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杨种植技术谁能说一下

2024-05-31 01:14:10 (11分钟前 更新) 97 2736

最新回答

中华红叶杨开挖树坑时将表土(浅层土)放成一堆,将心土(深层土)另外放成一堆,不要将表土和心土混放,为以后的栽植作好填土准备。树坑挖好后,第一步不是先放树苗,而是先将基肥放在树坑的最下层,然后将表土碾碎,平整、均匀地放在肥料上,这样中华红叶杨树苗的根部不直接接触肥料,碾碎的表土又为根部提供了向下生长、扩展舒张的良好条件,这是第一"埋",埋的是肥料和表土。接着放入树苗。全红杨苗木放入后进行第二埋,就是培入心土,在培土到一半时,暂停培土,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这叫"一提苗",目的是防止树苗窝根,影响成活和生长。提苗后,不要立即埋土,这时要将已埋的土向下踩实,目的是使树苗的根须和土壤紧密接触,尽快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以便扎根生长。有利于中华红叶杨树木的成活和生长。接着进行第三埋,就是将剩下的心土埋入,一直埋到与地面平齐,进行第二次踩实,目的是使树苗树干挺直,也使树苗与土壤紧密结合,以防被风吹斜。最后将土在树苗根部打成围土堰,注意要打成倒漏斗状,这样可承接雨水和浇的水,使雨水可顺着中华红叶杨树根流下,切忌打成覆碗状,使水分散向四周,不能顺树根集中流下。每次浇水后,最好覆上土(仍成倒漏斗状),以防水分散失,提高中华红叶杨成活率。
中华红叶杨开挖树坑时将表土(浅层土)放成一堆,将心土(深层土)另外放成一堆,不要将表土和心土混放,为以后的栽植作好填土准备。树坑挖好后,第一步不是先放树苗,而是先将基肥放在树坑的最下层,然后将表土碾碎,平整、均匀地放在肥料上,这样中华红叶杨树苗的根部不直接接触肥料,碾碎的表土又为根部提供了向下生长、扩展舒张的良好条件,这是第一"埋",埋的是肥料和表土。接着放入树苗。全红杨苗木放入后进行第二埋,就是培入心土,在培土到一半时,暂停培土,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这叫"一提苗",目的是防止树苗窝根,影响成活和生长。提苗后,不要立即埋土,这时要将已埋的土向下踩实,目的是使树苗的根须和土壤紧密接触,尽快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以便扎根生长。有利于中华红叶杨树木的成活和生长。接着进行第三埋,就是将剩下的心土埋入,一直埋到与地面平齐,进行第二次踩实,目的是使树苗树干挺直,也使树苗与土壤紧密结合,以防被风吹斜。最后将土在树苗根部打成围土堰,注意要打成倒漏斗状,这样可承接雨水和浇的水,使雨水可顺着中华红叶杨树根流下,切忌打成覆碗状,使水分散向四周,不能顺树根集中流下。每次浇水后,最好覆上土(仍成倒漏斗状),以防水分散失,提高中华红叶杨成活率。
A明天你好! 2024-05-31
1、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厚度大于1.0米,土壤质地较轻,以轻壤土和沙壤土最好,中壤和紧沙次之,可在较轻重土壤上生长;
2、地下水位应在1.5米左右,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不低于2.5-3米;
3、土壤养分含量最低要求:有机质含量大于0.4%,含氮大于0.03%,有效氮大于15mg/升,速效磷大于2mg/升,有效钾大于40mg/升,土壤无盐碱或轻度盐碱,土壤含盐量宜在0.1%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克/升;
4、日照大于1500h/年,年平均气温15度左右,年降雨量在800-1000mm;
四川彩杨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14年6月正式开始新一代红霞杨芽孢的销售工作,用户届时通过嫁接繁育,能够加快繁育速度,迅速扩繁。目前国内比较普遍的种植。
红霞杨嫁接技术:
1、整地:
一般犁地在春秋两季进行,以秋季更好,耕地深度在一般土壤条件下25—35cm为宜。结合犁地,每亩施入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斤。翌年3月份耙地前,每亩再施入钾肥40斤,氮肥20—40斤,硫酸亚铁30斤。作好畦垅及水道,涝则排,旱能浇。
2、砧木选择:
