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的种植技术有哪些要点

2024-06-08 12:43:13 (29分钟前 更新) 241 7561

最新回答

基本有下列几个要点:(1)设置砂床:用2-3毫米直径的细沙做成厚10厘米、宽1米左右的砂床,育苗前用0.2%高锰酸钾或0.3%硫酸铜溶液全面消毒。  (2)催芽:3月下旬用0.2%高锰酸钾或0.3%硫酸铜溶液种子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40—45℃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后浸种24小时,取出种子摊开晾干,均匀撒在砂床面上,再覆盖0.5—1厘米厚消过毒的细砂,然后用农用薄膜盖好,床四周用砖或石头压实。播种后要密切注意保湿、保温、通风、透气、防鼠防病。当芽苗种壳开始掉落呈火柴杆状时,要进行炼苗,即早晚揭去薄膜,时间由短到长。  (3)取芽苗:将砂床淋湿,选拔已脱壳的芽苗,拔出后用手指或剪刀把主根切掉一部分,保留根长2厘米,将芽苗根朝下放到0.01%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0分钟,再取出来浸入清水中送到大田移栽。  (4)移栽:移栽前一天将移栽苗床浇湿,用长15厘米、宽2厘米左右的木签在苗床上插出比芽苗根稍长的洞眼,然后将芽苗小心插入洞中,使土与芽苗根紧密接触,防止上紧下松的“吊死鬼”现象。移栽后及时喷一次水。  (5)苗期管理:与直播育苗基本相同。
基本有下列几个要点:(1)设置砂床:用2-3毫米直径的细沙做成厚10厘米、宽1米左右的砂床,育苗前用0.2%高锰酸钾或0.3%硫酸铜溶液全面消毒。  (2)催芽:3月下旬用0.2%高锰酸钾或0.3%硫酸铜溶液种子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40—45℃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后浸种24小时,取出种子摊开晾干,均匀撒在砂床面上,再覆盖0.5—1厘米厚消过毒的细砂,然后用农用薄膜盖好,床四周用砖或石头压实。播种后要密切注意保湿、保温、通风、透气、防鼠防病。当芽苗种壳开始掉落呈火柴杆状时,要进行炼苗,即早晚揭去薄膜,时间由短到长。  (3)取芽苗:将砂床淋湿,选拔已脱壳的芽苗,拔出后用手指或剪刀把主根切掉一部分,保留根长2厘米,将芽苗根朝下放到0.01%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0分钟,再取出来浸入清水中送到大田移栽。  (4)移栽:移栽前一天将移栽苗床浇湿,用长15厘米、宽2厘米左右的木签在苗床上插出比芽苗根稍长的洞眼,然后将芽苗小心插入洞中,使土与芽苗根紧密接触,防止上紧下松的“吊死鬼”现象。移栽后及时喷一次水。  (5)苗期管理:与直播育苗基本相同。
蜜糖Rose 2024-06-08
1、湿地松栽培技术之选地造林:根据湿地松的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进行选地。湿地松为喜光、不耐荫的强阳性树种,需充足的光照条件。在原产地的分布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该树种又是一个喜温暖湿润、适于夏雨冬旱的亚热带树种,适生地平均气温16~23.2℃,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湿地松是具有外生菌根的喜酸树种,pH值一般要求在4~6之间。
2、湿地松栽培技术之整地:在不同的立地上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是高效益栽培的技术措施之一,研究表明,在湿地松适生区14指数级以上的立地条件营造湿地松高效益林时,只需对林地进行清理后,直接挖穴(不必全垦)造林,穴的规格依立地指数而定,中立地(立地指数为14、16)条件下,穴的规格为:中穴(50×50×40厘米);高立地(立地指数为18指数级以上)条件下,穴的规格为:小穴(40×40×30厘米),是最经济的造林整地方法。既可节省劳力和整地费用,又能保证林木速生丰产。
