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火灾逃生方法有哪些谁说说看

2024-05-30 17:26:40 (51分钟前 更新) 505 6402

最新回答

1、冷静正确判断在哪发生了火灾,发生了什么样的火灾,永远是第一重要的  
2、高层的楼梯一般是防烟楼梯,如果安全的话,是逃生第一选择  
3、在火灾中,防烟(低姿,捂口等)极其关键,是防死伤最要重视的  
4、家中有缓降器的话,可用此逃生;有防烟面罩的话,可佩戴;有手电筒的话,要随身带好  
5、非本屋起火,出不了门,可固守,做好防烟措施,并采取各种方法通报本人位置,等待消防救援  
6、本屋起火,出不了门,可想办法转移到他人屋内
1、冷静正确判断在哪发生了火灾,发生了什么样的火灾,永远是第一重要的  
2、高层的楼梯一般是防烟楼梯,如果安全的话,是逃生第一选择  
3、在火灾中,防烟(低姿,捂口等)极其关键,是防死伤最要重视的  
4、家中有缓降器的话,可用此逃生;有防烟面罩的话,可佩戴;有手电筒的话,要随身带好  
5、非本屋起火,出不了门,可固守,做好防烟措施,并采取各种方法通报本人位置,等待消防救援  
6、本屋起火,出不了门,可想办法转移到他人屋内
李家子弟平平 2024-05-30
一是熟悉环境。当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及疏散出口等,养成习惯,才能临危不乱。
  二是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或又返回抢拿财物,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
  三是毛巾保护。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防止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让人窒息死亡。
  四是通道疏散。应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等将身体裹好,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在逃生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五是绳索滑行。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顺绳索沿墙滑下脱离险境。
  六是低层跳离。在二层楼内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先向地面扔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
  七是暂时避难。如果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如门窗缝或其他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床袋等难燃物品,并不断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
一是熟悉环境。当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及疏散出口等,养成习惯,才能临危不乱。
  二是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或又返回抢拿财物,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
  三是毛巾保护。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防止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让人窒息死亡。
  四是通道疏散。应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等将身体裹好,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在逃生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五是绳索滑行。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顺绳索沿墙滑下脱离险境。
  六是低层跳离。在二层楼内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先向地面扔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
  七是暂时避难。如果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如门窗缝或其他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床袋等难燃物品,并不断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
midnightdq 2024-05-22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里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行动,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的你的视线。我们在电影和电视里看到的火灾场面,一切都非常清晰,那是在火场上的浓烟以外拍摄的。当处于火灾现场时,能见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长期居住的房间里也搞不清楚窗户和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持镇静,不能惊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选择正确的逃生发法。
下面例举几种常见的逃生方法:
一、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
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是争取逃生时间、提高逃生效率的重要办法。
1、在消防员或内部安保人员协助下乘坐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与观光电梯千万不能乘坐。
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及室外疏散楼梯进行逃生。
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外通廊、避难层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专业设备进行逃生。
4、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坚固的绳,进行滑绳自救,下到安全的下层。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利用外墙立面处满足一定承重荷载要求的金属雨水管进行逃生。
二、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人员的逃生方法
1、当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
应注意听火灾应急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楼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
2、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
疏散时,可另寻其它通道。如通过外窗或敞开式阳台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进行疏散。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逃生的最佳时间。
3、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声,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们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时可能的。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将火焰和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如在楼梯间或疏散走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应该选择别人易发现的地方,向消防队员求救。
4、当某一区域着火,大火已将该区域内楼梯间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通过楼梯间向上疏散道屋顶的平台,等待救援或通过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
5、发生火灾时,热烟气由于浮力作用向上蔓延和聚集,故在靠近楼板的下部空间热烟气较少,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多。所以当你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远离烟火的安全出口方向疏散。
6、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及以下楼层)的被困位置,当火势危及生命又无其它方法可自救时,可将室内席梦思、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外地面,人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但老人、儿童、病人以及行动不便的人应尽量避免此种方式。
三、自救、互救逃生
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果使用墙壁消火栓和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处置方法。
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对老、弱、病、残、孕、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另外,在消防队员救援期间,逃生人员宜靠楼梯、走道右侧进行疏散,尽量避免阻塞救援人员行动路线。
3、发生火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如果楼层高,着火层的疏散走道、楼梯间都被烟火封锁,无法突围时,不要躲避在床下和壁柜里,应设法进入浴室、卫生间等又窗户和水源的地方,紧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用衣物、毛巾等浸湿塞住门缝,并不断向门泼水降温,同时靠近没又着火的一方的门、窗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抛掷一些小物品,晚间可用手电筒或白布摆动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4、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奔跑。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着衣服、帽子、裤子。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                帽、裤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火苗压灭,或者寻找就近水源,把身上的火熄灭。