砧木以选择全红杨或红叶杨为佳,苗直径在2cm以上的最好,于秋后至封冻前或在春季土壤化冻后栽于大田,在苗圃地里采用隔一行去一行,隔一株去一株的办法,选留砧木。栽后于35致40cm处截干,随后浇透水。
3、育苗密度:
根据试验,栽砧嫁接苗木生长量大,当年在0.6—0.8米处打顶,可发3-6个枝条,生长到3—5米长,不打顶则苗高达到5—6米。如果育苗目的为采种条,亩植1800株(0.9米×0.4米),采取打顶法可多采种条,如果育苗,可亩植3000株(0.9米×0.25米)。
4、嫁接时间:
每年3、4月(3月中旬嫁接成活率高,成活率可达98%以上),取芽眼饱满的接穗,用带木质部的芽眼进行嵌芽接。5月下旬至6、7月份,带木质芽接效果也较好。秋季芽接成活后,因生长期较短,可“闷芽”越冬至翌年。第二年芽萌发前剪去上部的砧木,进行正常管护。嫁接操作要避开雨天,防止雨水渗入影响成活。  
5、嫁接方法:
(1)、削取芽片:  从芽上3cm处下刀,深达木质部,嫁接刀与接穗成15度角,用拇指抵住刀背向芽下推进并超过芽下2cm处,再在芽下1.5cm处下刀,接穗与嫁接刀成50度角,向下斜切一刀,取下芽片,芽片长度应为4.5---6cm。  
(2)、安芽绑束:  在砧木上切一个和芽片同样大小的切口,安上芽片上部刀口稍露白为宜,用3cm宽的农用薄膜自下而上绑束芽眼外露,然后再用一层5cm宽的农用薄膜包上芽体。10天后芽眼开始膨大,自己破膜而出,这时要及时抹芽,如遇天旱要浇一次透地水,12天后及时解绑,芽上保留1-2片叶,用扎绳把苗木与砧木绑在一起以防风折。
6、嫁接位置:
在砧木的向阳面,离地面5—10厘米的位置嫁接。
7、接后管理:
(1)、解绑:一般在嫁接后10—15天在嫁接芽片的芽萌动时破膜把芽放出来,然后在芽条生长到7—15cm时解绑将膜去掉。
(2)、补接:嫁接3周后,要检查接穗是否成活,如果不成活,要及时补接。
(3)、防风折:红霞杨长到20cm左右时,用绳片将萌发枝条与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固定一下,以防风折。
(4)、抹芽:由于是嫁接,在红霞杨萌发的同时,砧木也要萌芽,为保证红霞杨的顺利生长,要将砧木萌发的芽全部抹去,一般要抹芽3—5次。
(5)、剪砧:如果是培养种条,原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可不剪去,如果是培育苗木,就在红霞杨长到60—80cm时将原保留的砧木在嫁接口上2cm处剪掉。
(6)、追肥:根据红霞杨的生长特点,进入5  月份,  其生长速度加  快,  施肥要逐渐增多,  每亩施20  千  克尿素,  30  千克磷、钾比例较多的三  元复合肥。7  月20  日至8  月20  日是  红霞杨生长高峰期,  应在7  月上旬  亩施30  千克尿素,  8  月份亩施40  千  克三元复合肥。最后一次施肥最迟  在8  月上旬结束,  以防抽条。在树冠垂直投影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施肥沟,进行施肥。
(7)、浇水:红霞杨要求土壤湿润。4-5月份,苗木处于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间,根系浅,抗性弱,在干旱时要小水勤灌;6-8月份,苗木生长迅速,要大水透灌;9月份以后,苗木逐渐停止生长,应少灌水或不灌水。雨季要及时排水。
(8)、中耕除草:为保持苗木良好生长,在苗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人工耕除以松土除草,保证苗木肥水供应。
(9)、病虫害防治:从4月下旬起每隔20天喷洒一次800倍40%的氧化乐果,以防治瘿螨类危害。
1、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厚度大于1.0米,土壤质地较轻,以轻壤土和沙壤土最好,中壤和紧沙次之,可在较轻重土壤上生长;
2、地下水位应在1.5米左右,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不低于2.5-3米;
3、土壤养分含量最低要求:有机质含量大于0.4%,含氮大于0.03%,有效氮大于15mg/升,速效磷大于2mg/升,有效钾大于40mg/升,土壤无盐碱或轻度盐碱,土壤含盐量宜在0.1%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克/升;
4、日照大于1500h/年,年平均气温15度左右,年降雨量在800-1000mm;
