效。  郁金香促成栽培中,因低温处理不足,有些品种易发生盲花现象,亦可用400mg/L赤霉素溶液在叶筒中滴入0.5-1ml加以防止。此外,不同品种对盲花的敏感性不同,有些早花品种如圣诞快乐、横滨等,若早期遇较高温,则很容易发生盲花现象。  2温、光调控    郁金香最适生长温度为15-18℃。当气温降至5℃以下时停止生长,因此当夜温降至10℃以下时,必须加塑料布覆盖保温或加温,使保护地内昼温保持在25℃以下,夜温14℃左右。但温度、湿度过高时,易徒长及发生灰霉病、畸形花,应注意通风透气。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焚毁。郁金香植株对光照不甚敏感,花期忌强光。  3栽培要点  ①种植前,通过遮荫、浇水等措施,尽可能使地温降至10℃左右,在下种后的两周内,最佳土温为14-16℃,以利种球良好发根。  ②种植前除去鳞茎基部附近的外皮膜,勿伤及鳞茎盘。将种球按下时,不能用力过大,种球应种植在微湿的土壤中。③保持土壤和水源的低盐水平,若土壤盐分含量过高,种植前两周应充分浇水,以冲洗盐分,土壤pH不可低于6。  ④郁金香严禁连作,必须轮作。  ⑤尽量保持土壤的持续潮湿,浇水时需保持上层土壤的完好,灌水量以种球下方的土壤可握捏成球为准。  ○  65℃处理的球种植后覆土5cm左右;9℃处理的球一般采用箱式栽培法,浅植至露肩,种植密度可达200头/m2以上。  ⑦确认植株根系发育良好后,可施用硝酸钙肥,用量为50g/m2,温度也可增加到17-19℃。⑧当植株长到5-lOcm时。检查未出苗的种球,剔除病虫害植株。⑨防止出现昼夜温差过大,保持相对湿度不高于80%。  4切花采收    切花采收应在花苞充分显色但花朵仍闭合时进行。整株收获后切除鳞茎部分,并将切花浸入10g儿硝酸钙保鲜液中30-60min。处理后,尽快将切花放置到2-5℃的冷库中,相对湿度不低于90%。注意不能将种球、鲜切花与水果、蔬菜放在同一个冷库。  5  .病虫害防治    郁金香的主要病害有郁金香基腐病、郁金香青霉病、郁金香疫病等,主要虫害有蛴螬、
蚜虫、锈螨等。郁金香的病毒病易造成种球退化、花瓣碎裂、叶片花斑。防治方法有:尽可能选用脱毒种球栽培;进行充分的土壤消毒和种球消毒;及时焚毁病球、病株;注意种球复壮;撤布二硫松粒剂,以防锈蟥。此外,郁金香还易发生缺钙、缺硼的生理性病害,生产中
应注意防治。
1冷藏方式    鳞茎花芽分化完成后,于8月10日左右置于13-15℃条件下预冷处理2-3周,再以2-5℃冷藏8周左右。5℃冷藏处理技术适合大部分品种,5℃冷处理以8周为准。郁金香有些品种可用9℃冷藏处理技术,其方法是在9℃条件下冷藏12-16周,后6周需将种球种在木箱或塑料箱内,浇水后进入9℃生根冷风库,在冷库内植株发根、抽芽。5℃促成栽培时,自种球下种到开花50-60d,而9℃箱式栽培移入温室催花的时间仅为25d左右。  长叶后,若叶横向展开,且伸长缓慢,则表示其低温处理不足;反之,若叶直立而细,看似徒长,花药枯死者,表示低温过度。一般而言,预冷加冷藏约70d后,打破休眠。若低温不足,可用400mg/L,的赤霉素液滴于叶筒间加以弥补,由于赤霉素最易由叶腋被植株吸入体内,故用喷洒法难以见效。  郁金香促成栽培中,因低温处理不足,有些品种易发生盲花现象,亦可用400mg/L赤霉素溶液在叶筒中滴入0.5-1ml加以防止。此外,不同品种对盲花的敏感性不同,有些早花品种如圣诞快乐、横滨等,若早期遇较高温,则很容易发生盲花现象。  2温、光调控    郁金香最适生长温度为15-18℃。当气温降至5℃以下时停止生长,因此当夜温降至10℃以下时,必须加塑料布覆盖保温或加温,使保护地内昼温保持在25℃以下,夜温14℃左右。但温度、湿度过高时,易徒长及发生灰霉病、畸形花,应注意通风透气。