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多层楼层的选择方法谁知道

2024-06-01 08:55:32 (32分钟前 更新) 407 6438

最新回答

1、顶楼清静隐患多
优点:风光较好,不用担心通风、采光效果,而且价格便宜。  缺点:但可能存在水压不够、楼顶渗雨、风大等问题。而且夏天室内温度会比低层高1—3度。
2、次顶层受年轻置业者青睐
既能享受好风光,视野开阔,又不用担心楼顶渗水。清静幽雅,是很多年轻置业者偏好的楼层。缺点同24—31层。
3、24至31层不适合心血管等疾病患者居住
优点:明亮、清静、视野好,打开窗户,感觉身心舒畅,空气对流起来甚至可以免开空调。蚊虫、灰尘、噪音都可以不必担心。  缺点:需要注意水压、电梯等问题,高层空气相对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产生不适症状,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疾病等。而且久居高楼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非常不利,可能会导致他们不爱活动、性格封闭等。从心理学角度讲,身居高层的人容易产生一种"根基不稳定"的感觉。  小编提醒:买房时首选南北通透的房子,通风好,夏天也凉快;纯南向房子热,空气流通性差;其次选纯东的房子,然后是纯西的,西房晒,如果厨房在西食物容易坏;千万不要买西北向的,冬天呜呜的灌风!
4、12至23层——专家眼中最好的楼层,单价高
优点:有人认为一栋楼最好的位置是位于总楼层的1/2至2/3的楼层。这几层属于较明亮的楼层,光线不易被遮挡。日照时间也较长,可以享受高层的开阔视野,温暖阳光。因此这几层一般最受购房者欢迎。  另外,住宅楼暖气是往上升的,所以高层比较暖和。一般来说,噪音影响也较小。  缺点:高层普遍的缺点在于出行不便,在一些小区,高层住宅楼一般水压较小,有时还会出现停水的现象。买房时不能忽略电梯性能、供水设备,梯户比等因素,需要综合考量楼盘的品质。否则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导致生活各种不便,影响居住舒适度。其次,高层发生火灾时不易逃生,并且火灾散发的有毒气体都是由下向上扩散的,因此是比较危险的楼层。  小编提醒:这几层房子价格较高,西安楼盘基本上都是中间楼层最贵,单价依次往两头递减,所以如果考虑到经济问题,建议购买偏低或者较高楼层。另外,正南向楼的日照有效时间一般是上午9点至下午3点,可以选择这个时间段去实地看看楼层的日照、采光效果。
5、8至11层灰尘浓度并非最高
楼层解析:这个高度还算比较适宜,光照、空气流通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即使遇到停电等突发状况,爬楼梯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小编提醒:有传言称高层建筑的9-11楼是扬灰层,脏空气到这个高度就会停顿,这里的污染物密度最高。对此,湖北省环保厅进行了相关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看,并不是9-11楼的灰尘浓度最高,真实的结果是PM2.5的浓度和PM10的浓度基本上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在9-11层并没有测得最高值,所以9-11层的灰尘浓度并不是最高的。
9、6至7层看得到风景但视野一般
优点:看得到风景但视野一般。有专家认为,人最理想的住宅还是应贴近地面,贴近自然,六七层的住宅最好。不用担心潮湿等问题,根据空气质量角度来说,30米以上的高空反而空气质量越差。再往高不适宜患心血管等疾病的人居住。  缺点:楼层太低会导致光照不足、潮湿、空气循环减缓等问题,而且,汽车和柏油马路会使空气中饱含甲醛、一氧化碳、氮的含量增加,选择低层楼时,至少远离主干道200米才算安全。
10、家有老人或小孩可考虑2至5层
优点:不用担心水压等问题,夏天温度比高层要低。出行比较方便,人多的时候可以不用着急等电梯,平时爬爬楼梯,也可以锻炼身体。如果遇到火灾、地震等意外事故时,容易逃生。并且也不至于让人达到恐高的程度。家中有老人或小孩可以考虑。  缺点:采光、通风较差,视野不好,较暗
1、顶楼清静隐患多
优点:风光较好,不用担心通风、采光效果,而且价格便宜。  缺点:但可能存在水压不够、楼顶渗雨、风大等问题。而且夏天室内温度会比低层高1—3度。
2、次顶层受年轻置业者青睐
既能享受好风光,视野开阔,又不用担心楼顶渗水。清静幽雅,是很多年轻置业者偏好的楼层。缺点同24—31层。
3、24至31层不适合心血管等疾病患者居住
优点:明亮、清静、视野好,打开窗户,感觉身心舒畅,空气对流起来甚至可以免开空调。蚊虫、灰尘、噪音都可以不必担心。  缺点:需要注意水压、电梯等问题,高层空气相对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产生不适症状,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疾病等。而且久居高楼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非常不利,可能会导致他们不爱活动、性格封闭等。从心理学角度讲,身居高层的人容易产生一种"根基不稳定"的感觉。  小编提醒:买房时首选南北通透的房子,通风好,夏天也凉快;纯南向房子热,空气流通性差;其次选纯东的房子,然后是纯西的,西房晒,如果厨房在西食物容易坏;千万不要买西北向的,冬天呜呜的灌风!
