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芨种植技术有谁了解

2024-05-18 00:07:35 (10分钟前 更新) 346 4453

最新回答

白及  [产地分布]  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全国各地有栽培。  白芨种植技术  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连角芨草、紫兰等。  科属为兰科白芨属植物。  概述  白芨以块茎供药用,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  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全国各地有栽培。  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  30-60  厘米。块茎肉质,白色,具  2-3  叉呈菱角状,有须根,常数个并生,其上有多个同心环形叶痕,似“鸡眼”,又像“螺比”。叶  3-6  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常有花  3-8  朵;花淡紫红色,花瓣不整齐。蒴果圆柱形,上有  6  条纵棱,两端稍尖。种子细小,多数。花期  4-5  月,  果期  8-10  月。  白芨有两种子,还有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在紫红花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习性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对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种植技术  繁殖采用块茎繁殖。选种与种栽贮藏:在  9  -10  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南方宜随挖随栽;北方,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贮藏方法:白芨块茎挖回后置通风干燥处晾数日。然后,将  1  份种茎与  2-3  倍的清洁稍干的细河砂混合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屋内一角。少数种茎可与细砂混合后装入木箱内贮藏。箱顶不要加盖,并注意经常检查,发现霉变及时处理。  1.  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  20  厘米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  1500-2000  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种前,再浅耕  1  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  1.3  米的高畦栽种。  2.  栽种长江以南地区多于  9-10  月秋栽;  西北地区宜于  3-4  月春栽。秋栽,选当年生,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  1-2  个。  然后,  按行距  33  厘米,株距  23-25  厘米,挖深  10-13  厘米的穴,搂平穴底,每穴栽入种茎  3  块。栽时,将芽嘴向处,  呈三角形错开,平摆于穴底。栽后,覆细肥土或火土灰,浇  1  次稀薄人畜粪水,盖土与畦面平齐。  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一般每年除草  4  次。第  1  次于  4  月齐苗后;第  2  次在  6  月旺盛生长时,因此时杂草滋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除尽杂草,避免草荒。  第  3  次于  8-9  月;第  4  次结合收获间作物搂松畦面,  铲除杂草。每次中耕宜浅,避免伤根。  2.  追肥白芨喜肥,生育期间,  每半个月追施  1  次稀薄的人畜粪水,每亩  1500-2000  公斤。  8-9  月追以稍浓的液肥,亦可施用过磷酸钙与堆肥混合沤制后,撒施于畦面,结合第  3  次中耕除草,  盖土压入畦内。  3.  排灌水白芨喜阴湿,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旱及时浇水。  7-9  月早晚各浇  1  次水。  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要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腐根。  4.  间作白芨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于头两年在行间间种青菜、萝卜等短期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白及  [产地分布]  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全国各地有栽培。  白芨种植技术  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连角芨草、紫兰等。  科属为兰科白芨属植物。  