四川彩杨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14年6月正式开始新一代红霞杨芽孢的销售工作,用户届时通过嫁接繁育,能够加快繁育速度,迅速扩繁。目前国内比较普遍的种植。
红霞杨嫁接技术:
1、整地:
一般犁地在春秋两季进行,以秋季更好,耕地深度在一般土壤条件下25—35cm为宜。结合犁地,每亩施入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斤。翌年3月份耙地前,每亩再施入钾肥40斤,氮肥20—40斤,硫酸亚铁30斤。作好畦垅及水道,涝则排,旱能浇。
2、砧木选择:
砧木以选择全红杨或红叶杨为佳,苗直径在2cm以上的最好,于秋后至封冻前或在春季土壤化冻后栽于大田,在苗圃地里采用隔一行去一行,隔一株去一株的办法,选留砧木。栽后于35致40cm处截干,随后浇透水。
3、育苗密度:
根据试验,栽砧嫁接苗木生长量大,当年在0.6—0.8米处打顶,可发3-6个枝条,生长到3—5米长,不打顶则苗高达到5—6米。如果育苗目的为采种条,亩植1800株(0.9米×0.4米),采取打顶法可多采种条,如果育苗,可亩植3000株(0.9米×0.25米)。
4、嫁接时间:
每年3、4月(3月中旬嫁接成活率高,成活率可达98%以上),取芽眼饱满的接穗,用带木质部的芽眼进行嵌芽接。5月下旬至6、7月份,带木质芽接效果也较好。秋季芽接成活后,因生长期较短,可“闷芽”越冬至翌年。第二年芽萌发前剪去上部的砧木,进行正常管护。嫁接操作要避开雨天,防止雨水渗入影响成活。  
5、嫁接方法:
(1)、削取芽片:  从芽上3cm处下刀,深达木质部,嫁接刀与接穗成15度角,用拇指抵住刀背向芽下推进并超过芽下2cm处,再在芽下1.5cm处下刀,接穗与嫁接刀成50度角,向下斜切一刀,取下芽片,芽片长度应为4.5---6cm。  
(2)、安芽绑束:  在砧木上切一个和芽片同样大小的切口,安上芽片上部刀口稍露白为宜,用3cm宽的农用薄膜自下而上绑束芽眼外露,然后再用一层5cm宽的农用薄膜包上芽体。10天后芽眼开始膨大,自己破膜而出,这时要及时抹芽,如遇天旱要浇一次透地水,12天后及时解绑,芽上保留1-2片叶,用扎绳把苗木与砧木绑在一起以防风折。
6、嫁接位置:
在砧木的向阳面,离地面5—10厘米的位置嫁接。
7、接后管理:
(1)、解绑:一般在嫁接后10—15天在嫁接芽片的芽萌动时破膜把芽放出来,然后在芽条生长到7—15cm时解绑将膜去掉。
(2)、补接:嫁接3周后,要检查接穗是否成活,如果不成活,要及时补接。
(3)、防风折:红霞杨长到20cm左右时,用绳片将萌发枝条与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固定一下,以防风折。
(4)、抹芽:由于是嫁接,在红霞杨萌发的同时,砧木也要萌芽,为保证红霞杨的顺利生长,要将砧木萌发的芽全部抹去,一般要抹芽3—5次。
(5)、剪砧:如果是培养种条,原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可不剪去,如果是培育苗木,就在红霞杨长到60—80cm时将原保留的砧木在嫁接口上2cm处剪掉。
(6)、追肥:根据红霞杨的生长特点,进入5  月份,  其生长速度加  快,  施肥要逐渐增多,  每亩施20  千  克尿素,  30  千克磷、钾比例较多的三  元复合肥。7  月20  日至8  月20  日是  红霞杨生长高峰期,  应在7  月上旬  亩施30  千克尿素,  8  月份亩施40  千  克三元复合肥。最后一次施肥最迟  在8  月上旬结束,  以防抽条。在树冠垂直投影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施肥沟,进行施肥。
(7)、浇水:红霞杨要求土壤湿润。4-5月份,苗木处于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间,根系浅,抗性弱,在干旱时要小水勤灌;6-8月份,苗木生长迅速,要大水透灌;9月份以后,苗木逐渐停止生长,应少灌水或不灌水。雨季要及时排水。
(8)、中耕除草:为保持苗木良好生长,在苗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人工耕除以松土除草,保证苗木肥水供应。
(9)、病虫害防治:从4月下旬起每隔20天喷洒一次800倍40%的氧化乐果,以防治瘿螨类危害。
添喜lucklily 2024-05-25
第一、整地:亩施有机土杂肥2500公斤,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40公斤,平均撒于土表,结合耕地深耕入土中(一般肥深翻20-30cm)。整平,作好畦垅及水道,涝则排,旱能浇。
  
