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fm收音机调节方法是什么

2024-05-31 02:41:12 (38分钟前 更新) 316 1256

最新回答

收音机电路板的调整
1、收音机电路板的调整的原理
在调试前必须确保收音机能接收到沙沙的电流声(或电台),若听不到电流声或电台,应先检查电路的焊接有无错误、元件有无损坏,直到能听到声音才可做以下的调整实验。
超外差收音机的调整有三种:
1、            调中频——即是调中频调谐回路
中放电路是决定收音电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关键所在,它的性能优劣决定了整机性能的好坏。调整中频变压器,使之谐振在AM/465kHz(或FM/10.7MHz)频率,这是中放电路调整的任务。
2、            调覆盖——即是调本振谐振回路
超外差收音机电路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与机壳刻度上的频率标志应一致,所以,要进行校准调整,也叫调覆盖。
在超外差收音机中,决定接收频率的是本机振荡频率与中频频率的差值,而不是输入回路的频率,因此,调覆盖实质是调本振频率和中频频率之差。因此调覆盖即调整本振回路,使它比收音机频率刻度盘的指示频率高AM/465kHz(或FM/10.7MHz)。在本振电路中,改变振荡线圈的电感值(即调节磁芯)可以较为明显地改变低频端的振荡频率(但对高频端也有影响)。改变振荡微调电容的电容量,可以明显地改变高频端的振荡频率。
3、            统调——即是调输入回路
统调又称为调整灵敏度,本振频率与中频频率确定了接收的外来信号频率,输入回路与外来信号的频率的谐振与否,决定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即选台功能),因此,调整输入回路使它与外来信号频率谐振,可以使收音机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调整输入回路的选择性也称为调补偿或调跟踪,但是在外差式收音电路中,调整输入谐振回路的选择性会影响灵敏度,因此,调整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主要是调整灵敏度,使整机各波段的调谐点一致。
调整时,低端调输入回路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高端调天线的微调电容。
2、收音机电路板的调整的实验
(1)、调幅部分的调整
①、中频放大电路的调整——调AM中周
用调幅高频信号发生器进行调整方法如下:
图2.7-6      中频变压器调整仪器连接示意图
Ø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A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2.7-6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Ø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或者将可调电容调到最大,即接收低频端),必要时可将振荡线圈初级或次级短路,使之停振。
Ø        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载波频率为465kHz,载波的输出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调幅信号接入IC的“l4”脚或通过圆环天线发射,由磁性天线接收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
Ø        用无感螺丝刀微微旋转中频变压器(黄色中周)的磁帽向上或向下调整,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幅度最大,若波形出现平顶,应减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同时再细调一次。在调整中频变压器时也可以用喇叭监听,当喇叭里能听到1000Hz的音频信号,且声音最大,音色纯正,此时可认为中频变压器调整到最佳状态。
提示      若中频放大器的谐振频率偏离465kHz较大时,示波器可能没有输出或幅度极小,这时可左右偏调输入调幅信号的频率,使示波器有输出,待找到谐振点后,再把调幅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逐步向465kHz靠拢,同时调整中频变压器,直到把频率调整在465kHz。
   在调整过程中,必须注意当整机输出信号逐步增大后,应尽可能减小输入信号电平。这是因为收音部分的自动增益控制是通过改变直流工作点来控制晶体管增益的,而直流工作点的变化又会引起晶体管极间电容的变化,从而引起回路谐振频率的偏离,因此必须把输入信号电平尽可能降低。  
②、调整接收范围(频率覆盖)——调AM的电感和电容
按国标规定中波段的接收频率范围规定为525~1605kHz,实际调整时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为515~1625kHz。我们将对515kHz的调整叫低端频率调整,对1625kHz的调整叫高端频率调整。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频率接收范围的方法是:
Ø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A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2.7-6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Ø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低端频率调整:
Ø        将可变电容器(调谐双联)旋到容量最大处,即机壳指针对准频率刻度的最低频端,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Ø        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515kHz,载波的输出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高频调幅信号接入收音机的AM磁性天线输入端(即IC的“l0”脚),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
Ø        用无感螺丝刀调整中波振荡线圈的磁芯(红色中周),如图2.7-7所示,以改变线圈的电感量,使示波器出现1000Hz波形,并使波形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高端频率调整:
Ø        将整机的可变电容器置容量最小处,这时机壳指针应对准频率刻度的最高频端。
Ø        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1625kHz,载波的输出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高频调幅信号接入收音机的AM磁性天线输入端(即IC的“l0”脚),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