概述  白芨以块茎供药用,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  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全国各地有栽培。  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  30-60  厘米。块茎肉质,白色,具  2-3  叉呈菱角状,有须根,常数个并生,其上有多个同心环形叶痕,似“鸡眼”,又像“螺比”。叶  3-6  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常有花  3-8  朵;花淡紫红色,花瓣不整齐。蒴果圆柱形,上有  6  条纵棱,两端稍尖。种子细小,多数。花期  4-5  月,  果期  8-10  月。  白芨有两种子,还有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在紫红花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习性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对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种植技术  繁殖采用块茎繁殖。选种与种栽贮藏:在  9  -10  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南方宜随挖随栽;北方,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贮藏方法:白芨块茎挖回后置通风干燥处晾数日。然后,将  1  份种茎与  2-3  倍的清洁稍干的细河砂混合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屋内一角。少数种茎可与细砂混合后装入木箱内贮藏。箱顶不要加盖,并注意经常检查,发现霉变及时处理。  1.  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  20  厘米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  1500-2000  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种前,再浅耕  1  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  1.3  米的高畦栽种。  2.  栽种长江以南地区多于  9-10  月秋栽;  西北地区宜于  3-4  月春栽。秋栽,选当年生,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  1-2  个。  然后,  按行距  33  厘米,株距  23-25  厘米,挖深  10-13  厘米的穴,搂平穴底,每穴栽入种茎  3  块。栽时,将芽嘴向处,  呈三角形错开,平摆于穴底。栽后,覆细肥土或火土灰,浇  1  次稀薄人畜粪水,盖土与畦面平齐。  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一般每年除草  4  次。第  1  次于  4  月齐苗后;第  2  次在  6  月旺盛生长时,因此时杂草滋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除尽杂草,避免草荒。  第  3  次于  8-9  月;第  4  次结合收获间作物搂松畦面,  铲除杂草。每次中耕宜浅,避免伤根。  2.  追肥白芨喜肥,生育期间,  每半个月追施  1  次稀薄的人畜粪水,每亩  1500-2000  公斤。  8-9  月追以稍浓的液肥,亦可施用过磷酸钙与堆肥混合沤制后,撒施于畦面,结合第  3  次中耕除草,  盖土压入畦内。  3.  排灌水白芨喜阴湿,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旱及时浇水。  7-9  月早晚各浇  1  次水。  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要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腐根。  4.  间作白芨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于头两年在行间间种青菜、萝卜等短期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宜瑞科技 2024-05-18
白芨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须带顶芽。
白芨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须带顶芽。
晴天小珠717 2024-05-10
1.  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  20  厘米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  1500-2000  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种前,再浅耕  1  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  1.3  米的高畦栽种。  