  第二、是育苗土地的选择:选择土壤松软、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地块作为育苗基地。
  
  第三、砧木选择与栽植:根据我们的观察与试验,砧木以选择美洲黑杨类品种如2025杨、中林46杨为佳,可买当年苗地径在2cm以上的最好,于秋后至封冻前或在春季土壤化冻后栽于大田,栽后于35-40cm处截干,随后浇透水。
  
  第四、育苗密度:因为目前中华红叶杨繁殖材料紧张,价格高,为降低运营成本,采用栽砧嫁接方法。据我们的试验,这样苗木生长量大,当年在0.6-0.8米处打顶,可发3-6个枝条,生长到3-5米长,不打顶则苗高达到5-6米。如果育苗目的为采种条,亩植1800株(0.9米×0.4米),采取打顶法可多采种条,假如育苗,可亩植3000株(0.9米×0.25米)。
  
  第五、红叶杨接穗选择及沙藏:
  ⒈选择:红叶杨为速生杨类,应选择一年生生长充实的种条,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将上部发育不充实的芽,下部的瘪芽去掉。
  ⒉贮藏:不管年前或年后购买的种条,为保证种条的新鲜度,不失水,都要进行沙藏一段时间,嫁接时随取随用。沙藏法:挖宽80cm,深60cm的土沟,长度视种条数量而定,先从一端整成斜坡,铺一层沙,沙层厚度2-3cm,摆一层种条,种条梢端向上,不能挤压,然后再覆一层沙,再放种条等,最上部复盖5-6cm的沙即可。如果是冬藏,每隔一段时间要检查一下种条贮藏情况。
  第六、嫁接:
  ⒈嫁接时间:根据我们的经验,于3月中旬嫁接成活率高,成活率达98%以上。
  ⒉嫁接方法:带木质部芽接。
  3,嫁接位置:在离地面5—10厘米的位置嫁接。
  七、接后管理:
  ⒈解绑:一般在嫁接后10-15天在嫁接芽片的芽萌动时破膜把芽放出来,然后在芽条生长到7-15cm时解绑将膜去掉。
  ⒉防风折:因为杨树叶片较大,易招风,引起折断。所以在红叶杨长到20cm左右时,用绳片将萌发枝条与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固定一下,以防风折。
  ⒊抹芽:由于是嫁接,在红叶杨萌发的同时,砧木也要萌芽,为保证红叶杨的顺利生长,要将砧木萌发的芽全部抹去,一般要抹芽3-5次。
  ⒋剪砧:假如是培养种条,原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可不剪去,如果是培育苗木,就在红叶杨长到60-80cm时将原保留的砧木在嫁接口上2cm处剪掉。
  ⒌追肥:根据红叶杨的生长特点,在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旬追肥为好,第一、二次追肥20公斤尿素,第三次追含N、P、K各15的复合肥20公斤。
  ⒍浇水:红叶杨要求土壤湿润。所以视天气情况,旱则浇,涝则排
  ⒎中耕除草:为保持苗木良好生长,在苗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人工耕除以松土除草,保证苗木肥水供应。
  ⒏病虫害防治:红叶杨很少有病虫害。从4月下旬起每隔20天喷洒一次800倍40%的氧化乐果,以防治瘿螨类危害即可
第一、整地:亩施有机土杂肥2500公斤,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40公斤,平均撒于土表,结合耕地深耕入土中(一般肥深翻20-30cm)。整平,作好畦垅及水道,涝则排,旱能浇。
  
