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施工工艺哪位熟悉

2024-06-05 21:44:04 (26分钟前 更新) 231 4682

最新回答

施工要点:
1、按设计要求和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方案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材料、制品和操作工艺。
2、粘贴保温板施工中宜先贴防火隔离带,隔离带应与基层100%粘结,再贴保温板。隔离带之间、隔离带与保温板之间应拼接严密,宽度超过2mm的缝隙应用保温板薄片或单组分聚氨酯填充。
3、防火隔离带在阴阳角部位应错茬处理。
4、防火隔离带左右应拼接,接缝位置距门窗洞口不小于200mm。
5、应使用金属钉锚栓辅助联结,锚栓位置在隔离带中间高度,距端部不超过100mm,锚栓间距不大于600mm,每段隔离带至少有2个锚栓。  隔离带长度不宜小于400mm。
6、在门窗洞口周边,先粘贴防火隔离带和大面保温板,再在必要时做洞口侧面保温层,最后做聚合物砂浆保护层。保护层应完全覆盖隔离带和保温板。在窗角处应连续施工,不留茬。保护层最小厚度不小于3mm。
7、粘贴隔离带、保温板和填充缝隙完成后应统一制作砂浆保护层。在隔离带位置还应加铺增强网格布,增强网位于大面网格布下方,上下超出隔离带宽度不小于100mm,左右可对接,对接位置离隔离带拼缝位置应不小于100mm。大面玻纤网的上下如有搭接,搭接位置距离隔离带应不小于200mm。
8、如隔离带紧邻窗口顶部时,在粘贴前应做翻包处理,具体要求见图6-3。翻包网左右平拼,不搭接,拼缝位置离隔离带拼缝处至少100mm。
防火隔离带是指为阻止火灾大面积延烧,起着保护生命与财产功能作用的隔离空间和相关设施。
防火隔离带设置在可燃类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按水平方向,采用不燃烧保温缝阻止火灾沿外墙而上或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蔓延的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构造工程。
截止目前用于建筑上的防火隔离带包括:DY无机保温砂浆、泡沫玻璃、岩棉、发泡陶瓷、发泡水泥等一些A级防火材料制作。
第四条非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住宅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该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如果采用B2级保温材料,每层设置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在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如果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设置防火隔离带。  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能够低于B2级。其中,B2级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时,每层需要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完全覆盖保温材料。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二)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B1级保温材料作为外墙保温层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金属、石材等非透明幕墙结构的建筑,应设置基层墙体,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外墙耐火极限的有关规定;玻璃幕墙的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的耐火极限和防火构造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建筑幕墙的有关规定。
(五)基层墙体内部空腔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第六条按本规定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施工要点:
1、按设计要求和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方案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材料、制品和操作工艺。
2、粘贴保温板施工中宜先贴防火隔离带,隔离带应与基层100%粘结,再贴保温板。隔离带之间、隔离带与保温板之间应拼接严密,宽度超过2mm的缝隙应用保温板薄片或单组分聚氨酯填充。
3、防火隔离带在阴阳角部位应错茬处理。
4、防火隔离带左右应拼接,接缝位置距门窗洞口不小于200mm。
5、应使用金属钉锚栓辅助联结,锚栓位置在隔离带中间高度,距端部不超过100mm,锚栓间距不大于600mm,每段隔离带至少有2个锚栓。  隔离带长度不宜小于400mm。
6、在门窗洞口周边,先粘贴防火隔离带和大面保温板,再在必要时做洞口侧面保温层,最后做聚合物砂浆保护层。保护层应完全覆盖隔离带和保温板。在窗角处应连续施工,不留茬。保护层最小厚度不小于3mm。
7、粘贴隔离带、保温板和填充缝隙完成后应统一制作砂浆保护层。在隔离带位置还应加铺增强网格布,增强网位于大面网格布下方,上下超出隔离带宽度不小于100mm,左右可对接,对接位置离隔离带拼缝位置应不小于100mm。大面玻纤网的上下如有搭接,搭接位置距离隔离带应不小于200mm。
8、如隔离带紧邻窗口顶部时,在粘贴前应做翻包处理,具体要求见图6-3。翻包网左右平拼,不搭接,拼缝位置离隔离带拼缝处至少100mm。
防火隔离带是指为阻止火灾大面积延烧,起着保护生命与财产功能作用的隔离空间和相关设施。
防火隔离带设置在可燃类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按水平方向,采用不燃烧保温缝阻止火灾沿外墙而上或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蔓延的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构造工程。
截止目前用于建筑上的防火隔离带包括:DY无机保温砂浆、泡沫玻璃、岩棉、发泡陶瓷、发泡水泥等一些A级防火材料制作。
第四条非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住宅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该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如果采用B2级保温材料,每层设置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在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如果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设置防火隔离带。  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能够低于B2级。其中,B2级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时,每层需要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完全覆盖保温材料。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二)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B1级保温材料作为外墙保温层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金属、石材等非透明幕墙结构的建筑,应设置基层墙体,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外墙耐火极限的有关规定;玻璃幕墙的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的耐火极限和防火构造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建筑幕墙的有关规定。
