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玉石怎么找

2024-06-02 04:21:02 (52分钟前 更新) 417 1900

最新回答

天然玉石有很多种(如翡翠、和田玉、岫岩玉、玛瑙......),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凡是地质条件适合发生形成某种玉石地质作用的地方,就会产生某种玉石。随着地质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了解了不少地质作用的规律,经过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的辛勤劳动,逐步地在世界各地找到了不同的玉石(宝石和其他各种金属矿、非金属矿)产地。
天然玉石有很多种(如翡翠、和田玉、岫岩玉、玛瑙......),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凡是地质条件适合发生形成某种玉石地质作用的地方,就会产生某种玉石。随着地质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了解了不少地质作用的规律,经过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的辛勤劳动,逐步地在世界各地找到了不同的玉石(宝石和其他各种金属矿、非金属矿)产地。
掬黛小公主 2024-06-02
我们见到的大多玉石是从山上开采来的,玉石藏在石头里,也有的暴露在地表,随山泉流下,在河里可捡到玉石,云南就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不过想捡到玉石倒也不太容易,因为有玉石的地方大都被封闭开采了,不许外人进的。不过可以顺着玉石产地的河找,说不定运气好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我们见到的大多玉石是从山上开采来的,玉石藏在石头里,也有的暴露在地表,随山泉流下,在河里可捡到玉石,云南就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不过想捡到玉石倒也不太容易,因为有玉石的地方大都被封闭开采了,不许外人进的。不过可以顺着玉石产地的河找,说不定运气好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骑着猪猪追月亮 2024-05-21
1.翡翠  
1983年在缅甸北部发现一种新类型的翡翠玉类,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饰品的特殊观感性,定名为八三玉。  
民间也有称为“巴山玉”、“爬山玉”,也有的称为“硬钠玉”、“钠长硬玉”,在“种”的分类上,也有将其列为“八三玉种”。  
八三玉的岩石学名称为“蚀变硬玉岩”。具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纤维状变晶结构,条带构造、碎裂构造、裂斑构造、糜棱构造、角砾构造。硬玉矿物受挤压、变形、波状消光及硬玉的再结晶现象十分明显。硬玉矿物结晶粒度一般在1mm以上,最大的实测达4mm,压碎、糜棱化后的硬玉矿物结晶粒度一般在0.01mm以上。2.  和田玉  
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九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5.5度至6.5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一万零七百余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1)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为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代极推崇羊脂白玉。  
3)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区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4)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3.南阳玉  
南阳玉的矿区地处独山,又称“独山玉”、“独玉”。南阳玉为斜长石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透明或微透明。硬度为5.5至6.5度。南阳玉为多色玉石。常见为两种或三种以上色调组成多色玉,颜色鲜艳,分别称为:水白玉、白玉、乌白玉、绿玉、绿白玉、天蓝玉、翠玉、青玉、紫玉、亮棕玉、黄玉、黄蓉玉、墨玉及杂色玉等。南阳玉开采历史悠久,陕西神木石峁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玉斧,1952年发现的殷墟玉器,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玉器都发现了以南阳玉为玉材的例证。现陈列于北海团城的元代渎山大玉瓮,也是用南阳玉琢制的。据文献记载,南阳玉的开采在汉代已有相当规模。至今独山上还有一千多个古代采玉的矿坑,可见南阳玉开采的历史之久,规模之盛。南阳玉的储量相当丰富,至今仍可形成规模生产。
4.蓝田玉  
产于蓝田,故名。蓝田玉是古代的主要名玉之一。蓝田玉质地细腻,硬度4左右,加工性能良好,颜色主要有米黄色和苹果绿色,被大批用以制作玉枕、健身球、茶酒具等,是受欢迎的低档玉材。  5.岫玉  
产于辽宁岫岩县,故又称为岫岩玉。  
岫玉属于蛇纹石质玉石,颜色多种多样,以淡绿为主,兼有黄、白、褐等色,质地较细腻,具油腻或蜡色状光泽,半透明。  
岫玉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中时有发现,说明他的应用历史悠久。岫玉由于颜色美观,硬度低,加工性能良好,制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陈设玉时常被列为首选玉种。还被广泛用来制作各种小饰件以及人物、动物等工艺品。  
与辽宁岫玉同属蛇纹石质玉石,我国还有如下品种:  
①南方岫玉:简称“南方玉”,产于广东信宜,故又称“信宜玉”,颜色暗绿至绿色,透明度低,蜡质感重。为较低档玉雕原料,一般用来制作大型玉雕摆件等。  
