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叶功效有哪些

2024-06-04 14:57:56 (14分钟前 更新) 440 5965

最新回答

植物蜀葵
  
基本信息
名称:
拉丁语学名:Althaea  rosea
英名:  Hollyhock
别名:  一丈红、熟季花、戎葵、吴葵、卫足葵、胡葵
科属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锦葵目  Malvales
科:  锦葵科  Malvaceae
属:  蜀葵属  Althaea 
种:  蜀葵  A.  rosea
产地:  原产中国,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华南地区均有
山西省朔州市市花,当地人称“大花”。
品种:主要是Althaea  chinensis  Wall.,  Althaea  ficifolia  Cav.,  Althaea  rosea  Cav  
形态特征
Bkn53.jpg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而高。叶互生,心脏形。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生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原产中国四川,现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均有。耐寒,喜阳,耐半阴,忌涝。蜀葵植株高可达2米至3米,茎直立挺拔,丛生,不分枝,全体被星状毛和刚毛。叶片近圆心形或长圆形,长6厘米至18厘米,宽5厘米至20厘米,基生叶片较大,叶片粗糙,两面均被星状毛,叶柄长5厘米至15厘米。
花单生或近簇生于叶腋,有时成总状花序排列,花径6厘米至12厘米,花色艳丽,有粉红、红、紫、墨紫、白、黄、水红、乳黄、复色等,单瓣或重瓣。果实为蒴果,种子扁圆形。蜀葵喜光,不耐阴,地下部耐寒,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花期5月至9月。根系发达,茎直立挺拔,下部木质化,高可达3米,全株被毛。叶互生,叶片粗糙而皱,圆心脏形,3~7个浅裂,边缘有不整齐的钝齿,具长柄,一般长6~25厘米。托叶2~3枚,离生。
花单生于叶腋。小苞片6~9枚,阔披针形,基部联合,附着于萼筒外。萼片5,卵状披针形。花冠直径6~13厘米,有紫、紫红、粉红、淡红、紫黑、黄、白等色,还有边缘不同色的复色种。花瓣5枚或更多,倒卵形,边缘波状而皱或齿裂,单瓣、半重瓣至重瓣。雄蕊多数,花药联合成筒状并包围花柱,花柱线形,突出于雄蕊之上。果实扁圆形,种子肾形,背部边缘竖起如鸡冠状,侧面有斜纹,种子千粒重9.2克左右。  
习性特征
蜀葵喜阳光充足,耐半阴,但忌涝。耐盐碱能力强,在含盐0.6%的土壤中仍能生长。耐寒冷,在华北地区可以安全露地越冬。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用途作用
Bkn54.jpg
蜀葵花,也叫、麻秆花、熟季花、棋盘花。植株可达3米,故有一丈红之名。它的花朵大,花期长。花有单瓣重瓣之分,颜色有紫、红、白、黄等色。
蜀葵属锦葵科,多年生大草本花卉。一年栽植可连年开花,是院落、路侧、场地布置花境的好种源。可组成繁华似锦的绿篱、花墙,美化园林环境。
蜀葵的根、茎、叶、花、种子是药材,清热解毒,内服治便秘、解河豚毒、利尿、治痢疾。外用治疮疡、烫伤等症。它的花儿,是食品的着色剂。
蜀葵根含糖、醇类物质。花含花青素、红色素、葡萄糖、蜀葵贰。种子含脂肪油,油中不饱和游离醉34.88%。茎秆可做编织纤维材料。  
种植方法
1.蜀葵繁殖方法:
Bkn57.jpg
蜀葵通常采用播种繁殖,也可进行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扦插多用于优良品种的繁殖。
春播、秋播均可。依蜀葵种子多少,可播于露地苗床,再育苗移栽,也可露地直播,不再移栽。南方常采用秋播,通常宜在9月份秋播于露地苗床,发芽整齐。而北方常以春播为主。蜀葵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正常情况下种子约7天就可以萌发。蜀葵种子的发芽力可保持4年,但播种苗2~3年后就出现生长衰退现象。露地直接播种,如果适当结合阴雨天移栽,既可间苗,又可一次种花多年受益。
蜀葵的分株在秋季进行,适时挖出多年生蜀葵的丛生根,用快刀切割成数小丛,使每小丛都有两三个芽,然后分栽定植即可。春季分株稍加强水分管理。
扦插花后至冬季均可进行。取蜀葵老干基部萌发的侧枝作为插穗,长约8cm,插干沙床或盆内均可。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并置于遮荫处直至生根。冬季前后应在床底铺设电加温线,以增加地温,可以加速新根的产生
2.蜀葵栽培管理:
Bkn58.jpg
蜀葵喜凉爽气候,忌炎热与霜冻,喜光,略耐阴;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蜀葵栽培管理较为简易,幼苗长出2至3片真叶时,应移植一次,加大株行距。移植后应适时浇水,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施追肥1至2次,追肥以磷、钾肥为好。播种苗经1次移栽后,可于11月定植。幼苗生长期,施2-3次液肥,以氮肥为主。同时经常松土、除草,以利于植株生长健壮。当蜀葵叶腋形成花芽后,追施1次磷、钾肥。为延长花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花后及时将地上部分剪掉,还可萌发新芽。盆栽时,应在早春上盆,保留独本开花。因蜀葵种子成熟后易散落,应及时采收。栽植3-4年后,植株易衰老.因此应及时更新。另外,蜀葵易杂交,为保持品种的纯度,不同品种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间隔。蜀葵易受卷叶虫、蚜虫、红蜘蛛等危害,老株及干旱天气易生锈病,应及时防治。  
蜀葵-病虫害防治