2.  栽种长江以南地区多于  9-10  月秋栽;  西北地区宜于  3-4  月春栽。秋栽,选当年生,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  1-2  个。  然后,  按行距  33  厘米,株距  23-25  厘米,挖深  10-13  厘米的穴,搂平穴底,每穴栽入种茎  3  块。栽时,将芽嘴向处,  呈三角形错开,平摆于穴底。栽后,覆细肥土或火土灰,浇  1  次稀薄人畜粪水,盖土与畦面平齐。  
1.  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  20  厘米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  1500-2000  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种前,再浅耕  1  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  1.3  米的高畦栽种。  
2.  栽种长江以南地区多于  9-10  月秋栽;  西北地区宜于  3-4  月春栽。秋栽,选当年生,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  1-2  个。  然后,  按行距  33  厘米,株距  23-25  厘米,挖深  10-13  厘米的穴,搂平穴底,每穴栽入种茎  3  块。栽时,将芽嘴向处,  呈三角形错开,平摆于穴底。栽后,覆细肥土或火土灰,浇  1  次稀薄人畜粪水,盖土与畦面平齐。  
就叫小胖 2024-04-25
栽培技术
  兰棚
  兰棚及兰房应选择背西朝东方向的场所,东南方向空旷,西背方向有高墙或大树。既能见初阳、又能挡烈日。周围小环境空气清洁,有一定湿度保证的院落。注意透风、受露、避烈日、忌烟等。若建在屋顶或楼层阳台,除上面遮荫外,靠西北方向主要张挂帘子以防午后落日斜照灼伤草叶。兰棚下面最好用泥地或下设清水池,以保持兰棚周围空气潮湿。并注意地面清洁,防止病虫害滋生。当室外气温降至0℃左右,须将兰盆移入室内,以防冻伤兰根。
  冬季如天气晴好,兰房中的温度可以超过15℃,仅是阴雨风雪天气室温下降,此时应加温、加光照使室温保持15℃。夜间无需加温,保持5℃即可。加温可以在深秋和初冬进行,目的是促使当年新株充分成熟。而在12月中旬以后至1月底则不用加温,保持室温不低于5℃即可,任其营养生长处于十分缓慢状态。从2月份开始,加湿、加温、充分光照,使兰花提前进入生长期。加温后新芽提前萌发,一般加温45天新芽出土。再经90天即可成株。到6月中旬第二次新芽又出土,从而取得一年长二批新苗的效果。冬季加温时应注意必须加光照,然而切不可24小时不断地加温以致无温差。另外,加温不宜过高,超过25℃则有害而无益。
  装盆
  上盆(或翻盆)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为佳。新从山上挖来的野生苗需理植于瓦盆(泥盆)中,这样兰花泥易干,通气性好.容易发根;2-3年后方可换人紫砂盆或瓷盆。兰花种植(在盆中)的方法与一般花卉不同,尤其是名种兰花,翻种移盆必须洗根。方法足将根浸入清水中,用旧牙刷或毛笔轻轻洗刷,切勿用力过大伤根;用剪刀将残叶、黄叶、断裂根、发黑腐烂根剪去,注意勿伤幼芽。然后将处理好的植株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待根部发白并显细小皱纹柔软时,再植入盆中。
  方法一
  准备好兰盆及植料后,将兰株倒拿(根在上,叶在下)放于水龙头下以慢水冲洗,但水压切忌过强,以免伤兰根及叶子。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兰头,小指抵住盆缘,用竹筷将根固定,当放入盆内时,尽量不要让根接触到盆壁。将豆粒大的混合石砾倒入盆底至三分之一处。然后倒入中粒植料至五分之四处,填实和尽量不要留下空间。将竹筷拔出,并摇实盆中植料。填实植料后,再用大粒植料埴入至距盆缘1.5厘米处。最后再倒入豆粒大植料,以将假鳞茎全部埋入土中为度,然后充分摇实。用压土工具轻压植料,并将表面弄平。种植完毕后,植料在盆中以中央稍高为好。
  方法二
  要注意盆底排水,泥盆用碎瓦填,紫砂盆必须用穿孔尼龙纱罩住盆底。植前先在盆内铺上粗石子,占盆深2/5左右,粗石培养土,厚3-5厘米,然后放入兰草。上盆时注意根部要自展,不能卷曲。种植名种兰草时一定要将老草靠边,新草放在中心,这样再发新草就有余地。种植时,左手握持兰草,右手加泥(要防止泥土贯入叶心),再将兰株稍稍提起,使根自然舒展。然后边加土边摇盆,使土与根紧密接触。再用手将茎部四周的泥土按紧,最后使盆面略显馒头状(即中间四周略低)。上面铺覆一层青苔或细石子,这样盆土不易板结并可减少水分蒸发。上完盆,立即浇水。第一次浇水水量要充足。最后将兰盆放置阴处。一个月内不宜直接晒太阳,并控制浇水,不宜太湿,以后放置地点宣选择在半阴半阳、通风透气,早上照到太阳的地方。
  浇水
  浇水在兰花生长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则盆兰生长不良,兰花需八分干、二分湿。浇水应本着“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的原则。浇水必须浇透,不可浇半截水。浇水次数可视盆兰的植料而定。如火山石、红砖粒、浮水石等硬质疏水植料,每天可供水1次;塘泥、腐殖土等吸水性强的植料,则可两三天供水1次。浇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  行,切忌在中午浇水和当头倾注。应以清洁无污染、微酸性水(pH值5.5-6.5)为好。兰花烂根,叶面出现黑点,叶芽腐烂等病态,多与供水不当有关。
