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地基钎探怎么做

2024-06-01 01:40:12 (41分钟前 更新) 326 4767

最新回答

1、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即组织地基钎探,钎探采用轻便触探的方法,检查地基持力土层是否均匀一致,有无过软过硬之处,并可以测算持力层的承载力,作为参考。
 2、打钎顺序按土方开挖顺序进行,先B-17后A-17、B-13、B-9依次进行,每栋楼土方开挖完后的第二天即安排打钎。
 3、主要机具:采用轻便触探器,由尖锥头、触探杆、穿心锤等组成,触探杆采用φ25圆钢,长度2.2m,穿心锤10Kg。并配备钢卷尺、凳子、撬棍、麻绳等,回填材料采用中砂。
 4、钎探点布置:
 (1)、钎探点的布置根据基槽的宽度来确定,槽宽每0.8m布一排钎探点,钎探间距为1.5m。具体布置如下:槽宽1m以内,中心布一排;槽宽1.0-2.0m,两排错开1/2钎孔距离,每排距槽边为0.2m;槽宽2m以上按梅花状布置。并绘制钎探平面布置图。
 (2)、钎探平面布置图应与实际基坑相一致,标出方向及基坑轴线,并对钎探孔进行编号。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在现场洒白灰标识钎探探孔位置,要与平面图布置相一致。
 5、操作工艺:
 (1)、就位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一人扶下钎杆,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疳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2)、记录锤击数:在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钎杆每打开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每一钎探点必须钎探五步,1.5m深。
 (3)、拔钎:用麻绳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插入撬棍,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杆拔出。
 (4)、移位:将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继续下一孔打钎。
 (5)、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技术负责人,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方可进行灌砂,灌砂在每天打完钎后,统一灌一次,灌砂时,每灌入30cm左右深度,可用钢筋棒捣实一次,下至地基表面。
 (6)、整理记录:钎探孔按顺序编号,每打一孔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内,字迹要清楚。记录表中钎位、锤重、自由落距、日期等均要依据现场情况填写,技术负责人、钎探负责人和钎探记录人的签字要齐全。打钎中如有异常情况,要写在备注栏内。
 (7)、地基地遭雨淋后,不能进行钎探,在冬季钎探时,每打几孔后及时掀盖保温材料一次,不得大面积掀盖,以免基土受冻。
 6、成品保护:
 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如打钎打不下去,应请示有关技术人员或取消钎孔、移位打钎,不得不打,而任意填锤击数。
 (2)、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整理:打钎完后,应及时整理有关数据。
 ①、在记录表上用有色铅笔式符号将不同(锤击数)的钎孔分开。
 ②、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孔号的位置,把基地基地上障碍物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式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③、地基钎探记录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资料,一定要保存完整,不得遗失。记录表原则上应用原始记录表,对污损严重的要重新抄写,但原始记录仍要原样保存好,重新抄写的记录数据,文字应与原件一致,并要注明原件保存处及有抄件人签字。
1、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即组织地基钎探,钎探采用轻便触探的方法,检查地基持力土层是否均匀一致,有无过软过硬之处,并可以测算持力层的承载力,作为参考。
 2、打钎顺序按土方开挖顺序进行,先B-17后A-17、B-13、B-9依次进行,每栋楼土方开挖完后的第二天即安排打钎。
 3、主要机具:采用轻便触探器,由尖锥头、触探杆、穿心锤等组成,触探杆采用φ25圆钢,长度2.2m,穿心锤10Kg。并配备钢卷尺、凳子、撬棍、麻绳等,回填材料采用中砂。
 4、钎探点布置:
 (1)、钎探点的布置根据基槽的宽度来确定,槽宽每0.8m布一排钎探点,钎探间距为1.5m。具体布置如下:槽宽1m以内,中心布一排;槽宽1.0-2.0m,两排错开1/2钎孔距离,每排距槽边为0.2m;槽宽2m以上按梅花状布置。并绘制钎探平面布置图。
 (2)、钎探平面布置图应与实际基坑相一致,标出方向及基坑轴线,并对钎探孔进行编号。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在现场洒白灰标识钎探探孔位置,要与平面图布置相一致。
 5、操作工艺:
 (1)、就位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一人扶下钎杆,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疳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2)、记录锤击数:在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钎杆每打开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每一钎探点必须钎探五步,1.5m深。