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焚毁。郁金香植株对光照不甚敏感,花期忌强光。  3栽培要点  ①种植前,通过遮荫、浇水等措施,尽可能使地温降至10℃左右,在下种后的两周内,最佳土温为14-16℃,以利种球良好发根。  ②种植前除去鳞茎基部附近的外皮膜,勿伤及鳞茎盘。将种球按下时,不能用力过大,种球应种植在微湿的土壤中。③保持土壤和水源的低盐水平,若土壤盐分含量过高,种植前两周应充分浇水,以冲洗盐分,土壤pH不可低于6。  ④郁金香严禁连作,必须轮作。  ⑤尽量保持土壤的持续潮湿,浇水时需保持上层土壤的完好,灌水量以种球下方的土壤可握捏成球为准。  ○  65℃处理的球种植后覆土5cm左右;9℃处理的球一般采用箱式栽培法,浅植至露肩,种植密度可达200头/m2以上。  ⑦确认植株根系发育良好后,可施用硝酸钙肥,用量为50g/m2,温度也可增加到17-19℃。⑧当植株长到5-lOcm时。检查未出苗的种球,剔除病虫害植株。⑨防止出现昼夜温差过大,保持相对湿度不高于80%。  4切花采收    切花采收应在花苞充分显色但花朵仍闭合时进行。整株收获后切除鳞茎部分,并将切花浸入10g儿硝酸钙保鲜液中30-60min。处理后,尽快将切花放置到2-5℃的冷库中,相对湿度不低于90%。注意不能将种球、鲜切花与水果、蔬菜放在同一个冷库。  5  .病虫害防治    郁金香的主要病害有郁金香基腐病、郁金香青霉病、郁金香疫病等,主要虫害有蛴螬、
蚜虫、锈螨等。郁金香的病毒病易造成种球退化、花瓣碎裂、叶片花斑。防治方法有:尽可能选用脱毒种球栽培;进行充分的土壤消毒和种球消毒;及时焚毁病球、病株;注意种球复壮;撤布二硫松粒剂,以防锈蟥。此外,郁金香还易发生缺钙、缺硼的生理性病害,生产中
应注意防治。
Luck丶美人蕉 2024-05-22
栽植前土壤要全面消毒。对肥料要求不多,通常无须追肥,栽植前施用一定基肥即可。根据上市的时期,有不同的栽培方法。超促成栽培以11月中旬~12月上旬上市为目标,则在9月中下旬植球,10月中旬保温,不久保温;促成栽培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植球后进行保温、加温,到12月中旬~翌年1月上旬上市;半促成栽培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植球,利用防寒设备保温,进行无加温管理,翌年1月中旬至3月下旬上市,这些栽培都使用冷藏球根,但在11月中下旬以后定植的,可采用不冷藏的球根。植球覆土厚度达球高的2倍即可。不可过深,否则不易分球且常引起腐烂;但栽植过浅,易受冻害和旱害。栽植行距15厘米左右。株距视球的大小,以5厘米~15厘米不等。栽后适当浇水,促进生根。切花时切忌损伤叶片,以免影响球根的充实。初夏茎叶枯黄时掘起鳞茎,阴干后贮藏于凉爽干燥处。用赤霉素(100×10-6)在郁金香株高7厘米~10厘米时进行处理,滴溶液0.5毫升~1.0毫升入鞘状叶内,隔7天~10天再处理1次,可提前花期10天~15天。如能结合电灯照明,则效果更佳,而且还能减少盲花现象。切花的采切与保鲜:蕾充分着色,即可采切上市。用稍低的温度进行管理的,可逐渐着色;但用高温提早开花的,着色差。同时,着色迟的,在运输和市场成交时易损伤。因此,临近开花时,要避免过记的温度,在充实遮光的同时要保持通气良好,切花时容易拔起球根,可用钳夹切割,尽可能带上球根内部的茎。切花根据品种、株高和花的大小分选,10枝一束装箱运输。瓶插保鲜可用10×10-6杀藻铵、2.5%糖、10×10-6碳酸钙的混合液,可用糖、矮壮素及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的混合液。
温度
 
