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草有什么功效作用

2024-06-12 06:29:05 (23分钟前 更新) 258 5752

最新回答

祛风、消肿。治头风,痈肿,皮肤麻痹,瘰疬,乳痈,喉痹,疝瘕,癣疥,秃疮,风虫牙痛。
祛风、消肿。治头风,痈肿,皮肤麻痹,瘰疬,乳痈,喉痹,疝瘕,癣疥,秃疮,风虫牙痛。
兔兔兔酱丶 2024-06-12
莽草:果实多为八至十三瓣,顶端呈较尖的鸟喙状,向后弯曲;果皮较薄,味略苦;果柄较短,平直或微弯.祛风止痛;消肿散结;杀虫止痒
莽草:果实多为八至十三瓣,顶端呈较尖的鸟喙状,向后弯曲;果皮较薄,味略苦;果柄较短,平直或微弯.祛风止痛;消肿散结;杀虫止痒
美罗Tutu 2024-06-10
【莽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止痛;消肿散结;杀虫止痒。主头风;皮肤麻痹;痈肿;乳痈;瘰疬;喉痹;疝瘕;癣疥;秃疮;风虫牙痛;狐臭。治头风,痈肿,皮肤麻痹,瘰疬,乳痈,喉痹,疝瘕,癣疥,秃疮,风虫牙痛。  
①《本经》:主头风,痈肿,乳肿(一作乳痈),疝瘕,除结气,疥瘙。杀虫鱼。  
②《别录》:疗喉痹不通,乳难,头风痒,可用沐,勿近目。  
③《药性论》:能治风疽,疝气肿坠,凝血,治瘰疬,除湿风。不入汤服。主头疮白秃,杀虫。  
④《唐本草》:治难产。  
⑤《日华子本草》:治皮肤麻痹,并浓煎汤淋。风虫牙痛,喉痹,亦浓煎叶,含后净漱口。
【莽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止痛;消肿散结;杀虫止痒。主头风;皮肤麻痹;痈肿;乳痈;瘰疬;喉痹;疝瘕;癣疥;秃疮;风虫牙痛;狐臭。治头风,痈肿,皮肤麻痹,瘰疬,乳痈,喉痹,疝瘕,癣疥,秃疮,风虫牙痛。  
①《本经》:主头风,痈肿,乳肿(一作乳痈),疝瘕,除结气,疥瘙。杀虫鱼。  
②《别录》:疗喉痹不通,乳难,头风痒,可用沐,勿近目。  
③《药性论》:能治风疽,疝气肿坠,凝血,治瘰疬,除湿风。不入汤服。主头疮白秃,杀虫。  
④《唐本草》:治难产。  
⑤《日华子本草》:治皮肤麻痹,并浓煎汤淋。风虫牙痛,喉痹,亦浓煎叶,含后净漱口。
温暖三月5021 2024-05-27
莽草的药用价值
抗炎抑菌作用:曾有医学家用莽草的提取物对大鼠进行水肿和耳肿胀实验,证明了莽草具有极高的消炎杀菌价值。现在,很多消炎药品中就含有莽草的提取物。
神经调节作用:莽草提取物可以使交感神经得到兴奋,刺激神经中枢,从而调节人体神经活动,加入医药学家或学者,能够合理使用药剂,必能使莽草成为一种对人体无害的刺激性药品。
祛风止痛:莽草中含有麻醉神经的成分,用以制药,可以麻醉人的神经,缓解人体的疼痛;莽草性温凉,可以用作祛风,在中医学中,祛风的草药常有护肤美容的功效,可见,莽草还有护肤的功效。
莽草的药用价值
抗炎抑菌作用:曾有医学家用莽草的提取物对大鼠进行水肿和耳肿胀实验,证明了莽草具有极高的消炎杀菌价值。现在,很多消炎药品中就含有莽草的提取物。
神经调节作用:莽草提取物可以使交感神经得到兴奋,刺激神经中枢,从而调节人体神经活动,加入医药学家或学者,能够合理使用药剂,必能使莽草成为一种对人体无害的刺激性药品。
祛风止痛:莽草中含有麻醉神经的成分,用以制药,可以麻醉人的神经,缓解人体的疼痛;莽草性温凉,可以用作祛风,在中医学中,祛风的草药常有护肤美容的功效,可见,莽草还有护肤的功效。
淘气lulu 2024-05-18
【异名】石辣蓼(《广西中药志》),头花蓼、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四季红、火溜草(《文山中草药》),红花地丁、绣球草、惊风草、小铜草、小红草(《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蓼科植物头花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头花蓼
多年生草本。茎蔓延,先端斜升向上,表面红色,节处着生柔毛。叶互生,椭圆形,长2.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具缘毛,边缘及叶背往往带红色;叶柄带红色,长约1~3毫米,基部具耳,包茎;托叶鞘状,先端平整,被长柔毛。总状花序直立,近球形;花被淡红色,5深裂,裂片椭圆形,先端略钝,长约2毫米;雄蕊8,花丝白色,透明,腺体黄绿色,长圆形,位于花丝基部,花药淡蓝色;子房上位,绿黄色,表面光滑,花柱上部3裂,柱头球形。瘦果包于宿存的花技内,卵形,具3棱,光滑无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于岩石上。分布我国西南部。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辛,温。
①《广西中药志》:"味辛微涩,性温。"