 (3)、拔钎:用麻绳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插入撬棍,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杆拔出。
 (4)、移位:将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继续下一孔打钎。
 (5)、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技术负责人,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方可进行灌砂,灌砂在每天打完钎后,统一灌一次,灌砂时,每灌入30cm左右深度,可用钢筋棒捣实一次,下至地基表面。
 (6)、整理记录:钎探孔按顺序编号,每打一孔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内,字迹要清楚。记录表中钎位、锤重、自由落距、日期等均要依据现场情况填写,技术负责人、钎探负责人和钎探记录人的签字要齐全。打钎中如有异常情况,要写在备注栏内。
 (7)、地基地遭雨淋后,不能进行钎探,在冬季钎探时,每打几孔后及时掀盖保温材料一次,不得大面积掀盖,以免基土受冻。
 6、成品保护:
 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如打钎打不下去,应请示有关技术人员或取消钎孔、移位打钎,不得不打,而任意填锤击数。
 (2)、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整理:打钎完后,应及时整理有关数据。
 ①、在记录表上用有色铅笔式符号将不同(锤击数)的钎孔分开。
 ②、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孔号的位置,把基地基地上障碍物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式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③、地基钎探记录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资料,一定要保存完整,不得遗失。记录表原则上应用原始记录表,对污损严重的要重新抄写,但原始记录仍要原样保存好,重新抄写的记录数据,文字应与原件一致,并要注明原件保存处及有抄件人签字。
西西和嘻嘻 2024-06-01
地基钎探记录的基本原则:  
(1)无钎探平面布点图。  
(2)无钎探记录或钎探记录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要求。  
(3)钎探结果需处理的无处理意见。  在符合一定条件之下,在进行地基钎探中,
地基钎探点布置的基本概况如下:  
(1)、钎探点的布置根据基槽的宽度来确定,槽宽每0.8m布一排钎探点,钎探间距为1.5m。具体布置如下:槽宽1m以内,中心布一排;槽宽1.0-2.0m,两排错开1/2钎孔距离,每排距槽边为0.2m;槽宽2m以上按梅花状布置。并绘制钎探平面布置图。  
(2)、钎探平面布置图应与实际基坑相一致,标出方向及基坑轴线,并对钎探孔进行编号。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在现场洒白灰标识钎探探孔位置,要与平面图布置相一致。、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地基钎探记录的基本原则:  
(1)无钎探平面布点图。  
(2)无钎探记录或钎探记录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要求。  
(3)钎探结果需处理的无处理意见。  在符合一定条件之下,在进行地基钎探中,
地基钎探点布置的基本概况如下:  
(1)、钎探点的布置根据基槽的宽度来确定,槽宽每0.8m布一排钎探点,钎探间距为1.5m。具体布置如下:槽宽1m以内,中心布一排;槽宽1.0-2.0m,两排错开1/2钎孔距离,每排距槽边为0.2m;槽宽2m以上按梅花状布置。并绘制钎探平面布置图。  
(2)、钎探平面布置图应与实际基坑相一致,标出方向及基坑轴线,并对钎探孔进行编号。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在现场洒白灰标识钎探探孔位置,要与平面图布置相一致。、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梦紫蝶57 2024-05-20
从监理那里学来的,承载力=30CM的锤击数减去8的差再乘以10。但从规范上找不到依据。
  一般打入土30公分所得的锤击数换算为:15锤=105kpa,20锤=145kpa,25锤=180kpa。注意:轻便触探仪只适用于粘性土!!!其它土质一般都不用此方法。
  轻便触探仪(N10),应是标准正规的仪器,按照规定一般打3—4个步距,没步距30cm,因为轻便触探仪不仅要探明其地基的承载力,打到3—4步距目的是初步探一下是否有下卧层软地基。一般买轻便触探仪时,厂家有一个合格证和说明,在说明上有锤击数与地基承载力的对应关系标准值。我也遇到过这样的监理,然后就这样解决的。
正确的计算式应该是:每30cm的锤击数*8-20
从监理那里学来的,承载力=30CM的锤击数减去8的差再乘以10。但从规范上找不到依据。
  一般打入土30公分所得的锤击数换算为:15锤=105kpa,20锤=145kpa,25锤=180kpa。注意:轻便触探仪只适用于粘性土!!!其它土质一般都不用此方法。
  轻便触探仪(N10),应是标准正规的仪器,按照规定一般打3—4个步距,没步距30cm,因为轻便触探仪不仅要探明其地基的承载力,打到3—4步距目的是初步探一下是否有下卧层软地基。一般买轻便触探仪时,厂家有一个合格证和说明,在说明上有锤击数与地基承载力的对应关系标准值。我也遇到过这样的监理,然后就这样解决的。
正确的计算式应该是:每30cm的锤击数*8-20
松子红枣茶 2024-05-0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70376062393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