4、12至23层——专家眼中最好的楼层,单价高
优点:有人认为一栋楼最好的位置是位于总楼层的1/2至2/3的楼层。这几层属于较明亮的楼层,光线不易被遮挡。日照时间也较长,可以享受高层的开阔视野,温暖阳光。因此这几层一般最受购房者欢迎。  另外,住宅楼暖气是往上升的,所以高层比较暖和。一般来说,噪音影响也较小。  缺点:高层普遍的缺点在于出行不便,在一些小区,高层住宅楼一般水压较小,有时还会出现停水的现象。买房时不能忽略电梯性能、供水设备,梯户比等因素,需要综合考量楼盘的品质。否则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导致生活各种不便,影响居住舒适度。其次,高层发生火灾时不易逃生,并且火灾散发的有毒气体都是由下向上扩散的,因此是比较危险的楼层。  小编提醒:这几层房子价格较高,西安楼盘基本上都是中间楼层最贵,单价依次往两头递减,所以如果考虑到经济问题,建议购买偏低或者较高楼层。另外,正南向楼的日照有效时间一般是上午9点至下午3点,可以选择这个时间段去实地看看楼层的日照、采光效果。
5、8至11层灰尘浓度并非最高
楼层解析:这个高度还算比较适宜,光照、空气流通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即使遇到停电等突发状况,爬楼梯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小编提醒:有传言称高层建筑的9-11楼是扬灰层,脏空气到这个高度就会停顿,这里的污染物密度最高。对此,湖北省环保厅进行了相关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看,并不是9-11楼的灰尘浓度最高,真实的结果是PM2.5的浓度和PM10的浓度基本上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在9-11层并没有测得最高值,所以9-11层的灰尘浓度并不是最高的。
9、6至7层看得到风景但视野一般
优点:看得到风景但视野一般。有专家认为,人最理想的住宅还是应贴近地面,贴近自然,六七层的住宅最好。不用担心潮湿等问题,根据空气质量角度来说,30米以上的高空反而空气质量越差。再往高不适宜患心血管等疾病的人居住。  缺点:楼层太低会导致光照不足、潮湿、空气循环减缓等问题,而且,汽车和柏油马路会使空气中饱含甲醛、一氧化碳、氮的含量增加,选择低层楼时,至少远离主干道200米才算安全。
10、家有老人或小孩可考虑2至5层
优点:不用担心水压等问题,夏天温度比高层要低。出行比较方便,人多的时候可以不用着急等电梯,平时爬爬楼梯,也可以锻炼身体。如果遇到火灾、地震等意外事故时,容易逃生。并且也不至于让人达到恐高的程度。家中有老人或小孩可以考虑。  缺点:采光、通风较差,视野不好,较暗
不蓉错失927 2024-06-01
如何选择楼层、最佳楼层——大楼的1/3到  2/3之间处
     以21层的大楼为例,它的最佳楼层是7-14层之间。这里无论是采光还是空气都不错,如果是景观楼观景的效果也很好;这样一个高度人站在阳台上也不会有眩晕的感觉,对于中年和青年人都很适合;这个高度离地面有一定距离,受马路上噪音的影响也不大。即使电梯坏了,住户跑10几层楼也不是问题。在销售中,这些楼层虽然价格要比其它楼层贵许多,仍然是最先被抢掉。
如何选择楼层、最佳楼层——大楼的1/3到  2/3之间处
     以21层的大楼为例,它的最佳楼层是7-14层之间。这里无论是采光还是空气都不错,如果是景观楼观景的效果也很好;这样一个高度人站在阳台上也不会有眩晕的感觉,对于中年和青年人都很适合;这个高度离地面有一定距离,受马路上噪音的影响也不大。即使电梯坏了,住户跑10几层楼也不是问题。在销售中,这些楼层虽然价格要比其它楼层贵许多,仍然是最先被抢掉。
枣儿的爱 2024-05-30
买多层的住房,楼层很关键,  做个每一层的解释:1层:潮湿,相比之下采光通风效果差,家里物品容易发霉,若下水道堵塞家里必倒霉。但是不用爬楼梯!2层:条件就比1楼好一点点,若小区绿化太好,采光通风还是容易受影响!3层:古往今来金3层,楼层好,采光通风好,不潮湿,住家之首选楼层!
4层:银4层,通风采光胜3层,但是楼层高了点,多爬楼梯!5层6层(7层到顶):是最没意思的楼层,楼层又高,夏天太阳大,西向就从早晒到晚,难受!7层:起码有个花园嘛,在城里可以摆花弄草的空间很不错!说说朝向:古往今来,皇帝也要选坐北朝南的位置,具体好处上网查询!
买多层的住房,楼层很关键,  做个每一层的解释:1层:潮湿,相比之下采光通风效果差,家里物品容易发霉,若下水道堵塞家里必倒霉。但是不用爬楼梯!2层:条件就比1楼好一点点,若小区绿化太好,采光通风还是容易受影响!3层:古往今来金3层,楼层好,采光通风好,不潮湿,住家之首选楼层!
4层:银4层,通风采光胜3层,但是楼层高了点,多爬楼梯!5层6层(7层到顶):是最没意思的楼层,楼层又高,夏天太阳大,西向就从早晒到晚,难受!7层:起码有个花园嘛,在城里可以摆花弄草的空间很不错!说说朝向:古往今来,皇帝也要选坐北朝南的位置,具体好处上网查询!
wendyhuihui 2024-05-2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4873900413513 秒