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盆景的造型技艺这一块谁懂

2024-06-28 22:29:41 (39分钟前 更新) 138 2428

最新回答

1  立意构思
  立意构思,是盆景创作的重要的一环。盆景的立意构思,实际上是一个确定意境,并构思、表达这个意境的过程,一般说来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先立意并根据这一立意,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树、石、山、草等素材,在盆盎空间中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另外一种是根据具体的山、草、树、石的形状特点,产生某种立意,然后构思并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某一景观和意境的构成。
  准备齐制作山水盆景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工具有:锯条、小山子、锉、钢丝刷、毛刷、砂轮、钻头等等
  2  锯截
  锯截是山水盆景制作的第一步。锯截前要确定下锯的位置,锯时可以先在下锯的地方划线。锯截松软石材可使用锯条,锯前要仔细推敲下锯位置,尽量做到一次锯截成功,以免浪费石材。
  锯截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去粗取精,去除石料中不符合构图要求的部分而选留构图需要部分,二是将山石底部锯平,以增大山石底部与盆面的接触面积,使山石在盆内摆放平稳。
  锯截同一件盆景内的几块山石时,应注意使每块山石的锯截面与山石纹理之间的角度相同。
  3  雕凿
  雕凿是松软石材的主要加工技术之一,要求加工后的形态力求自然,虽由人做,却如天生。
  雕凿松质石料的工具是小山子。使用小山子时,应主要依靠手腕的运动,手臂基本保持不动,这样可提高凿击的准确性。为避免损坏山石,加工山峰及山腰时应从上向下凿击,而加工山脚时应从下向上凿击;
  雕凿的步骤一般是先轮廓后皴纹、先大处后小处、先粗凿后细凿。
  3.1  轮廓雕凿
  轮廓雕凿是决定山形的主要步骤。雕凿时要先雕主峰,主峰形状确定后再雕其他次要山峰。不同地貌中的山形有着不同的轮廓特征,同一盆景中的山峰形状应符合同一地貌的轮廓特点,这样才能达到统一的效果。山形轮廓的雕凿还要做到师法自然,使山形符合自然形态。山峰不能如犬齿般尖锐或如刀山剑树般林立,也不能平齐如截顶,因为这些山形在自然界极为罕见。
  在雕凿的过程中,还要在山顶或山腰等地方定出日后栽种植物的种植穴。
  3.2  皴纹的雕凿
  皴纹,就是山石表面凹凸的皱纹。在不同的石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纹路也不一样。不同地貌中的山具有不同的纹理外观,在雕凿时一定要注意皴纹的选用应当与所表现的地貌特点相一致。在山体外形确定后,应进行山体内部纹理的雕凿,以使山体形象丰满生动,在雕凿的过程中,还要在山顶或山腰等地方钉出日后栽种植物的种植穴。
  雕凿加工后,应消除人工痕迹,软石类也可用钢丝刷顺皴纹方向刷动,以消除生硬的线棱以及凿击时留下的白点等,使旧石面与雕凿后的新石面颜色一致。
  打磨完成以后,要用清水洗净山石表面,清除石面上的浮土。
  4  组合
  组合是对构图设计的实际立体再现。实际制作过程中,组合常与山石的加工交交错进行,一般每加工完一块山石,都要将其在盆中摆一摆,看看实际效果如何,然后再进行加工修改,直至把所有的山石加工完毕并组合定型。组合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效果对已有的构图设计进行修改与完善,通过对山石摆放位置的不断调整,最终达到符合意境表达的景观效果。
  5  胶合
  胶合是将组合好的山石粘合固定的过程。胶合主要用水泥胶合。水泥胶合常用300-500号水泥,加入少量细砂,水泥与砂的比例为2:1。
  山水盆景一般采用无洞眼的水底盆,表现江河湖海的浩瀚。水底盆以汉白玉、大理石等材料制作而成的最好。
  山石胶合主要采用垫纸胶合的方法。垫纸的目的是防止山石底部与盆粘在一起,以便于拆御装运,也便于做组合式盆景。
1  立意构思
  立意构思,是盆景创作的重要的一环。盆景的立意构思,实际上是一个确定意境,并构思、表达这个意境的过程,一般说来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先立意并根据这一立意,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树、石、山、草等素材,在盆盎空间中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另外一种是根据具体的山、草、树、石的形状特点,产生某种立意,然后构思并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某一景观和意境的构成。