一般一个星期后,种球开始发芽。在苗前和苗期,白天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2℃-15℃,温度过高应及时通风降温,夜间不低于6℃,促使种球早发根,发壮根,培育壮苗。此时温度过高,会使植株茎秆弱,花质差。经过20多天,植株已长出两片叶时,应及时增温,促使花蕾及时脱离苞叶。白天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夜间应保持在10℃以上。一般再经过20多天时间,花冠开始着色,第一支花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开放,至盛花期需10-15天,这时应视需花时间的不同分批放置,温度越高,开花越早。一般花冠完全着色后,应将植株放在10℃的环境待售。
光照
通过对郁金香进行遮荫处理,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郁金香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影响了郁金香的生长和开花。遮荫条件下,郁金香叶片叶绿素含量大大降低,植株变高,叶片变窄、变长,遮荫使郁金香花期延迟,花冠变小,花葶变高,适度遮荫能提高郁金香开花率,但重度遮荫下其开花率显著降低,花质量下降。综合分析认为,55%~60%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合郁金香生长。
施肥
 
由于基质中富含有机肥,生长期间不再追肥,但是如果氮不足而使叶色变淡或植株生长不够粗壮,则可施易吸收的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量不可多,否则会造成徒长,甚至影响植株对铁的吸收而造成缺铁症(缺铁时新叶、花蕾全部黄化,但老叶正常),生长期间追施液肥效果显著,一般在现蕾至开花每10天喷浓度为2‰-3‰的磷酸二氢钾液一次,以促花大色艳,花茎结实直立。
 
水分种植后应浇透水,使土壤和种球能够充分紧密结合而有利于生根,出芽后应适当控水,待叶渐伸长,可在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抽花薹期和现蕾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促使花朵充分发育,开花后,适当控水。
病害
郁金香在我国各大城市广泛栽培,已经成为春季园林中的重要的球根类花卉。但各种病虫害的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产量的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观赏价值。
 
1、郁金香疫病
 
又名郁金香灰霉枯萎病、郁金香褐色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花和球茎。叶片和花部受害后,植株生长弯曲,最后枯死,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灰色霉层。病菌侵染球茎,使外部鳞片腐烂,并产生许多深褐色菌核。
 
幼叶伸展时即可被侵染。叶片病斑初为淡黄色,呈现圆形或长圆形,稍凹陷,有深色水渍状边缘,后期病斑扩大,变为灰褐色。当病斑发生于叶缘时,引起叶片向一侧卷皱。当天气潮湿时,病部覆盖大量灰色霉层。花被浸染后,产生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深褐色,最后枯萎。花芽受侵染严重时不能开放。茎上病斑较长,凹陷也较深,当扩展到茎的一周时,其上部倒伏腐烂。染病球茎的外皮常褪色、破裂,并有许多黑褐色小粒(小菌核)。剥去外皮,可见有深褐色近圆形病斑。感病球根长出的植株矮化,黄绿色,花枯萎。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丛梗孢目葡萄孢属真菌。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通过雨水和气流传播。多雨、有雾和有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花圃内植株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或周围杂草丛生,发病均较严重。植株生长不良或受到损伤时也易发病。
 
