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盆栽月季有什么技巧

2024-06-27 22:50:31 (17分钟前 更新) 387 9565

最新回答

盆栽月季的夏季养护--夏季盆栽月季的养护方法--盆栽月季夏季死亡的原因,多是因为盆土没有配好,春季没有翻盆换土,原盆土养分大量耗尽。这样,月季便不能承受高温而死亡。月季在夏季高温季节几乎是处于半休眠状态,有些种植者看到月季不开花或开花少,以为是肥力不足的缘故,因而多施肥、施浓肥,加之夏季高温促使肥料加快发酵,月季就会被烧坏根系。
翻盆换土后应置于阴凉处一周左右再进行正常培养。除掉板结土,换入疏松的培养土。
应控制施肥,15天至20天施一次淡肥液,晚夏再加大肥量。对已出现枯死现象的月季要立即洗根换土,剪除一些枝条并放到阴凉处养护。
此外,在夏季要多向月季叶面喷水,浇水宜在早晨和傍晚进行,枝条不宜作强修剪,还要注意预防虫害,并加强光照和通风。
怎样让盆栽月季花开不断
月季又被称为月月红,有花中皇后的美誉,其花朵大而艳丽,花色繁多。自然环境下可以从五月开至深秋,花开不断,是最常见的观花植物之一。可以露天栽培美化街道庭院,又可以盆栽养护,点缀居室,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盆栽观花植物。
盆栽月季的日常养护
1、要想让月季花开不断,就需要给它长时间的光照,全日照条件下月季才能生长健壮。盆栽月季除了夏季高温时需要适当遮阴外,其他时间均可以接受全天的光照。
2、浇水:月季喜湿润温暖的环境,但也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平时可以按照干透浇透的原则进行浇水,夏季浇水时间最好能选在上午,而冬季则要在中午气温高时。另外盆栽月季不耐高温,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用喷水来降低温度,以免发生叶片被灼伤的现象。
3、施肥:月季喜肥,为了保证花期内时时见花,需要不断的施加肥水。春季植株萌发新芽时可以施加一些腐熟的饼肥水、豆渣肥等,等到进入花期花蕾渐长时再增施一次稀薄的肥水。以后花期里每月还需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适量的追施肥水,以及时补充开花时耗损的营养。
4、换盆:月季生长速度较快,营养消耗的也就快,每年在春季要换土换盆,换土时要在盆土内添加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以提供生长期内需要的营养。  5、整形修剪:月季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在整个生长期间需要随时的修剪,这样既能保证了植株的造型优美,又能避免营养浪费、使花朵常开不断。春季修剪的目的是去除多余的幼芽,保留两三个主枝,集中营养供应。花前修剪就要摘去多余的花蕾,保留一个主要花蕾,这样才能使花朵大而艳丽。而花后的修剪则是去除残花,保证花型的美观。经过精心修剪的月季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月月红”,花开不断。  只要掌握了以上几点,让盆栽月季花开不断就不是难事了。
盆栽月季花的元养殖技巧及繁殖方法
月季的娇羞与柔美是任何其它花卉无法比拟的。从春季到冬季,月季默默地开放,静静的离去,循环往复,酷暑还是严寒都阻挡不了她的脚步。月季的坚韧令很多人钟情于她。下面就介绍一下盆栽月季花怎么养,月季花的养殖方法。
月季花简介
月季花属于蔷薇科,既有观赏价值,又可入药。月季花直径4-5厘米,多为重瓣,少数单瓣,花瓣由内而外发散。月季不光外表比较漂亮,而且四季常开,花色甚多,色泽各异,主要为红色,偶尔也有白色以及黄、紫等诸多颜色,有香气,广泛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
月季花的养殖方法
应保持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月季花喜欢阳光,但需要避免过强的阳光直射,当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需给予一定的遮挡。如果月季花放在室内,要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若通气不良易引发白粉病。