  花卉植物栽种后,第一次浇水被称为“定根水”。定根水必须浇足浇透。一般上盆后要连续浇水两次,第一次浇水,见水从盆底孔流出后,再重浇一次。选择适宜的浇水方法。通常采用喷浇法,既能增加空气湿度,又能冲洗叶面灰尘。但对于叶片有绒毛或正在开花的花卉,不宜喷浇,而应将整个花盆放在水盆里,做到水不淹盆口,利用盆底孔渗水,使盆土湿润。注意水温。如果水温与土壤温度相差较大(超过6℃),冬季先将水放置在室内一段时间,或稍加温水,使水温升到15℃左右再浇花;夏季应避免在烈日暴晒下和中午高温时浇水。浇水时间。在春、秋、冬三季,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以后是浇花的最适宜时间。
  施肥
  农家肥是很好的有机肥,但一定要堆放腐熟一年以上才能施用。可用这种肥液对水10-20倍浇施,尽量施在盆沿处,不接触根部,不沾兰叶。施用化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平衡,并严格控制浓度,叶艺苗要控制叶绿素的合成,不宜施氮肥,也不可施含锰、镁的肥料(如钙镁磷肥等),因为锰、镁元素能加速叶绿素的合成对花艺兰,如果培育大瓣型花,可适量增施氮肥。
  以叶面喷肥为主,叶面喷肥既可通过兰叶吸收补充兰株的营养,又不会使肥接触根部引起肥害,对兰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施肥方式。只要在生长发育期,坚持10天左右进行一次叶面喷肥,完全可以养好兰花,不需要往盆里施肥。可用1∶1000的磷酸二氢钾和1∶1000的硼肥,也可用芦荟液。因为芦荟中含有大量的多糖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并含有二十多种矿物质,可满足兰花所需要的养分,且芦荟里含有遥芦荟酊几乎可杀死所有的病菌和病毒,施用后无需再施农药防病。
  施肥要勤施薄施,少吃多餐:兰花在发育生长期需要的肥料不多,对生长旺盛的健壮兰株,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以天然有机物为主。天然有机肥营养元素比较全面,不必再施其他肥料,且性情平和,对植物没有副作用,而化肥容易使基质板结,且化肥大多为酸性,长期施用,会造成基质过酸,引起病害。
  7病虫防治
  白绢病
  多发生于霉雨季节。初发病时、叶基布满白色茵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严重的病株要烧毁。
  炭疽病
  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撅,而以建兰感染尤多。病斑先从叶尖向根茎处延伸,初为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许多干黑点,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积极改菩环境条件外,在发病期内,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3-5次。[3]
  介壳虫
  俗称“兰虱”。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可于孵化期内用1%氧化乐果或1500倍50%马拉硫磺喷治。如盆数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栽培技术
  兰棚
  兰棚及兰房应选择背西朝东方向的场所,东南方向空旷,西背方向有高墙或大树。既能见初阳、又能挡烈日。周围小环境空气清洁,有一定湿度保证的院落。注意透风、受露、避烈日、忌烟等。若建在屋顶或楼层阳台,除上面遮荫外,靠西北方向主要张挂帘子以防午后落日斜照灼伤草叶。兰棚下面最好用泥地或下设清水池,以保持兰棚周围空气潮湿。并注意地面清洁,防止病虫害滋生。当室外气温降至0℃左右,须将兰盆移入室内,以防冻伤兰根。
  冬季如天气晴好,兰房中的温度可以超过15℃,仅是阴雨风雪天气室温下降,此时应加温、加光照使室温保持15℃。夜间无需加温,保持5℃即可。加温可以在深秋和初冬进行,目的是促使当年新株充分成熟。而在12月中旬以后至1月底则不用加温,保持室温不低于5℃即可,任其营养生长处于十分缓慢状态。从2月份开始,加湿、加温、充分光照,使兰花提前进入生长期。加温后新芽提前萌发,一般加温45天新芽出土。再经90天即可成株。到6月中旬第二次新芽又出土,从而取得一年长二批新苗的效果。冬季加温时应注意必须加光照,然而切不可24小时不断地加温以致无温差。另外,加温不宜过高,超过25℃则有害而无益。
  装盆
  上盆(或翻盆)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为佳。新从山上挖来的野生苗需理植于瓦盆(泥盆)中,这样兰花泥易干,通气性好.容易发根;2-3年后方可换人紫砂盆或瓷盆。兰花种植(在盆中)的方法与一般花卉不同,尤其是名种兰花,翻种移盆必须洗根。方法足将根浸入清水中,用旧牙刷或毛笔轻轻洗刷,切勿用力过大伤根;用剪刀将残叶、黄叶、断裂根、发黑腐烂根剪去,注意勿伤幼芽。然后将处理好的植株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待根部发白并显细小皱纹柔软时,再植入盆中。
  方法一
  准备好兰盆及植料后,将兰株倒拿(根在上,叶在下)放于水龙头下以慢水冲洗,但水压切忌过强,以免伤兰根及叶子。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兰头,小指抵住盆缘,用竹筷将根固定,当放入盆内时,尽量不要让根接触到盆壁。将豆粒大的混合石砾倒入盆底至三分之一处。然后倒入中粒植料至五分之四处,填实和尽量不要留下空间。将竹筷拔出,并摇实盆中植料。填实植料后,再用大粒植料埴入至距盆缘1.5厘米处。最后再倒入豆粒大植料,以将假鳞茎全部埋入土中为度,然后充分摇实。用压土工具轻压植料,并将表面弄平。种植完毕后,植料在盆中以中央稍高为好。