2、郁金香基腐病
 
主要危害球茎和根。病害多发生在球茎基部。在郁金香花凋谢时,田间即出现零星病株,叶片发黄、萎蔫,茎叶提早变红枯黄,枝干基部腐烂,呈现疏松纤维状,根系少,极易拔出。种球流胶,淀粉组织分解腐烂。收获期新挖的病球,外层鳞片产生豆粒大小无色疱样突起,疱破后流胶,湿腐,种球发生由外向内腐烂。高温暴晒后,病球呈水渍状青灰色湿腐,或以鳞茎盘为初侵染点,发生湿腐,向周围扩展。腐烂组织有刺鼻的酒糟昧。干燥后,病斑呈现灰白色石灰质样。种球贮藏期主要表现流胶,后呈现黄褐色干腐。若在温室内,感病的植株会提早枯萎死亡。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从梗孢属的郁金香尖镰孢菌,具有寄主专化性,只危害郁金香。该病菌在感病种球和土壤中越冬。郁金香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受害。6月份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期,种球带菌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种球上的伤口和贮藏期通风不良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其中,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土壤阴湿粘重和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是田间发病的主要条件。受到侵染的球茎常常产生乙烯,影响邻近的球茎或植株,使之易遭受病害的侵染。栽培中氮肥施用过多可加重该病的危害。
 
3、郁金香腐朽菌核病
 
郁金香腐朽菌核病属半知菌小菌核菌属,危害幼苗和鳞茎.幼菌受侵染后,小叶刚抽出即枯死.鳞茎受害,外部鳞片发生软腐,并在病部及附近土面出现许多白色绢丝状菌丝,后形成许多油菜籽状菌核。
 
4、郁金香青霉病
 
又名郁金香球茎腐烂病。主要危害鳞茎,也可在地上部分表现症状。碰伤的球茎在贮藏期间尤易发生此病。受害鳞茎表层覆盖一层绿色霉层,严重时里层鳞片亦受危害。鳞茎上形成暗褐色凹陷病斑,内部鳞片逐渐腐烂,最后鳞茎成朽木状干腐。该病在生长期的地上部分也可表现症状,即在幼叶和嫩叶顶部产生水渍状的病斑,病健部分界明显,顶部覆盖有青霉。受感染的鳞茎形成的植株矮小、失绿,不开花或花畸形,提前枯死。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青霉属的簇状青霉,腐生为主。此病大部分是从机械伤口、灼伤或螨类危害造成的伤口感染而形成的,阴凉的环境有利于病菌侵染,贮藏场所通风不良和闷热时病害发生迅速。鳞茎在贮运期容易受害,碰伤的鳞茎最易受害。
 
5、刺足根螨
 
该螨乳白色,洋梨形,喜潮湿,在16-26℃和高湿下活动最强,腐生,主要在贮藏期危害.受害鳞茎的外表皮变硬并呈巧克力色,肉质鳞片干缩,破裂成似木栓化的碎片.造成的伤口为真菌,细菌和其他生物侵入开辟了道路。
防治
结合栽培经验,从综合防治角度提出一套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改良土壤结构,合理轮作
 
郁金香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种植前应进行深耕,加入人工介质,改善土壤结构,并加足基肥,以营造排水性良好、透气性强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植株发根发芽。郁金香连作容易造成种性退化和增加土壤中的病虫累积,加大病虫害发生几率,一般需要2至3年轮作一次,病害严重的圃地,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避免在被病菌污染的土壤中种植郁金香。
 
土壤和种球消毒
 
土壤消毒采用浇灌福尔马林(1:  50)加辛硫磷(1:1000)混合液,薄膜覆盖7天后掀开,自然风干(以避免对种球产生药害),14天后再下种。种球消毒可用多菌灵(1:800)加克螨特(1:1000),浸20至30秒后阴干,第二天下种。如果有条件也可采用温汤浸种,对杀死病原生物的效果更佳,但要掌握好温度。
 