及时修剪枝叶,在花谢之后,需及时减去与残花相连的枝条上部,以促进早发新枝及再度开花。如果发现有生长特别强势的枝条,需适当剪短,以避免消耗过多养料,影响其他枝条的生长。夏季生长过密时,也应适当修剪。
开花期要多施肥,因月季开花次数多,对肥料需要也比较多,所以在5月-10月开花期时,应每隔十天施肥一次,进入冬季时应少施肥,甚至停止施肥。
生长期多浇水,生长期植株消耗水分较多,再加上夏季天气炎热,水分蒸发较快,所以需要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保持水量充足,如果遇到雨天,可适量减少浇水。
选择合适的花盆,养殖月季花的花盆大小应该与植株大小相称,花盆不能过小,当植株长大到根茎塞满花盆时,应及时更换花盆,以满足根茎继续发展的需要。
并要保持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温度过高要适当遮阴。夏季炎热蒸发量大,盆栽月季花应每天浇水,傍晚应浇足水。但需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积水。盛夏季节一般不追肥,只对生长健壮的植株采取薄肥勤施,每周1-2次。
盆栽月季的夏季养护--夏季盆栽月季的养护方法--盆栽月季夏季死亡的原因,多是因为盆土没有配好,春季没有翻盆换土,原盆土养分大量耗尽。这样,月季便不能承受高温而死亡。月季在夏季高温季节几乎是处于半休眠状态,有些种植者看到月季不开花或开花少,以为是肥力不足的缘故,因而多施肥、施浓肥,加之夏季高温促使肥料加快发酵,月季就会被烧坏根系。
翻盆换土后应置于阴凉处一周左右再进行正常培养。除掉板结土,换入疏松的培养土。
应控制施肥,15天至20天施一次淡肥液,晚夏再加大肥量。对已出现枯死现象的月季要立即洗根换土,剪除一些枝条并放到阴凉处养护。
此外,在夏季要多向月季叶面喷水,浇水宜在早晨和傍晚进行,枝条不宜作强修剪,还要注意预防虫害,并加强光照和通风。
怎样让盆栽月季花开不断
月季又被称为月月红,有花中皇后的美誉,其花朵大而艳丽,花色繁多。自然环境下可以从五月开至深秋,花开不断,是最常见的观花植物之一。可以露天栽培美化街道庭院,又可以盆栽养护,点缀居室,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盆栽观花植物。
盆栽月季的日常养护
1、要想让月季花开不断,就需要给它长时间的光照,全日照条件下月季才能生长健壮。盆栽月季除了夏季高温时需要适当遮阴外,其他时间均可以接受全天的光照。
2、浇水:月季喜湿润温暖的环境,但也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平时可以按照干透浇透的原则进行浇水,夏季浇水时间最好能选在上午,而冬季则要在中午气温高时。另外盆栽月季不耐高温,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用喷水来降低温度,以免发生叶片被灼伤的现象。
3、施肥:月季喜肥,为了保证花期内时时见花,需要不断的施加肥水。春季植株萌发新芽时可以施加一些腐熟的饼肥水、豆渣肥等,等到进入花期花蕾渐长时再增施一次稀薄的肥水。以后花期里每月还需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适量的追施肥水,以及时补充开花时耗损的营养。
4、换盆:月季生长速度较快,营养消耗的也就快,每年在春季要换土换盆,换土时要在盆土内添加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以提供生长期内需要的营养。  5、整形修剪:月季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在整个生长期间需要随时的修剪,这样既能保证了植株的造型优美,又能避免营养浪费、使花朵常开不断。春季修剪的目的是去除多余的幼芽,保留两三个主枝,集中营养供应。花前修剪就要摘去多余的花蕾,保留一个主要花蕾,这样才能使花朵大而艳丽。而花后的修剪则是去除残花,保证花型的美观。经过精心修剪的月季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月月红”,花开不断。  只要掌握了以上几点,让盆栽月季花开不断就不是难事了。
盆栽月季花的元养殖技巧及繁殖方法
月季的娇羞与柔美是任何其它花卉无法比拟的。从春季到冬季,月季默默地开放,静静的离去,循环往复,酷暑还是严寒都阻挡不了她的脚步。月季的坚韧令很多人钟情于她。下面就介绍一下盆栽月季花怎么养,月季花的养殖方法。
月季花简介