四、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
1、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进入高层建筑后应该注意通道、火灾手动报警器等位置,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按手动报警器按钮或打119报警电话,说清楚起火具体地点、建筑使用性质(是商场还是居民楼等)、着火部位等基本情况,在消防部门确定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
2、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不能盲目往下跑,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曾加困难。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逃生措施,逃生时千万不要拥挤。
3、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阻挡烟气侵袭,有条件的接近水源,打一盆水,并尽量放低身体姿态,甚至于趴在水盆旁边,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1、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的上方及疏散走道的墙面上均设有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平时应加留心。下榻宾馆,酒店后,应特别留心服务方提供的火灾逃生通道图,或自行了解安全出口的方位。
2、平时应多注意居住处及公共场所的安全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门、窗是否设置了影响逃生的障碍物,发现问题及时向物业管理部门反应,并未火灾逃生做好准备。
五、消防小常识
                                  避难区域有:避难层、屋顶平台、室外地坪、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封闭楼梯间,其中室外地坪为首选。超高层公共建筑(100米以上)每隔15层左右设有避难层。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里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行动,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的你的视线。我们在电影和电视里看到的火灾场面,一切都非常清晰,那是在火场上的浓烟以外拍摄的。当处于火灾现场时,能见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长期居住的房间里也搞不清楚窗户和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持镇静,不能惊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选择正确的逃生发法。
下面例举几种常见的逃生方法:
一、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
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是争取逃生时间、提高逃生效率的重要办法。
1、在消防员或内部安保人员协助下乘坐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与观光电梯千万不能乘坐。
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及室外疏散楼梯进行逃生。
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外通廊、避难层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专业设备进行逃生。
4、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坚固的绳,进行滑绳自救,下到安全的下层。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利用外墙立面处满足一定承重荷载要求的金属雨水管进行逃生。
二、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人员的逃生方法
1、当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
应注意听火灾应急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楼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
2、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
疏散时,可另寻其它通道。如通过外窗或敞开式阳台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进行疏散。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逃生的最佳时间。
3、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声,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们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时可能的。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将火焰和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如在楼梯间或疏散走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应该选择别人易发现的地方,向消防队员求救。
4、当某一区域着火,大火已将该区域内楼梯间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通过楼梯间向上疏散道屋顶的平台,等待救援或通过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
5、发生火灾时,热烟气由于浮力作用向上蔓延和聚集,故在靠近楼板的下部空间热烟气较少,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多。所以当你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远离烟火的安全出口方向疏散。
6、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及以下楼层)的被困位置,当火势危及生命又无其它方法可自救时,可将室内席梦思、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外地面,人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但老人、儿童、病人以及行动不便的人应尽量避免此种方式。
三、自救、互救逃生
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果使用墙壁消火栓和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处置方法。
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对老、弱、病、残、孕、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另外,在消防队员救援期间,逃生人员宜靠楼梯、走道右侧进行疏散,尽量避免阻塞救援人员行动路线。
3、发生火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如果楼层高,着火层的疏散走道、楼梯间都被烟火封锁,无法突围时,不要躲避在床下和壁柜里,应设法进入浴室、卫生间等又窗户和水源的地方,紧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用衣物、毛巾等浸湿塞住门缝,并不断向门泼水降温,同时靠近没又着火的一方的门、窗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抛掷一些小物品,晚间可用手电筒或白布摆动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4、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奔跑。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着衣服、帽子、裤子。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                帽、裤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火苗压灭,或者寻找就近水源,把身上的火熄灭。
四、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
1、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进入高层建筑后应该注意通道、火灾手动报警器等位置,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按手动报警器按钮或打119报警电话,说清楚起火具体地点、建筑使用性质(是商场还是居民楼等)、着火部位等基本情况,在消防部门确定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
2、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不能盲目往下跑,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曾加困难。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逃生措施,逃生时千万不要拥挤。
3、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阻挡烟气侵袭,有条件的接近水源,打一盆水,并尽量放低身体姿态,甚至于趴在水盆旁边,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1、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的上方及疏散走道的墙面上均设有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平时应加留心。下榻宾馆,酒店后,应特别留心服务方提供的火灾逃生通道图,或自行了解安全出口的方位。
2、平时应多注意居住处及公共场所的安全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门、窗是否设置了影响逃生的障碍物,发现问题及时向物业管理部门反应,并未火灾逃生做好准备。
五、消防小常识
                                  避难区域有:避难层、屋顶平台、室外地坪、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封闭楼梯间,其中室外地坪为首选。超高层公共建筑(100米以上)每隔15层左右设有避难层。
期待的力量1 2024-05-15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3706889152526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