加强栽培管理
 
选用直径大,比重大的无病种球。控制使用氮肥,以免施用过多而促进病害的发生。选用N、P、K复合肥,在展叶期及时施肥。现蕾期为确保开花质量,施肥同时可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至2次。繁殖种球需摘蕾,然后施肥养球。施肥时避免肥入花心,造成烂心。若遇气候干燥,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利于发根芽。发现病株及病球茎,应及时挖除并销毁,减少传染源。
 
生长期药剂防治
 
郁金香出土后应密切注意茎叶病害。尤其是展叶期,此时植株生长势较弱,极易受到菌核病、疫病等的侵害,要定时喷保护性杀菌剂大生600倍液,保护效果很好。植株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800至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600至800倍液交替喷施。
 
及时采收和贮藏期防治
 
在干燥天气时适当提前收获球茎,尽可能避免日灼伤、擦伤和其他损伤,尽量用无伤口的种球留种。入库前先对贮藏室进行熏蒸消毒,然后将消毒种球阴干后入库。挖出的种球在48小时内,用苯来特1000至1200倍液浸渍15至30分钟,有利于防病。贮藏时球茎不宜堆积过高,最好排成薄层,并保持贮存场所清洁、干燥和适宜的温度及足够的通风,使其不利于病害的发生;还应及时检查并剔除有病的鳞茎。一般郁金香入库温度应保持在22℃至25℃,相对湿度70%至80%,以后温度逐渐降到18℃至20℃,并保持良好通风。
栽植前土壤要全面消毒。对肥料要求不多,通常无须追肥,栽植前施用一定基肥即可。根据上市的时期,有不同的栽培方法。超促成栽培以11月中旬~12月上旬上市为目标,则在9月中下旬植球,10月中旬保温,不久保温;促成栽培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植球后进行保温、加温,到12月中旬~翌年1月上旬上市;半促成栽培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植球,利用防寒设备保温,进行无加温管理,翌年1月中旬至3月下旬上市,这些栽培都使用冷藏球根,但在11月中下旬以后定植的,可采用不冷藏的球根。植球覆土厚度达球高的2倍即可。不可过深,否则不易分球且常引起腐烂;但栽植过浅,易受冻害和旱害。栽植行距15厘米左右。株距视球的大小,以5厘米~15厘米不等。栽后适当浇水,促进生根。切花时切忌损伤叶片,以免影响球根的充实。初夏茎叶枯黄时掘起鳞茎,阴干后贮藏于凉爽干燥处。用赤霉素(100×10-6)在郁金香株高7厘米~10厘米时进行处理,滴溶液0.5毫升~1.0毫升入鞘状叶内,隔7天~10天再处理1次,可提前花期10天~15天。如能结合电灯照明,则效果更佳,而且还能减少盲花现象。切花的采切与保鲜:蕾充分着色,即可采切上市。用稍低的温度进行管理的,可逐渐着色;但用高温提早开花的,着色差。同时,着色迟的,在运输和市场成交时易损伤。因此,临近开花时,要避免过记的温度,在充实遮光的同时要保持通气良好,切花时容易拔起球根,可用钳夹切割,尽可能带上球根内部的茎。切花根据品种、株高和花的大小分选,10枝一束装箱运输。瓶插保鲜可用10×10-6杀藻铵、2.5%糖、10×10-6碳酸钙的混合液,可用糖、矮壮素及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的混合液。
温度
 
一般一个星期后,种球开始发芽。在苗前和苗期,白天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2℃-15℃,温度过高应及时通风降温,夜间不低于6℃,促使种球早发根,发壮根,培育壮苗。此时温度过高,会使植株茎秆弱,花质差。经过20多天,植株已长出两片叶时,应及时增温,促使花蕾及时脱离苞叶。白天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夜间应保持在10℃以上。一般再经过20多天时间,花冠开始着色,第一支花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开放,至盛花期需10-15天,这时应视需花时间的不同分批放置,温度越高,开花越早。一般花冠完全着色后,应将植株放在10℃的环境待售。
光照
通过对郁金香进行遮荫处理,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郁金香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影响了郁金香的生长和开花。遮荫条件下,郁金香叶片叶绿素含量大大降低,植株变高,叶片变窄、变长,遮荫使郁金香花期延迟,花冠变小,花葶变高,适度遮荫能提高郁金香开花率,但重度遮荫下其开花率显著降低,花质量下降。综合分析认为,55%~60%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合郁金香生长。
施肥
 