  方法二
  要注意盆底排水,泥盆用碎瓦填,紫砂盆必须用穿孔尼龙纱罩住盆底。植前先在盆内铺上粗石子,占盆深2/5左右,粗石培养土,厚3-5厘米,然后放入兰草。上盆时注意根部要自展,不能卷曲。种植名种兰草时一定要将老草靠边,新草放在中心,这样再发新草就有余地。种植时,左手握持兰草,右手加泥(要防止泥土贯入叶心),再将兰株稍稍提起,使根自然舒展。然后边加土边摇盆,使土与根紧密接触。再用手将茎部四周的泥土按紧,最后使盆面略显馒头状(即中间四周略低)。上面铺覆一层青苔或细石子,这样盆土不易板结并可减少水分蒸发。上完盆,立即浇水。第一次浇水水量要充足。最后将兰盆放置阴处。一个月内不宜直接晒太阳,并控制浇水,不宜太湿,以后放置地点宣选择在半阴半阳、通风透气,早上照到太阳的地方。
  浇水
  浇水在兰花生长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则盆兰生长不良,兰花需八分干、二分湿。浇水应本着“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的原则。浇水必须浇透,不可浇半截水。浇水次数可视盆兰的植料而定。如火山石、红砖粒、浮水石等硬质疏水植料,每天可供水1次;塘泥、腐殖土等吸水性强的植料,则可两三天供水1次。浇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  行,切忌在中午浇水和当头倾注。应以清洁无污染、微酸性水(pH值5.5-6.5)为好。兰花烂根,叶面出现黑点,叶芽腐烂等病态,多与供水不当有关。
  花卉植物栽种后,第一次浇水被称为“定根水”。定根水必须浇足浇透。一般上盆后要连续浇水两次,第一次浇水,见水从盆底孔流出后,再重浇一次。选择适宜的浇水方法。通常采用喷浇法,既能增加空气湿度,又能冲洗叶面灰尘。但对于叶片有绒毛或正在开花的花卉,不宜喷浇,而应将整个花盆放在水盆里,做到水不淹盆口,利用盆底孔渗水,使盆土湿润。注意水温。如果水温与土壤温度相差较大(超过6℃),冬季先将水放置在室内一段时间,或稍加温水,使水温升到15℃左右再浇花;夏季应避免在烈日暴晒下和中午高温时浇水。浇水时间。在春、秋、冬三季,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以后是浇花的最适宜时间。
  施肥
  农家肥是很好的有机肥,但一定要堆放腐熟一年以上才能施用。可用这种肥液对水10-20倍浇施,尽量施在盆沿处,不接触根部,不沾兰叶。施用化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平衡,并严格控制浓度,叶艺苗要控制叶绿素的合成,不宜施氮肥,也不可施含锰、镁的肥料(如钙镁磷肥等),因为锰、镁元素能加速叶绿素的合成对花艺兰,如果培育大瓣型花,可适量增施氮肥。
  以叶面喷肥为主,叶面喷肥既可通过兰叶吸收补充兰株的营养,又不会使肥接触根部引起肥害,对兰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施肥方式。只要在生长发育期,坚持10天左右进行一次叶面喷肥,完全可以养好兰花,不需要往盆里施肥。可用1∶1000的磷酸二氢钾和1∶1000的硼肥,也可用芦荟液。因为芦荟中含有大量的多糖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并含有二十多种矿物质,可满足兰花所需要的养分,且芦荟里含有遥芦荟酊几乎可杀死所有的病菌和病毒,施用后无需再施农药防病。
  施肥要勤施薄施,少吃多餐:兰花在发育生长期需要的肥料不多,对生长旺盛的健壮兰株,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以天然有机物为主。天然有机肥营养元素比较全面,不必再施其他肥料,且性情平和,对植物没有副作用,而化肥容易使基质板结,且化肥大多为酸性,长期施用,会造成基质过酸,引起病害。
  7病虫防治
  白绢病
  多发生于霉雨季节。初发病时、叶基布满白色茵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严重的病株要烧毁。
  炭疽病
  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撅,而以建兰感染尤多。病斑先从叶尖向根茎处延伸,初为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许多干黑点,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积极改菩环境条件外,在发病期内,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3-5次。[3]
  介壳虫
  俗称“兰虱”。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可于孵化期内用1%氧化乐果或1500倍50%马拉硫磺喷治。如盆数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约丶书丶亚 2024-04-20
小白芨种植技术:
 繁殖采用块茎繁殖。选种与种栽贮藏:在  9  -10  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南方宜随挖随栽;北方,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贮藏方法:白芨块茎挖回后置通风干燥处晾数日。然后,将  1  份种茎与  2-3  倍的清洁稍干的细河砂混合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屋内一角。少数种茎可与细砂混合后装入木箱内贮藏。箱顶不要加盖,并注意经常检查,发现霉变及时处理。  