多年生老株蜀葵易发生蜀葵锈病,感病植株叶片变黄或枯死,叶背可见到棕褐色、粉末状的孢子堆。春季或夏季在植株上喷施波尔多液或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起到防治效果。发病初期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生长期间有红蜘蛛为害,发生严重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7000至9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2500至3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忌用敌敌畏杀灭螨类,敌敌畏对螨类有刺激增殖的作用。不要用菊脂类农药,它对螨类防治基本无效。
有时还有棉大卷叶螟危害蜀葵叶片,发生时可喷施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  
二.中药蜀葵
【别名】棋盘花、麻秆花、一丈红、蜀季花、斗篷花、饽饽花、光光花、熟季花、端午花
【来源】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L.)  Cavan.,以根、叶、花、种子入药。春秋采根,晒干切片;夏季采花,阴干;花前采叶;秋季采种子,晒干。
【性味归经】甘,凉。
【功能主治】
根: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道感染,小便赤痛,子宫颈炎,白带。
子:利尿通淋。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
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用于大小便不利,梅核气,并解河豚毒。
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
【用法用量】根:3~6钱;子、花均为1~2钱;外用适量,鲜花、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释名】戎葵、吴葵
【集解】  【集解】
【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
(花)咸、寒、无毒。
(子)甘、冷、无毒。
【主治】  1  、小便淋痛。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2  、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一天服三次。
3  、肠胃生癰(即内癰。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  。脓血排尽後,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4  、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
5  、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两,捣烂,加麝香半钱,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
6  、妇女带下(脐腹冷痛,面色萎黄)。用蜀葵花一两,阴干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红花,治白带用白花。
7  、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8  、癰肿不穿头。用蜀葵子为末,水调敷患处,即穿。
【修治】
【发明】
【正讹】黄蜀葵瑟蜀葵不同种,但气味与功用则与蜀葵相同。  治淋疾,催生,医恶疮,消痈肿,涂汤火伤。
植物蜀葵
  
基本信息
名称:
拉丁语学名:Althaea  rosea
英名:  Hollyhock
别名:  一丈红、熟季花、戎葵、吴葵、卫足葵、胡葵
科属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锦葵目  Malvales
科:  锦葵科  Malvaceae
属:  蜀葵属  Althaea 
种:  蜀葵  A.  rosea
产地:  原产中国,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华南地区均有
山西省朔州市市花,当地人称“大花”。
品种:主要是Althaea  chinensis  Wall.,  Althaea  ficifolia  Cav.,  Althaea  rosea  Cav  
形态特征
Bkn53.jpg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而高。叶互生,心脏形。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生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原产中国四川,现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均有。耐寒,喜阳,耐半阴,忌涝。蜀葵植株高可达2米至3米,茎直立挺拔,丛生,不分枝,全体被星状毛和刚毛。叶片近圆心形或长圆形,长6厘米至18厘米,宽5厘米至20厘米,基生叶片较大,叶片粗糙,两面均被星状毛,叶柄长5厘米至15厘米。
花单生或近簇生于叶腋,有时成总状花序排列,花径6厘米至12厘米,花色艳丽,有粉红、红、紫、墨紫、白、黄、水红、乳黄、复色等,单瓣或重瓣。果实为蒴果,种子扁圆形。蜀葵喜光,不耐阴,地下部耐寒,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花期5月至9月。根系发达,茎直立挺拔,下部木质化,高可达3米,全株被毛。叶互生,叶片粗糙而皱,圆心脏形,3~7个浅裂,边缘有不整齐的钝齿,具长柄,一般长6~25厘米。托叶2~3枚,离生。