Ø        调节并联在振荡线圈上的Cl-4b补偿电容器,如图7所示,使示波器的波形最大(或喇叭声音最响)。
这样接收电路的频率覆盖就达到515~1625kHz的要求了,但因为高低频端的谐振频率的调整相互牵制,所以必须反复调节多次,直到整机的接收频率范围符合要求为止。
图  7      调整频率接收范围
③、统调
中波段的统调点为630kHZ,1000kHz,1400kHz。
Ø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A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2.7-6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Ø        先统调低频率630kHz端。
Ø        由调幅高频信号发生器通过圆环天线送出频率为630kHz  ,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高频调幅信号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或接入收音机的AM磁性天线输入端,即IC的“l0”脚)。将接收机调谐到该630kHz频率上,然后调整磁性天线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如图2.7-8所示,使整机输出波型幅度最大(或听到的收音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Ø        接着统调高频端频率点,由调幅高频信号发生1400kHz的信号,将整机调谐到该频率上,然后用无感螺刀调节磁性天线回路的Cl—1b补偿电容,如图  8所示,使整机输出波形最大(或听到的收音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图  8  中波统调
提示  统调结果正确与否,我们可以用铜、铁棒来鉴别。当统调正确时,用铜铁棒的两头分别靠近磁性天线线圈后,整机输出都会下降(即收音机的声音变小)这种现象称为“铜降”和“铁降”,否则称为“铜升”和“铁升”。若“铁升”,则说明电感量不足,应增加电感量,将线圈往磁棒中心移动,若“铜升”,则反之。在高频端,若“铁升”应增加电容量:若“铜升”,则应减小电容量。按上述方法反复进行调整,直至高频端和低频端都完全统调好为止,在一般情况下,低频端和高频端统调好后,中频端1000kHz的失谐不会太大,至此,三点频率跟踪已完成。  
   要注意的是,在统调时输入的调幅信号不宜太大,否则不易调到峰点。另外磁棒线圈统调正确后应用蜡加以固封,以免松动,影响统调效果。
2、调频部分的调整
①、中频放大电路的调整
     与调幅收音电路相类似,调频收音电路的中频放大级也要进行调整。
用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的方法如下:
Ø        调整时,整机置F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9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Ø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Ø        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0.7MHz,电平为99dB,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的调频信号。对于分立元件组成的调谐器,10.7MHz信号经中频输入电路引出,用夹子夹在混频管的塑料壳上,由电路中的分布电容耦合到电路中去,对于集成电路组成的调谐器,10.7MHZ的中频调频信号可直接加到调频天线连接的信号输入端。
Ø        然后由小至大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的幅值,直至示波器里能在收音机的输出端看到lkHz的音频信号,此时用无感螺刀反复调整中周(粉红色),使输出为最大,而且波形不失真,同时,注意当整机输出信号增大时,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电平,再进行调整,最后将信号发生器的调制方式.由调频转向调幅,调制频率仍为1kHz,调制度为30%,调节粉红色中周,使输出最小,这样反复进行调整,使整机在接收10.7MHz中频调频信号时的输出最大,而在接收10.7MHz调幅信号时输出最小,即两点重合。在调整中频变压器时也可以用喇叭监听,当喇叭里能听到1000Hz的音频信号,且声音最大,音色纯正,此时可认为中频变压器调整到最佳状态。
图  9  用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中频放大级
②、调整调频段的接收范围(频率覆盖)——调FM的电感和电容
调频广播的接收范围规定为87~108MHZ,实际调整时一般为86.2—108.5MHz。这里介绍用信号发生器进行调整的方法:
Ø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FM收音位置,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调整前按图9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低端频率调整:
Ø        将可变电容器(调谐双联)旋到容量最大处,即机壳指针对准频率刻度的最低频端,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Ø        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30db(20uv)左右,频率为86.2MHz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Ø        在频率低频端调节L3振荡线圈,以改变线圈的电感量,使示波器出现1000Hz波形,并使波形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高端频率调整:
Ø      将可变电容器(调谐双联)旋到容量最小处,即机壳指针对准频率刻度的最高频端,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Ø      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30db(20uv)左右,频率为108.5MHz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Ø        在频率高端,调节C1-3b振荡回路的补偿电容。使示波器出现1000Hz波形,并使波形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Ø      由于高低频端的谐振频率的调整相互牵制较大,所以必须反复调节多次,直到整机的接收频率范围符合要求为止。
