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原浆找平的方法有哪些

2024-05-31 13:12:26 (11分钟前 更新) 342 2806

最新回答

使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地面不用振捣和找平,混凝土会自然流成水平面,不过表面还是需要抹平,因为有些粗骨料(石子)浮在表面,会露出一部分,需要靠抹面压平。
       还有一种办法,在混凝土地面上浇一层自流平砂浆,这样也可以自然形成水平地面,不需要找平。
使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地面不用振捣和找平,混凝土会自然流成水平面,不过表面还是需要抹平,因为有些粗骨料(石子)浮在表面,会露出一部分,需要靠抹面压平。
       还有一种办法,在混凝土地面上浇一层自流平砂浆,这样也可以自然形成水平地面,不需要找平。
爱上家装饰 2024-05-31
混凝土原浆找平的方法
一、混凝土原浆找平的方法原理    
通过调整楼面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掺人高效外加剂,控制楼面混凝土振捣时间及楼面混凝土的标高、平整度,在楼面混凝土终凝之前,利用混凝土原浆进行找平,精工细做,满  足找平的质量要求,从而取消找平层。    
二、混凝土原浆找平的方法流程及操作要点    
(一)工艺流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标高控制一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一混凝土浇筑一板面平整度控制  一施工缝处理一养护一成品保护。    
(二)操作要点  
1.楼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主要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的有关规定,坍落度可取120~150mm(泵送情况下坍落度170~190mm),掺早强型减水剂0.7%,最高水泥用量,每立方米混凝土不得大于550  kg。    
2.标高控制    
(1)各层墙、柱钢筋安装完毕后,用水准仪把各层标高引测至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  示,再按施工图在墙、柱筋上相应位置标上梁(板)面等的标高。    
(2)以板面标高为基准,在柱筋上标示板面以上0.5m的控制标高,墙筋上每隔3m标示一道控制标高。从梁端开始,沿纵向或横向梁,每3m竖向设置一根∞钢筋并与梁箍筋焊接牢固,钢筋顶部标高与板面标高一致,混凝土浇筑时其表面与钢筋的标高一致,并以柱  筋或墙筋的控制标高拉线校核板面标高。同时用水准仪同步测量板面标高。    
3.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    
混凝土在浇筑前,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刚度等是否符合要求,接缝  是否严密。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及保护层厚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混凝土的浇筑    
(1)控制混凝土压光时间,由于混凝土浇筑与刮平压光同步,因此,一定要在混凝土终  凝之前刮平压光,否则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及光洁度就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口  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3)浇筑混凝土时,用平板振捣器振实至表面出浆,用木抹搓平,随打随压,直至表面  平整,不得漏压。    
5.板面平整度控制    
通过调节钢筋马凳和振动刮尺控制混凝土面标高,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沿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拉线检查混凝土板面高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浇筑完混凝土后用水准仪连续跟踪观测,人工精心修整。在混凝土初凝后、  终凝前人工搓平,最后人工压光。    
6.施工缝的处理    
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混凝土,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垂直。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消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在排除积水后,待浇一层1:1水泥砂浆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7.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在12h以内浇水养护,并保持表面湿润。混凝土定时浇水养护,  其时间一般不少于7d。    
8.成品保护    
已浇筑的楼板混凝土强度待达到1.2MPa后才准在楼面上进行操作。在混凝土楼面板做后续施工时,料具必须轻拿轻放,严禁用硬物撞击楼面板。开展后续工作时,应保持楼  面清洁。
混凝土原浆找平的方法
一、混凝土原浆找平的方法原理    
通过调整楼面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掺人高效外加剂,控制楼面混凝土振捣时间及楼面混凝土的标高、平整度,在楼面混凝土终凝之前,利用混凝土原浆进行找平,精工细做,满  足找平的质量要求,从而取消找平层。    
二、混凝土原浆找平的方法流程及操作要点    
(一)工艺流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标高控制一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一混凝土浇筑一板面平整度控制  一施工缝处理一养护一成品保护。    
(二)操作要点  
1.楼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主要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的有关规定,坍落度可取120~150mm(泵送情况下坍落度170~190mm),掺早强型减水剂0.7%,最高水泥用量,每立方米混凝土不得大于550  kg。    
2.标高控制    
(1)各层墙、柱钢筋安装完毕后,用水准仪把各层标高引测至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  示,再按施工图在墙、柱筋上相应位置标上梁(板)面等的标高。    
(2)以板面标高为基准,在柱筋上标示板面以上0.5m的控制标高,墙筋上每隔3m标示一道控制标高。从梁端开始,沿纵向或横向梁,每3m竖向设置一根∞钢筋并与梁箍筋焊接牢固,钢筋顶部标高与板面标高一致,混凝土浇筑时其表面与钢筋的标高一致,并以柱  筋或墙筋的控制标高拉线校核板面标高。同时用水准仪同步测量板面标高。    
3.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    
混凝土在浇筑前,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刚度等是否符合要求,接缝  是否严密。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及保护层厚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混凝土的浇筑    