3、湿地松栽培技术之栽植:用百分率分级法对苗木进行分级,用Ⅰ、Ⅱ级苗造林,严禁用Ⅲ级苗造林,中国中亚热带地区用裸根苗造林一般于早春即春梢萌发前进行定植。为提高成活率,宜选择雨后阴天或无风雨前晴天定植。对远途运输的苗木,定植前应将苗木的根系浸入80ppmABT2号生根粉水溶液中15分钟后,再根蘸泥浆定植。栽植深度应适宜,不宜栽植过浅。
4、湿地松栽培技术之修剪:湿地松早期生长快,其优良家系更是如此,一般植后5~6年林分开始郁闭。应禁止任何形式的任意打枝,适时修枝应当有组织的科学的进行,一般湿地松第一次修枝应在6~8年生时进行,修枝高度为全树高的二分之一。修枝宜用手锯进行,在贴近树干处,将要修除的枝条平整的锯去。
1、湿地松栽培技术之选地造林:根据湿地松的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进行选地。湿地松为喜光、不耐荫的强阳性树种,需充足的光照条件。在原产地的分布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该树种又是一个喜温暖湿润、适于夏雨冬旱的亚热带树种,适生地平均气温16~23.2℃,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湿地松是具有外生菌根的喜酸树种,pH值一般要求在4~6之间。
2、湿地松栽培技术之整地:在不同的立地上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是高效益栽培的技术措施之一,研究表明,在湿地松适生区14指数级以上的立地条件营造湿地松高效益林时,只需对林地进行清理后,直接挖穴(不必全垦)造林,穴的规格依立地指数而定,中立地(立地指数为14、16)条件下,穴的规格为:中穴(50×50×40厘米);高立地(立地指数为18指数级以上)条件下,穴的规格为:小穴(40×40×30厘米),是最经济的造林整地方法。既可节省劳力和整地费用,又能保证林木速生丰产。
3、湿地松栽培技术之栽植:用百分率分级法对苗木进行分级,用Ⅰ、Ⅱ级苗造林,严禁用Ⅲ级苗造林,中国中亚热带地区用裸根苗造林一般于早春即春梢萌发前进行定植。为提高成活率,宜选择雨后阴天或无风雨前晴天定植。对远途运输的苗木,定植前应将苗木的根系浸入80ppmABT2号生根粉水溶液中15分钟后,再根蘸泥浆定植。栽植深度应适宜,不宜栽植过浅。
4、湿地松栽培技术之修剪:湿地松早期生长快,其优良家系更是如此,一般植后5~6年林分开始郁闭。应禁止任何形式的任意打枝,适时修枝应当有组织的科学的进行,一般湿地松第一次修枝应在6~8年生时进行,修枝高度为全树高的二分之一。修枝宜用手锯进行,在贴近树干处,将要修除的枝条平整的锯去。
小萝莉的春天 2024-06-06
你好,要是缺少共生菌所致,湿地松根系有菌生根与之共生,菌根对湿地松生长有很大促进作用,如果共生菌少容易出现叶色淡黄或紫色、生长势微弱,甚至不能成活的情况。
建议你带土坨栽植,土坨尽量要大,栽植后及时浇水、成活后加强施肥浇水管理。
你好,要是缺少共生菌所致,湿地松根系有菌生根与之共生,菌根对湿地松生长有很大促进作用,如果共生菌少容易出现叶色淡黄或紫色、生长势微弱,甚至不能成活的情况。
建议你带土坨栽植,土坨尽量要大,栽植后及时浇水、成活后加强施肥浇水管理。
健康是福83 2024-05-28
播种:可采用苗圃撒播方式。播种季节,南方在1月至4月;5月后播种要采取遮阳措施。江浙、苏杭一带,播种时间相对推迟。  
   种子处理:先将种子倒入用清水内,加入适量白猫牌家用洗洁精,用手搓洗,去除种子表面的蜡质,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倒入50度温水里,泡浸24小时,捞起滤干,装入布袋,每天早晚各冲水一次,冲水后挂起袋子,防止种子泡水。这样反复5--7天,发现有少数种子将近露芽,将种子倒出袋子,凉干表面的水分,开始播种。如果用撒播,覆土0.3厘米,浇水保湿,5-6天左右发苗。  长苗后,要用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的药品喷雾,以防止“立枯病”。有时也要用上“波尔多液”喷雾。  
   注意:出苗后的一个月内,保持一周一次的用药;每遇一次下雨,雨后要及时喷药。  
   小苗管理:及时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用稀薄液体肥料。小苗经4~5个月生长后,有条件的要及时截根(地下主根),以便以后移植有更好的成活率,(没有截根也可以)。湿地松极不耐荫,除移芽苗时短期遮荫外,整个苗期不用遮荫。一年苗的平均高度约为30厘米左右,地径约0.4-0.7厘米,年底到次年的公历二月(即春节前后),上山造林为最好的季节。  