  第二、是育苗土地的选择:选择土壤松软、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地块作为育苗基地。
  
  第三、砧木选择与栽植:根据我们的观察与试验,砧木以选择美洲黑杨类品种如2025杨、中林46杨为佳,可买当年苗地径在2cm以上的最好,于秋后至封冻前或在春季土壤化冻后栽于大田,栽后于35-40cm处截干,随后浇透水。
  
  第四、育苗密度:因为目前中华红叶杨繁殖材料紧张,价格高,为降低运营成本,采用栽砧嫁接方法。据我们的试验,这样苗木生长量大,当年在0.6-0.8米处打顶,可发3-6个枝条,生长到3-5米长,不打顶则苗高达到5-6米。如果育苗目的为采种条,亩植1800株(0.9米×0.4米),采取打顶法可多采种条,假如育苗,可亩植3000株(0.9米×0.25米)。
  
  第五、红叶杨接穗选择及沙藏:
  ⒈选择:红叶杨为速生杨类,应选择一年生生长充实的种条,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将上部发育不充实的芽,下部的瘪芽去掉。
  ⒉贮藏:不管年前或年后购买的种条,为保证种条的新鲜度,不失水,都要进行沙藏一段时间,嫁接时随取随用。沙藏法:挖宽80cm,深60cm的土沟,长度视种条数量而定,先从一端整成斜坡,铺一层沙,沙层厚度2-3cm,摆一层种条,种条梢端向上,不能挤压,然后再覆一层沙,再放种条等,最上部复盖5-6cm的沙即可。如果是冬藏,每隔一段时间要检查一下种条贮藏情况。
  第六、嫁接:
  ⒈嫁接时间:根据我们的经验,于3月中旬嫁接成活率高,成活率达98%以上。
  ⒉嫁接方法:带木质部芽接。
  3,嫁接位置:在离地面5—10厘米的位置嫁接。
  七、接后管理:
  ⒈解绑:一般在嫁接后10-15天在嫁接芽片的芽萌动时破膜把芽放出来,然后在芽条生长到7-15cm时解绑将膜去掉。
  ⒉防风折:因为杨树叶片较大,易招风,引起折断。所以在红叶杨长到20cm左右时,用绳片将萌发枝条与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固定一下,以防风折。
  ⒊抹芽:由于是嫁接,在红叶杨萌发的同时,砧木也要萌芽,为保证红叶杨的顺利生长,要将砧木萌发的芽全部抹去,一般要抹芽3-5次。
  ⒋剪砧:假如是培养种条,原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可不剪去,如果是培育苗木,就在红叶杨长到60-80cm时将原保留的砧木在嫁接口上2cm处剪掉。
  ⒌追肥:根据红叶杨的生长特点,在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旬追肥为好,第一、二次追肥20公斤尿素,第三次追含N、P、K各15的复合肥20公斤。
  ⒍浇水:红叶杨要求土壤湿润。所以视天气情况,旱则浇,涝则排
  ⒎中耕除草:为保持苗木良好生长,在苗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人工耕除以松土除草,保证苗木肥水供应。
  ⒏病虫害防治:红叶杨很少有病虫害。从4月下旬起每隔20天喷洒一次800倍40%的氧化乐果,以防治瘿螨类危害即可
树果衣嘎凌 2024-05-2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96451187133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