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红香蕉种植技术谁了解

2024-05-31 02:58:55 (32分钟前 更新) 238 3518

最新回答

1、蕉园建立。蕉园应选择冬季无霜或少霜的地区种植,水田蕉园筑高畦修深沟降低地下水位,山地蕉园建水平梯田并挖低于地面10—20厘米的树盘沟截留雨水。一般采用行距2.5米,株距
1、蕉园建立。蕉园应选择冬季无霜或少霜的地区种植,水田蕉园筑高畦修深沟降低地下水位,山地蕉园建水平梯田并挖低于地面10—20厘米的树盘沟截留雨水。一般采用行距2.5米,株距
北京宇盛 2024-05-31
1、对各种营养元素的要求    香蕉植株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以氮、磷、钾、钙为最多,其中以钾的含量为最高。不论是在植株或果实中,氮、磷、钾含量的比例都接近4:1:14。根据计算,如果亩产2000公斤果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23.9公斤氮,搜索6.9公斤磷,87公斤钾。此外,在香蕉各器官中还有镁、钠、硫、氮、硅等其他元素。    对氮的需要:氮对香蕉植株的生长、开花、结果影响最大。缺少氮时,叶片淡绿,叶面积缩小,叶薄,新叶生长缓慢,假茎密实细小,分蘖减少,结果梳数少,单果数量少而且细短,产量低。但氮量过多,又会使叶变得过于浓绿柔嫩,容易倒伏。叶面积指数过大,在密植的情况下透光度差,致使无效分蘖多,抗病抗虫能力差,容易得叶斑病。氮量过多,还会降低果实的质量,味淡无香,容易受到机械伤和感染炭疽病。    对磷的需要:磷对香蕉根系和地上部的发育很重要。植株缺磷,则老叶很快变成黄绿色,叶尖枯黄,新叶短而窄,根系发育受抑制,根细长,叶和根的重量大减。适时施磷,可促使果实提早成熟,糖分提高,并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    对钾的需要:香蕉缺钾时,植株生势减退,叶绿素减少,早期易发生黄叶病,根较细长,支根少,根毛少,植株器官柔软,容易倒伏,导致病虫为害。缺钾还会使呼吸作用增大,光合作用减弱,而且减少干物质的积累,降低果实质量。施足钾肥,能加强组织坚韧性,提高植株抗风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增施钾肥对叶的生长,每穗果的重量,每株的梳数,每梳的重量均有良好的效果。    其他元素虽然需要量不多,但也是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例如,缺硫会引起缺绿和不能合成蛋白质,从而引起氨基酸的过多累积;缺铁则是引起缺乏叶绿素的常见原因之一。在香蕉的栽培上,微量元素的施用已日益引起重视。  
 2、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香蕉整个生育过程都要求有较高的温度,不能有霜冻。其生产发育最低温度为10oC,最适温度是30oC左右,凡是最低的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5oC,最高温度不超过35oC,全年大部分时间的平均温度接近24oC的地方,都适合种香蕉,而且容易获得高产。如果低温时间太长,香蕉生长期就延长。气温10oC时,植株停止生长。温度降到5oC时,叶片就会出现冻害现象,降到2.5oC时,叶片严重受害。在0oC时,不仅叶片冻死,假茎也冻坏,而且可能把心叶及生长点冻死。香蕉受害的程度与地理环境和品种的耐寒性有关。向西北方向的蕉园受冻害较严重,但受霜害较轻。地势较低或背风的地方,受冻害较轻,但爱霜害较严重。地势开阔通风的地方,蕉园受霜的程度比蕉园中心或不近河道的蕉园较轻,从品种来说,大蕉的耐寒性比其他品种强,粉蕉次之,香蕉较差。同一品种内,不同生育阶段的植株和不同的器官,其耐寒性也有差别,未开大叶的吸芽最耐寒,已抽花蕾的植株易受冻。各器官中,以根系和球茎(地下茎)较耐寒,果实比叶易受霜害,心叶在低温冷雨时易受冻害。在同样低温条件下,长势好的植株受害比长势差的轻。生长于保水力良好且肥力高的土壤的香蕉受害程度比长在瘦瘠的土壤的轻。    香蕉需要水分较多,而平根系分布浅,不耐旱,土壤中经常有水分供应,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理想的年雨量是1800-2500毫米,而且分布要均匀,最好每月有150-200毫米。生长初期遇旱,会使营养器官发育不良,生长速度显著下降。生长后期遇旱,特别是在花序分化并前遇旱,会使营养器官过早衰退,果实的梳数和单果数都减少,明显地影响产量。但在雨量集中的季节,容易使土壤养分流失,使香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同时因水分过多,使蕉根因缺乏氧气而发育不良,甚至发生根腐。很高兴为你解答,满意请采纳,谢谢
