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与黄芩的区别是什么

2024-05-11 12:36:30 (27分钟前 更新) 287 6790

最新回答

名称:黄芩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禁忌: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禁服。
名称:黄芪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g);或入丸、散、膏。
禁忌: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名称:黄芩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禁忌: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禁服。
名称:黄芪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g);或入丸、散、膏。
禁忌: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snowberry911 2024-05-11
这是两种药物,所以区别很大的,黄芩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热诸症,肺热咳喘,用于咽喉肿痛,用于胎动不安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黄芪是补中益气的药物,对于气虚,水肿的病人有一定的效果,此药还可以托疮生肌。
这是两种药物,所以区别很大的,黄芩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热诸症,肺热咳喘,用于咽喉肿痛,用于胎动不安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黄芪是补中益气的药物,对于气虚,水肿的病人有一定的效果,此药还可以托疮生肌。
优尼makeup 2024-05-01
名称:黄芩  类别:清热药  别名:腐肠、黄文、空肠、元芩、土金茶药用部位:根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产地:河北、山西、内蒙古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性味归经:寒;苦;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禁忌: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禁服。  名称:黄芪  类别:补益药  别名: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耆、箭芪、独根药用部位:根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产地:内蒙古、山西、甘肃采收加工:种后1~7年采收,春、秋二季采挖。切去根头,除去须根及泥土,晒至六至七成干时按大小捆成把,晒干。  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栽种。用种子繁殖。  性味归经:微温;甘;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g);或入丸、散、膏。  禁忌: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名称:黄芩  类别:清热药  别名:腐肠、黄文、空肠、元芩、土金茶药用部位:根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产地:河北、山西、内蒙古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性味归经:寒;苦;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禁忌: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禁服。  名称:黄芪  类别:补益药  别名: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耆、箭芪、独根药用部位:根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产地:内蒙古、山西、甘肃采收加工:种后1~7年采收,春、秋二季采挖。切去根头,除去须根及泥土,晒至六至七成干时按大小捆成把,晒干。  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栽种。用种子繁殖。  性味归经:微温;甘;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g);或入丸、散、膏。  禁忌: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黑白配late 2024-04-25
虽然都姓黄,但是是药性完全不同的两味药。简单的说:
黄芪补气,属于补药。
黄芩偏寒,属于泄火的消炎药,一般上焦的炎症会用到。
虽然都姓黄,但是是药性完全不同的两味药。简单的说:
黄芪补气,属于补药。
黄芩偏寒,属于泄火的消炎药,一般上焦的炎症会用到。
虫虫殿下 2024-04-10
名称:黄芩
类别:清热药  
拼音:HUANG  QIN
拉丁:Radix  Scutellariae
别名:腐肠、黄文、空肠、元芩、土金茶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产地:河北、山西、内蒙古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地道沿革:
栽培要点:
性味归经:寒;苦;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名称:黄芪
类别:补益药  
拼音:HUANG  QI
拉丁:Radix  Astragali
别名: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耆、箭芪、独根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产地:内蒙古、山西、甘肃
采收加工:种后1~7年采收,春、秋二季采挖。切去根头,除去须根及泥土,晒至六至七成干时按大小捆成把,晒干。
地道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本草经集注》云:“第一出陇西、叨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折肌肤粗,新者亦甘温补。又有蚕陵、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帖。”《新修本草》云:“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宜州、宁州者亦佳。”《本草图经》云:“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 根长二三尺已来,独茎,或作丛生,枝干去地二三寸,其叶疏作羊齿状,又如蒺藜苗。七月中开黄紫花,其实作荚子,长寸许。八月中采根用。”宋代《本草别说》云:“黄耆本出绵上者为良,故名绵黄耆。”《本草蒙筌》云:“绵耆出山西沁借鉴绵上同,此品极佳。”  《药物出产辨》云:“正芪产区分三处,一关东,二宁古塔,三卜奎。”当今黄芪药材主产山西,内蒙古及东北地区。质量为佳。
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栽种。用种子繁殖。
性味归经:微温;甘;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名称:黄芩
类别:清热药  
拼音:HUANG  QIN
拉丁:Radix  Scutellariae