月季花属于蔷薇科,既有观赏价值,又可入药。月季花直径4-5厘米,多为重瓣,少数单瓣,花瓣由内而外发散。月季不光外表比较漂亮,而且四季常开,花色甚多,色泽各异,主要为红色,偶尔也有白色以及黄、紫等诸多颜色,有香气,广泛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
月季花的养殖方法
应保持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月季花喜欢阳光,但需要避免过强的阳光直射,当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需给予一定的遮挡。如果月季花放在室内,要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若通气不良易引发白粉病。
及时修剪枝叶,在花谢之后,需及时减去与残花相连的枝条上部,以促进早发新枝及再度开花。如果发现有生长特别强势的枝条,需适当剪短,以避免消耗过多养料,影响其他枝条的生长。夏季生长过密时,也应适当修剪。
开花期要多施肥,因月季开花次数多,对肥料需要也比较多,所以在5月-10月开花期时,应每隔十天施肥一次,进入冬季时应少施肥,甚至停止施肥。
生长期多浇水,生长期植株消耗水分较多,再加上夏季天气炎热,水分蒸发较快,所以需要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保持水量充足,如果遇到雨天,可适量减少浇水。
选择合适的花盆,养殖月季花的花盆大小应该与植株大小相称,花盆不能过小,当植株长大到根茎塞满花盆时,应及时更换花盆,以满足根茎继续发展的需要。
并要保持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温度过高要适当遮阴。夏季炎热蒸发量大,盆栽月季花应每天浇水,傍晚应浇足水。但需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积水。盛夏季节一般不追肥,只对生长健壮的植株采取薄肥勤施,每周1-2次。
小小荷尖 2024-06-27
选择合适的花盆,养殖月季花的花盆大小应该与植株大小相称,花盆不能过小,当植株长大到根茎塞满花盆时,应及时更换花盆,以满足根茎继续发展的需要。
并要保持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温度过高要适当遮阴。夏季炎热蒸发量大,盆栽月季花应每天浇水,傍晚应浇足水。但需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积水。盛夏季节一般不追肥,只对生长健壮的植株采取薄肥勤施,每周1-2次。
选择合适的花盆,养殖月季花的花盆大小应该与植株大小相称,花盆不能过小,当植株长大到根茎塞满花盆时,应及时更换花盆,以满足根茎继续发展的需要。
并要保持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温度过高要适当遮阴。夏季炎热蒸发量大,盆栽月季花应每天浇水,傍晚应浇足水。但需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积水。盛夏季节一般不追肥,只对生长健壮的植株采取薄肥勤施,每周1-2次。
布丁无敌 2024-06-24
(3)  粉锈宁:保护性杀菌剂、微毒、具广谱性、见效性,适宜发病初期使用,约七天喷一次,药液勾兑略浓而无药害。  (4)  托布津:与粉锈宁药性相同。防治白粉病的杀菌剂还有很多,如福美砷、灭菌丹、退菌特、多菌灵等。其防治效果与上述的杀菌剂类似。  2、  黑斑病  为月季的多发病,常见病,多由半知菌亚门放线孢属真菌引起,防治上为世界性难题。各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该病因月季品种不同而危害程度各异。该病常发生在7—9月份、高温多雨潮湿是黑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该病还可以导致生长停止,枝条发黑坏死,扦插和嫁接成活率下降、植株早衰等严重后果。  防治方法:药剂防治  (1)  百菌清:有进口和国产两种  ,对发病初期灭菌效果良好,具广谱性,微毒1000~1500倍液,喷时除顶部叶片外枝茎及植株四周地面均要彻底喷洒。  (2)  石硫合剂:园林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农药,对灭菌灭螨均有一定的疗效,中等毒性,该合剂即可在生长期使用,也可在休眠期使用,休眠期使用可适当加大浓度。  (3)  乐比耕:具广谱性有防治和治疗作用,微毒,可防治锈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等。  3、霜霉病  温室性病害,具有起病急,传染性强等特点,病原菌通过叶片向细胞