②祁连玉:又称“酒泉玉”和“酒泉岫玉”,颜色为墨绿色,内含黑色斑点和团块、条带,半透明,质量较差。  
③昆仑玉:又称“昆仑岫玉”,玉质与辽宁岫玉很相似,但透明度较差。产于新疆昆仑山麓。  
④京黄玉:又称“京黄岫玉”,颜色淡黄至黄色。产于北京十三陵老军堂。  
⑤莒南玉:又称“莒南岫玉”,颜色呈黑绿色,产于山东莒南县。  
⑥云南玉:又称“云南岫玉”,颜色呈绿色,常含有绿泥石。
6.酒泉玉  
产于甘肃祁连山脉,因又有祁连玉之城。属蛇纹石族玉石。半透明,以绿色为多,带有均匀的黑色斑点。硬度为4.5度至5度。酒泉玉的开采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武威娘娘台遗址出土的齐家文化的精美玉璧,即以酒泉玉制成。7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粟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秋葵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有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8.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成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黑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黑,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于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9.碧玉产于准葛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10.梅花玉  
产于河南汝阳县,又称“汝洲玉”。磨光加工后,呈现美丽的梅花图案或其他花纹,故名。玉质致密,底色有黑、褐红和灰绿三色,以黑底色为佳,梅花纹颜色有红、绿、白三色花纹同时出现在黑底色上的多色梅花玉为精品。  
11、青海玉  
产于青海,故名。外表美观,颜色为白底或浅灰底加绿色斑纹,玉质较细腻,呈半透明状。由于其外观与翡翠近似,因此有不法商人用其冒充翡翠玉件。  12.马来玉  
产于马来西亚,为一种用绿色染料染成的石英岩,具玻璃光泽,硬度7。外观翠绿,透明度较高。马来西亚原料丰富,价值低廉,适合制作一些低档饰物。  
13、东陵石  
产于印度,是一种绿色含铬云母石英岩,微透明——半透明。玉石中散布犹如群星的绿色鳞片,十分美观。为石英岩玉石中的优质品种,主要被用于制作串珠项链等饰物。  
14、密玉  
产于河南密县,故名。又称河南玉。半透明,颜色白色——浅绿色,用作玉料大多经染色而成,主要有苹果绿和橙红色,以绿色绝色为佳,大多用于制作首饰或摆件,属低档玉料。  
15、贵翠  
产于贵州,故名。又称贵州玉。颜色呈淡绿色,具玻璃光泽,但不纯和,杂质多,似劣质翡翠,属低档玉料。  
16、京白玉  
产于北京郊区,故名。质地细腻,纯白均一,光润油润,用它制作的玉雕品晶莹剔透,是颇受欢迎的玉种。  17.灵璧玉  
产于安徽灵璧县,故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名玉之一。其品种颇多,最著名的有红皖螺、灰皖螺及碧云石。硬度3-4,硬度较低,经加工磨亮后,光洁照人,适于制作花卉、人物和动物等工艺品。  
18、白云玉  
产于内蒙古白云鄂博,故名;又称白云鄂博玉;又称白云鄂博玉。质地细腻,加工性能良好。优质的白云玉在灰绿色的内里闪现出绚丽的“金线”或“金星”效果,适于制作成砚台、笔架等文房用具及其他工艺品。  
19、百鹤玉  
产于湖北省鹤峰县,又称“五花石”。质地细腻,加工后花纹美丽,图案清晰,有圆形、圆锥形、长条形等,颜色呈果绿、奶白、霞红等,制作成工艺品,艺术价值颇高。  
20、乌兰翠  
产于青海乌兰县,因其色泽翠绿,故名。颜色呈灰绿、暗绿和翠绿等不同程度的绿色。以白底色带浓绿翠斑的乌兰翠价值较高。硬度6-7,具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常用于加工成玉镯、戒面及玉白菜和其他小饰件,由于光泽不佳,加工性能差,属于低档玉材
1.翡翠  
1983年在缅甸北部发现一种新类型的翡翠玉类,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饰品的特殊观感性,定名为八三玉。  
民间也有称为“巴山玉”、“爬山玉”,也有的称为“硬钠玉”、“钠长硬玉”,在“种”的分类上,也有将其列为“八三玉种”。  
八三玉的岩石学名称为“蚀变硬玉岩”。具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纤维状变晶结构,条带构造、碎裂构造、裂斑构造、糜棱构造、角砾构造。硬玉矿物受挤压、变形、波状消光及硬玉的再结晶现象十分明显。硬玉矿物结晶粒度一般在1mm以上,最大的实测达4mm,压碎、糜棱化后的硬玉矿物结晶粒度一般在0.01mm以上。2.  和田玉  
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九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5.5度至6.5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一万零七百余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1)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为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代极推崇羊脂白玉。  
3)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区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4)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3.南阳玉  