别名:腐肠、黄文、空肠、元芩、土金茶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产地:河北、山西、内蒙古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地道沿革:
栽培要点:
性味归经:寒;苦;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名称:黄芪
类别:补益药  
拼音:HUANG  QI
拉丁:Radix  Astragali
别名: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耆、箭芪、独根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产地:内蒙古、山西、甘肃
采收加工:种后1~7年采收,春、秋二季采挖。切去根头,除去须根及泥土,晒至六至七成干时按大小捆成把,晒干。
地道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本草经集注》云:“第一出陇西、叨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折肌肤粗,新者亦甘温补。又有蚕陵、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帖。”《新修本草》云:“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宜州、宁州者亦佳。”《本草图经》云:“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 根长二三尺已来,独茎,或作丛生,枝干去地二三寸,其叶疏作羊齿状,又如蒺藜苗。七月中开黄紫花,其实作荚子,长寸许。八月中采根用。”宋代《本草别说》云:“黄耆本出绵上者为良,故名绵黄耆。”《本草蒙筌》云:“绵耆出山西沁借鉴绵上同,此品极佳。”  《药物出产辨》云:“正芪产区分三处,一关东,二宁古塔,三卜奎。”当今黄芪药材主产山西,内蒙古及东北地区。质量为佳。
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栽种。用种子繁殖。
性味归经:微温;甘;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女王Z大人 2024-04-05
名称:黄芩
类别:清热药  
拼音:HUANG  QIN
拉丁:Radix  Scutellariae
别名:腐肠、黄文、空肠、元芩、土金茶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产地:河北、山西、内蒙古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地道沿革:
栽培要点:
性味归经:寒;苦;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名称:黄芪
类别:补益药  
拼音:HUANG  QI
拉丁:Radix  Astragali
别名: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耆、箭芪、独根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产地:内蒙古、山西、甘肃
采收加工:种后1~7年采收,春、秋二季采挖。切去根头,除去须根及泥土,晒至六至七成干时按大小捆成把,晒干。
地道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本草经集注》云:“第一出陇西、叨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折肌肤粗,新者亦甘温补。又有蚕陵、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帖。”《新修本草》云:“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宜州、宁州者亦佳。”《本草图经》云:“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 根长二三尺已来,独茎,或作丛生,枝干去地二三寸,其叶疏作羊齿状,又如蒺藜苗。七月中开黄紫花,其实作荚子,长寸许。八月中采根用。”宋代《本草别说》云:“黄耆本出绵上者为良,故名绵黄耆。”《本草蒙筌》云:“绵耆出山西沁借鉴绵上同,此品极佳。”  《药物出产辨》云:“正芪产区分三处,一关东,二宁古塔,三卜奎。”当今黄芪药材主产山西,内蒙古及东北地区。质量为佳。
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栽种。用种子繁殖。
性味归经:微温;甘;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g);或入丸、散、膏。
禁忌: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名称:黄芩
类别:清热药  
拼音:HUANG  QIN
拉丁:Radix  Scutellariae
别名:腐肠、黄文、空肠、元芩、土金茶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产地:河北、山西、内蒙古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地道沿革:
栽培要点:
性味归经:寒;苦;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名称:黄芪
类别:补益药  
拼音:HUANG  QI
拉丁:Radix  Astragali
别名: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耆、箭芪、独根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产地:内蒙古、山西、甘肃
采收加工:种后1~7年采收,春、秋二季采挖。切去根头,除去须根及泥土,晒至六至七成干时按大小捆成把,晒干。
地道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本草经集注》云:“第一出陇西、叨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折肌肤粗,新者亦甘温补。又有蚕陵、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帖。”《新修本草》云:“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宜州、宁州者亦佳。”《本草图经》云:“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 根长二三尺已来,独茎,或作丛生,枝干去地二三寸,其叶疏作羊齿状,又如蒺藜苗。七月中开黄紫花,其实作荚子,长寸许。八月中采根用。”宋代《本草别说》云:“黄耆本出绵上者为良,故名绵黄耆。”《本草蒙筌》云:“绵耆出山西沁借鉴绵上同,此品极佳。”  《药物出产辨》云:“正芪产区分三处,一关东,二宁古塔,三卜奎。”当今黄芪药材主产山西,内蒙古及东北地区。质量为佳。
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栽种。用种子繁殖。
性味归经:微温;甘;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g);或入丸、散、膏。
禁忌: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明明白白我旳心 2024-03-31

扩展回答

9

油漆与涂料的区别是什么

油漆跟涂料是不是同一种东西,他们有区别吗,如果有的话区别是什么呢?

10

圈梁与过梁的区别是什么

我一直都分不清楚圈梁和过梁,他们分别是什么意思,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圈梁可以代替过梁?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066020965576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