花单生于叶腋。小苞片6~9枚,阔披针形,基部联合,附着于萼筒外。萼片5,卵状披针形。花冠直径6~13厘米,有紫、紫红、粉红、淡红、紫黑、黄、白等色,还有边缘不同色的复色种。花瓣5枚或更多,倒卵形,边缘波状而皱或齿裂,单瓣、半重瓣至重瓣。雄蕊多数,花药联合成筒状并包围花柱,花柱线形,突出于雄蕊之上。果实扁圆形,种子肾形,背部边缘竖起如鸡冠状,侧面有斜纹,种子千粒重9.2克左右。  
习性特征
蜀葵喜阳光充足,耐半阴,但忌涝。耐盐碱能力强,在含盐0.6%的土壤中仍能生长。耐寒冷,在华北地区可以安全露地越冬。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用途作用
Bkn54.jpg
蜀葵花,也叫、麻秆花、熟季花、棋盘花。植株可达3米,故有一丈红之名。它的花朵大,花期长。花有单瓣重瓣之分,颜色有紫、红、白、黄等色。
蜀葵属锦葵科,多年生大草本花卉。一年栽植可连年开花,是院落、路侧、场地布置花境的好种源。可组成繁华似锦的绿篱、花墙,美化园林环境。
蜀葵的根、茎、叶、花、种子是药材,清热解毒,内服治便秘、解河豚毒、利尿、治痢疾。外用治疮疡、烫伤等症。它的花儿,是食品的着色剂。
蜀葵根含糖、醇类物质。花含花青素、红色素、葡萄糖、蜀葵贰。种子含脂肪油,油中不饱和游离醉34.88%。茎秆可做编织纤维材料。  
种植方法
1.蜀葵繁殖方法:
Bkn57.jpg
蜀葵通常采用播种繁殖,也可进行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扦插多用于优良品种的繁殖。
春播、秋播均可。依蜀葵种子多少,可播于露地苗床,再育苗移栽,也可露地直播,不再移栽。南方常采用秋播,通常宜在9月份秋播于露地苗床,发芽整齐。而北方常以春播为主。蜀葵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正常情况下种子约7天就可以萌发。蜀葵种子的发芽力可保持4年,但播种苗2~3年后就出现生长衰退现象。露地直接播种,如果适当结合阴雨天移栽,既可间苗,又可一次种花多年受益。
蜀葵的分株在秋季进行,适时挖出多年生蜀葵的丛生根,用快刀切割成数小丛,使每小丛都有两三个芽,然后分栽定植即可。春季分株稍加强水分管理。
扦插花后至冬季均可进行。取蜀葵老干基部萌发的侧枝作为插穗,长约8cm,插干沙床或盆内均可。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并置于遮荫处直至生根。冬季前后应在床底铺设电加温线,以增加地温,可以加速新根的产生
2.蜀葵栽培管理:
Bkn58.jpg
蜀葵喜凉爽气候,忌炎热与霜冻,喜光,略耐阴;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蜀葵栽培管理较为简易,幼苗长出2至3片真叶时,应移植一次,加大株行距。移植后应适时浇水,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施追肥1至2次,追肥以磷、钾肥为好。播种苗经1次移栽后,可于11月定植。幼苗生长期,施2-3次液肥,以氮肥为主。同时经常松土、除草,以利于植株生长健壮。当蜀葵叶腋形成花芽后,追施1次磷、钾肥。为延长花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花后及时将地上部分剪掉,还可萌发新芽。盆栽时,应在早春上盆,保留独本开花。因蜀葵种子成熟后易散落,应及时采收。栽植3-4年后,植株易衰老.因此应及时更新。另外,蜀葵易杂交,为保持品种的纯度,不同品种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间隔。蜀葵易受卷叶虫、蚜虫、红蜘蛛等危害,老株及干旱天气易生锈病,应及时防治。  
蜀葵-病虫害防治
多年生老株蜀葵易发生蜀葵锈病,感病植株叶片变黄或枯死,叶背可见到棕褐色、粉末状的孢子堆。春季或夏季在植株上喷施波尔多液或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起到防治效果。发病初期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生长期间有红蜘蛛为害,发生严重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7000至9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2500至3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忌用敌敌畏杀灭螨类,敌敌畏对螨类有刺激增殖的作用。不要用菊脂类农药,它对螨类防治基本无效。
有时还有棉大卷叶螟危害蜀葵叶片,发生时可喷施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  
二.中药蜀葵
【别名】棋盘花、麻秆花、一丈红、蜀季花、斗篷花、饽饽花、光光花、熟季花、端午花
【来源】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L.)  Cavan.,以根、叶、花、种子入药。春秋采根,晒干切片;夏季采花,阴干;花前采叶;秋季采种子,晒干。
【性味归经】甘,凉。
【功能主治】
根: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道感染,小便赤痛,子宫颈炎,白带。
子:利尿通淋。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
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用于大小便不利,梅核气,并解河豚毒。
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
【用法用量】根:3~6钱;子、花均为1~2钱;外用适量,鲜花、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释名】戎葵、吴葵
【集解】  【集解】
【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