 1.  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  20  厘米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  1500-2000  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种前,再浅耕  1  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  1.3  米的高畦栽种。  
 2.  栽种长江以南地区多于  9-10  月秋栽;  西北地区宜于  3-4  月春栽。秋栽,选当年生,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  1-2  个。  然后,  按行距  33  厘米,株距  23-25  厘米,挖深  10-13  厘米的穴,搂平穴底,每穴栽入种茎  3  块。栽时,将芽嘴向处,  呈三角形错开,平摆于穴底。栽后,覆细肥土或火土灰。
小白芨种植技术:
 繁殖采用块茎繁殖。选种与种栽贮藏:在  9  -10  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南方宜随挖随栽;北方,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贮藏方法:白芨块茎挖回后置通风干燥处晾数日。然后,将  1  份种茎与  2-3  倍的清洁稍干的细河砂混合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屋内一角。少数种茎可与细砂混合后装入木箱内贮藏。箱顶不要加盖,并注意经常检查,发现霉变及时处理。  
 1.  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  20  厘米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  1500-2000  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种前,再浅耕  1  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  1.3  米的高畦栽种。  
 2.  栽种长江以南地区多于  9-10  月秋栽;  西北地区宜于  3-4  月春栽。秋栽,选当年生,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  1-2  个。  然后,  按行距  33  厘米,株距  23-25  厘米,挖深  10-13  厘米的穴,搂平穴底,每穴栽入种茎  3  块。栽时,将芽嘴向处,  呈三角形错开,平摆于穴底。栽后,覆细肥土或火土灰。
小禾小影 2024-04-18
白芨不仅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外形美观,花色艳丽,也是很好的观赏植物。花色有红白蓝黄粉等多个色系,可栽培与室内或庭院,都是很好的装饰植物。白芨的花序呈轴状,少数为Z字状。白芨种植技术讲究的是施肥和松土,白芨喜肥,块根肥大,若不注意保持根部透气良好很容易引起烂根。
白芨的块根常被磨为粉状作为生药,生药呈淡黄色,遇碘变蓝。白芨种植技术并不难,于是不少家庭选择种植,一来气外表美观,再者其根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夏秋两季采挖块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沸水煮至物白心,去除外皮后晾干,可切片或者磨粉使用。
白芨种植技术中繁殖技术稍有难度,因其块根粗大,常使用分株繁殖,分株时间多在春季新叶萌发前和秋冬地上部枯萎后。分株繁殖步骤为,先将植株掘起,挖出根部根据根部将假鳞茎分割,然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到5株假鳞茎,注意每株必须带顶芽。白芨种子细小适合播种繁殖。
白芨不仅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外形美观,花色艳丽,也是很好的观赏植物。花色有红白蓝黄粉等多个色系,可栽培与室内或庭院,都是很好的装饰植物。白芨的花序呈轴状,少数为Z字状。白芨种植技术讲究的是施肥和松土,白芨喜肥,块根肥大,若不注意保持根部透气良好很容易引起烂根。
白芨的块根常被磨为粉状作为生药,生药呈淡黄色,遇碘变蓝。白芨种植技术并不难,于是不少家庭选择种植,一来气外表美观,再者其根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夏秋两季采挖块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沸水煮至物白心,去除外皮后晾干,可切片或者磨粉使用。
白芨种植技术中繁殖技术稍有难度,因其块根粗大,常使用分株繁殖,分株时间多在春季新叶萌发前和秋冬地上部枯萎后。分株繁殖步骤为,先将植株掘起,挖出根部根据根部将假鳞茎分割,然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到5株假鳞茎,注意每株必须带顶芽。白芨种子细小适合播种繁殖。
水瓶座小小猪 2024-04-0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688389778137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