间隙和细胞膜中扩展吸取细胞内养分灭杀寄生细胞。霜霉病主要危害植株下部叶片,造成紫红色至暗红色不规则斑块,斑块往往与药害相似并伴有白色霉斑,最终导致叶片变黄而脱落。霜霉病的发生最适宜的温度为25摄氏度,最适宜的湿度为100%,故控制适当温湿度即可控制或减少此病发生。    防治方法:药剂防治  (1)  百菌清:防治方法与上文相同  (2)  瑞毒霉(甲霜灵,甲霜胺,阿普隆,雷多米尔)内吸性药物,即可预防也可治疗,对霜霉病有特效,也可土壤处理。  (3)  敌菌灵:内吸性药物,具广谱性,对霜霉病有效治疗期间,每隔五天喷洒一次。  月季的虫害防治  1、  二点叶螨(棉红蜘蛛、二斑叶螨、普通红蜘蛛)  叶螨科,世界性害螨之一,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月季、蔷薇、玫瑰之外的桂花、茉莉、牡丹、石竹、枸杞、大丽花、樱草、孔雀草等百余种花木。该害虫繁殖速度极快,行动迅速,危害期一般藏匿于植株下部叶片的背面,刺吸汁液并吐丝结网,被害叶片出现极密极细小的白色斑点,使叶片丧失光泽。由于中晚期虫口数量不断快速膨胀、扩大,所以导致全株叶表、叶背及枝茎、花蕾等遍布红蜘蛛,叶片皱缩卷曲枯焦如同火烤,植株生长停止,丧失生机,花朵失艳褪色严重者可致死亡。其雌成螨近卵圆形,体长0.4~0.5毫米、宽约0.3毫米,体色有红色淡黄色或黄绿色,随寄主植物不同而不同;雄成螨略成菱形,体长约0.3
毫米、宽约0.15毫米,前端近圆形,后端较尖,足4对。红蜘蛛的发生代数各地不一,东北一年12代,南方一件20多代,华北一年12~15代,世代重叠。以北京地区为例,高温干燥的5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是该害虫的高发期,也是月季植株受害最为严重的时期。  防治方法:  2、  药剂防治  (1)  灭虫耿乳油:2500倍液对全株及土表进行彻底喷洒,每7天喷洒一次,直至灭除干净为止。  (2)  哒嗪酮乳油:中等毒性,1000~2000倍液喷洒,约5天喷洒一次  (3)  哒螨灵(速螨酮、达螨酮、达螨净、扫螨净):1000~2000倍液喷洒,每5天喷洒一次,喷洒时就将全株包括枝茎喷湿喷透。此外还有三唑锡、苯硫威(排螨净)、苯丁锡(克螨锡、托尔克)、唑螨酯(霜螨灵)、四螨嗪(阿波罗、螨死净)、双甲脒(螨克)等,均属于专门防治螨类的药剂,针对性极强,因此防治效果明显。  3、  月季长管蚜  蚜科,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危害樱花、梅花、木香、蔷薇、野蔷薇、玫瑰、月季等花木。长管蚜主要集中于嫩梢、花蕾、花梗及部分叶片上,吸吮汁液,引起受害部位畸形,不易伸展,生长势大大降低,失去观赏价值。同时蚜虫分泌的蜜露还可导致煤污病发生。长管蚜之成蚜为无翅胎生,雌蚜长约4毫米,宽约1.5毫米,头浅绿色,胸和腹部草绿色,腹管长圆筒形,长达尾部。该蚜虫在月季、蔷薇的叶
芽和叶背越冬,在无风的温室内零下2~零下3摄  氏度仍有生命力,过冬后的成蚜4月上旬起即在月季幼叶、嫩梢、花蕾、花梗、新芽及部分叶片上繁殖并吸吮汁液,4月中旬开始不断发生有翅蚜虫,此时月季植株的虫口密度不断加大,至5月中旬为第一次危害盛期,7~8月间雨季来临并伴随高温,蚜数下降,9月下旬、10月上旬气温较为干燥,有利于蚜虫繁殖,因此10月中下旬出现第二次危害盛期。该虫较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  防治方法以:药剂防治  (1)  敌敌畏具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对各种口器的害虫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尤对蚜虫效果更为明显。100~1500倍液喷洒。  (2)  杀螟松1000倍喷洒。  (3)  灭杀菊酯2000倍液喷洒。  六、月季嫁接株的管理  月季嫁接株遗传了月季本种的全部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嫁接具有植株比本种更加健壮,分枝力更加旺盛,花朵更加硕大、鲜艳,抗逆性更加强大等特点,其日常养护方法与普通扦插株基本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定期的进行蔷薇蘖枝剔除工作,以利月季的生长。  2、  及时发现并剔除嫁接点或根部有害病体。  3、  上盆时嫁接株分枝点(嫁接点)应尽量入土,但不能埋入过深。  