1、对各种营养元素的要求    香蕉植株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以氮、磷、钾、钙为最多,其中以钾的含量为最高。不论是在植株或果实中,氮、磷、钾含量的比例都接近4:1:14。根据计算,如果亩产2000公斤果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23.9公斤氮,搜索6.9公斤磷,87公斤钾。此外,在香蕉各器官中还有镁、钠、硫、氮、硅等其他元素。    对氮的需要:氮对香蕉植株的生长、开花、结果影响最大。缺少氮时,叶片淡绿,叶面积缩小,叶薄,新叶生长缓慢,假茎密实细小,分蘖减少,结果梳数少,单果数量少而且细短,产量低。但氮量过多,又会使叶变得过于浓绿柔嫩,容易倒伏。叶面积指数过大,在密植的情况下透光度差,致使无效分蘖多,抗病抗虫能力差,容易得叶斑病。氮量过多,还会降低果实的质量,味淡无香,容易受到机械伤和感染炭疽病。    对磷的需要:磷对香蕉根系和地上部的发育很重要。植株缺磷,则老叶很快变成黄绿色,叶尖枯黄,新叶短而窄,根系发育受抑制,根细长,叶和根的重量大减。适时施磷,可促使果实提早成熟,糖分提高,并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    对钾的需要:香蕉缺钾时,植株生势减退,叶绿素减少,早期易发生黄叶病,根较细长,支根少,根毛少,植株器官柔软,容易倒伏,导致病虫为害。缺钾还会使呼吸作用增大,光合作用减弱,而且减少干物质的积累,降低果实质量。施足钾肥,能加强组织坚韧性,提高植株抗风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增施钾肥对叶的生长,每穗果的重量,每株的梳数,每梳的重量均有良好的效果。    其他元素虽然需要量不多,但也是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例如,缺硫会引起缺绿和不能合成蛋白质,从而引起氨基酸的过多累积;缺铁则是引起缺乏叶绿素的常见原因之一。在香蕉的栽培上,微量元素的施用已日益引起重视。  
 2、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香蕉整个生育过程都要求有较高的温度,不能有霜冻。其生产发育最低温度为10oC,最适温度是30oC左右,凡是最低的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5oC,最高温度不超过35oC,全年大部分时间的平均温度接近24oC的地方,都适合种香蕉,而且容易获得高产。如果低温时间太长,香蕉生长期就延长。气温10oC时,植株停止生长。温度降到5oC时,叶片就会出现冻害现象,降到2.5oC时,叶片严重受害。在0oC时,不仅叶片冻死,假茎也冻坏,而且可能把心叶及生长点冻死。香蕉受害的程度与地理环境和品种的耐寒性有关。向西北方向的蕉园受冻害较严重,但受霜害较轻。地势较低或背风的地方,受冻害较轻,但爱霜害较严重。地势开阔通风的地方,蕉园受霜的程度比蕉园中心或不近河道的蕉园较轻,从品种来说,大蕉的耐寒性比其他品种强,粉蕉次之,香蕉较差。同一品种内,不同生育阶段的植株和不同的器官,其耐寒性也有差别,未开大叶的吸芽最耐寒,已抽花蕾的植株易受冻。各器官中,以根系和球茎(地下茎)较耐寒,果实比叶易受霜害,心叶在低温冷雨时易受冻害。在同样低温条件下,长势好的植株受害比长势差的轻。生长于保水力良好且肥力高的土壤的香蕉受害程度比长在瘦瘠的土壤的轻。    香蕉需要水分较多,而平根系分布浅,不耐旱,土壤中经常有水分供应,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理想的年雨量是1800-2500毫米,而且分布要均匀,最好每月有150-200毫米。生长初期遇旱,会使营养器官发育不良,生长速度显著下降。生长后期遇旱,特别是在花序分化并前遇旱,会使营养器官过早衰退,果实的梳数和单果数都减少,明显地影响产量。但在雨量集中的季节,容易使土壤养分流失,使香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同时因水分过多,使蕉根因缺乏氧气而发育不良,甚至发生根腐。很高兴为你解答,满意请采纳,谢谢
静妙奔奔1123 2024-05-27
按其种植时期,大致有三种蕉:春种蕉,每年在"雨水"前后的2至3月份种植,8至9月份抽蕾,11至12月份成熟。秋植蕉,一般于秋分前后的9至10月间种植,次年7月份抽蕾,10月中至11月初成熟。还有夏植蕉,于6至8月份种植,次年7月初抽蕾,9月底至10月份采果。以上是正常情况,若遇异常情况,尤其是遇寒害低温,则会延期成熟。
按其种植时期,大致有三种蕉:春种蕉,每年在"雨水"前后的2至3月份种植,8至9月份抽蕾,11至12月份成熟。秋植蕉,一般于秋分前后的9至10月间种植,次年7月份抽蕾,10月中至11月初成熟。还有夏植蕉,于6至8月份种植,次年7月初抽蕾,9月底至10月份采果。以上是正常情况,若遇异常情况,尤其是遇寒害低温,则会延期成熟。
TVB脑残粉 2024-05-21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3882074356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