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料价格走势有什么变化

2024-06-01 07:11:38 (51分钟前 更新) 298 7946

最新回答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化为拂菻。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化为拂菻。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Lucia慢半拍 2024-06-01
珐琅料价格走势平稳上涨,珐琅又称佛郎、拂郎、发蓝,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和,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其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2]   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珐琅料价格走势平稳上涨,珐琅又称佛郎、拂郎、发蓝,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和,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其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2]   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念念1218 2024-05-25
珐琅料价格走势持上升趋势。注意区分珐琅料和珐琅彩。珐琅料与珐琅彩从一开始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珐琅料为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具有光泽的物质(也称作釉药),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的珐琅料中,加入颜料(金属氧化物)便成为有色珐琅,其釉药的液体性质较瓷釉稍浓。珐琅质的釉药在填用之前,首先要研成极细的粉末,把渣滓清滤掉,掺以水和颜色,分别以小碗盛之备用。珐琅料出现于12世纪的欧洲,13世纪风靡法国,明初时期传入我国,景泰年间,珐琅料即用于铜胎掐丝珐琅器,最终大获成功,清初铜胎画珐琅也用此料,同样取得相当好的成绩。
珐琅料价格走势持上升趋势。注意区分珐琅料和珐琅彩。珐琅料与珐琅彩从一开始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珐琅料为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具有光泽的物质(也称作釉药),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的珐琅料中,加入颜料(金属氧化物)便成为有色珐琅,其釉药的液体性质较瓷釉稍浓。珐琅质的釉药在填用之前,首先要研成极细的粉末,把渣滓清滤掉,掺以水和颜色,分别以小碗盛之备用。珐琅料出现于12世纪的欧洲,13世纪风靡法国,明初时期传入我国,景泰年间,珐琅料即用于铜胎掐丝珐琅器,最终大获成功,清初铜胎画珐琅也用此料,同样取得相当好的成绩。
创艺麦香包 2024-05-22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8572807312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