②《广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平,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酸,凉。"
【功用主治】解毒,散瘀,利尿通淋。治痢疾,肾盂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痛,跌打损伤,疮疡湿疹。
①《广西中药志》:"祛风湿,散瘀止痛。治风湿,跌打。"
②《广西中草药》:"解毒消炎。治痢疾,皮肤溃疡,无名肿毒。"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利尿,通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熬膏涂。
【宜忌】《广西中药志》:"孕妇及实热者忌用。"
【选方】①治风湿痛:石莽草煎水蒸洗。(《广西中药志》)
②治痢疾:石莽草二两,水煎,日分二次服。
③治血尿、膀胱炎:鲜太阳草一两,水煎服。若血止仍尿痛则加背蛇粉一分五厘,水煎服。
④治疮疡、麻风溃烂:石莽草一斤,九里明五两,爬山虎五两,桉树叶五两。水煎成膏,加梅片二钱搅匀。涂患处,每日一次。(《广西中草药》)
⑤治肾盂肾炎,尿道结石,跌打损伤:头花蓼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⑥治跌打瘀肿:石莽草打烂,酒炒外敷。(《广西中药志》)
⑦治尿布疹、黄水疮:鲜太阳草煎水,洗患处。
⑧治烂疮:石莽草、爬山虎、九里明各适量,水煎,洗患处。
【异名】石辣蓼(《广西中药志》),头花蓼、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四季红、火溜草(《文山中草药》),红花地丁、绣球草、惊风草、小铜草、小红草(《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蓼科植物头花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头花蓼
多年生草本。茎蔓延,先端斜升向上,表面红色,节处着生柔毛。叶互生,椭圆形,长2.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具缘毛,边缘及叶背往往带红色;叶柄带红色,长约1~3毫米,基部具耳,包茎;托叶鞘状,先端平整,被长柔毛。总状花序直立,近球形;花被淡红色,5深裂,裂片椭圆形,先端略钝,长约2毫米;雄蕊8,花丝白色,透明,腺体黄绿色,长圆形,位于花丝基部,花药淡蓝色;子房上位,绿黄色,表面光滑,花柱上部3裂,柱头球形。瘦果包于宿存的花技内,卵形,具3棱,光滑无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于岩石上。分布我国西南部。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辛,温。
①《广西中药志》:"味辛微涩,性温。"
②《广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平,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酸,凉。"
【功用主治】解毒,散瘀,利尿通淋。治痢疾,肾盂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痛,跌打损伤,疮疡湿疹。
①《广西中药志》:"祛风湿,散瘀止痛。治风湿,跌打。"
②《广西中草药》:"解毒消炎。治痢疾,皮肤溃疡,无名肿毒。"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利尿,通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熬膏涂。
【宜忌】《广西中药志》:"孕妇及实热者忌用。"
【选方】①治风湿痛:石莽草煎水蒸洗。(《广西中药志》)
②治痢疾:石莽草二两,水煎,日分二次服。
③治血尿、膀胱炎:鲜太阳草一两,水煎服。若血止仍尿痛则加背蛇粉一分五厘,水煎服。
④治疮疡、麻风溃烂:石莽草一斤,九里明五两,爬山虎五两,桉树叶五两。水煎成膏,加梅片二钱搅匀。涂患处,每日一次。(《广西中草药》)
⑤治肾盂肾炎,尿道结石,跌打损伤:头花蓼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⑥治跌打瘀肿:石莽草打烂,酒炒外敷。(《广西中药志》)
⑦治尿布疹、黄水疮:鲜太阳草煎水,洗患处。
⑧治烂疮:石莽草、爬山虎、九里明各适量,水煎,洗患处。
妹喜儿lady 2024-05-04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5806508064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