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视机当显示器有什么要注意的

2024-05-30 18:44:44 (19分钟前 更新) 105 1146

最新回答

如果电视机和电脑都有HDMI接口,建议直接使用HDMI线进行连接即可;方法如下:
1、准备一条HDMI线,一头插入电视机的HDMI输入接口,一头插电脑的HDMI输出接口;
2、启动电视机和电脑,将电视机的信号源切换为HDMI模式,即可显示出电脑的画面,表明电视机和电脑已经成功连接;
3、接下来就可以把电视机当做电脑的显示屏使用了,可以在电脑上播放视频文件进行测试,视频的画面和声音都可以通过HDMI线传输到电视机上播放出来。
如果电视机和电脑都有HDMI接口,建议直接使用HDMI线进行连接即可;方法如下:
1、准备一条HDMI线,一头插入电视机的HDMI输入接口,一头插电脑的HDMI输出接口;
2、启动电视机和电脑,将电视机的信号源切换为HDMI模式,即可显示出电脑的画面,表明电视机和电脑已经成功连接;
3、接下来就可以把电视机当做电脑的显示屏使用了,可以在电脑上播放视频文件进行测试,视频的画面和声音都可以通过HDMI线传输到电视机上播放出来。
莎拉爱吃沙拉 2024-05-30
没什么要注意的,相对于普通显示器,电视一般的亮度高,因为要给多个人在远距离观看。  其它现在都是液晶一样了。
没什么要注意的,相对于普通显示器,电视一般的亮度高,因为要给多个人在远距离观看。  其它现在都是液晶一样了。
幽香雨草 2024-05-16
答案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如果用户纯粹只是为了电脑输出信号到电视上看视频、玩游戏或者偶尔用用,那完全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如果要用液晶电视完全取代显示器的角色,日常应用全靠它的话,那么,明显是不可以的。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决定的。
  液晶电视面板亮度大,近距离使用对眼睛损伤大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液晶显示器的最高亮度基本为200cd/m2-350cd/m2,而通过显示器的调节,亮度能够达到更低,甚至100cd/m2以下。这样的亮度和亮度的调节能力,能够方便用户在较近的距离的情况下,对眼睛的刺激最小。而液晶电视的亮度的标准范围一般在350cd/m2-600cd/m2之间,有些甚至能够达到700cd/m2,即使通过调节,最低亮度也比较高,用户在这样的亮度环境下,以显示器的使用距离绝对会头晕眼花,对眼睛造成很大的损伤。
 点距和PPI差距很大,液晶电视画面显示十分粗糙
  就拿32寸液晶电视而言,目前采用的最高的分辨率一般为1080P,通过计算不难得出,它的PPI仅仅为69,点距比较大,通过肉眼,就能够非常清楚的看到颗粒感。与之相对比的是,现在液晶显示器的PPI基本都在90以上,虽然颗粒感也比较的明显,但是,比液晶电视要优秀太多。
总之,用液晶电视看画面,特别是文字,非常粗糙,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对于目前普遍追求高PPI,追求视网膜屏幕的今天,液晶电视就更无法满足要求了。
  色彩偏差极大,还原极度不准
  对于显示器而言,在色彩上我们追求的是色彩丰富,还原准确,特别是是色彩还原的准确度,显得非常的重要。而如果用液晶电视充当显示器,则会出现颜色非常鲜艳,严重偏色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两者之间的伽马标准不一样。
目前市面上的显示器的标准伽马值基本为2.2左右,电脑的输出也基本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信号输出的。但是,液晶电视由于使用环境和人们的体验需求不一样,所以,这个标准也不一样,现在基本为2.4左右。由于电脑输出信号和电视的伽马值不一样,所以,在用液晶电视充当显示器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兼容性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偏色非常的严重。
  灰阶标准不一样,造成画面损失
  在通过液晶电视显示PC画面的时候,肯定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那就是画面感觉流逝了很多,看起来不是那么的真实。这不仅仅是偏色的问题,而是一些色彩细节根本就无法显示出来。这和PC主机输出的灰阶标准和液晶电视显示的灰阶限制范围是有关系的。
对于PC主机而言,它能够输出0-255级的灰阶,,液晶显示器基本上是能够完整的显示这些灰阶层次的。但是,液晶电视却不行,它的灰阶范围是16-236。也就是说,在0-16和236-255之家的色彩层级会损失掉,通过液晶电视无法显示出来,从而造成画面的损失,还原准确度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液晶电视对于静态画面支持不完美