由于基质中富含有机肥,生长期间不再追肥,但是如果氮不足而使叶色变淡或植株生长不够粗壮,则可施易吸收的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量不可多,否则会造成徒长,甚至影响植株对铁的吸收而造成缺铁症(缺铁时新叶、花蕾全部黄化,但老叶正常),生长期间追施液肥效果显著,一般在现蕾至开花每10天喷浓度为2‰-3‰的磷酸二氢钾液一次,以促花大色艳,花茎结实直立。
 
水分种植后应浇透水,使土壤和种球能够充分紧密结合而有利于生根,出芽后应适当控水,待叶渐伸长,可在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抽花薹期和现蕾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促使花朵充分发育,开花后,适当控水。
病害
郁金香在我国各大城市广泛栽培,已经成为春季园林中的重要的球根类花卉。但各种病虫害的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产量的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观赏价值。
 
1、郁金香疫病
 
又名郁金香灰霉枯萎病、郁金香褐色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花和球茎。叶片和花部受害后,植株生长弯曲,最后枯死,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灰色霉层。病菌侵染球茎,使外部鳞片腐烂,并产生许多深褐色菌核。
 
幼叶伸展时即可被侵染。叶片病斑初为淡黄色,呈现圆形或长圆形,稍凹陷,有深色水渍状边缘,后期病斑扩大,变为灰褐色。当病斑发生于叶缘时,引起叶片向一侧卷皱。当天气潮湿时,病部覆盖大量灰色霉层。花被浸染后,产生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深褐色,最后枯萎。花芽受侵染严重时不能开放。茎上病斑较长,凹陷也较深,当扩展到茎的一周时,其上部倒伏腐烂。染病球茎的外皮常褪色、破裂,并有许多黑褐色小粒(小菌核)。剥去外皮,可见有深褐色近圆形病斑。感病球根长出的植株矮化,黄绿色,花枯萎。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丛梗孢目葡萄孢属真菌。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通过雨水和气流传播。多雨、有雾和有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花圃内植株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或周围杂草丛生,发病均较严重。植株生长不良或受到损伤时也易发病。
 
2、郁金香基腐病
 
主要危害球茎和根。病害多发生在球茎基部。在郁金香花凋谢时,田间即出现零星病株,叶片发黄、萎蔫,茎叶提早变红枯黄,枝干基部腐烂,呈现疏松纤维状,根系少,极易拔出。种球流胶,淀粉组织分解腐烂。收获期新挖的病球,外层鳞片产生豆粒大小无色疱样突起,疱破后流胶,湿腐,种球发生由外向内腐烂。高温暴晒后,病球呈水渍状青灰色湿腐,或以鳞茎盘为初侵染点,发生湿腐,向周围扩展。腐烂组织有刺鼻的酒糟昧。干燥后,病斑呈现灰白色石灰质样。种球贮藏期主要表现流胶,后呈现黄褐色干腐。若在温室内,感病的植株会提早枯萎死亡。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从梗孢属的郁金香尖镰孢菌,具有寄主专化性,只危害郁金香。该病菌在感病种球和土壤中越冬。郁金香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受害。6月份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期,种球带菌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种球上的伤口和贮藏期通风不良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其中,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土壤阴湿粘重和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是田间发病的主要条件。受到侵染的球茎常常产生乙烯,影响邻近的球茎或植株,使之易遭受病害的侵染。栽培中氮肥施用过多可加重该病的危害。
 
3、郁金香腐朽菌核病
 
郁金香腐朽菌核病属半知菌小菌核菌属,危害幼苗和鳞茎.幼菌受侵染后,小叶刚抽出即枯死.鳞茎受害,外部鳞片发生软腐,并在病部及附近土面出现许多白色绢丝状菌丝,后形成许多油菜籽状菌核。
 