   四、造林要点:  
   1、造林地选择:宜选择低山丘陵或低中山中、下部,坡度30度以下,背风向阳,土层较深厚,肥沃的地方。  
   2、整地方式:以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为主,若采用块状整地,其规格约为50×50×30cm。  
   3、栽植技术: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株行距1.5×2米或1.5×1.5米,即每亩222株或296株,培育一般用材林,株行距2.5×2.5米或2×2.5米,即每亩110株或133株;培育母树林或种子园,株行距4×4米或5×5米,即每亩42株或27株。  
   造林季节多在冬、春两季。选择阴天或细毛雨天气栽植。要求随起苗随栽植,栽植时适当截根,保留根长15厘米左右,可适当深栽,并使苗正根舒,分层填土打紧,上盖细土呈弧形。  
   五、抚育管理:  
  湿地松造林后1年内,每年除草松土1~2次;第二年视情况而定。  
   间伐一般在8~10年生时,间伐株数为保存株数的25%左右。然后视林分生长状况及培育目标,再间伐1~2次,强度为20~30%。间隔期4-5年。
播种:可采用苗圃撒播方式。播种季节,南方在1月至4月;5月后播种要采取遮阳措施。江浙、苏杭一带,播种时间相对推迟。  
   种子处理:先将种子倒入用清水内,加入适量白猫牌家用洗洁精,用手搓洗,去除种子表面的蜡质,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倒入50度温水里,泡浸24小时,捞起滤干,装入布袋,每天早晚各冲水一次,冲水后挂起袋子,防止种子泡水。这样反复5--7天,发现有少数种子将近露芽,将种子倒出袋子,凉干表面的水分,开始播种。如果用撒播,覆土0.3厘米,浇水保湿,5-6天左右发苗。  长苗后,要用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的药品喷雾,以防止“立枯病”。有时也要用上“波尔多液”喷雾。  
   注意:出苗后的一个月内,保持一周一次的用药;每遇一次下雨,雨后要及时喷药。  
   小苗管理:及时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用稀薄液体肥料。小苗经4~5个月生长后,有条件的要及时截根(地下主根),以便以后移植有更好的成活率,(没有截根也可以)。湿地松极不耐荫,除移芽苗时短期遮荫外,整个苗期不用遮荫。一年苗的平均高度约为30厘米左右,地径约0.4-0.7厘米,年底到次年的公历二月(即春节前后),上山造林为最好的季节。  
   四、造林要点:  
   1、造林地选择:宜选择低山丘陵或低中山中、下部,坡度30度以下,背风向阳,土层较深厚,肥沃的地方。  
   2、整地方式:以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为主,若采用块状整地,其规格约为50×50×30cm。  
   3、栽植技术: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株行距1.5×2米或1.5×1.5米,即每亩222株或296株,培育一般用材林,株行距2.5×2.5米或2×2.5米,即每亩110株或133株;培育母树林或种子园,株行距4×4米或5×5米,即每亩42株或27株。  
   造林季节多在冬、春两季。选择阴天或细毛雨天气栽植。要求随起苗随栽植,栽植时适当截根,保留根长15厘米左右,可适当深栽,并使苗正根舒,分层填土打紧,上盖细土呈弧形。  
   五、抚育管理:  
  湿地松造林后1年内,每年除草松土1~2次;第二年视情况而定。  
   间伐一般在8~10年生时,间伐株数为保存株数的25%左右。然后视林分生长状况及培育目标,再间伐1~2次,强度为20~30%。间隔期4-5年。
高兴儿88 2024-05-1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20618009567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