南阳玉的矿区地处独山,又称“独山玉”、“独玉”。南阳玉为斜长石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透明或微透明。硬度为5.5至6.5度。南阳玉为多色玉石。常见为两种或三种以上色调组成多色玉,颜色鲜艳,分别称为:水白玉、白玉、乌白玉、绿玉、绿白玉、天蓝玉、翠玉、青玉、紫玉、亮棕玉、黄玉、黄蓉玉、墨玉及杂色玉等。南阳玉开采历史悠久,陕西神木石峁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玉斧,1952年发现的殷墟玉器,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玉器都发现了以南阳玉为玉材的例证。现陈列于北海团城的元代渎山大玉瓮,也是用南阳玉琢制的。据文献记载,南阳玉的开采在汉代已有相当规模。至今独山上还有一千多个古代采玉的矿坑,可见南阳玉开采的历史之久,规模之盛。南阳玉的储量相当丰富,至今仍可形成规模生产。
4.蓝田玉  
产于蓝田,故名。蓝田玉是古代的主要名玉之一。蓝田玉质地细腻,硬度4左右,加工性能良好,颜色主要有米黄色和苹果绿色,被大批用以制作玉枕、健身球、茶酒具等,是受欢迎的低档玉材。  5.岫玉  
产于辽宁岫岩县,故又称为岫岩玉。  
岫玉属于蛇纹石质玉石,颜色多种多样,以淡绿为主,兼有黄、白、褐等色,质地较细腻,具油腻或蜡色状光泽,半透明。  
岫玉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中时有发现,说明他的应用历史悠久。岫玉由于颜色美观,硬度低,加工性能良好,制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陈设玉时常被列为首选玉种。还被广泛用来制作各种小饰件以及人物、动物等工艺品。  
与辽宁岫玉同属蛇纹石质玉石,我国还有如下品种:  
①南方岫玉:简称“南方玉”,产于广东信宜,故又称“信宜玉”,颜色暗绿至绿色,透明度低,蜡质感重。为较低档玉雕原料,一般用来制作大型玉雕摆件等。  
②祁连玉:又称“酒泉玉”和“酒泉岫玉”,颜色为墨绿色,内含黑色斑点和团块、条带,半透明,质量较差。  
③昆仑玉:又称“昆仑岫玉”,玉质与辽宁岫玉很相似,但透明度较差。产于新疆昆仑山麓。  
④京黄玉:又称“京黄岫玉”,颜色淡黄至黄色。产于北京十三陵老军堂。  
⑤莒南玉:又称“莒南岫玉”,颜色呈黑绿色,产于山东莒南县。  
⑥云南玉:又称“云南岫玉”,颜色呈绿色,常含有绿泥石。
6.酒泉玉  
产于甘肃祁连山脉,因又有祁连玉之城。属蛇纹石族玉石。半透明,以绿色为多,带有均匀的黑色斑点。硬度为4.5度至5度。酒泉玉的开采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武威娘娘台遗址出土的齐家文化的精美玉璧,即以酒泉玉制成。7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粟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秋葵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有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8.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成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黑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黑,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于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9.碧玉产于准葛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10.梅花玉  
产于河南汝阳县,又称“汝洲玉”。磨光加工后,呈现美丽的梅花图案或其他花纹,故名。玉质致密,底色有黑、褐红和灰绿三色,以黑底色为佳,梅花纹颜色有红、绿、白三色花纹同时出现在黑底色上的多色梅花玉为精品。  
11、青海玉  
产于青海,故名。外表美观,颜色为白底或浅灰底加绿色斑纹,玉质较细腻,呈半透明状。由于其外观与翡翠近似,因此有不法商人用其冒充翡翠玉件。  12.马来玉  
产于马来西亚,为一种用绿色染料染成的石英岩,具玻璃光泽,硬度7。外观翠绿,透明度较高。马来西亚原料丰富,价值低廉,适合制作一些低档饰物。  
13、东陵石  
产于印度,是一种绿色含铬云母石英岩,微透明——半透明。玉石中散布犹如群星的绿色鳞片,十分美观。为石英岩玉石中的优质品种,主要被用于制作串珠项链等饰物。  
14、密玉  
产于河南密县,故名。又称河南玉。半透明,颜色白色——浅绿色,用作玉料大多经染色而成,主要有苹果绿和橙红色,以绿色绝色为佳,大多用于制作首饰或摆件,属低档玉料。  
15、贵翠  
产于贵州,故名。又称贵州玉。颜色呈淡绿色,具玻璃光泽,但不纯和,杂质多,似劣质翡翠,属低档玉料。  
16、京白玉  
产于北京郊区,故名。质地细腻,纯白均一,光润油润,用它制作的玉雕品晶莹剔透,是颇受欢迎的玉种。  17.灵璧玉  
产于安徽灵璧县,故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名玉之一。其品种颇多,最著名的有红皖螺、灰皖螺及碧云石。硬度3-4,硬度较低,经加工磨亮后,光洁照人,适于制作花卉、人物和动物等工艺品。  
18、白云玉  
产于内蒙古白云鄂博,故名;又称白云鄂博玉;又称白云鄂博玉。质地细腻,加工性能良好。优质的白云玉在灰绿色的内里闪现出绚丽的“金线”或“金星”效果,适于制作成砚台、笔架等文房用具及其他工艺品。  
19、百鹤玉  
产于湖北省鹤峰县,又称“五花石”。质地细腻,加工后花纹美丽,图案清晰,有圆形、圆锥形、长条形等,颜色呈果绿、奶白、霞红等,制作成工艺品,艺术价值颇高。  
20、乌兰翠  
产于青海乌兰县,因其色泽翠绿,故名。颜色呈灰绿、暗绿和翠绿等不同程度的绿色。以白底色带浓绿翠斑的乌兰翠价值较高。硬度6-7,具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常用于加工成玉镯、戒面及玉白菜和其他小饰件,由于光泽不佳,加工性能差,属于低档玉材
笑傲江湖之悟空 2024-05-11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44682884216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