4、郁金香青霉病
 
又名郁金香球茎腐烂病。主要危害鳞茎,也可在地上部分表现症状。碰伤的球茎在贮藏期间尤易发生此病。受害鳞茎表层覆盖一层绿色霉层,严重时里层鳞片亦受危害。鳞茎上形成暗褐色凹陷病斑,内部鳞片逐渐腐烂,最后鳞茎成朽木状干腐。该病在生长期的地上部分也可表现症状,即在幼叶和嫩叶顶部产生水渍状的病斑,病健部分界明显,顶部覆盖有青霉。受感染的鳞茎形成的植株矮小、失绿,不开花或花畸形,提前枯死。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青霉属的簇状青霉,腐生为主。此病大部分是从机械伤口、灼伤或螨类危害造成的伤口感染而形成的,阴凉的环境有利于病菌侵染,贮藏场所通风不良和闷热时病害发生迅速。鳞茎在贮运期容易受害,碰伤的鳞茎最易受害。
 
5、刺足根螨
 
该螨乳白色,洋梨形,喜潮湿,在16-26℃和高湿下活动最强,腐生,主要在贮藏期危害.受害鳞茎的外表皮变硬并呈巧克力色,肉质鳞片干缩,破裂成似木栓化的碎片.造成的伤口为真菌,细菌和其他生物侵入开辟了道路。
防治
结合栽培经验,从综合防治角度提出一套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改良土壤结构,合理轮作
 
郁金香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种植前应进行深耕,加入人工介质,改善土壤结构,并加足基肥,以营造排水性良好、透气性强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植株发根发芽。郁金香连作容易造成种性退化和增加土壤中的病虫累积,加大病虫害发生几率,一般需要2至3年轮作一次,病害严重的圃地,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避免在被病菌污染的土壤中种植郁金香。
 
土壤和种球消毒
 
土壤消毒采用浇灌福尔马林(1:  50)加辛硫磷(1:1000)混合液,薄膜覆盖7天后掀开,自然风干(以避免对种球产生药害),14天后再下种。种球消毒可用多菌灵(1:800)加克螨特(1:1000),浸20至30秒后阴干,第二天下种。如果有条件也可采用温汤浸种,对杀死病原生物的效果更佳,但要掌握好温度。
 
加强栽培管理
 
选用直径大,比重大的无病种球。控制使用氮肥,以免施用过多而促进病害的发生。选用N、P、K复合肥,在展叶期及时施肥。现蕾期为确保开花质量,施肥同时可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至2次。繁殖种球需摘蕾,然后施肥养球。施肥时避免肥入花心,造成烂心。若遇气候干燥,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利于发根芽。发现病株及病球茎,应及时挖除并销毁,减少传染源。
 
生长期药剂防治
 
郁金香出土后应密切注意茎叶病害。尤其是展叶期,此时植株生长势较弱,极易受到菌核病、疫病等的侵害,要定时喷保护性杀菌剂大生600倍液,保护效果很好。植株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800至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600至800倍液交替喷施。
 
及时采收和贮藏期防治
 
在干燥天气时适当提前收获球茎,尽可能避免日灼伤、擦伤和其他损伤,尽量用无伤口的种球留种。入库前先对贮藏室进行熏蒸消毒,然后将消毒种球阴干后入库。挖出的种球在48小时内,用苯来特1000至1200倍液浸渍15至30分钟,有利于防病。贮藏时球茎不宜堆积过高,最好排成薄层,并保持贮存场所清洁、干燥和适宜的温度及足够的通风,使其不利于病害的发生;还应及时检查并剔除有病的鳞茎。一般郁金香入库温度应保持在22℃至25℃,相对湿度70%至80%,以后温度逐渐降到18℃至20℃,并保持良好通风。
小老头and小胖子 2024-05-12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2381401062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