  对于电视而言,一般所面对的画面都是动态画面,而电视厂商,也为了加强电视在动态画面上的表现,不遗余力,如降低响应时间,采用倍速驱动技术等。而液晶显示器却正好相反,虽然动态上的表现力同样重要,但是,相对而言,静态画面的显示稳定性更为重要。在静态画面下,液晶电视显示会比较不稳定,看上去会有抖动闪烁的感觉,对于眼睛的刺激比较大。
所以,从总体来看,用液晶电视充当家庭影院观看电影或者游戏显示屏幕是可以的,但是用其充当显示器,观看文本或者网页,甚至是处理图片,就不行了。液晶电视在PC使用环境下,对于眼睛的损伤和显示画面的损失上面是巨大的,而且,由于标准不一样,色彩还原也不准,对于显示器而言,基本没有什么替代性。
答案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如果用户纯粹只是为了电脑输出信号到电视上看视频、玩游戏或者偶尔用用,那完全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如果要用液晶电视完全取代显示器的角色,日常应用全靠它的话,那么,明显是不可以的。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决定的。
  液晶电视面板亮度大,近距离使用对眼睛损伤大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液晶显示器的最高亮度基本为200cd/m2-350cd/m2,而通过显示器的调节,亮度能够达到更低,甚至100cd/m2以下。这样的亮度和亮度的调节能力,能够方便用户在较近的距离的情况下,对眼睛的刺激最小。而液晶电视的亮度的标准范围一般在350cd/m2-600cd/m2之间,有些甚至能够达到700cd/m2,即使通过调节,最低亮度也比较高,用户在这样的亮度环境下,以显示器的使用距离绝对会头晕眼花,对眼睛造成很大的损伤。
 点距和PPI差距很大,液晶电视画面显示十分粗糙
  就拿32寸液晶电视而言,目前采用的最高的分辨率一般为1080P,通过计算不难得出,它的PPI仅仅为69,点距比较大,通过肉眼,就能够非常清楚的看到颗粒感。与之相对比的是,现在液晶显示器的PPI基本都在90以上,虽然颗粒感也比较的明显,但是,比液晶电视要优秀太多。
总之,用液晶电视看画面,特别是文字,非常粗糙,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对于目前普遍追求高PPI,追求视网膜屏幕的今天,液晶电视就更无法满足要求了。
  色彩偏差极大,还原极度不准
  对于显示器而言,在色彩上我们追求的是色彩丰富,还原准确,特别是是色彩还原的准确度,显得非常的重要。而如果用液晶电视充当显示器,则会出现颜色非常鲜艳,严重偏色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两者之间的伽马标准不一样。
目前市面上的显示器的标准伽马值基本为2.2左右,电脑的输出也基本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信号输出的。但是,液晶电视由于使用环境和人们的体验需求不一样,所以,这个标准也不一样,现在基本为2.4左右。由于电脑输出信号和电视的伽马值不一样,所以,在用液晶电视充当显示器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兼容性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偏色非常的严重。
  灰阶标准不一样,造成画面损失
  在通过液晶电视显示PC画面的时候,肯定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那就是画面感觉流逝了很多,看起来不是那么的真实。这不仅仅是偏色的问题,而是一些色彩细节根本就无法显示出来。这和PC主机输出的灰阶标准和液晶电视显示的灰阶限制范围是有关系的。
对于PC主机而言,它能够输出0-255级的灰阶,,液晶显示器基本上是能够完整的显示这些灰阶层次的。但是,液晶电视却不行,它的灰阶范围是16-236。也就是说,在0-16和236-255之家的色彩层级会损失掉,通过液晶电视无法显示出来,从而造成画面的损失,还原准确度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液晶电视对于静态画面支持不完美
  对于电视而言,一般所面对的画面都是动态画面,而电视厂商,也为了加强电视在动态画面上的表现,不遗余力,如降低响应时间,采用倍速驱动技术等。而液晶显示器却正好相反,虽然动态上的表现力同样重要,但是,相对而言,静态画面的显示稳定性更为重要。在静态画面下,液晶电视显示会比较不稳定,看上去会有抖动闪烁的感觉,对于眼睛的刺激比较大。
所以,从总体来看,用液晶电视充当家庭影院观看电影或者游戏显示屏幕是可以的,但是用其充当显示器,观看文本或者网页,甚至是处理图片,就不行了。液晶电视在PC使用环境下,对于眼睛的损伤和显示画面的损失上面是巨大的,而且,由于标准不一样,色彩还原也不准,对于显示器而言,基本没有什么替代性。
小笼包不怕胖 2024-05-0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670559883117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