提示调频振荡线圈一般为空心线圈,欲减小线圈的电感量,可将线圈拨得疏松些,欲增加线圈的电感量,可将线圈拨得紧密些。                                              
这样接收电路的频率覆盖就达到87~108MHZ的要求了,但因为高低频端的谐振频率的调整相互牵制,所以必须反复调节多次,直到整机的接收频率范围符合要求为止。
图  10    用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调频段的接收频率范围
③、统调灵敏度——调节的天线线圈L2电感量和回路补偿电容Cl-2b的容量
调频波段的统调频率为89M、98M、106MHz,但一般统调低频端和高频端两点就可以了。
Ø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F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  10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Ø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Ø        先统调低频率89MHz  端。
Ø        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26db(20uv)左右,频率为89MHz  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Ø        调节的天线线圈L2电感量,使示波器显示输出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Ø        接着统调高频端频率点,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26db(20uv)左右,频率为106MHz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Ø        调节回路补偿电容Cl-2b的容量,使整机输出波形最大(或听到的收音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收音机电路板的调整
1、收音机电路板的调整的原理
在调试前必须确保收音机能接收到沙沙的电流声(或电台),若听不到电流声或电台,应先检查电路的焊接有无错误、元件有无损坏,直到能听到声音才可做以下的调整实验。
超外差收音机的调整有三种:
1、            调中频——即是调中频调谐回路
中放电路是决定收音电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关键所在,它的性能优劣决定了整机性能的好坏。调整中频变压器,使之谐振在AM/465kHz(或FM/10.7MHz)频率,这是中放电路调整的任务。
2、            调覆盖——即是调本振谐振回路
超外差收音机电路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与机壳刻度上的频率标志应一致,所以,要进行校准调整,也叫调覆盖。
在超外差收音机中,决定接收频率的是本机振荡频率与中频频率的差值,而不是输入回路的频率,因此,调覆盖实质是调本振频率和中频频率之差。因此调覆盖即调整本振回路,使它比收音机频率刻度盘的指示频率高AM/465kHz(或FM/10.7MHz)。在本振电路中,改变振荡线圈的电感值(即调节磁芯)可以较为明显地改变低频端的振荡频率(但对高频端也有影响)。改变振荡微调电容的电容量,可以明显地改变高频端的振荡频率。
3、            统调——即是调输入回路
统调又称为调整灵敏度,本振频率与中频频率确定了接收的外来信号频率,输入回路与外来信号的频率的谐振与否,决定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即选台功能),因此,调整输入回路使它与外来信号频率谐振,可以使收音机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调整输入回路的选择性也称为调补偿或调跟踪,但是在外差式收音电路中,调整输入谐振回路的选择性会影响灵敏度,因此,调整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主要是调整灵敏度,使整机各波段的调谐点一致。
调整时,低端调输入回路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高端调天线的微调电容。
2、收音机电路板的调整的实验
(1)、调幅部分的调整
①、中频放大电路的调整——调AM中周
用调幅高频信号发生器进行调整方法如下:
图2.7-6      中频变压器调整仪器连接示意图
Ø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A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2.7-6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Ø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或者将可调电容调到最大,即接收低频端),必要时可将振荡线圈初级或次级短路,使之停振。
Ø        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载波频率为465kHz,载波的输出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调幅信号接入IC的“l4”脚或通过圆环天线发射,由磁性天线接收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
Ø        用无感螺丝刀微微旋转中频变压器(黄色中周)的磁帽向上或向下调整,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幅度最大,若波形出现平顶,应减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同时再细调一次。在调整中频变压器时也可以用喇叭监听,当喇叭里能听到1000Hz的音频信号,且声音最大,音色纯正,此时可认为中频变压器调整到最佳状态。
提示      若中频放大器的谐振频率偏离465kHz较大时,示波器可能没有输出或幅度极小,这时可左右偏调输入调幅信号的频率,使示波器有输出,待找到谐振点后,再把调幅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逐步向465kHz靠拢,同时调整中频变压器,直到把频率调整在465kHz。
   在调整过程中,必须注意当整机输出信号逐步增大后,应尽可能减小输入信号电平。这是因为收音部分的自动增益控制是通过改变直流工作点来控制晶体管增益的,而直流工作点的变化又会引起晶体管极间电容的变化,从而引起回路谐振频率的偏离,因此必须把输入信号电平尽可能降低。  
②、调整接收范围(频率覆盖)——调AM的电感和电容
按国标规定中波段的接收频率范围规定为525~1605kHz,实际调整时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为515~1625kHz。我们将对515kHz的调整叫低端频率调整,对1625kHz的调整叫高端频率调整。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频率接收范围的方法是:
Ø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A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2.7-6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Ø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低端频率调整:
Ø        将可变电容器(调谐双联)旋到容量最大处,即机壳指针对准频率刻度的最低频端,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Ø        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515kHz,载波的输出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高频调幅信号接入收音机的AM磁性天线输入端(即IC的“l0”脚),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
Ø        用无感螺丝刀调整中波振荡线圈的磁芯(红色中周),如图2.7-7所示,以改变线圈的电感量,使示波器出现1000Hz波形,并使波形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高端频率调整:
Ø        将整机的可变电容器置容量最小处,这时机壳指针应对准频率刻度的最高频端。
Ø        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1625kHz,载波的输出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高频调幅信号接入收音机的AM磁性天线输入端(即IC的“l0”脚),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
Ø        调节并联在振荡线圈上的Cl-4b补偿电容器,如图7所示,使示波器的波形最大(或喇叭声音最响)。
这样接收电路的频率覆盖就达到515~1625kHz的要求了,但因为高低频端的谐振频率的调整相互牵制,所以必须反复调节多次,直到整机的接收频率范围符合要求为止。
图  7      调整频率接收范围
③、统调
中波段的统调点为630kHZ,1000kHz,1400kHz。
Ø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A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2.7-6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Ø        先统调低频率630kHz端。
Ø        由调幅高频信号发生器通过圆环天线送出频率为630kHz  ,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高频调幅信号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或接入收音机的AM磁性天线输入端,即IC的“l0”脚)。将接收机调谐到该630kHz频率上,然后调整磁性天线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如图2.7-8所示,使整机输出波型幅度最大(或听到的收音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Ø        接着统调高频端频率点,由调幅高频信号发生1400kHz的信号,将整机调谐到该频率上,然后用无感螺刀调节磁性天线回路的Cl—1b补偿电容,如图  8所示,使整机输出波形最大(或听到的收音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图  8  中波统调
提示  统调结果正确与否,我们可以用铜、铁棒来鉴别。当统调正确时,用铜铁棒的两头分别靠近磁性天线线圈后,整机输出都会下降(即收音机的声音变小)这种现象称为“铜降”和“铁降”,否则称为“铜升”和“铁升”。若“铁升”,则说明电感量不足,应增加电感量,将线圈往磁棒中心移动,若“铜升”,则反之。在高频端,若“铁升”应增加电容量:若“铜升”,则应减小电容量。按上述方法反复进行调整,直至高频端和低频端都完全统调好为止,在一般情况下,低频端和高频端统调好后,中频端1000kHz的失谐不会太大,至此,三点频率跟踪已完成。  
   要注意的是,在统调时输入的调幅信号不宜太大,否则不易调到峰点。另外磁棒线圈统调正确后应用蜡加以固封,以免松动,影响统调效果。
2、调频部分的调整
①、中频放大电路的调整
     与调幅收音电路相类似,调频收音电路的中频放大级也要进行调整。
用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的方法如下:
Ø        调整时,整机置F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9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Ø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Ø        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0.7MHz,电平为99dB,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的调频信号。对于分立元件组成的调谐器,10.7MHz信号经中频输入电路引出,用夹子夹在混频管的塑料壳上,由电路中的分布电容耦合到电路中去,对于集成电路组成的调谐器,10.7MHZ的中频调频信号可直接加到调频天线连接的信号输入端。
Ø        然后由小至大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的幅值,直至示波器里能在收音机的输出端看到lkHz的音频信号,此时用无感螺刀反复调整中周(粉红色),使输出为最大,而且波形不失真,同时,注意当整机输出信号增大时,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电平,再进行调整,最后将信号发生器的调制方式.由调频转向调幅,调制频率仍为1kHz,调制度为30%,调节粉红色中周,使输出最小,这样反复进行调整,使整机在接收10.7MHz中频调频信号时的输出最大,而在接收10.7MHz调幅信号时输出最小,即两点重合。在调整中频变压器时也可以用喇叭监听,当喇叭里能听到1000Hz的音频信号,且声音最大,音色纯正,此时可认为中频变压器调整到最佳状态。
图  9  用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中频放大级
②、调整调频段的接收范围(频率覆盖)——调FM的电感和电容
调频广播的接收范围规定为87~108MHZ,实际调整时一般为86.2—108.5MHz。这里介绍用信号发生器进行调整的方法:
Ø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FM收音位置,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调整前按图9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低端频率调整:
Ø        将可变电容器(调谐双联)旋到容量最大处,即机壳指针对准频率刻度的最低频端,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Ø        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30db(20uv)左右,频率为86.2MHz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Ø        在频率低频端调节L3振荡线圈,以改变线圈的电感量,使示波器出现1000Hz波形,并使波形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高端频率调整:
Ø      将可变电容器(调谐双联)旋到容量最小处,即机壳指针对准频率刻度的最高频端,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Ø      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30db(20uv)左右,频率为108.5MHz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Ø        在频率高端,调节C1-3b振荡回路的补偿电容。使示波器出现1000Hz波形,并使波形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Ø      由于高低频端的谐振频率的调整相互牵制较大,所以必须反复调节多次,直到整机的接收频率范围符合要求为止。
提示调频振荡线圈一般为空心线圈,欲减小线圈的电感量,可将线圈拨得疏松些,欲增加线圈的电感量,可将线圈拨得紧密些。                                              
这样接收电路的频率覆盖就达到87~108MHZ的要求了,但因为高低频端的谐振频率的调整相互牵制,所以必须反复调节多次,直到整机的接收频率范围符合要求为止。
图  10    用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调频段的接收频率范围
③、统调灵敏度——调节的天线线圈L2电感量和回路补偿电容Cl-2b的容量
调频波段的统调频率为89M、98M、106MHz,但一般统调低频端和高频端两点就可以了。
Ø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F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  10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Ø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Ø        先统调低频率89MHz  端。
Ø        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26db(20uv)左右,频率为89MHz  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Ø        调节的天线线圈L2电感量,使示波器显示输出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Ø        接着统调高频端频率点,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26db(20uv)左右,频率为106MHz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Ø        调节回路补偿电容Cl-2b的容量,使整机输出波形最大(或听到的收音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马秋云123 2024-05-31
1。  超外差式AM/FM  收音机与来复式/直放式的最大区别是采用了一个中频,这样可以便于进行增益控制2。  超外差式AM收音机内部电路一般分为混频级,中方级,AGC电路,检波,功放。不同的级别,整机指标不同,特别是对于短波段。3。  调中频不过是调3个中周而已,你找个收音机试试就明白了,没有做过就不能理解的1.AM和FM只是电磁波调制方式不同,其接收原理相同。都是信号电磁波和本振电磁波通过混频器后得到差频(即中频),然后对中频进行放大和检波,得到音频信号,再对音频信号放大,通过耳机或扬声器发声。超外差是指本振频率比信号频率高一个中频频率,反之如果本振频率比信号频率低一个中频,就叫超内差。
1。  超外差式AM/FM  收音机与来复式/直放式的最大区别是采用了一个中频,这样可以便于进行增益控制2。  超外差式AM收音机内部电路一般分为混频级,中方级,AGC电路,检波,功放。不同的级别,整机指标不同,特别是对于短波段。3。  调中频不过是调3个中周而已,你找个收音机试试就明白了,没有做过就不能理解的1.AM和FM只是电磁波调制方式不同,其接收原理相同。都是信号电磁波和本振电磁波通过混频器后得到差频(即中频),然后对中频进行放大和检波,得到音频信号,再对音频信号放大,通过耳机或扬声器发声。超外差是指本振频率比信号频率高一个中频频率,反之如果本振频率比信号频率低一个中频,就叫超内差。
小妖精87623 2024-05-16
fm收音机调节方法:
如果想多接受电台的话,那么提高频率是无用的。因为国家规定了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范围,所以没有电台超过这个范围发射,也就无法接受。
建议你不要调整收音机的频率,调整后会影响正常调频波段的收音性能。
最佳方案是调整话筒的频率,把它调整在88—108MHZ。当然,这样保密性能会差,别人也可以收到你发出的信息。
调频话筒里有空心线圈,拉长或缩短,会改变频率。可以反反复复的实验。有仪器调整,是最准确的。
如果要求保密,调整收音机的频率在238MHZ,手工很难实现,必须用仪表。还要更换晶振。
fm收音机调节方法:
如果想多接受电台的话,那么提高频率是无用的。因为国家规定了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范围,所以没有电台超过这个范围发射,也就无法接受。
建议你不要调整收音机的频率,调整后会影响正常调频波段的收音性能。
最佳方案是调整话筒的频率,把它调整在88—108MHZ。当然,这样保密性能会差,别人也可以收到你发出的信息。
调频话筒里有空心线圈,拉长或缩短,会改变频率。可以反反复复的实验。有仪器调整,是最准确的。
如果要求保密,调整收音机的频率在238MHZ,手工很难实现,必须用仪表。还要更换晶振。
张小小晴晴 2024-05-1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99378967285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