七、冬季温室盆栽月季管理  冬季温室无论是塑料大棚还是砖混温室,盆栽月季在不加温的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其温室内的温度随室内温度的上升而上升,随室外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如此盆栽月季总没有生长的机会即使有发芽现象也是盆栽月季刚进入温室前期温度偏高导致的。随着冬季寒冷天气的来临,温度逐渐趋于下降发芽现象不复存在,关于冬季温室盆栽月季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观察盆土湿度的变化,盆土变白变干时应及时补水。  2、  月季进入温室时可能携带病虫体,应及时集中灭杀,否则不利于春季生长发育。  3、  白天视天气情况及时通风或封闭,如应在通风结束后4点左右将通风口关闭,避免夜间冷风进入。  4、  进入正月后,盆中杂草开始生长应及时拔除,紧随其后应进行盆中松土,同时进行根部施肥,其肥料与配比参考“盆栽月季的养分管理(1)”。
(3)  粉锈宁:保护性杀菌剂、微毒、具广谱性、见效性,适宜发病初期使用,约七天喷一次,药液勾兑略浓而无药害。  (4)  托布津:与粉锈宁药性相同。防治白粉病的杀菌剂还有很多,如福美砷、灭菌丹、退菌特、多菌灵等。其防治效果与上述的杀菌剂类似。  2、  黑斑病  为月季的多发病,常见病,多由半知菌亚门放线孢属真菌引起,防治上为世界性难题。各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该病因月季品种不同而危害程度各异。该病常发生在7—9月份、高温多雨潮湿是黑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该病还可以导致生长停止,枝条发黑坏死,扦插和嫁接成活率下降、植株早衰等严重后果。  防治方法:药剂防治  (1)  百菌清:有进口和国产两种  ,对发病初期灭菌效果良好,具广谱性,微毒1000~1500倍液,喷时除顶部叶片外枝茎及植株四周地面均要彻底喷洒。  (2)  石硫合剂:园林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农药,对灭菌灭螨均有一定的疗效,中等毒性,该合剂即可在生长期使用,也可在休眠期使用,休眠期使用可适当加大浓度。  (3)  乐比耕:具广谱性有防治和治疗作用,微毒,可防治锈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等。  3、霜霉病  温室性病害,具有起病急,传染性强等特点,病原菌通过叶片向细胞
间隙和细胞膜中扩展吸取细胞内养分灭杀寄生细胞。霜霉病主要危害植株下部叶片,造成紫红色至暗红色不规则斑块,斑块往往与药害相似并伴有白色霉斑,最终导致叶片变黄而脱落。霜霉病的发生最适宜的温度为25摄氏度,最适宜的湿度为100%,故控制适当温湿度即可控制或减少此病发生。    防治方法:药剂防治  (1)  百菌清:防治方法与上文相同  (2)  瑞毒霉(甲霜灵,甲霜胺,阿普隆,雷多米尔)内吸性药物,即可预防也可治疗,对霜霉病有特效,也可土壤处理。  (3)  敌菌灵:内吸性药物,具广谱性,对霜霉病有效治疗期间,每隔五天喷洒一次。  月季的虫害防治  1、  二点叶螨(棉红蜘蛛、二斑叶螨、普通红蜘蛛)  叶螨科,世界性害螨之一,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月季、蔷薇、玫瑰之外的桂花、茉莉、牡丹、石竹、枸杞、大丽花、樱草、孔雀草等百余种花木。该害虫繁殖速度极快,行动迅速,危害期一般藏匿于植株下部叶片的背面,刺吸汁液并吐丝结网,被害叶片出现极密极细小的白色斑点,使叶片丧失光泽。由于中晚期虫口数量不断快速膨胀、扩大,所以导致全株叶表、叶背及枝茎、花蕾等遍布红蜘蛛,叶片皱缩卷曲枯焦如同火烤,植株生长停止,丧失生机,花朵失艳褪色严重者可致死亡。其雌成螨近卵圆形,体长0.4~0.5毫米、宽约0.3毫米,体色有红色淡黄色或黄绿色,随寄主植物不同而不同;雄成螨略成菱形,体长约0.3