(1)控制混凝土压光时间,由于混凝土浇筑与刮平压光同步,因此,一定要在混凝土终  凝之前刮平压光,否则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及光洁度就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口  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3)浇筑混凝土时,用平板振捣器振实至表面出浆,用木抹搓平,随打随压,直至表面  平整,不得漏压。    
5.板面平整度控制    
通过调节钢筋马凳和振动刮尺控制混凝土面标高,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沿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拉线检查混凝土板面高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浇筑完混凝土后用水准仪连续跟踪观测,人工精心修整。在混凝土初凝后、  终凝前人工搓平,最后人工压光。    
6.施工缝的处理    
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混凝土,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垂直。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消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在排除积水后,待浇一层1:1水泥砂浆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7.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在12h以内浇水养护,并保持表面湿润。混凝土定时浇水养护,  其时间一般不少于7d。    
8.成品保护    
已浇筑的楼板混凝土强度待达到1.2MPa后才准在楼面上进行操作。在混凝土楼面板做后续施工时,料具必须轻拿轻放,严禁用硬物撞击楼面板。开展后续工作时,应保持楼  面清洁。
靓掣魅影 2024-05-20
现场可以采用楼面混凝土原浆找平取消找平层的做法,该方法是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调节,使用普通优质粗细骨料,控制楼面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及混凝土面标高、平整度,在楼面混凝土终凝之前,利用混凝土原浆进行找平,精工细作,达到找平层的质量要求。
现场可以采用楼面混凝土原浆找平取消找平层的做法,该方法是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调节,使用普通优质粗细骨料,控制楼面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及混凝土面标高、平整度,在楼面混凝土终凝之前,利用混凝土原浆进行找平,精工细作,达到找平层的质量要求。
fj陈老诗 2024-05-06
1、工艺流程
灌浆料配合比设计—标高控制—灌浆料施工前的准备—灌浆料浇筑—板面平整度控制—施工缝处理—养护—成品保护。
2、操作要点
(1)楼面灌浆料、灌浆料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主要依据《普通灌浆料配合比设计规程》和《灌浆料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坍落度可取120~150mm(泵送情况下坍落度取170~190mm),掺早强型减水剂0.7%,最高水泥用量,每立方米灌浆料不得大于55kg.。
(2)标高控制
①各层墙、柱钢筋安装完毕后,用水准仪把各层标高引测至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志,再按施工图在墙、柱筋上相应位置标上梁(板)面等的标高。
②以板面标高为基准,在柱筋上标示板面以上0.5m的控制标高,墙筋上每隔3m标示一道控制标高。从梁端开始,沿纵向或横向梁,每3m竖向设置一根q8钢筋并与梁箍筋焊接牢固,钢筋顶部标高与板面标高一致,灌浆料、青岛灌浆料浇筑时其表面与钢筋标高一致,并以柱筋或墙筋的控制标高拉线校核板面标高,同时用水准仪同步测量板面标高。
(3)灌浆料施工前的准备。灌浆料在浇筑前,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刚度等是否符合要求,接缝是否严密。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及保护层厚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灌浆料的浇筑
①控制灌浆料压光时间,由于灌浆料浇筑与刮平压光同步,因此,一定要在灌浆料终凝之前刮平压光,否则灌浆料、青岛灌浆料的表面平整度及光洁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口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③浇筑灌浆料、灌浆料时,用平板振捣器振实至表面出浆,用木抹搓平,随打随压,直至表面平整,不得漏压。
1、工艺流程
灌浆料配合比设计—标高控制—灌浆料施工前的准备—灌浆料浇筑—板面平整度控制—施工缝处理—养护—成品保护。
2、操作要点
(1)楼面灌浆料、灌浆料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主要依据《普通灌浆料配合比设计规程》和《灌浆料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坍落度可取120~150mm(泵送情况下坍落度取170~190mm),掺早强型减水剂0.7%,最高水泥用量,每立方米灌浆料不得大于55kg.。
(2)标高控制
①各层墙、柱钢筋安装完毕后,用水准仪把各层标高引测至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志,再按施工图在墙、柱筋上相应位置标上梁(板)面等的标高。
②以板面标高为基准,在柱筋上标示板面以上0.5m的控制标高,墙筋上每隔3m标示一道控制标高。从梁端开始,沿纵向或横向梁,每3m竖向设置一根q8钢筋并与梁箍筋焊接牢固,钢筋顶部标高与板面标高一致,灌浆料、青岛灌浆料浇筑时其表面与钢筋标高一致,并以柱筋或墙筋的控制标高拉线校核板面标高,同时用水准仪同步测量板面标高。
(3)灌浆料施工前的准备。灌浆料在浇筑前,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刚度等是否符合要求,接缝是否严密。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及保护层厚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灌浆料的浇筑
①控制灌浆料压光时间,由于灌浆料浇筑与刮平压光同步,因此,一定要在灌浆料终凝之前刮平压光,否则灌浆料、青岛灌浆料的表面平整度及光洁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口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③浇筑灌浆料、灌浆料时,用平板振捣器振实至表面出浆,用木抹搓平,随打随压,直至表面平整,不得漏压。
鱼京自心 2024-04-2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791769504547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