  准备齐制作山水盆景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工具有:锯条、小山子、锉、钢丝刷、毛刷、砂轮、钻头等等
  2  锯截
  锯截是山水盆景制作的第一步。锯截前要确定下锯的位置,锯时可以先在下锯的地方划线。锯截松软石材可使用锯条,锯前要仔细推敲下锯位置,尽量做到一次锯截成功,以免浪费石材。
  锯截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去粗取精,去除石料中不符合构图要求的部分而选留构图需要部分,二是将山石底部锯平,以增大山石底部与盆面的接触面积,使山石在盆内摆放平稳。
  锯截同一件盆景内的几块山石时,应注意使每块山石的锯截面与山石纹理之间的角度相同。
  3  雕凿
  雕凿是松软石材的主要加工技术之一,要求加工后的形态力求自然,虽由人做,却如天生。
  雕凿松质石料的工具是小山子。使用小山子时,应主要依靠手腕的运动,手臂基本保持不动,这样可提高凿击的准确性。为避免损坏山石,加工山峰及山腰时应从上向下凿击,而加工山脚时应从下向上凿击;
  雕凿的步骤一般是先轮廓后皴纹、先大处后小处、先粗凿后细凿。
  3.1  轮廓雕凿
  轮廓雕凿是决定山形的主要步骤。雕凿时要先雕主峰,主峰形状确定后再雕其他次要山峰。不同地貌中的山形有着不同的轮廓特征,同一盆景中的山峰形状应符合同一地貌的轮廓特点,这样才能达到统一的效果。山形轮廓的雕凿还要做到师法自然,使山形符合自然形态。山峰不能如犬齿般尖锐或如刀山剑树般林立,也不能平齐如截顶,因为这些山形在自然界极为罕见。
  在雕凿的过程中,还要在山顶或山腰等地方定出日后栽种植物的种植穴。
  3.2  皴纹的雕凿
  皴纹,就是山石表面凹凸的皱纹。在不同的石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纹路也不一样。不同地貌中的山具有不同的纹理外观,在雕凿时一定要注意皴纹的选用应当与所表现的地貌特点相一致。在山体外形确定后,应进行山体内部纹理的雕凿,以使山体形象丰满生动,在雕凿的过程中,还要在山顶或山腰等地方钉出日后栽种植物的种植穴。
  雕凿加工后,应消除人工痕迹,软石类也可用钢丝刷顺皴纹方向刷动,以消除生硬的线棱以及凿击时留下的白点等,使旧石面与雕凿后的新石面颜色一致。
  打磨完成以后,要用清水洗净山石表面,清除石面上的浮土。
  4  组合
  组合是对构图设计的实际立体再现。实际制作过程中,组合常与山石的加工交交错进行,一般每加工完一块山石,都要将其在盆中摆一摆,看看实际效果如何,然后再进行加工修改,直至把所有的山石加工完毕并组合定型。组合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效果对已有的构图设计进行修改与完善,通过对山石摆放位置的不断调整,最终达到符合意境表达的景观效果。
  5  胶合
  胶合是将组合好的山石粘合固定的过程。胶合主要用水泥胶合。水泥胶合常用300-500号水泥,加入少量细砂,水泥与砂的比例为2:1。
  山水盆景一般采用无洞眼的水底盆,表现江河湖海的浩瀚。水底盆以汉白玉、大理石等材料制作而成的最好。
  山石胶合主要采用垫纸胶合的方法。垫纸的目的是防止山石底部与盆粘在一起,以便于拆御装运,也便于做组合式盆景。
克利玛碴 2024-06-28
您好,山水盆景以山石为主,缀以树木、苍苦、舟、桥、亭、树等。布局是造景的关键,应力求做到山有脉水有源,符合自然规律。一盆内的山石,石质应相同,石色宜相近,纹理要相通,放置直得体;群峰要连绵起伏、有主有从、有前有后;盆中景物要虚实相生、疏密相间、顾盼照应、均衡统一;山水比例要协调、水面应宽阔、岸线直曲折;山上树木要盘曲环弯,山下树木直挺拔端庄;各景物远近大小透视关系要处理得当,亭桥舟谢位置应安排合理。这样才能使盆景自然有致,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您好,山水盆景以山石为主,缀以树木、苍苦、舟、桥、亭、树等。布局是造景的关键,应力求做到山有脉水有源,符合自然规律。一盆内的山石,石质应相同,石色宜相近,纹理要相通,放置直得体;群峰要连绵起伏、有主有从、有前有后;盆中景物要虚实相生、疏密相间、顾盼照应、均衡统一;山水比例要协调、水面应宽阔、岸线直曲折;山上树木要盘曲环弯,山下树木直挺拔端庄;各景物远近大小透视关系要处理得当,亭桥舟谢位置应安排合理。这样才能使盆景自然有致,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吃货的晚宴 2024-06-19
制作山水盆景的过程通常是:立意、构思,然后按照构思的结果进行技术操作。技术操作的过程,按顺序分别是:锯截、雕凿、组合、胶合以及植物配植与配件点缀等几个环节。
制作山水盆景的过程通常是:立意、构思,然后按照构思的结果进行技术操作。技术操作的过程,按顺序分别是:锯截、雕凿、组合、胶合以及植物配植与配件点缀等几个环节。
WongQueenie 2024-06-14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50664949417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