毫米、宽约0.15毫米,前端近圆形,后端较尖,足4对。红蜘蛛的发生代数各地不一,东北一年12代,南方一件20多代,华北一年12~15代,世代重叠。以北京地区为例,高温干燥的5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是该害虫的高发期,也是月季植株受害最为严重的时期。  防治方法:  2、  药剂防治  (1)  灭虫耿乳油:2500倍液对全株及土表进行彻底喷洒,每7天喷洒一次,直至灭除干净为止。  (2)  哒嗪酮乳油:中等毒性,1000~2000倍液喷洒,约5天喷洒一次  (3)  哒螨灵(速螨酮、达螨酮、达螨净、扫螨净):1000~2000倍液喷洒,每5天喷洒一次,喷洒时就将全株包括枝茎喷湿喷透。此外还有三唑锡、苯硫威(排螨净)、苯丁锡(克螨锡、托尔克)、唑螨酯(霜螨灵)、四螨嗪(阿波罗、螨死净)、双甲脒(螨克)等,均属于专门防治螨类的药剂,针对性极强,因此防治效果明显。  3、  月季长管蚜  蚜科,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危害樱花、梅花、木香、蔷薇、野蔷薇、玫瑰、月季等花木。长管蚜主要集中于嫩梢、花蕾、花梗及部分叶片上,吸吮汁液,引起受害部位畸形,不易伸展,生长势大大降低,失去观赏价值。同时蚜虫分泌的蜜露还可导致煤污病发生。长管蚜之成蚜为无翅胎生,雌蚜长约4毫米,宽约1.5毫米,头浅绿色,胸和腹部草绿色,腹管长圆筒形,长达尾部。该蚜虫在月季、蔷薇的叶
芽和叶背越冬,在无风的温室内零下2~零下3摄  氏度仍有生命力,过冬后的成蚜4月上旬起即在月季幼叶、嫩梢、花蕾、花梗、新芽及部分叶片上繁殖并吸吮汁液,4月中旬开始不断发生有翅蚜虫,此时月季植株的虫口密度不断加大,至5月中旬为第一次危害盛期,7~8月间雨季来临并伴随高温,蚜数下降,9月下旬、10月上旬气温较为干燥,有利于蚜虫繁殖,因此10月中下旬出现第二次危害盛期。该虫较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  防治方法以:药剂防治  (1)  敌敌畏具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对各种口器的害虫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尤对蚜虫效果更为明显。100~1500倍液喷洒。  (2)  杀螟松1000倍喷洒。  (3)  灭杀菊酯2000倍液喷洒。  六、月季嫁接株的管理  月季嫁接株遗传了月季本种的全部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嫁接具有植株比本种更加健壮,分枝力更加旺盛,花朵更加硕大、鲜艳,抗逆性更加强大等特点,其日常养护方法与普通扦插株基本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定期的进行蔷薇蘖枝剔除工作,以利月季的生长。  2、  及时发现并剔除嫁接点或根部有害病体。  3、  上盆时嫁接株分枝点(嫁接点)应尽量入土,但不能埋入过深。  
七、冬季温室盆栽月季管理  冬季温室无论是塑料大棚还是砖混温室,盆栽月季在不加温的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其温室内的温度随室内温度的上升而上升,随室外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如此盆栽月季总没有生长的机会即使有发芽现象也是盆栽月季刚进入温室前期温度偏高导致的。随着冬季寒冷天气的来临,温度逐渐趋于下降发芽现象不复存在,关于冬季温室盆栽月季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观察盆土湿度的变化,盆土变白变干时应及时补水。  2、  月季进入温室时可能携带病虫体,应及时集中灭杀,否则不利于春季生长发育。  3、  白天视天气情况及时通风或封闭,如应在通风结束后4点左右将通风口关闭,避免夜间冷风进入。  4、  进入正月后,盆中杂草开始生长应及时拔除,紧随其后应进行盆中松土,同时进行根部施肥,其肥料与配比参考“盆栽月季的养分管理(1)”。
zeeleemoon 2024-06-1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839420795440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