(五)基层墙体内部空腔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第六条按本规定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火焰天堂 2024-06-05
施工要点:
6.0.1按设计要求和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方案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材料、制品和操作工艺。
6.0.2  粘贴保温板施工中宜先贴防火隔离带,隔离带应与基层100%粘结,再贴保温板。隔离带之间、隔离带与保温板之间应拼接严密,宽度超过2mm的缝隙应用保温板薄片或单组分聚氨酯填充。
6.0.3  防火隔离带在阴阳角部位应错茬处理。
6.0.4  防火隔离带左右应拼接,接缝位置距门窗洞口不小于200mm。
6.0.5应使用金属钉锚栓辅助联结,锚栓位置在隔离带中间高度,距端部不超过100mm,锚栓间距不大于600mm,每段隔离带至少有2个锚栓。  隔离带长度不宜小于400mm。
6.0.6在门窗洞口周边,先粘贴防火隔离带和大面保温板,再在必要时做洞口侧面保温层,最后做聚合物砂浆保护层。保护层应完全覆盖隔离带和保温板。在窗角处应连续施工,不留茬。保护层最小厚度不小于3mm。
6.0.7粘贴隔离带、保温板和填充缝隙完成后应统一制作砂浆保护层。在隔离带位置还应加铺增强网格布,增强网位于大面网格布下方,上下超出隔离带宽度不小于100mm,左右可对接,对接位置离隔离带拼缝位置应不小于100mm。大面玻纤网的上下如有搭接,搭接位置距离隔离带应不小于200mm。
6.0.8  如隔离带紧邻窗口顶部时,在粘贴前应做翻包处理,具体要求见图6-3。翻包网左右平拼,不搭接,拼缝位置离隔离带拼缝处至少100mm。
防火隔离带是指为阻止火灾大面积延烧,起着保护生命与财产功能作用的隔离空间和相关设施。
防火隔离带设置在可燃类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按水平方向,采用不燃烧保温缝阻止火灾沿外墙而上或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蔓延的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构造工程。
施工要点:
6.0.1按设计要求和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方案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材料、制品和操作工艺。
6.0.2  粘贴保温板施工中宜先贴防火隔离带,隔离带应与基层100%粘结,再贴保温板。隔离带之间、隔离带与保温板之间应拼接严密,宽度超过2mm的缝隙应用保温板薄片或单组分聚氨酯填充。
6.0.3  防火隔离带在阴阳角部位应错茬处理。
6.0.4  防火隔离带左右应拼接,接缝位置距门窗洞口不小于200mm。
6.0.5应使用金属钉锚栓辅助联结,锚栓位置在隔离带中间高度,距端部不超过100mm,锚栓间距不大于600mm,每段隔离带至少有2个锚栓。  隔离带长度不宜小于400mm。
6.0.6在门窗洞口周边,先粘贴防火隔离带和大面保温板,再在必要时做洞口侧面保温层,最后做聚合物砂浆保护层。保护层应完全覆盖隔离带和保温板。在窗角处应连续施工,不留茬。保护层最小厚度不小于3mm。
6.0.7粘贴隔离带、保温板和填充缝隙完成后应统一制作砂浆保护层。在隔离带位置还应加铺增强网格布,增强网位于大面网格布下方,上下超出隔离带宽度不小于100mm,左右可对接,对接位置离隔离带拼缝位置应不小于100mm。大面玻纤网的上下如有搭接,搭接位置距离隔离带应不小于200mm。
6.0.8  如隔离带紧邻窗口顶部时,在粘贴前应做翻包处理,具体要求见图6-3。翻包网左右平拼,不搭接,拼缝位置离隔离带拼缝处至少100mm。
防火隔离带是指为阻止火灾大面积延烧,起着保护生命与财产功能作用的隔离空间和相关设施。
防火隔离带设置在可燃类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按水平方向,采用不燃烧保温缝阻止火灾沿外墙而上或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蔓延的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构造工程。
多妈elva 2024-05-23
1、  防火隔离带高度方向尺寸不应小于300,厚度与外保温系统相同;  
2、  设置水平分格缝时,宜设置在防火隔离带与保温系统的分界线上;  
3、  防火隔离带通常为水平方向设置,防火隔离带位置应设置在门窗洞口上方,隔离带下缘距离洞口上沿不宜超过500mm;  
4、  防火隔离带保温层施工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一起自下而上按顺序进行,不宜先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中预留位置,然后再粘贴防火隔离带保温板;  
5、  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宽度超过2mm缝隙应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
材料或阻燃型发泡聚氨酯填塞;  
6、  当采用粘贴岩棉带防火隔离带时,防火隔离带应与基层墙体满粘并应使用锚栓辅助联结。锚栓位置在岩棉带中间高度,锚栓间距应不大于0.5m,锚栓距离保温板端部应不小于0.1m,扩压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岩棉带长度应不小于0.4m。
1、  防火隔离带高度方向尺寸不应小于300,厚度与外保温系统相同;  
2、  设置水平分格缝时,宜设置在防火隔离带与保温系统的分界线上;  
3、  防火隔离带通常为水平方向设置,防火隔离带位置应设置在门窗洞口上方,隔离带下缘距离洞口上沿不宜超过500mm;  
4、  防火隔离带保温层施工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一起自下而上按顺序进行,不宜先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中预留位置,然后再粘贴防火隔离带保温板;  
5、  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宽度超过2mm缝隙应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
材料或阻燃型发泡聚氨酯填塞;  
6、  当采用粘贴岩棉带防火隔离带时,防火隔离带应与基层墙体满粘并应使用锚栓辅助联结。锚栓位置在岩棉带中间高度,锚栓间距应不大于0.5m,锚栓距离保温板端部应不小于0.1m,扩压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岩棉带长度应不小于0.4m。
香雪海Jackie 2024-05-08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339056015014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