(花)咸、寒、无毒。
(子)甘、冷、无毒。
【主治】  1  、小便淋痛。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2  、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一天服三次。
3  、肠胃生癰(即内癰。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  。脓血排尽後,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4  、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
5  、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两,捣烂,加麝香半钱,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
6  、妇女带下(脐腹冷痛,面色萎黄)。用蜀葵花一两,阴干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红花,治白带用白花。
7  、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8  、癰肿不穿头。用蜀葵子为末,水调敷患处,即穿。
【修治】
【发明】
【正讹】黄蜀葵瑟蜀葵不同种,但气味与功用则与蜀葵相同。  治淋疾,催生,医恶疮,消痈肿,涂汤火伤。
晴天小珠717 2024-06-04
①治风湿麻木:  龙骨七、大风藤各一两。煨水服。②治跌打损伤:  龙骨七二两。泡酒一斤,每服五钱至一两。③治积食饱胀,消化不良:  龙骨七一钱。研末,开水吞服,每日二次。(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清热解毒;接骨生肌
①治风湿麻木:  龙骨七、大风藤各一两。煨水服。②治跌打损伤:  龙骨七二两。泡酒一斤,每服五钱至一两。③治积食饱胀,消化不良:  龙骨七一钱。研末,开水吞服,每日二次。(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清热解毒;接骨生肌
黄某某007luffy 2024-05-31
清热解毒,内服治便秘、解河豚毒、利尿、治痢疾。外用治疮疡、烫伤等症。它的花儿,是食品的着色剂。
清热解毒,内服治便秘、解河豚毒、利尿、治痢疾。外用治疮疡、烫伤等症。它的花儿,是食品的着色剂。
多肉小西瓜 2024-05-21
凤二便不通,和血润燥,通利二便,治痢疾,吐血,血崩,带下,疟疾,小儿风疹
凤二便不通,和血润燥,通利二便,治痢疾,吐血,血崩,带下,疟疾,小儿风疹
rinpan2013 2024-05-13
功效:清热解毒;接骨生肌
主治:热毒疮痈;尿路感染;骨折;烫火伤;外伤出血
功效:清热解毒;接骨生肌
主治:热毒疮痈;尿路感染;骨折;烫火伤;外伤出血
越狱找食吃 2024-05-02
【功用主治-蜀葵叶薯蓣的功效】燥湿理脾,强筋壮骨。
【功用主治-蜀葵叶薯蓣的功效】燥湿理脾,强筋壮骨。
Candy00321 2024-04-20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主治
疏风祛湿;健脾消食;活血消种。主感冒头痛;风湿痹证;食积饱胀;消化不良;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
附方
①治风湿麻木:  龙骨七、大风藤各一两。煨水服。②治跌打损伤:  龙骨七二两。泡酒一斤,每服五钱至一两。③治积食饱胀,消化不良:  龙骨七一钱。研末,开水吞服,每日二次。(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主治
疏风祛湿;健脾消食;活血消种。主感冒头痛;风湿痹证;食积饱胀;消化不良;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
附方
①治风湿麻木:  龙骨七、大风藤各一两。煨水服。②治跌打损伤:  龙骨七二两。泡酒一斤,每服五钱至一两。③治积食饱胀,消化不良:  龙骨七一钱。研末,开水吞服,每日二次。(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Hello糖咖啡 2024-04-18
蜀葵的根、茎、叶、花、种子是药材,清热解毒,内服治便秘、解河豚毒、利尿、治痢疾。外用治疮疡、烫伤等症。
蜀葵的根、茎、叶、花、种子是药材,清热解毒,内服治便秘、解河豚毒、利尿、治痢疾。外用治疮疡、烫伤等症。
臭臭的猪宝贝 2024-04-13
根: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道感染,小便赤痛,子宫颈炎,白带。[7]  
子:利尿通淋。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7]  
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用于大小便不利,梅核气,并解河豚毒。[7]  
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
根: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道感染,小便赤痛,子宫颈炎,白带。[7]  
子:利尿通淋。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7]  
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用于大小便不利,梅核气,并解河豚毒。[7]  
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
嘟嘟198887 2024-03-29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630740165710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